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测量学作业(一)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是遵循 和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的。 2、水准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 、 、 。 3、水准仪十字丝的中丝垂直于仪器 。 4、水准测量时仪器误差有 与 不平行、 的误差。 5、经纬仪测角的基本操作有 、 、 、 四步。 6、测量水平角通常采用 和 两种方法。 7、测量误差按性质可分为 和 两类。 8、倍数函数的中误差公式为 。 9、控制网分为 控制网和 控制网。 10、等高线可分为 、 、 三种。 11、测绘地形图一般按照程序为 、 以及图幅的 、 、 和 。 12、建筑基线通常有 、 、 、 四种形式。 1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 、 、 等三项工作。 14、地物符号有 符号、 符号、 符号、 符号四种。 二、简答题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 2、何谓视准轴? 3、什么叫视差? 4、钢尺检定的目的是什么? 5、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是什么? 6何谓小三角测量? 7、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能消除哪种误差? 8、地形图上有哪些内容? 三、判断题 1、水准尺的尺常数只为4.687M。( ) 2、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 3、经纬仪的竖轴不垂直于竖轴。( ) 4、在测绘时外界条件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 5、在测量工作中,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不同时存在。( ) 6、用地物符号的几何图形中心点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 ) 7、等高线是闭合的连续曲线。( ) 8、等高距相同时,平距大则坡度陡。( ) 9、相邻等高线不能相交。( ) 10、施工测量中只包括测设。( ) 四、计算题 1、设有一n边形,每个角的观测值的中误差m=10″,试求n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 2、在一个三角形中,观测了两个内角α、β,其中误差均为m=±20″,试求第三个角度γ的中误差? 测量学作业题(二) 一、填空题 1、水准尺有 、 两种。 2、水准仪基座包括 、 、 和 ________四部分。 3、水准测量观测误差有 、 、 、 。 4、经纬仪主要包括 、 、 。 5、经纬仪应该满足的几何关系为 垂直 、 __垂直 、 垂直 。 6、安装经纬仪时的误差有 、 两种。 7、控制网分为 控制网和 控制网。 8、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 、 三种导线。 9、测设的基本工作就是测设 、 和 。 10、测设点位的方法有 、 和 三种。 11、测绘地形图一般按照程序为 、 以及图幅的 、 、 和 。 12、测设点位包括测设点的 、 。 二、简答题 1、测量误差有几种? 2、何谓小三角测量? 3、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能减少哪种误差? 4、三角高程控制测量适用于什么条件?有何优缺点? 5、地形图上有哪些内容? 6、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7、钢尺检定的目的是什么? 8、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是什么? 三、判断题 1、相对误差能够用来衡量测角精度。( ) 2、中误差与观测值中误差相同。( ) 3、水准观测顺序为前前—后后。( ) 4、用地物符号的几何图形中心点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 ) 5、等高线是闭合的连续曲线。( ) 6、等高距相同时,平距大则坡度陡。( ) 7、相邻等高线不能相交。( ) 8、施工测量中只包括测设。( ) 9、测设水平距离只钢尺测设一种方法。( ) 10、在测绘工作中不需要多余观测。( ) 四、计算题 1、设地面点A、B分别为后、前视点,A点高程为36.115M,当后视读数为1.228M、前视读数为1.626M时,问两点的高差是多少?A点比B点高还是底?B点的高程是多少? 2、用钢尺丈量A、B两点间水平距离,往测为147.780M,返测为147.762M,试求丈量结果及相对误差? 测量学作业题(三) 一.名词解释 高程 测设 水平角 水平距离 比例尺 地籍 地籍管理 控制测量 数字测图 等高线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 2. 以下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是( )。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 3.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 A最大值B 最小值C 算术平均值D 中间值 4.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 A 总为0B 与路线形状有关C 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D 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5.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 )表达的。 A 直角坐标B 经纬度C 距离和方位角D 高程 6. 以下哪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 ) A 测水平角B 测高差C 测气压D 测垂直角 7.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 A 坐标原点B 大地水准面C 任意水准面D 赤道面 8.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正确的是( ) A 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9. 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 B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级 C 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10.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 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 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 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三、填空题 1. 传统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与减少误差的累积与传递。 2. 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幅一般为( )cm2,一幅1:1000的地形图所对应的实地面积为( )Km2,如果该图为图解法测图,其比例尺精度为( )米;如果某规划设计需要反映地面0.5米精度的图件,则该图纸需测( )比例尺的图。 3. “3S”技术是指卫星空对地观测获取影像的( )技术、地对空观测确定地面点位信息的( )技术以及完成各种地理信息处理、数据库的管理与分发利用的( )技术。 4. 地籍成果图主要包括( )、( )、( )等几种。 5. 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指( )( )( )的工作。 6. 地籍按照城乡土地利用的不同特点分为( )和( );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为( ),房产调查的单元为( );农村地籍是以( )为单位划分宗地的,城市地籍则以( )为单位划分宗地。 7.地籍测量按特点和完成任务时间不同分为( )和( ),其中变更地籍测量的条件是指宗地的( )或( )发生变化。 8. 某1:1000地形图的图号为53.00-78.00,该图号表示的信息是该图幅的左下角x,y坐标分别为( )( )。 9. 测量工作按照地面信息与图纸的关系分为( )和( )两大类。 10. 高程控制测量是测定( ),国家水准网分( )个等级,三、四等水准测量是直接提供( )所必须的高程控制制点。 四.简答题 (1)简述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及其工作程序。 (2)等高线有哪些主要特性? (3)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五.综合题 (1)什么是地籍细部测量,简要介绍其主要方法? (2)介绍你所熟悉的一项测绘工作,说明该项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测量学作业题(四) 一、名词解释 大地水准面 高程 测设 视准轴 水平角 方位角 等高距 比例尺精度 二、填 空 1 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包括 、 和 。 