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答案网 首页 离线作业 查看内容

历史新课程与前沿信息题库及答案参考

2018-10-25 18:18| 发布者: 张老师| 查看: 792| 评论: 0

摘要: 1简述图腾崇拜的含义。图腾崇拜也是典型的原始宗教。图腾是指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动物、植物或其它物品。“图腾”一词原为印地安语,意为“它的亲族”。原始人把某种在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 ...
1简述图腾崇拜的含义。
图腾崇拜也是典型的原始宗教。图腾是指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动物、植物或其它物品。“图腾”一词原为印地安语,意为“它的亲族”。原始人把某种在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它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或认为氏族一切成员都起源于这一图腾物,而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拜,氏族也往往以之命名。

2论述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在历史学中,同文明相对应的文化通常用来指尚未有文字,总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社会或时期,但其广义是指知识和艺术成就,如文学、艺术、音乐、哲学和科学。在历史学领域中,文明一般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如果某种阶段的文化较广泛地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初步形成;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已较为完备,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为文明。
人类在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和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之后,开始向文明过渡。人类学者指出,文明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别特征在于: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力的出现;纳贡和税收制度的形成;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社会分为阶级和等级;巨大建筑物的建成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的产生等等。但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一切特征。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埃及文明和玛雅文明则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但这组特征在区分世界各地历史中的文化与文明时,可作为一般性指标。

