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9|回复: 0

[离线作业] 西电21秋《劳动法与劳动关系》课程模拟试题1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9 09: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的解决有仲裁协议的,可以进行仲裁
B.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
答案:D
解析:《劳动法》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依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保险劳动者无须负担社会保险费?(    )
A.基本养老保险
B.工伤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无须负担工伤保险费。
3、在下列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A.试用期内   B.熟练期间
C.见习期内   D.医疗期内
答案:D
解析: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4、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A.在试用期内
B.在用人单位濒临破产的情况下
C.在劳动者患病的情况下
D.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答案:A
解析:《劳动法》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5、发生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什么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A.协商B.调解
C.仲裁D.和解
答案:C
解析:《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6、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
A.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
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
C.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
D.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的协议
答案:B
解析: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本题中选项A、C、D涉及的关系显然与劳动关系无关,为错误的选项;选项B涉及的关系为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应由劳动法调整,为正确的选项。
7、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按以下哪种方式处理(     )。
A.用人单位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B.用人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C.劳动者对直接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先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
答案:C
解析:现实中,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劳动法出于维护正常劳动合同关系的考虑,即规定了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又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而且用人单位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据此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B、D是错误的。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法》第93条。
8、以下关于工资支付的表述中哪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
A.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发放,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代替货币发放
B.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C.在劳动者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D.在劳动者未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定额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答案:D
解析: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得的报酬,依据《劳动法》,工资要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是在劳动者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是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但是在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据此选项D的表述是错误的。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法》第50条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6条和第59条。
9、李某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履行了3年后双方经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有关该事件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企业应依法给予李某经济补偿金
B.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刘某经济赔偿金
C.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时,解除时企业无需承担任何费用
D.由企业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应给与李某违约金
答案:A
解析:合同的解除是提前终止合同的效力,不同于合同的违约,不存在违约金的支付问题,故选项D是错误的。合同的解除不是违法行为,也不存在赔偿金的问题,故选项B是错误的。考虑到合同的解除,劳动者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劳动法》规定了经济补偿金,即只要是双方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不管是劳动者提出的,还是用人单位一方提出的,用人单位都要支付补偿金。解答本题的依据是《劳动法》第28条。
10、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须报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
A.某学校招用勤杂工
B.某国有企业招用电工
C.某娱乐场所招用服务员
D.某俱乐部招用体操运动员
答案:D
解析:依据《劳动法》第15条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
A.职工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
B.职工下岗待工期间
C.职工见习期间
D.职工未完成劳动定额的情况下
答案:CD
解析: 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动法》确立了最低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在劳动者参加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里的劳动者包括试用期间、熟练期间、见习期间的劳动者,也包括未完成劳动定额和承包任务的劳动者,但对于下岗待工人员的生活费,以及职工患病、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的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则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支付标准。据此,选项C、D正确的,选项A、B是错误的。
2、用人单位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工作
B.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当时的录用条件,是通过熟人进来的
C.劳动者患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D.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
答案:BD
解析:《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1条规定: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被劳教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3、选项关于集体合同的表述中,哪些是错误的?(     )
A.集体合同由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B.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C.集体合同一经签订即发生法律效力
D.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答案:AC
解析:《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第34条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4、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了争议,当事人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方式解决?(     )
A.协商
B.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C.诉讼
D.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答案:ACD
解析:《劳动法》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某厂由于近期订单较多,经与工会协商作出了以下延长工作时间的决定,问:哪些违反了劳动法?(     )
A.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延长工作时间
B.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延长工作时间
C.除上述人员外,4月、5月份所有人员每天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
D.延长工作时间期间的工资统一按照120%发放
答案:CD
解析:《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何处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论述劳动关系的实质以及产生冲突与合作的各种根源?
答案:劳资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劳动关系非常复杂,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冲突和合作两个根本方面。
(一)合作的根源: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合作的根源主要有两方面,即“被迫”和“获得满足”。“被迫”是指雇员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即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获得满足”主要包括(1)“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上。(2)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这是劳动者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3)管理方也努力使雇员获得满足。(二)冲突的根源。冲突的根源可以分为“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前者是指由于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造成的冲突;后者是指由那些更加可变的,取决于组织产业、地域、国家等因素的属性造成的冲突。(1)冲突的根本根源:①异化的合法化②客观的利益差异③雇佣关系的性质(2)冲突的背景根源:①广泛的社会不平等②劳动力市场状况③工作场所的不平等④工作本身的属性(三)冲突与合作。(1)劳资目标的冲突(2)明显与潜在的冲突的表现形式。①罢工②冲突的其他表现形式③权利义务的协商
