21秋西电福利与救济3满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8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利与救济》模拟题(三)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救助(广义):
答案:社会救助(广义):专指对于生活困难者,以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保障其经济上的生活,含有共同救贫的意义。(4分)
2、住房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实质是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为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群体及其他特殊社会群体提供适当住房,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水平。(4分)
3、阶层贫困:
答案:阶层贫困: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部分社会成员收入过低或无收入而难以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的贫困现象。(4分)
4、社会保险基金 答案:社会保险基金是指由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形成的,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机会时的基本需要的基金。(4分)
5、住房公积金 答案: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它是一种互助性、保障性的住房资金,能够有效帮助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4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分析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福利的缺陷。
答案: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福利模式存在一些明显的制度型缺陷:畸形的福利板块结构(2分)、工资分配与福利分配相混淆(2分)、制度安排的非公平性(2分)、资金短缺,供需矛盾突出(2分)、职业福利严重异化(表现在性质异化、地位异化、功能异化、影响异化)。(2分)
2、城镇医疗救助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哪些?
答案:①制度不健全,发展不平衡;(2分)②医疗救助与保险等制度衔接不足;(2分)③救助对象的确定方法还需完善;(2分)④救助方式比较单一;(2分)⑤救助水平总体偏低。(2分)
3、简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意义
答案:⑴必要性(6分)
农村改革之后,家庭养老保障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一是家庭结构的变化;二是家庭经济收入的变化;三是年轻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变化表明,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已经不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的实际要求,需要建立社会性的养老保障。
⑵意义(4分)
①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的有效办法。
②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③建立社会化的养老保险有利于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对推动农村城市化也大有裨益。
④建立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4、简述社区的要素、特征和功能。
答案:要素: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口、社会交往、社区意识、一定的组织。(4分)
特征:基层社会共同体、居民自治、公共性、居民参与。(3分)
功能:居民自我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环节。(3分)
5、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方针、原则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案:⑴指导方针(3分)
总的指导方针是:“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五保合一、资源共享、城市建网、网络互联、分级管理、分步实施”。     
⑵原则(4分)
①投资原则。各级政府分别负责,并按照少投资多办事的原则,力求投入产出的最佳组合。
②技术原则。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安全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易操作性,灵活性,标准化。
⑶总体目标(3分)
①建立计算机系统。一是业务处理计算机化;二是建设城市网;三是构建省网和全国网。
②建设资源数据库。      
③建立宏观决策系统。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答案:(1)存在的问题:(8分)
首先,社会救助经费没有跟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社会救助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2分)
其次,社会救助标准过低,需要救助人员实际获得的救助资金很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分)
再次,缺少必要的立法措施的保障,在社会救助的许多环节上还是无法可依,还存在许多制度上的漏洞使得应当获得救助的无法获得有效救助,而那些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恰恰往往能够利用制度漏洞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特别是在城镇中由民政部门实行的对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困难家庭的救助存在很多问题。(2分)
最后,政府在组织和动员社会自身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2分)
(2)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7分)
第一,要从立法上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对各级人民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基本职责予以明确,进一步突出社会救助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1分)
第二,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专项的社会救助基金,为社会救助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1分)
第三,要通过立法等手段建立起受救助人员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明确受救助人员相关的权利基础之上,也要确立受救助人员应当承担必要上的法律义务和责任,防止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现象的重演,或者是防范救助政策被少数人钻空子。(1分)
第四,建立受救助人员公示制度,不论是城市中的在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贫困户,还是农村中的“五保”户,凡是接受国家财政无偿救助的人员名单都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1分)
第五,进一步开放社会救助渠道,鼓励国外的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境内开设各种形式的慈善救助机构。(1分)
第六,要完善相应的司法救济途径,保障受救助人员的合法权利。(1分)
最后,要进行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分化的进一步加剧。(1分)
2、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而必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进入未富先老的境况,那么我国的老年人福利该如何发展?
答案:进一步推进各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提高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和完善适应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具体讲:要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为主),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为辅),以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为补充)能基本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社会福利体系。(3分)
这个发展思路,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①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主要是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有困难但又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得到及时的、经常的照料。开展这项服务,应由政府主导,各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政府为居家养老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居家养老的法规政策。从高层面给予居家养老服务更多、更大的支持。基本做好两项工作:一是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促进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发展。二是可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方式,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服务,把支持居家养老的资金列入预算。同时培养一批养老服务队伍,包括下岗职工投身这一领域,一举两得。(4分)
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构建就近、便捷、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可以以街道和社区为基本范围,设置居家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文化三大类基本服务,也可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培育一批规模较大、企业化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行跨区域服务。(4分)
③兴办养老福利服务设施,满足多种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老年人也选择在福利机构养老的方式。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制定标准,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更合理,建设更适宜;二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以改变单一的投资渠道,完善和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事业。从资金给予支持,并争取在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以促进其发展;三是开展示范活动。搞好“窗口单位”建设,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要开展养老服务标准的制定,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服务水平。(4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