2.设地面上AB两点,已知HA=34.535m,后视读数为2.213m,前视读数为1.549m,则A、B两点的高差为 ,B点的高程为 。 3.经纬仪由 、 、和 构成。经纬仪的安置需要 和 。 4.水准路线的形式有 、 和 三种。 5.水准仪由 、 、和 构成。 6.在直线定向中,根据标准方向种类的不同,方位角可分为 、 、 和 。 7.视距测量中,当视线水平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 ,h= ; 当视线倾斜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 ,h= 。 8.测设平面点位的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标法, , 和 等。 三、简 答 1.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2. 简要回答经纬仪测图法实施的主要步骤? 四、画图题 画出山体、鞍部、山脊、山谷、洼地5种地貌的等高线示意图。 五、计 算 题 1. 丈量AB段距离,往测为200.408m,返测为200.420m。求AB的观测值及其相对误差。 2. 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结果如图,计算水平角观测值。 测量学作业题(五) 一、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册。 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 A. 180° B. 0° C. 90° D. 270° 2.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 3.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 A. 坐标原点 B. 大地水准面 C. 任意水准面 D. 赤道面 4.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 A. 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5.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 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 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 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6.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 A. 中误差 B. 真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 7.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 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 为( )米。 A.-0.938 B. -0.466 C. 0.466 D. 0.938 8.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 A.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9.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盘左读数为81º12´18",盘右读数为278º45´54"。则该仪器的指标差为( )。 A.54" B. -54" C. 6" D. -6" 10. 以下几种方法中,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以采用的是( )。 A. 导入高程 B. 水准测量 C. 极坐标法 D. 测回法 11. 某地位于东经130º40´30",则其所在的高斯投影6º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 A.130º B. 129º C. 132º D. 128º 12.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南西40°,则其方位角为( )。 A. 140° B. 220° C. 40° D. 320° 13. 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三条等高线所表示的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MN的连线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 ) A. 36.4m B. 36.6m C. 37.4m D. 37.6m 14. 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 )。 A. 比例符号 B. 半依比例符号 C. 地貌符号 D. 非比例符号 15. 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B. 整平----瞄准----读数----精平 C.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D.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16. 下面哪个算式是表示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所得出的水平距离( )。 A. B. C. D. 17. 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 A. 直线定向 B. 联系测量 C. 测图 D. 测设 18.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 A. 等高距 B. 等高线平距 C. 计曲线 D. 水平距离 19.1:10000地形图上一段1.23cm线段对应的实地距离是( )。 A. 1230 m B. 123 m C. 12.3 m D. 1.23m 20.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 经纬仪测竖值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二、填空题 1. 在1:500地形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距离d=234.5mm,其中误差md=±0.2mm,则两点间的水平距 离D为 m,其中误差mD为 mm。 2. 将水准仪置于D,N两点之间,在D点尺上的读数d=1.585m,在N点尺上的读数n=0.465m,则 高差hND为 m, (填d或者n)为后视读数。 3. 地形图的梯形分幅编号方法是按 划分的,已知某幅图的编号为J50C001001,其比例尺 为 。 4. 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 和 。 5. 光电测距仪测得AB两点的视线距离为140m,仪器高为1.5m,目标高为2.38m,竖盘读数为60º,则两点水平距离为 m,高差为 m。 6. 测量工作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 7. 已知某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fx = -72mm,fy = +32mm,导线全长为351m,则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 8.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 误差。测量工作中所谓误差不可避免,主要是指 误差。 9. 等高线的种类有 、计曲线、 和助曲线四种。 10.地貌是指地表的 。根据 的方向来辨认等高线是山谷还是山脊。 三、简答题 1. 简述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主要区别。 2. 简述经纬仪测绘法的实施步骤。 四、作图题 1. 作出山体、鞍部、山脊、山谷、洼地的等高线图。 2.作图并说明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分中法测设水平角的步骤。 五、计算题 1.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 XA=1011.358m, YA=1185.395m;点B的坐标为XB=883.122m,YB=1284.855m。在AB线段的延长线上定出一点C,BC间的距离DBC=50.000m,计算C点的坐标。 2.如下表所示,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数据已填入表格,试完成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求出1、2、3点的高程。 点 号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m) 高 程(m) 备 注 A 7 +5.513 58.012 1 5 -2.472 2 6 +2.524 3 7 +2.156 B 65.758 ∑ 3.用经纬仪观测某角度8个测回,结果如下:863613、863621、863617、863614、863619、 863623、863621、863618。试求该角最或是值及其中误差。 4.如图,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137°48′,各观测角标在图中,推算CD、DE边的方位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