3 简述原始畜牧业的特点。
①、它本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后来又与农业分离而成为与农业相对应的人类第二大产业。显而易见,动物的驯化和饲养首先要求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居所,而正是农业的出现才使人类由迁徙转入定居,从这一点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原始的畜牧业是原始农业的派生物。但原始的畜牧业产生之后不久,它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并且与农业相分离,产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②、原始畜牧业的规模有限,且发展缓慢。原始畜牧业的初期阶段,充其量能称之为饲养业,至于把大批的牲畜散放于大草原上的牧业的出现,至少要到公元前2000年以后。前已述及,它是在马和骆驼得到驯养以后,进而解决了空旷原野中的交通运输问题时,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原始畜牧业所牧养的牲畜,无论就种类、还是就数量来说,都是极为有限的。
③、原始畜牧业当然还具有逐水草而居的特点,这使得原始畜牧业文化成为一种运动型的文化。人工播撒草籽而形成牧场,是现代畜牧业的事情。原始的牧民,只能逐水草而居。这一特点使早期人类自然而然地扩大了活动领域,朝着以前人类从未涉足的地域进军。这对于以后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 文明和平交往需要哪些条件?
 第一,文明的和平交往取决于以物质生产能力为标志的各文明圈的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商贸往来是文明互通有无的起点,它的发生要以农业革命的发生为先决条件。而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人类文明发展,尤其是在最初阶段所具有的不平衡性特点,是文明能够进行交往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多样性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普遍特征。人类最初的文明即源于不同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分布、人类种群活动习惯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区域逐渐发展起在制度、物质、精神等各层面都别具一格且不可轻易复制的特色文明。这就使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往显得十分重要,也实属可能。
第三,文明的和平往来,尤其是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展开的区域文明体之间的交流往来,需要统一而便捷的交流媒介和安全畅达的交通环境。实际上,这两个条件是与和平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互为因果来彼此作用而扩大了文明世界的范围。
道路交通状况的改进,对古代文明的和平交往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5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试分别举例论述这种文明交往观念。
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似乎能给我们提供一个采取开放政策的文明而受益无穷的典型。唐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朝代,原因诸多,举其大者,应为:充满自信,保持开放。天宝之乱之前的唐朝,处于强盛稳固的时期,在政治上充满了自信,奉行一种“中国即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更是采取了一种自信之下的开放政策,因此唐朝时期域外文化盛行于中国,胡服、胡乐、胡舞、胡俗流行于世间。唐代域外文化在中国流行,并非因为中国文化已经衰老没落,相反,正是因为它在高度繁荣,具有充分的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唐文化依据本身的发展需要,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取舍增损,经过汲取弘扬,愈益显得丰富多彩。而唐朝自己的文化也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中远播当时的东西方各国。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宏扬佛法,几千年来已成中日友好之佳话。儒家学说、道家思想、禅宗佛教、甚至域外宗教共同弘扬,并行不悖。经唐太宗倡导,国子监添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增收中外生员多至八千人。外国贵族子弟来中国,多入国学留学。“国学之盛,近古未有”。
新罗的士子可以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众多来自波斯、大食、安国、康国、天竺、高丽、百济、日本各国人旅居长安,在唐朝任官供职。其中来自日本的晁衡,官至左散骑常侍,与王维、李白等人交好,晁衡归国,王维有诗为之送行。后讹传晁衡海上遇难,李白作诗哭悼云:“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玄奘取经回国后,在长安广译佛经,一时间长安成为佛教的中心,前来访问的各地学问僧络绎不绝,其中包括来自佛陀的故乡——天竺的僧侣。唐朝以其开放的心态,十足的自信,在中国历史上赢得了难得的辉煌。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遭遇应该是这方面教训中最为典型的事例。在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之后,西方的古典文明毁灭了,刚刚走出原始森林的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废墟上所建立的蛮族国家还不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相媲美的新文化,所以中世纪的初期习惯上都称之为“黑暗时代”。就在这时,位于欧亚两洲交界处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作为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加之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的卓越地理位置,拜占庭文明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繁荣灿烂之势。在它俯视之下的西方世界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当十字军的士兵来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的时候,他们为人间竟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备感惊讶,他们认为这就是天堂!而拜占庭帝国就在这种卓越中洋洋自得,在以后的时日里,它无视于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它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辉之中。拜占庭人显然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的心态和作法持续了若干个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就像是一只同乌龟赛跑而半路停下睡大觉的兔子,不仅被乌龟超越,而且被时代所抛弃。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不仅在同宗的基督教兄弟——却代表着一种新文明扩张势力的西欧十字军进攻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在新崛起的伊斯兰扩张势力的打击之下更是束手无策。最终在1453年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6.试述农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及影响。
农业革命的起因
解释采用农业的一种理论把这与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时所发生的气候变化联系起来。气候的改变肯定会导致植物带的巨大变化,从而影响到人类所能够进行开发的各种资源。
最吻合现代知识的解说是以逐渐增长的人口压力为依据的。尽管采集和狩猎群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他们的人口,想保持在一个环境负担不过重就可以支撑的水平上,但他们这样做并不总是成功的。人口过多,一个部族业已占据的那片土地已经无法支撑,对此,通常的解决方案就是分离,组成一个新的部落,去开发一个新的地方。如果人口的增长持续下去,超过了这个限度,尤其是在那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部落就会不得不进入不那么有利的居住地,在那里他们必须依赖质量差一些的植物和动物,或者是不那么富饶的生态系统,所以就需要用更多的努力来获得足够的食物。在数千年的时间内,由于这种持续的移居过程和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获得食物,迫使部族转向强度大得多和时间花费多得多的方式来开发自然环境,最终导致了如今被称作农业的这种方式的产生。一旦这些部族中的某些达到了他们被推到的或是别无选择必须采用农业技术方式这一点时,他们就进入了一种不可逆转的棘齿轮效应:粮食产量会增长,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而由于缺乏人口的控制,更多的人口就会形成更大的压力,要求着强度更大的种植。一代接一代的变化可能很小,但其累积效却是巨大的。
农业革命的过程
在生产力发面,为农业革命提供动力的是旧石器向新石器的过渡、磨光石器和陶器出现。农业革命到来的主要标志:首先是作物栽培的开始,其次是野生动物的家养;三是人类由动荡不定的生活方式转向定居。在此之前,人们的食物来源靠的是狩猎和采集,其生活要以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提供的多少为转移,不可能太稳定。而作物的栽培和动物的养殖,意味着人类开始用自己生产的食品来代替自然提供的野生食物,从而结束了狩猎和采集时代,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农业时代。农业革命并不是突然到来的,人类对作物和动物品种有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即农业和畜牧业发生的过程。
农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亚。据测定,上述纳吐芬文化存在的时间,从公元前10000年持续到公元前8000年,是目前发现的与农业和畜牧业起源有关的最早遗址。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和地区,对野生作物的人工栽培也已开始。客观存在表明,西亚也是作物栽培即农业的正式发源地。
尽管西亚最早经历了农业革命,但从世界全局来看,农业革命发生的中心地区,除西亚而外,就其独立开辟和影响深远而言,至少还有中国北部和中美洲。中国是经历了农业发展的第二个核心地区。
中美洲(指包括现在的危地马拉、伯利兹城和洪都拉斯的一些部分、圣萨尔瓦多以及最主要的墨西哥南部和北纬24度以东的这一片地区)是上述三个核心地区中最晚发展农业的。
农业革命的影响
a.农业革命的发生,农业和畜牧业的兴起,对人类最终摆脱野蛮状态,促进人类文明的产生,起了决定作用。
b.农业革命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c.农业革命促进了氏族制度的发展。
d.农业革命推动了阶级社会的形成。

7以例证说明元典文化的现代价值。
西方元典文化中升华出的第一种时代精神可谓“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的主体意识在历史进程中的觉醒和人要超越现有一切束缚的精神追求,是人的不受任何外在的和内在的束缚的自由精神和自由意志的体现”。在诸如《伯里克利演说词》、《被俘的普罗米修斯》及《西塞罗演讲录》等西方元典名篇中,都洋溢着这种人文气象。通过与它们的“亲密接触”,我们当可以于自身发现和反省人之存在的根本意义与尊严,以化为无限的创造潜能。
第二种为“理性精神”。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的道德哲学而殉难时,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古希腊谕言:认识你自己。从理性精神的起点出发,我们到今天还一直在努力摆脱自加于身上的“不成熟状态”(伏尔泰语),追求着以独立的理智判断和道德准绳作为行动指南。元典作家们往往超出一己之私,不求功利、不计得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来探询世间的奥妙,在抽象和思辨的层面上天真而执著地追问事物的本质。圣贤先哲以自己的才华和人格凝铸于汗青不朽,堪称后世修身立业的典范。
第三种为“开放精神”。站在西方史学的源头,“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史学家,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通史作家波里比阿(公元前2世纪希腊化时代史学家,著有《罗马史》)为我们勾勒出他们所处时代的“世界”图景。在他们的史著中闪现着元典史家努力超越主观客观局限的真知灼见。由元典史家难能可贵的开阔视野、宽容胸怀和因果联系的多向思维方式引申开来的启示便是:只有基于对包括西方古典文化在内的世界文化之多元性的深刻认识,并持有对异时异域异族文化的平等与尊重心态,才能于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也避开狭隘封闭的“自我中心主义”泥淖,在与开放世界的积极交往中繁荣民族文化。

