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年3月课程考试《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V1.草场每年同一时期放牧的方式,称为()。 .季节性重复放牧 .一区连续放牧 .迟延放牧 .体闲轮牧制 标准答案: 2.按照八大类土地利用分类,下列土地利用类别属于耕地的是()。 .果园 .林地 .迹地 .望天田 标准答案: 3.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冬季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最高 .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到达水平面的直接辐射最小 标准答案: 4.关于土地的概念,错误的是()。 .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对象 .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组成的生态系统 .土地是普通商品 标准答案: 5.灌排渠系中直接从水源引水的渠道称为()。 .干渠 .支渠 .斗渠 .农渠 标准答案: 6.土地的纬向地带性规律是由于()。 .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或大气湿度造成的 .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造成的 .海拔高度变化造成的 .海拔高度、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共同造成的 标准答案: 7.下列不得列入独立工矿用地的是()。 .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独立工矿用地 .已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规划工矿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建砖瓦窑 .经批准设立的工业开发区 标准答案: 8.土壤冻结时()。 .在地下水位不深地区,阻止下层水气向上扩散 .有积雪的土壤比无积雪的土壤冻结深 .湿度大的土壤比湿度小的土壤冻结早而深 .冰晶体扩大使土粒破裂,解冻后,土壤较疏松 标准答案: 9.不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耕地灌溉率 .绿色植物覆盖率 .城市化水平 .交通密度 标准答案: 10.下列不属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的是()。 .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 .影响土体颜色 .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标准答案: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 .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对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标准答案: 12.壤质运积物一般分布在()。 .河流故道 .风沙区 .黄土高原 .河间洼地 标准答案: 13.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连续性 .面积的有限性 .整体性 .多用途性 标准答案: 14.下列指标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人均用地面积 .交通密度 .土地开发利用率 .土地垦殖率 标准答案: 15.盐渍土特点为"瘦、死、板、玲、渍",其中"瘦"指的是()。 .营养元素含量低 .微生物数量少,活性低 .土壤通透性差,水分条件不良 .土壤性凉,春季地温上升缓慢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V1.农田总蒸发量,又称植物的需水量,是指()。 .植物蒸腾 .土壤表面蒸发 .水蒸发 .降水 标准答案: 2.盐土改良的生物措施包括()。 .植树造林 .灌排洗盐 .化学改良剂 .种稻改良 标准答案: 3.土地利用分区可分为()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分区 .农村土地利用分区 标准答案: 4.下列属于常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有() .土地开发规划 .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复垦规划 .土地保护规划 标准答案: 5.下列哪些是土地的功能。() .养育功能 .承载功能 .仓储功能 .景观功能 标准答案: 6.土地资源的功能包括()。 .植物生产功能 .交易功能 .建设承载功能 .生态功能 标准答案: 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的供需分析包括()。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需求预测 .土地供给分析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标准答案: 8.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收集的资料包括()。 .居住资料 .县域基础资料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 .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标准答案: 9.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 .舒适性 .承载性 .仓储性 .美学价值 标准答案: 10.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因为()。 .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地资源有限 标准答案: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V1.土地资源是指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2.土地利用率是指已利用土地面积占辖区总面积的百分率。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3.居民点是指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制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社会公用设施,绿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类。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4.选择一些土地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按照相似性或共同性将土地划分为一个个性质相对均一的单元,即是土地规划。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5.土地分类体系是指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系统。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6.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7.土地开发利用率是指一定区域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占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比重。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8.建筑容积率是指居住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9.土地利用现状述评是指以文字报告的形式,总结全辖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10.土地分类是指以经济、技术科学为基础,从一个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出发,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计划指导下,研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之规律的科学。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11.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12.各级土粒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数,叫做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13.级差地租是指利用较好生产条件土地的产生的超额利润。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14.地面具有一定的温度,它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辐射能,称为大气辐射。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15.地球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它日夜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辐射称为地面辐射。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 答案联系qq 张老师2759931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