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信息管理概论》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信息论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主要应当归功于贝尔实验室的( )。 A 维纳 B 香农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信息是有价值的 B 信息具有时效性 C 信息是可共享的 D 信息是不可传递的 3、下列原则中哪一个不是人本原理坚持的原则( )。 A 能级对应原则 B 整分合原则 C 动力原则 D 潜能开发原则 4、( )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联系,反映物质运动和变化的状态。 A 数据 B 实体 C 信息 D 概念 5、信息的( )是信息区别于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 A 共享性 B 动态性 C 可传递性 D 可加工性 6、信息论、系统论和( )一起构成信息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A 管理论 B 过程论 C 控制论 D 统计信息论 7、在信息传递过程中,( )是关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 信息源 B 传播者 C 信宿 D 信道 8、下列不是实物信息源特点的是( )。 A 零散性 B 直观性 C 不真实性 D 隐蔽性 9、下列哪一个特性不是数据库信息源的特点( )。 A 多用性 B 垄断性 C 动态管理性 D 技术依赖性 10、企业中的信息流,一种是有关管理的信息在企业各个组织间上下流动,如制定计划、传递报表,这是企业信息的( )流动。 A 纵向 B 横向 C 交叉 D 平行 11、企业信息管理的建设分为( )个层次。 A 1 B 12、CRM即( ),通过最佳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围绕“客户中心”设计和管理企业的战略、流程、组织和技术系统。 A 企业资源规划 B 客户关系管理 C 供应链管理 D 企业人员规划 13、下列哪个不是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 )。 A 供求机制 B 价格机制 C 竞争机制 D 产品机制 14、( )是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信息整理和分析的前提。 A 信息调查 B 信息分类 C 信息汇总 D 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15、( )是将信息调查所取得的信息经过科学分类之后进行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单位总数或标志总量以及相应的文字材料和档案。 A 信息调查 B 信息分类 C 信息汇总 D 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打一个“×”,不需要改错。) 1、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广播、电视、网络已成为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与方式。(
) 4、全信息及其理论是整个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石。(
)。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信息传递必须包括四个要素信源、信宿、 和信息。 2、按人们对信息有无加工,可将信息划分为原始信息和 。 3、 、系统论和控制论是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 4、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原理和人本原理。 5、 被认为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也就是泛指信息本身、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各种要素。 6、运用人本原理,需要坚持动力原则、能级对应原则和 原则。 7、 是指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 8、数据库信息源的特点是多用性、 和技术依赖性。 9、信息的 性是指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信息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 10、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多种经济活动过程中,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 。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知识 2、信息资源 3、人际信息交流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2、
什么是信息科学的信息方法?运用信息方法需要以什么作为保证? 3、
信息化对组织管理有何影响? 4、
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5、
简述信息组织的目的及其要求。
六、综合题(本题共1小题, 16分) 1. 请说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