8.简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立的社会背景。
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印度处于列国纷争时期,各国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商品经济发展,阶级分化,军功刹帝利和商人吠舍阶层开始不满婆罗门阶层的政治与文化控制。社会矛盾尖锐,下层反对种姓制度,社会改革运动兴起,各种思潮活跃。佛祖释迦牟尼苦心冥想,创立佛教。

基督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基督教的前身是希伯莱人所创立的犹太教,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既有继承又有分离,基督教的教义来源于犹太教与希腊文化。1世纪时,巴勒斯坦地区社会矛盾尖锐,思想活跃,拿勒撒人耶酥创立基督教。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又从希腊文化吸收营养,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学会渗入基督教的教义中。随后,基督教迅速在罗马帝国各行省传播开来。基督教在中古世界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首先,罗马帝国没落与蛮族国家初建的数百年间造成了现实生活的动荡和对世俗生活的绝望,这为新兴宗教的成长提供了社会土壤。其次,基督教在取得自身完善的同时,又被选择作为新形势下维系国家统治的精神支柱,当权者的大力扶植使其发展获得了外部推动。

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处于文明世界的边缘。恶劣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经济基础、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致使半岛北部和中部的游牧民族陷入了野蛮的仇杀与劫掠,整个社会处于无秩序的动乱状态,原始分散的多神自然崇拜十分盛行。与北方不同,南方社会很早以前就出现了农业文明。长期以来,希贾兹地区一直是亚欧非三洲的重要商路枢纽,著名的麦加城就位于此地。城中有远近闻名的渗渗泉和供有"天降圣物”黑色陨石的克尔白古寺。后来,麦加逐渐发展为阿拉伯半岛的经济和文化中心。4、5世纪以后,阿拉伯半岛的内外局势出现剧烈震荡,社会随之面临全面危机。首先,北方大国的争霸战争给夹杂其间的阿拉伯半岛以猛烈冲击。6世纪埃塞俄比亚和波斯的入侵彻底毁灭了南方农业文明,使其退回到游牧状态。传统的国际商路也因而改道,商业急剧衰落。严峻的民族存亡危机激发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意识与觉醒。其次,农业和商贸的衰退使广大民众丧失了生存基础,处于破产境地。麦加商人贵族在商路被阻的情况下,将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来盘剥贫苦民众,从而加剧了贫富分化和社会各阶层的冲突与对抗。尖锐的社会内部矛盾的解决唯有依靠在统一信仰指导下的强大、稳定、合理的国家权力机构,以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以实现民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再次,生存的艰辛与社会的动乱造成了阿拉伯人的种种内心困惑和深重的信仰危机。传统的多神自然崇拜体系开始松动瓦解,而周边地区犹太教、基督教等一神教的信仰观念也给阿拉伯人以朦胧的启示。当民族、社会和信仰等重重危机痛苦地困绕着阿拉伯人的同时,实际上也建构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舞台。穆罕默德顺应时代与民众的需求,毅然肩负起以创立新的宗教、改变阿拉伯民族命运的重任。

9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将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的是非评判,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历史条件是指当时社会的客观环境、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提出的任务。因此,首先要紧紧抓住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复杂矛盾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物设定适宜的时空背景和有效的评判尺度。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能够完成一定历史时期内提出的具体任务,也就是参与了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为人类的发展事业做出了特定的贡献。


