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2|回复: 0

武汉理工大学21春刑法学(新)-作业一百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9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刑法学(新)-作业一
1.[判断题] 张某欲杀李某,于是用枪对着李某瞄准,突然发现李某和王某肩并肩、手拉手走着。张某心想:我一定要打死李某,可千万不能打死王某。结果子弹还是打着了王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

    A.正确
    B.错误
    答:——A——
2.[判断题] 我国《刑法》规定,若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具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则应从重处罚。据此,诬告陷害罪为纯正身份犯。(    )
    A.正确
    B.错误
    答:——B——
3.[判断题] 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通常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间接故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    )
    A.正确
    B.错误
    答:——A——
4.[判断题] 刑法理论上将事前避险和事后避险统称为“避险不适时”,避险不适时是一种特殊情形下的紧急避险。(   )
    A.正确
    B.错误
    答:————
5.[判断题] 非法持有无忧答案网罪是不作为犯罪。(   )
    A.正确
    B.错误
    答:————
6.[判断题] 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间接故意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
    A.正确
    B.错误
    答:————
7.[判断题] 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   )
    A.正确
    B.错误
    答:————
8.[判断题] 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派生的一种辅助性权利,它不仅不具有社会危险性,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公力救济的不足,其目的具有合法性。(   )
    A.正确
    B.错误
    答:————
9.[判断题] 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抱着积极追求的态度,这种态度明显而坚决。(   )
    A.正确
    B.错误
    答:————
10.[判断题] 甲男明知乙女只有十三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行为。由于甲男未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不知者无罪,并且已征得乙女同意,故不应追究甲男的刑事责任。(    )
    A.正确
    B.错误   
    答:————
11.[判断题] 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废止旧法,但因为旧法的规定和新的刑法规定相抵触,所以旧的刑法自然废止。(   )
    A.正确
    B.错误
    答:————
12.[判断题] 抢劫公私财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
    A.正确
    B.错误
    答:————
13.[判断题] 未遂的教唆犯又称教唆未遂,其与被教唆者有共同犯罪关系,他应当对实行犯的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    )
    A.正确
    B.错误
    答:————
14.[判断题] 司机驾车以正常速度行驶在快车道上,有一男子决心自杀,突然扑到车前,司机刹车不及将该人轧死。本例中,司机对于男子的死亡结果主观上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   )
    A.正确
    B.错误
    答:————
15.[判断题] 犯罪过失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是一种事与愿违、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不一致的情况。(   )
    A.正确
    B.错误
    答:————
16.[判断题] 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
    A.正确
    B.错误
    答:————
17.[判断题] 某种原来并非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后来国家以特别法的形式规定为犯罪,在该法刚实施之际,行为人确实不知道新的法律颁行并已经禁止此行为,而仍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法的,在此种情形下,不宜认定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并追究刑事责任。(    )
    A.正确
    B.错误
    答:————
18.[判断题] 犯罪对象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
    A.正确
    B.错误
    答:————
19.[判断题] 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认为自己供述的是犯罪的事实,只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并结合其供述的事实能够认定其行为构成犯罪的,都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具备自首其他条件时,就成立自首。
    A.正确
    B.错误
    答:————
20.[判断题] 对于同一犯罪人可以对其仅适用主刑,也可以对其同时适用主刑和附加刑,但不可独立适用附加刑。(    )
    A.正确
    B.错误
    答:————
21.[单选题] 处断的一罪不包括(    )。
    A.想象竞合犯
    B.牵连犯
    C.吸收犯
    D.连续犯
    答:————
22.[单选题]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造成损害的,(    )。
    A.应当减轻处罚;应当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应当减轻处罚
    C.可以免除处罚;可以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应当减轻处罚
    答:————
23.[单选题]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
    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B.控制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
    D.意识和意志能力
    答:————
24.[单选题] 对于无罪过事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罪过事件的情形因为缺乏犯罪的罪过形式,不具备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不能认为是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B.对于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害结果,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C.在不可抗力中,行为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同时,根据客观环境和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行为人没有,也不可能预见到这种损害结果。
    D.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期待作出适法行为的可能性但却作出违法行为时,才能对行为人进行谴责。
    答:————
25.[单选题] 关于追诉期限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B.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
    C.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
    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
    答:————
26.[单选题] 关于中止犯的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行为人真挚地防止结果发生,即使未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也应认定为中止犯
    B.中止行为与结果未发生之间要求有因果关系
    C.行为人主观上以为可以既遂而中止,客观实际上不能既遂,成立犯罪中止
    D.只要发生犯罪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
    答:————
27.[单选题] 甲因憎恨乙,傍晚拿刀欲杀死乙,而后发现被其杀害的是丙。甲属于(   )。
    A.客体错误
    B.对象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行为性质错误
    答:————
28.[单选题] 下列关于危害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因疾病发作抽搐而造成危害社会的,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B.危害行为就是犯罪行为。
    C.危害行为在客观上具有社会危害性。
    D.人在催眠状态下的行为若客观造成社会危害,也不能被认定为危害行为。
    答:————
29.[单选题] 关于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B.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预见到这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C.二者在意志因素上都不排斥危害结果发生
    D.二者在意志因素上并非都反对危害结果发生
    答:————
30.[单选题] 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
    A.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重大罪犯嫌疑人的
    B.提供侦破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犯罪分子揭发他人重大罪行,查证属实的
    答:————
31.[单选题] 下列关于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犯罪既遂之后,犯罪人的悔罪行为被认定为犯罪中止形态
    B.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部分直接故意犯罪中
    C.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D.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一种结局性的状态
    答:————
32.[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    )。
    A.不满十四周岁
    B.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
    C.已满八周岁不满十六周岁
    D.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答:————
33.[单选题] 下列罪刑法定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准许判决不明确的刑罚和不确定的刑期。
    B.明确刑罚种类、量刑的原则、各种刑罚制度。
    C.废止类推的规定。
    D.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答:————
34.[单选题] 我国通常采用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犯罪行为的次数
    B.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
    C.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的个数
    D.犯罪结果的个数
    答:————
35.[单选题] 缓刑的适用对象只限于(    )。
    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答:————
36.[单选题] 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时效继续
    B.时效中止
    C.时效中断
    D.时效延长
    答:————
37.[单选题] 关于假释正确的是(    )。
    A.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B.拘役的假释考验期限为一年
    C.管制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六个月
    D.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五年
    答:————
38.[单选题] 下列关于刑事责任能力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人虽然具备了控制行为能力,但不一定具备辨认行为能力。
    B.自然人如果具备了辨认行为能力,其必定具备控制行为能力。
    C.具有辨认能力,不一定具有控制能力。
    D.不具备辨认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也可能拥有刑法意义上的控制行为能力。
    答:————
39.[单选题] 下列关于紧急避险说法正确的是(    )。
    A.紧急避险是有益于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不仅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还应受到支持和鼓励。
    B.紧急避险行为是为了保全较大的权益不得已而为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危害社会的罪过。
    C.部分紧急避险行为在客观上可表现为不具有伤害人身、损毁财产的特征。
    D.假想避险也是紧急避险的一种特殊情形。
    答:————
40.[单选题] 我国《刑法》第 13 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该理解为(    )。
    A.是犯罪但不以犯罪论
    B.是犯罪但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刑罚打击面的策略
    答:————


QQ|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无忧答案网 ( 冀ICP备18010495号-1 )

GMT+8, 2024-5-5 21: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