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新闻采编与写作》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是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 ①时效性 ②发现 ③真实性 2、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做深入扎实的采访的方式,是—— ①个别访问 ②蹲点 ③现场观察 3、不公开记者身份、不暴露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方法属于—— ①隐性采访 ②问卷 ③网络采访 4、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强调的是—— ①坚持思想性 ②坚持时间性
③坚持真实性 5、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单刀直入属于提问形式的—— ①正面提 ②侧面探 ③反面激
二、多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现场观察的注意事项—— ①明目的 ②多请教 ③抓特点 ④选地点 2、不善于用事实说话作报道的现象,概括起来有两种—— ①滥引政策条文和领导讲话; ②引用数字 ③用议论代替事实 ④使用第二手材料。 3、时新性通常包括两层意思—— ①角度新 ②时间新 ③事实新 ④内容新 4、新闻采访的方式—— ①个别访问 ②开座谈会 ③杂取合成 ④现场观察 5、访问对象的心理从形式上分为—— ①积极配合型 ②一般协作型 ③蓄意应付型 ④反抗敌意型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记者必须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 2、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其活动实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 ) 3、记者采访可以先入为主。( ) 4、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 ) 5、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并不是不要、减少,更不是排斥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 ( ) 6、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指导性等同于政府的报告和领导的讲话。 ( ) 7、新闻记者要加强作风修养、道德修养、知识修养。( ) 8、用事实说话要注意多议论,少细节。( ) 9、新闻记者要具有预见力。( ) 10、用事实说话并不排斥议论,但这种议论必须依托于事实,要为事实服务。( )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计15分) 1、新闻采访 2、隐性采访 3、报道思想
五、简答(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计40分) 1、新闻采访的特点 2、什么是新闻的可读性 3、谈谈新闻记者的情感修养 4、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 5、什么是新闻的思想性
六、应用题(10分) 围绕五一劳动节的报道主题,拟定一份采访户外普通劳动者的调查纲目(可以是清洁工、农民工或送水工、交通协管员等),并结合采访内容,拟制新闻标题,写出新闻导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