1 简述海洋对希腊文明在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蔚蓝色的海洋不仅决定了希腊的气候属于温和宜人,适于户外运动的地中海气候,而且对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首先,为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其次,平原少,土地贫瘠,利于种植葡萄、橄榄,决定了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希腊来说,这种贸易只能是海外贸易,这就决定了古希腊民族从整体上看,决不是一个东方式的农业民族,而是一个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的民族。古希腊曲折的海岸,众多海湾良港,睛朗的天空,风平浪静的海洋,又为这种工商航海贸易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第三,商业航海贸易须以平等交换为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第四,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加之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希腊人练就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最后,繁荣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加上开拓、求索的民族精神,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2)79D]],并使希腊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2 论述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首先,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侵无疑是一场浩劫,它使西亚北非地区几千年来发展起来的文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拜占庭帝国和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极为发达的经济走向衰落。十字军的野蛮杀戮,亦使东方各族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
其次,西欧人民也为此蒙受了巨大牺牲。无数的西欧农民怀着发财的梦想客死他乡,尤其是那些儿童十字军,不是惨遭杀戮,就是被卖为奴隶。
第三,十字军东征使西欧的基督教宗教意识得到强化,封建武士的“骑士精神”也因十字军的刺激而愈发强烈。
第四,罗马教会的威望与作用也因此而大起大落。在十字军东侵初期,罗马教皇的权力和威望一度如日中天,整个社会的基督教意识随之提高。后期随着战场上的不断失利,十字军神话亦逐渐破灭,教皇的威望也一落千丈。
第五、十字军东侵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以一种极其野蛮的方式扩大了西欧基督教文明与东方阿拉伯文明的交往,对东西方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客观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文明拓展有哪两种方式?
一般来说,文明拓展包括和平未来和暴力冲突两种方式。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二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4列举宗教改革的目标。
16世纪宗教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精神统治,改革封建主义的传统教会体制和宗教生活形式,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宗教制度与宗教精神;二是剥夺罗马教皇对欧洲世俗政治的控制和扫除各封建诸侯国的割据势力,变革欧洲中世纪以来形成的那种由封建教会支配的“普世主义”政治体制,加速欧洲各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的君主制王权的建立,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德国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虽然沉重打击了封建教会势力,但没能实现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这说明,由于具体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社会力量的差异,各个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所面对的历史任务和完成方式是不同的。

5简析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某些生产力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因。
通过考察近代中、西方文明发展的差异,可以清楚地看出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主导性地位。中古后期西欧文明凭借其科学传统迅猛地发展起来,大踏步地迈向近代,并走向世界。而同时期的中国文明却由于缺乏科学的传统,发展也停滞了,并远远地落后于西方文明。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有过春秋战国时代的鼎盛文明,有过汉唐那样的盛世,中国文化是多么地博大精深,没有人能否认中国的文明是人类最早、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然而同样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当十九世纪中国的大门稍稍打开一点,遇到了吹进来的“西风”的时候,中国社会便开始发生变化了。传统文化便抵挡不住这不期而至的欧风美雨。这里的原因是很明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欧洲已进入近代时,中国还生活在中古时代。所以在与西洋相遇时,便明显地表现出中国大大地落后于西方、落后于时代的症状。而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则是我们没有科学,没有近代科学的观念。

6简述中西封建制的差异及特点。
中西封建制的差异
(1)经济基础上的差异
A.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 从经济基础上来看,中国封建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它主要表现为国家编户制下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在这种国家编户制下,国家承认个体农户拥有相对独立的所有权,但国家仍拥有最高的所有权或支配权,其突出表现就是国家向它控制的每个编户农民按地亩和人丁征取与地租合一的赋税和劳役,即“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
由于小农经济本身的不稳定性,在日益活跃的商品货币关系的分解作用下,以及封建国家对编户农民的剥削压迫超过了农民可能负担的最大极限时,私家大土地所有制就必然会产生和发展。这样就形成了国家最高支配权之下的国家所有制,私家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所有制这样三位一体的封建所有制体系。
B.西方的封建经济基础西欧封建制则是以领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它表现为西欧那种庄园农奴制下的小农经济和土地的封建等级所有制。它不是从前封建土地制度中发展、演变而来的,而是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拥有“自由地”的马尔克社员,在难于维持自己的个体经济时,就通过投献或委身等形式,把“自由地”转让给教会或世俗贵族,以求得庇护,再以“自由佃农”的身份,通过租佃契约,从教会或世俗贵族那里承租一份土地,其中往往就包括他转让出去的那块“自由地”。然后他们才从自由佃农变成农奴或其他形式的依附农。
另一方面,拥有私有地产的世俗和教会贵族之间,以及教、俗贵族同国王之间,由于实力的悬殊,在相互争夺和兼并过程中,实力较弱的一方不得不依附于实力较强的一方。他们或者把自己的地产投献于较强的一方,再以采邑的形式受领回来;或者向较强的一方表示效忠,以取得一份采地。这样就形成从国王到公爵、侯爵、伯爵……直到骑士的契约性的阶梯式采邑分封关系。并由此演变成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这个等级所有制阶梯的基层单位是自给自足的农奴制庄园,基本的生产单位则是占有世袭份地的个体农奴家庭。

