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试卷代号:1227 案例行政法学 试题 一、案例分析1(本题50分) 【案情摘要】 H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A市规划局处罚显失公正,对市规划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予以变更,减少了拆除面积,变更了罚款数量。具体判决内容为:1.撤销A市规划局哈规罚决字(1996)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中第一部分第1项和第2项的罚款部分;撤销第二部分第1项和第2项的罚款部分。2.维持A市规划局哈规罚决字(1996)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第一部分第2项的保留部分;维持第二部分第2项的保留部分。3.变更A市规划局A规罚决字(1996)第1号行政处罚决定对该楼的拆除部分,变更部分为:该楼第7层由中央大街方向向后平行拆至3/2支撑柱;第8层从中央大街方向向后拆至4支撑柱;第7、8、9层电梯间予以保留,电梯间门前保留一个柱距面积通行道。对该违法建筑罚款398480元。 【问题】 1.什么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它具体可以分为哪些原则?(10分)2.结合本案谈谈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15分)3.本案中被告规划局的处罚决定是否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请说明理由。(25分) 【答题要求】 1.对案例分析时,均需从理论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方面进行阐述。2.对三个小问题分析的字数总和应不少于500字。 二、案例分析2(本题50分) 【案情摘要】 2002年8月,某县张某等3户居民,经县城建局批准,在县道公路旁的可耕地上建房。该县其他居民发现后,即联系了10户居民,未经批准,擅自在可耕地上施工建房。县政府派员前往制止,群众向县政府检举了县城建局非法批准3户居民建房一事。县城建局怕事情败露,对3户居民处以罚款并补办了建房证。经县政府派员调查,群众举报属实,及时对县城建局有关人员作了处理,给予直接责任人员王某、李某等人记过处分,并要求对违法占地的居民作出处罚。县城建局根据县政府的指示精神,作出收回3户居民建房证,限期拆除房屋退耕还田的处罚决定。张某等3户居民不服行政处罚,向该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县城建局赔偿拆除房屋造成的经济损失。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县城建局作出收回3户居民的建房证,令其拆除房屋退耕还田的处罚决定是正确的,判决予以维持;但3户居民违法占地建房是因为县城建局弄虚作假,滥用职权所致,县城建局应付一定责任,据此,判决县城建局赔偿张某等3户居民拆除房屋所造成的部分经济损失5万元。判决生效后,被告县城建局拒绝履行。张某等3户居民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通知银行从该局账户内划拨。 【问题】 1.什么是行政处罚?什么是行政处分?(15分) 2.结合本案谈谈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20分) 3.本案中,县城建局对张某等3户居民的行政处罚与县政府对县城建局有关人员的处理有什么区别?(15分) 【答题要求】 1.对案例分析时,均需从理论和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方面进行阐述。2.对三个小问题分析的字数总和应不少于500字。
试卷代号:12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案例行政法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案例分析1(本题50分)【参考答案要点】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它是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指导行政法的立法与实施的根本原理或基本准则。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和行政应急性原则。(10分) 2.合理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合法性原则适用于行政法的所有领域,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通常一个行为如果触犯了合法性原则,就不再追究其合理性问题;而一个自由裁量行为,即使没有违反合法性原则,也可能引起合理性问题。随着国家立法进程的推进,原先属于合理性的问题可能被提升为合法性问题。(15分) 3.本案中被告规划局的处罚决定不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5分)具体表现在: (1)处罚决定考虑了不相关因素。本案中A市规划局到现场检查,与汇丰公司发生冲突,为此规划局加重对汇丰公司的处罚,这属于考虑了与处罚无关的因素。(10分) (2)行政处罚的内容不合乎理性。本案中A市规划局提出汇丰公司建筑物遮挡中央大街保护建筑新华书店(原外文书店)顶部,影响了中央大街的整体景观,按国务院批准的“A市总体规划”中关于中央大街规划的原则规定和中央大街建筑风貌的实际情况,本案可以是否遮挡新华书店顶部为影响中央大街景观的参照标准。规划局所作的处罚决定应针对影响的程度,责令汇丰公司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既要保证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又“兼顾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应以达到行政执法目的和目标为限,尽可能使相对人的权益遭受最小的侵害。而A市规划局所作的处罚决定中,拆除的面积明显大于遮挡的面积,不必要地增加了汇丰公司的损失,给汇丰公司造成了过度的不利影响。判决认定该处罚决定显失公正,将A市规划局所作的处罚决定予以变更,虽然减少了拆除的面积和变更了罚款数额,但同样达到了不遮挡新华书店顶部和制裁汇丰公司违法建设行为的目的,使汇丰公司所建商业服务楼符合A市总体规划中对中央大街的规划要求,达到了执法的目的。(10分)二i案例分析2(本题50分) 【参考答案要点】 1.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8分)而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一种惩戒措施。(7分) 2.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之间只有一字之差,都是行政机关实施的具有惩戒性的措施,合称为行政制裁,但是两者的差异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 (1)作出决定的主体范围不同。行政处罚是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作出的,这些行政主体具有对外管理职能,其行政处罚权已为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安行政机关有权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而行政处分是由受处分的公务员所在机关,或上级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也就是说,一般的行政机关都享有对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权。(4分) (2)所制裁的对象不同。行政处罚制裁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行政处分的对象仅限于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公务员。(4分) (3)采取的形式不同。行政处罚的形式、种类很多,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许可证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而行政处分的形式只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等六种形式。(3分) (4)行为的性质不同,行政处罚属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管辖关系为基础;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前提。(3分) (5)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是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而行政处分则由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公务员的法律规范调整,如《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人民警察法》、《行政监察法》等。(3分) (6)两者的救济途径不同。对行政处罚不服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相对方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复议与行政诉讼获得救济;而对行政处分不服的,被处分的公务员只能向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行政监察部门申诉。(3分) 3.在本案中,县城建局与张某等3户居民没有隶属关系,两者之间是外部行政管理关系,县城建局所作的处罚是对外的处罚;而县政府与县城建局有关人员则存在着隶属关系,两者之间是内部行政管理关系,县政府所作的制裁是对内的处分。(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