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3|回复: 4

福建师范大学 德育论 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9 09: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西方社会有些国家是这样安排提问的:把每个同学的名字各写在一张卡片上,放在一个杯子(或者盒子)里,老师提问的时候,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请抽到的同学回答问题。如果这个同学不愿意回答问题,他(她)可以放弃,也可以请另外一个同学替他(她)回答问题。回答过问题的同学的名卡,就放在另外一个杯子(盒子)里。这样,保证每个同学都有提问的机会与权利。
请你用德育的相关说法,评价这样的教学。也请你设计一个课堂公平的计划。
2、老师“教”学生: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实际上,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与老师教或者不教没有关系,即使没有人类,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底乘高的一半”。那么,作为老师,你怎么把这个科学道理给学生说清楚?从而避免一个道德上的缺陷:不要使学生以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的一半’是我的老师教出来的”。
1,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四年级小学语文,有一课文是《秦兵马俑》,第9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不像语文课的话,也不像德育课程的话。因为长城、大运河等等都可以说是“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请你把这句话改写一下,使它既能够写出秦兵马俑的意义,又具有语文课的意义,还具有德育课程的意义。
2,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这样描述西方的道德情形:
耶稣称神是父亲,是个和每一个人共同的父亲,他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否认了生育他的父母。为了要贯彻这“平等”,基督教的神话中,耶稣是童贞女所生的。亲子间个别的和私人的联系在这里被否定了。其实这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有力的象征,象征着“公有”的团体,团体的代表——神,必须是无私的。每个“人子”,耶稣所象征的“团体构成分子”,在私有的父亲外必须有一个更重要的与人相共的是“天父,就是团体。——这样每个个人人格上的平等才能确立,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在这基础上才发生美国独立宣言中开宗明义的话:“全人类生来都平等,他们都有天赋不可夺的权利。”
你怎么理解这种情形在中国的德育转化?
1、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者的原文被删改的文章。
请你用道德教育的观点,说明一下问题:
1,出版社的删改权利。
2,以下是及个研究生对小学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看法,基于这些看法,请谈谈你的看法,和你以后可能的教学。
甲,对作为初中生的“我”的权力的漠视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对作为初中生的“我”的权力的漠视,这是“我”的作文,为什么要拿去出版并进行了修改,而“我”却是最后知道的?
此外,文中说将《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是用字的准确性,可准确在哪里却没有说明,至少目前我也没弄清它具体好在哪。而在“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这一句中似乎透露了一点两人是有极大的等级差别的信号,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平等似乎并不那么相符。
最后,文中先说爬山虎“绿得沉郁”,后又说它“虎虎有生气”。沉郁应是暗色调,而虎虎有生气是威猛有活力,两者似乎不是那么匹配。
乙,名人权威和学生的话语权
但是读完文章后,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该文章似乎认为作文按着“全是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自然”、用词准确生动等“标准”写就是好文章。而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名人人格和权威以及老师的肯定下,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失去了自己的写作语言和风格。
丙,这是一篇好文章吗
这篇课文,我真心没有觉得哪里好,哪里有什么启发的思想。如果老师没有说这是一篇作家写的文章,我还以为是小学生的作文。
2、请你设计一个课堂上能够公平提问的教学。

发表于 2019-2-24 19: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7-16 18: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8-10 16: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9-8-20 22: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答案在哪里呢

QQ|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无忧答案网 ( 冀ICP备18010495号-1 )

GMT+8, 2024-5-3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