(2)上层建筑上的差异 
A.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中国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体制上主要体现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这种中央集权式的封建专制正是前述那种三位一体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国家所有制、私家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所有制这种三位一体的所有制体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也即国王对全国土地具有最高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国家所有制除了表现为国家直接控制一部分土地以外,还表现为它对全国地籍册上的每一亩土地和全国户籍册上的每一个编户人丁的直接课税权。因此,私家大土地和农民所有的土地只不过是国王将其所有的全国土地部分出租的一种形式而已。
B.西欧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 西欧封建制赖以建立的基础,与中国极不相同。因此在政治制度上表现出它独有的特色,那就是由贵族君主制,向等级制进而再向专制君主制依次递进式地在政治舞台上亮相。如前所述,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由于历史背景和个体农户生产力状况的不同,没有形成中国式的三位一体的封建所有制体系,而是形成庄园农奴制下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等级所有制。这种所有制经济的特点是,国王只能对他的直属附庸的封地,在契约性规定的基础上,享有某些权利。从国王直到任何一级领主,对于他的附庸的附庸,也就是隔级附庸的封地,就没有干涉的权力。这种等级所有制及其契约性质,使得附庸对于即使作为最高领主的国王,都有很大的约束力,而不像中国封建社会那样,在接受双方之间,只存在下级对上级的单方面服从关系,而不存在契约性的相互制约关系。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上层建筑,也就不是中国那样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而是贵族民主制。西欧“贵族民主制”的形成和存在时间,大约是在5—13世纪。之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市民阶级就凭其经济和政治实力而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为了发展工商业,要求消除贵族君主制下的分裂割据和无政府混乱状态,逐渐与王权结成联盟,以反对肆行分裂割据的封建贵族。这时,脆弱的王权为了与强大的封建贵族势力相抗衡,也只能求助于市民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各国于十三四世纪前后,先后形成了由教会、世俗贵族和市民阶级这几个“等级”的代表组成的等级代表会议,即封建国会,通过这样的机构决定税收、立法等大事。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级的代表支持王权抑制封建贵族势力,有时又同封建贵族等级的代表站在一起抵制国王滥用个人权力。这种等级代表会议同王权并存的政体形式,称为等级君主制。
后来,随着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一国之内各地区之间和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导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以及市民阶级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在这样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的背景下,适应着特定的经济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西欧各国才先后由等级君主制过渡到专制君主制。因为,衰落中的封建贵族和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双方都不得不有求于王权。王权则一方面借助资产阶级势力来抵消威胁王权的封建贵族势力;另一方面又依靠封建贵族来抑制资产阶级。王权由此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从而确立了国王的专制权力。

中西封建制的特点。
首先,中国封建制的特点。
(1).在经济上,以个体小农经济为基本的生产组织单位,它以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宗法性自然经济为主要的存在方式。这种个体小农经济就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给程度远比西欧的庄园低。它不能像西欧封建庄园那样生产出几乎所有需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而只能生产某一产品,因而就需与他者进行交换。由此,使得商品经济小生产成其为必要的补充而存在。这种小农经济形式下的自耕农或佃农需向国家或地主交纳税和租,主要以实物为主,也有劳役,以及发展到后来出现的货币租,但绝不存在着西欧那样广泛的劳役地租的形式。
(2)。在政治上,或者说在阶级结构上存在着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这样一种单一的封建阶级结构。在封建地主阶级内部,尽管身份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却不存在着像西欧那样严格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划分。国王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集中体现。因此,当民族矛盾或阶级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之时,整个地主阶级就能够在国王的统率下齐心协力,对外防御外患,对内镇压农民革命战争,起着长期统一的稳定作用。

其次,西欧封建制的特点。
(1).经济上,以封建庄园为基本生产组织单位。封建庄园是一种自给自足性较强的自然经济,它与商品经济小生产格格不入。与封建庄园相联系,这里存在着广泛的劳役地租。这里的劳役是指与份地制度紧密联系的劳役,而不是一般封建主或封建国家所征派的那种劳役。劳役地租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是不广泛的,农奴要为封建主服劳役,这是基于西欧庄园土地被分割为封建主自用地和农奴份地这一基本事实的。就是说封建主把部分土地作为份地分配给农奴独立经营,而在封建主的自用地上,农奴则需以劳役地租的形式为之经营。
(2).在政治上,呈现出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身份制度,这是采邑制推行的必然结果。等级制是在分封采邑的基础上形成。由于土地层层分封,因而呈现出明显的等级特征,形成层层隶属关系,从国王到公爵、侯爵、伯爵……直到骑士,形如金字塔,等级由高到低,严格分明,压在塔底下的是农奴。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制度,封建等级制度之间只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而没有间接的隶属关系,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另外,这种土地层层分封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奴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这一关系构成了阶级对立;另一种是封建主内部附庸对领主的依附,这一关系构成了等级差别。在这两种依附关系中,前一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基础。


7.近代宗教的转型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近代以来,世界成为一个多元化世界。世界的多元化,不免也体现在宗教中,近代的宗教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性宗教继续发展。除四大具有较大影响的宗教以外,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也相继出现了众多的宗教派别。各种宗教在近代交流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相继冲出自己以前的所居区域,传到更多的地方。近代社会的剧烈变化,不断地引起人们头脑中的信仰变化,宗教作为人的信仰,也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宗教的世俗化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的主题意识不断增强,追求尘世的幸福与享乐成了不少人的目标。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宗教为了确保自己的阵地,不得不顺应时势,采取种种应对的措施,调整了自己对科学的态度。近代宗教的很多领域都打上了科技的印记。另外,宗教对经济利益更为关注。