(四)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1)文化因素的解释(2)非文化因素的解释①客观的工作环境。②管理政策和实践③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3)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①人力资源策略的局限性②理解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评分标准:在回答要点的基础上,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完整论述、有理有据者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予以扣分。
2、论述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答案:(1)劳动基本权利的保护者。首先政府保护个别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其次,政府对集体协商进行监督。政府对订立的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检查其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确认和处理无效集体合同;查处违法集体合同等。政府监察最低劳动标准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的执行情况。
(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政府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积极促进劳动关系双方自行谈判与对话,使他们在政府制定基本规则和基本劳动标准的基础上发展适合的劳动条件,政府不宜进行过多干预。
(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调解者或仲裁者。劳动争议是工业社会的自然现象,因此,政府必须建立一套迅速而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这个体系包括三大支柱: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
(5)公共部门雇用者。公共部门的雇员包括政府与地方公务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的雇员。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应该提供合法、合理的劳动条件。
政府在扮演上述五种角色时,作为保护者和规划者,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完成任务;作为促进者和调停者,应该采取中立和不多干预的态度;作为雇用者,必须真正成为私营企业的表率,合法化、企业化和民主化是基本要求。
评分标准:在回答要点的基础上,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完整论述、有理有据者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予以扣分。
3、论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答案:(1)订立劳动合同中的法律责任。①合同文本违法。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③不按规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④违法约定试用期。⑤违法扣押证件、收取财物。⑥招用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⑦用人单位不具备主体资格。⑧个人承包经营违法招用劳动者。
(2)履行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违法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责任:1、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2、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3、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评分标准:在回答要点的基础上,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完整论述、有理有据者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予以扣分。
4、试述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答案:集体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定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1、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同属于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在协调稳定劳动关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区别:(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主体比劳动合同主体广泛。集体合同主体一方是工会、工会团体或职工代表,另一方为雇主或雇主团体;而劳动合同主体是特定的,仅限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即雇主)。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所约定的条件是涉及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会或劳动者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的一般劳动条件、生活待遇等;而劳动合同则仅涉及个别劳动者的特殊劳动条件。
(3)目的不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通过工会或者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谈判,平衡个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力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稳定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4)适用范围不同。集体劳动合同适用于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会或劳动者代表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而劳动合同则适用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5)效力不同。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6)形式要件不同。签订集体合同需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报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而劳动合同只需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法律不排除口头形式的劳动合同,同时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保护。
(7)、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集体合同纠纷多为利益争议,且涉及范围较广,各国一般采取政府协同劳资各方协调处理的方式。而劳动合同争议则采用普通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评分标准:在回答要点的基础上,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完整论述、有理有据者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予以扣分。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化工厂在2002年8月招收了一批工人并与之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履行开始后,化工厂只在开始的两个月按照合同约定给工人发了工资,之后一直拖欠1人工资达半年之久,工人多次请求发放工资,化工厂均以效益不好为由予以搪塞,同时却经常要求工人加班,使得每位工人的平均日工作时间达到了13小时,如果有工人不愿加班,就以所拖欠工资不予发放相威胁。因为从事的是有毒害化工产品的加工生产,化工厂又未向工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护措施,致使许多工人患上了职业病,工人上医院就诊时发现,化工厂并未按照合同上的承诺,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此,工人们组织起来,推选代表准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被化工厂得知后,派人对职工代表进行威胁和殴打。
试分析:化工厂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请列举并加以简要说明。
答案:1、化工厂的行为侵害了工人的下列权利:
(1)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包括报酬请求权和报酬支配权。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权,国家规定了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制度,同时规定了休息休假制度,对于延长工作时间的,要求必须出于劳动者自愿,并做出了相应的限制规定。
(3)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保证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5)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明确了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主动地位和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地位。
评分标准:对案例中问题定性正确的基础上,能够翔实地阐述理由,法律依据正确、充分者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予以扣分。
2、某企业招用了一批合同制工人,其中有两名刚满15岁。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人入厂时,需交身份证以作抵押,合同期限五年,其中试用期为1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现不能胜任工作,企业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节日需照常工作,工资不变。每三个月发放一次工资。
试分析:(1)企业的招工行为中有哪些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2)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哪些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答案:(1)该企业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职工,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2)企业的劳动合同中有下列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款:
A以身份证作抵押物,违反劳动法规定;
B劳动法规定试用期为6个月,该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1年,超过6个月,属于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需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D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该劳动合同规定法定节日需照常工作,但工资不变是违法的;
E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而不能三个月发一次。
评分标准:对案例中问题定性正确的基础上,能够翔实地阐述理由,法律依据正确、充分者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予以扣分。


QQ|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无忧答案网 ( 冀ICP备18010495号-1 )

GMT+8, 2024-5-5 08: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