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理1》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化学原理1》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
1. 稳定单质在298K时的fHθ和Sθ均为零。( )
2. 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都得到提高。( )
3. 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
4. 气相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增大体系压力,不会改变体系的平衡状态。( )
5. 缓冲对的浓度越大,则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越大。( )
6. 对于基元反应2NO(g)+O2 (g) = 2N O2 (g),若反应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8倍。( )
7.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
8. 在析氢腐蚀中,金属作阳极被腐蚀;而在吸氧腐蚀中,则是作阴极的金属被腐蚀。( )
9. 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未成对的电子数。( )
10. 共价单键一般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一定有一个π键。( )
11. 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1。( )
12. 一切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 )
13. 3-和3-配离子的空间构型相同,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也完全相同。( )
14. 在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等于和中心离子配位的配体数。( )
15. CO2和SiO2都属于分子晶体。( )
16. 原电池工作时,体系的G增大,而电动势E减小。( )
17. Fe(s)和Cl2(l)的fH都为零。 ( )
18. 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 )
19. 根据稀释定律,弱酸的浓度越小,则解离度越大。( )
20. 在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 ( )
21. 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则其溶解度也越小。 ( )
22. KCl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Cl大,所以KCl的熔点比NaCl高。 ( )
23. H2S溶液中,c(H+)是c(S2-)的两倍。( )
24. 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
25. 对于某电极,如果有H+或OH-参加反应,则溶液的pH值改变将使其电极电势改变。( )
26. 同一聚集状态的物质的标准熵值与所处温度有关,其规律为:S(高温)> S(低温)。( )
27.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
28. 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从而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
29. 弱酸不断稀释时,解离度不断增大,H+浓度也不断增大。( )
30. 对任何原子来说,3d轨道的能量总是大于4s轨道。( )
31. 溶于水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
32. NH3和H2O的分子构型虽然不同,但其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相同的。( )
33. 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元素数目等于相应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 )
二、选择题
1. 在0.05 mol·dm-3HCN溶液中,若HCN的解离度为0.01%,则其解离常数Ka近似为( )
A、5.010-10 B、5.010-8 C、5.010-6 D、2.510-7
2. 对于反应PCl5(g)=PCl3(g)+Cl2(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5的分解率。则判断该反应为(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无热效应 D、无法判断
3. 铜锌原电池中,若在铜半电池中加入氨水,则电池电动势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4. 下列氧化剂中,氧化性强弱与H+ 浓度无关的是( )
A、H2O2 B、Cr2O72- C、O2 D、Br2
5. AgCl在下列体系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A、纯水B、0.1 mol·dm-3 AgNO3C、0.1 mol·dm-3 BaCl2D、0.1 mol·dm-3 NH3•H2O
6. 决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量子数是( )
A、n B、n,l C、n,l,m D、n,l,m,ms
7.下列离子或分子可作为多齿配体的是( )
A、S2O32- B、SCN- C、NH3 D、en(乙二胺)
8. 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
A、金属键 B、共价键 C、分子间力 D、离子键
9. 下列物质热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K2CO3> Mg(HCO3)2> MgCO3 >H2CO3 B、K2CO3> MgCO3> Mg(HCO3)2>H2CO3
C、MgCO3> K2CO3 > H2CO3>Mg(HCO3)2 D、Mg(HCO3)2> MgCO3> H2CO3 >K2CO3
10. 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A、HNO3 B、H3PO4 C、H3AsO4 D、H2SO4
11.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n=3l=2m=1ms= +1/2 B、n=3l=1m=0ms= -1/2
C、n=3l=1m=2ms= +1/2 D、n=3l=0m=0ms= -1/2
12.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A、NaCl B、MgCl2 C、AlCl3 D、SiCl4
13. 下列配离子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μm=1/2)
A、+ B、 2+ (正四面体型)
C、3- (μm=5.9 B.M.) D、3-(μm=2.0 B.M.)