8 简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动力说的主要内容。
历史创造是不同意志相互冲突、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创造者在社会阶级属性及其所从事具体的历史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个体的人总是有各自不同的意志和愿望并根据这些愿望来设计活动方案。而这些愿望和现实行动往往是互相矛盾和冲突的。正是这些互相矛盾和冲突的单个行动,汇成一种综合力量来维系历史运动。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恩格斯接着将这一复杂的关系体系形象地阐释为“平行四边形”理论,亦即著名的“合力论”。个体意志因相互制约而客观的历史动力。这样,马克思主义“历史创造者”理论既强调了历史进程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又将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统一于复杂的历史运动之中。由此看来,作为“合力”中的重要因素,精英人物与普通民众的历史创造活动是应该统一的。将二者对立起来,突出一方面的作用而否定另一方面的作用,就很难说情历史运动的曲折与迂回、历史创造者在属性上的多层次及其与客观历史进程的互动关系。

9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认识国家起源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阶级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也就是说,由于劳动产品有了剩余,才出现分配上的差别。“随着分配上的差别的出现,也出现了阶级差别。社会分为享特权的和被损害的、剥削的和被剥削的、统治的和被统治的阶级,而同一氏族的各个公社自然形成的集团最初只是为了维护共同利益……为了抵御外敌而发展成的国家……”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


1文明发展的纵向与横向维度的内容是什么?
人类文明自产生之日起,就按着纵向与横向两个不同的维度向前运行发展。纵向发展  所谓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  所谓横向发展,是指生活在各地区的人类的活动,由相互闭塞到逐步联系,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最终走向整体、统一的历史进程。人类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发展,并非是彼此割裂、分别进行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而横向发展范围的大小,又促进或限制着纵向发展的水平和高度。

2 中古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这种文化垄断有什么后果?
基督教是中古西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由于中古西欧社会独特的封建化道路和教会神权势力的显著地位,形成了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局面。古典文化被斥为异教而遭到破坏,中古神本主义的信仰文化取代了古典的人本主义理性文化。宗教渗透到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教育成为传扬教义的工具,主流文学艺术完全为教会所控制。各个阶层的精神生活都被厚重地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具体来讲,首先,知识教育权被牢牢掌握在教会手中。传教布道、研读经典的职业教士和僧侣是中古早期唯一的知识分子和教师。教会学校的课程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辩论术等“七艺”。后来经查理大帝的扶持和阿拉伯人对古典文化的回传,课程内容有所深化,法学、医学、神学被列为“七艺”之后的进修科目。但是从总体上说,课程贯穿着神学思想和说教,教学完全是为了宗教目的。“七艺”内容庞杂混乱,大量充斥迷信偏执的见解。屡经删改后面目全非的少量古典著作和大量枯燥单调的圣训、经文被编进教材,这就影响了实用而又新鲜的各类文化知识的正常传播。而作为当时唯一的教育机构,教会的功劳是为当时社会中一小部分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有限的知识积累也为后来学术的复兴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其次,在文学领域,取代古典文学的是拉丁语教会文学,拉丁语成了中古西欧正规的书面语言和通用的学术语言。教会文学的体裁包括宗教赞美诗、祈祷文、圣经故事、使徒行传和宗教戏剧,表现内容是运用寓意性和象征性手法来赞美上帝的全能、圣母的奇迹和圣徒的修行。在史学方面,教会史家开始以神学观点解释、编写历史,代表作为英格兰修士、历史学家比德(673—735年)撰写的《英吉利教会史》。书中第一次使用“公元”(即耶酥纪元)作为历史编年法叙述天主教在不列颠的传教经过,其中涉及当时英格兰的多方面社会情况,是研究英国早期历史的主要资料。这本书后来经阿尔弗雷德大帝加工而编成《盎格鲁萨克逊编年史》,比德本人也被誉为“英国历史之父”。
再次,在艺术领域,罗马式和哥特式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古督教艺术的成就。罗马式建筑流行于12世纪以前,特征是以宽厚粗壮的石制墙壁、立柱支撑巨大的圆形拱顶,门廊等建筑构件以圆拱形为特色,窗户窄小。外观上显得雄伟粗犷、凝重整齐,看似坚固的堡垒;内部则幽深阴暗,给人以压抑与庄严之感。罗马式教堂建筑的代表有法国的普瓦提埃大教堂、德国的沃姆斯大教堂和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12世纪兴起的哥特式建筑将中古建筑艺术推向高峰。它以尖形拱顶、肋拱、飞拱等改进的建筑工艺减轻了拱顶的负担,从而使墙壁变薄、窗户扩大、建筑高度大为增加。整体建筑构件以高而尖为特色,在外观上给人以纤巧、轻盈、飘逸、超世的强烈升腾感,象征着基督徒与上帝的接近。教堂内部饰以狭长形巨大彩色玻璃窗,上面绘有图案花纹,在阳光投射下便营造出色彩斑斓、如痴如迷的宗教氛围,令人浮想联翩,仿佛置身天堂。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建筑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兰斯主教堂,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

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贯穿于整个中古社会,各个文化领域在统一的基督教旗帜下获得了各自宝贵的发展。13世纪以后,教会的文化机制日益僵化,久经压抑的世俗文化乘势抬头,基督教会的内部之争也加速了文化大一统局面的瓦解,由此可见基督教文化垄断地位的相对性和阶段型。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一元化的专制造成了过于沉闷、教条、死板的文化氛围,扼杀了自由文艺思潮的萌生和多样化成长,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滞缓了民族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保存了某些古典文化的火种,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初等文化知识,塑造了民众的宗教心理认同感和道德观。自成体系的基督教文化积淀为近代西欧社会文化的生长提供了母土和可供改造的基因,构成了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论述蒙古西征对亚欧大陆文明格局的影响。
首先,蒙古帝国的征掠搅扰了亚欧大陆文明世界的发展格局。农耕、游牧两种文明、两大世界间的交往融合,在野蛮残酷的征服运动推动下,规模更加广泛,内容更加深刻。包括蒙古在内的人类历史进程由此而受到巨大影响。在蒙古铁蹄的践踏下,被征服地区的生产力遭到大规模破坏,无数民众被杀戮,诸多古老文明遭摧残、灭绝,经济衰退,长期不得恢复。
     第二,蒙古帝国的征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和文明分布状况,它将原来相互隔绝的文明地区,用军事征服的方式一度联结为一个整体,并促成了特殊的人口流徙。大批的蒙古人,汉人、突厥人西迁到中亚、西亚、东欧等地,又有大批中亚人、西亚人、钦察人和俄罗斯人东来,彼此混杂,形成一些新的民族,如中国的回族即为其一。有些民族却因政权灭亡,人口流散而永远地消失了。还有些则因这场征服战争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如蒙古贵族的一部突厥化,使突厥人在整个中亚、西亚地区逐渐占据优势,从而为后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三,蒙古帝国的征服与以往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有所不同,它不是采取民族大迁徙的形式,而是以蒙古高原本部为基地向外扩展疆土,因而蒙古统治者十分重视疏理、连接被征服地区的通道,以确立有效的统治。相对便利、有序、安全的交通,把当时的东西方贸易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各地间的政治、文化联系十分密切。
第四,宗教的广泛传播是蒙古征服之后所造成的另一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蒙古人所信奉的萨满教,属于原始宗教,远不能与拥有系统宗教理论和完整组织形式的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相比。为达到“因其俗而乘其人”的统治目的,蒙古统治阶级对帝国境内的各种宗教持极为宽容的政策:各教之间无分高下,一律平等,自由传播,从而使3大世界宗教获得了十分有利的生存环境。此外,中国传统的道教、青藏地区的佛教与萨满教的结合物---喇嘛教等地区性宗教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4.什么叫生产力?
生产力,又叫“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5.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方面。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些带根本性的变化,几乎都是伴随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明而产生的。
第二,科学技术促使产业结构变更。产业结构系指生产过程中所配置的各产业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比例,它反映国家社会生产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在科学技术水平底下的古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劳动力集中于农业和采掘业等第一产业;近代科技迅猛发展,农业、采掘业等广泛采用动力机械,节余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包括工、矿和建筑业在内第二产业上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很快超过了第一产业,并出现了一批资本密集型产业;现代科技的崛起,大大提高了第一、二产业的生产率,并开辟出许多社会服务部门。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促进产业结构变更的重要力量。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不仅为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且还向纵深发展,激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6福泽谕吉认为实现近代日本文明有那几条途径?
首先要明确文明发展的目标,即以西洋文明为目标,建成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应从思想上承认西洋文明的发达和日本文明的落后。要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但是,在学习西洋文明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日本的独立,反对崇洋媚外。
其次是要移风易俗,改变风气。批判日本长期实行的封建专制制度,鼓励人们开发智力。顺从人民的本性,通过长期的努力来排除困难,使全体民众的智力和道德水平达到一种新的状态。
再次是学习实学,批判旧道德,树立功利主义新道德。福泽谕吉的实学,不光是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使用的知识和技能,也意味着试验和实证的科学。这意味着将日本从传统的入学伦理学为中心转向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了提倡新学,福泽谕吉批判了封建的伦理道德。同是倡导资产阶级的理性主义、功利主义道德观,强调以智为本,人人自由平等,和为合法利益而勤勉劳动。只要经过全体国民的不懈努力,日本就一定能够跨入文明国家的行列。

7简述中外王朝更迭的几种类型。
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虽然较频繁,但从一个旧王朝到新王朝的过渡所采取的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A.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   在中国历史上,历次王朝的更迭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农民起义。但是,真正由农民领袖自己登上皇位建立一个统一的新王朝来取代旧王朝的统治的,则主要以汉、明为主要代表。
B  异族的征服 异族的征服这一类主要以蒙古、满族在中原的确立为主要的代表。
C.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隋、唐、北宋王朝的建立,都可归属这一类。这一类主要表现为握有军政大权的上层贵族利用尖锐的统治阶级和民族矛盾,通过发动兵变直接夺取政权,或以武力相威胁,逼迫当朝皇帝让位,从而自立为帝,建立新王朝,完成旧王朝向新王朝的过渡。
再来分析以下中古时期英国王朝的更迭现象。
A.绝嗣 这主要表现在诺曼底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建立。
B.封建上层势力的妥协 这主要体现在金雀花王朝在英国统治的确立上。
C.贵族集团之混战 通过封建混战开创王朝统治的主要体现为约克王朝和都铎王朝的确立。
通过以上对中国及英国古代王朝更迭现象的具体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各自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就中国而言,不论是采取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的方式,还是异族的征服以及通过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来实现其王朝的更替,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它之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或形式来完成王朝的更替,这是与中国古代尖锐的阶级矛盾或民族矛盾分不开的。民族矛盾从某种意义上则可以看作是阶级矛盾的外化,所以最终还是与阶级矛盾的尖锐密切相关的。而就西方而言,不论是封建上层势力的妥协,贵族集团的混战直接导致王朝的更替也好,还是以旧王朝绝嗣为导火线,加上旧王朝王权孱弱,伯爵势力坐大并相互勾心斗角从而促成一个新王朝的产生也罢,都突出地表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因素都是因国王与贵族、上层贵族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而不像中国那样,是由地主阶级与下层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就是中国与英国在王朝更迭现象上的各自特点。
他们之所以会出现王朝更迭特征的差异性,是与中西方封建制特点的差异性分不开的。正如下文将要叙述的那样,中国的封建制是建立在地主土地所有制之上的,表现为整个封建地主阶级对整个农民阶级的剥削,国王是地主阶级的集中体现,因而不存在像西欧那种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尖锐矛盾。由此,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这样一种单一的封建阶级结构。而西方的封建制则的建立领主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这种土地所有制以庄园为基本生产单位,是在采邑分封的情况下形成的。由于采邑的层上分封,从而形成了王国农奴制下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等级所有制。由此,在社会结构上,呈现出划分明确的封建等级身份制度,形成层层隶属关系。同时,应明确,这种封建等级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制度,封建等级之间只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而没有间接的隶属关系。所以附庸对自己领主的领主不承担任何义务,领主对附庸的附庸也没有任何的支配权。正是由于这种封建等级制的盛行,从而造成欧洲长期的严重的封建割据和王权微弱。英国作为西欧的一个典型封建制国家当然适用于此。
由此可以得出,中外(英)王朝更迭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其各自封建制的特点紧密关联着的。因为,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这种单一的地主——农民阶级结构导致了阶级矛盾较为尖锐。而在英国,国王与贵族、贵族与贵族之间的这种尖锐矛盾是西方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制的体现。

8未来宗教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宗教的存在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宗教的存在是长期的,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人们的预测都受到现在条件的限制,所以对宗教发展的方向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是从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宗教世俗化的趋势却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在本世纪,宗教是世俗化的倾向不会变。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多样化人们不仅会提出许多其它的宗教表达方式,而且会以新的方式理解他们的传统。
宗教将对物质利益的关心进一步加强。从表面上看,宗教似乎是纯粹追求精神需要,但实际上,它却与人们的世俗要求和物质利益密切相关。从趋势来看,因教徒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宗教的世俗化的加剧是近代以来才有的。特别是上个世纪以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宗教的世俗化进一步加剧。20世纪以来,宗教教义中的“出世”思想进一步淡化,而“入世”的思想成分日益增多;宗教派别中宣扬禁欲苦行清净寡欲的成分日益减少,而提倡对尘世快乐的追求和现世的享受之风日益增加。当今影响世界的几大宗教都以不同的方式广泛地参与社会事务,有的宗教团体甚至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
与社会妥协、与世俗化采取一种互动的关系。宗教要想长期立足一个社会之中,必须逐步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一门宗教总是与时代格格不入,或者与社会处于敌对状态,那么这门宗教的成员的来源将会受到阻塞,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因此,宗教为保证在社会中立足生存,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社会妥协。
宗教伦理化倾向。自20世纪以来,随着神权的衰落和宗教世俗化的潮流,人们更加注重现实,更加注重如何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宗教伦理开始从强调“神道”向“人道”转变。于是,对人的问题的研究成了神学家的研究主题,另外,他们还对当今世界存在的大量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民族问题、种族问题等进行研究和探讨,以至于出现了许多探讨以上等具体问题的伦理神学。走向法制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法律是靠国家强迫人们遵守的行为规范,而道德与法律不一样,它主要靠的是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习惯制约下的一种自觉行动。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神的启示是道德也是法律,如中世纪的欧洲,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神的道德越来越被世俗的道德冲跨,神的启示形式的法律逐渐被现代的法律所代替。

9 在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方面,克罗齐和柯林武德各持何种观点?
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奇是倡导历史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闻名。他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只聚精会神于与一个问题相适应和构成活生生的积极历史、即当代史的某一点上”;相反,不依赖主体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体历史是不存在的。在克罗奇看来,认识者通过主观感知和个人需要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而其他多余的、游离于其视野之外的历史则是虚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在这里,相对于客观历史而言,人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
柯林武德是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历史哲学上主张“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当事人的思想动机决定了他的行动、从而推动了历史的运动。“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所以,历史学家必须研究人类行动背后是思想。继克罗奇之后,柯林武德将历史认识中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