14. 配制pH=5的缓冲溶液,应选择( )
A、H2CO3-HCO3- ( ) B、NH3-NH4+ ( )
C、HAc-Ac- ( )D、HCOOH-HCOO- ( )
15.下列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是( )。
A、H2CO3 B、NaHCO3 C、Na2CO3 D、MgCO3
16. 用KSCN检验Co2+时,若被检液中同时存在Fe3+,应加入( )消除Fe3+的干扰。
A、HCl B、NaF C、K4 D、NaOH
17. 利用下列反应组成原电池时,不需要加惰性电极的是( )
A、 B、
C、 D、
18. 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再加入少许NH4F固体,则溶液的颜色将( )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红色变为无色 C、由无色变为红色 D、红色变深
19.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CO2 B、BF3 C、NH3 D、CCl4
20. 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到半充满状态的是( )
A、Cr3+ B、Fe3+ C、Co3+ D、Cu+
21. 下列元素电负性最小的为( )
A、O B、S C、F D、N
三、填空题
1. 已知M3+离子的3d轨道中有5个电子,M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为(1),原子序数为(2),属于第(3)周期,(4)族。
2. 配位化合物Cl的内界是(5),中心离子是(6),配体是(7),配位原子是(8),配位数是(9)。
3. n=3,l=1的原子轨道符号为(10)。
4. 金属表面因氧气浓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腐蚀叫(11)腐蚀。若在铁片表面滴一滴腐蚀液,则液滴中央为腐蚀电池的(12)极,液滴边缘为腐蚀电池的(13)极。阳极反应为(14);阴极反应为(15)。
5. 298K下,对于反应:N2 (g)+3H2(g) ⇌ 2NH3(g),Hθ= -92.2 kJ•mol-1
若升高温度,则:Hθ(16),Sθ(17),Gθ(18),Kθ(19)。
6. SiO2为(20)晶体。
7. 含有CaCO3固体的溶液达到平衡时,该溶液称为(21)溶液;当加入少量Na2CO3的后,CaCO3的溶解度(22),这种现象称为(23)。
8. 在几滴0.01 mol·dm-3 KMnO4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dm-3Na2SO3溶液,现象是(24),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5)。
9. 测定溶液的pH值常用的方法有(26)、(27)、(28)。
10. 在AgNO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现象为(29),生成物为(30)。
离心分离后弃去清液,然后加入过量氨水,现象为(31),生成物为(32)。
四、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1. Ba2+ + Cr2O72- + H2O
2. CrO2+H2O2 +OH- —
3. BCl3 +H2O —
4. NO2- + MnO4- + H+ —
5. Pb(NO3)2
6. Fe3+ + SCN- —
五、简答题
1. 判断下列物质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并简述理由:HF、HCl、HBr、HI。
2. 通过计算判断标准态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AgCl(s) + 2NH3 ⇌ + + Cl-
( Ksp (AgCl) = 1.5610-10 ;K稳 (+) = 1.12107 )
3. 举例说明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
4. 请说明NH3和BF3的分子空间构型有何不同,并用杂化理论进行解释。
5. 判断下列物质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并简述理由:FeCl3、FeCl2、PCl5、PCl3
6. 简述什么是溶度积规则。
六、计算题
1. 反应CO(g ) + H2O(g ) ⇌ CO2 (g ) + H2 (g ) 在某温度下达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为:c(CO) = 0.8 mol·dm-3 ,c(H2O) = 1.8 mol·dm-3 ,c(H2) = c(CO2) =1.2 mol·dm-3 。若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H2O(g),使其浓度增大为3.0 mol·dm-3,求:
(1)反应达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为多少?
(2)计算在两种平衡状态下,CO的转化率各为多少?(设起始时,产物浓度为零)
2. 求298K时,在1.0 dm3氨水中完全溶解0.1 mol AgCl固体(体积不变),所需NH3的起始浓度。已知:Ksp (AgCl) = 1.610 –10, K稳(+) = 1.110 7
3. 已知下列反应在1123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1) ,
(2) ,
计算反应 在1123K时的 。
4. 在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含有0.2 mol·dm-3 氨水和2.0 mol·dm-3 NH4Cl的混合溶液,问能否产生Fe(OH)3沉淀?
已知:K(NH3•H2O) = 1.7710 -5, Ksp (Fe(OH)3) =1.110 -36
5. 已知298K时,Ag2CrO4的溶解度为1.31×10-4 mol·dm-3,求Ag2CrO4的Ksp。
6. 将0.10 dm3 0.20 mol·dm-3HAc与0.050 dm3 0.20 mol·dm-3NaOH溶液混合,求混合溶液的pH值。已知:K(HAc) = 1.76×10-5
7. 计算298K时AgCl在6.0 mol·dm-3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已知:
8. 298K时,原电池:
(-)Pb∣Pb2+(0.01mol·dm-3)║Ag+(1mol·dm-3)∣Ag(+)
已知:(Pb2+/Pb) = -0.1263V,(Ag+/Ag) = +0.7996V
(1)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E;
(2)写出电池反应并计算反应的G;
(3)计算反应的Kθ。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 × √ √ × × × ×
31 32 33
× √ ×
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D C B D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C C B B B C B
21
B
三、填空题
1. (1)1s22s22p63s23p63d64s2;(2)26;(3)四;(4)VIII
2. (5)+;(6)Co3+;(7)NH3、H2O、Cl-;(8)N、O、Cl;(9)6
3. (10)3p;
4. (11)差异充气;(12)阳;(13)阴;(14)Fe = Fe2+ + 2e-;(15)O2 + 2 H2O + 4e- =4 OH
5. (16)基本不变;(17)基本不变;(18)增大;(19)减小
6. (20)原子;
7. (21)饱和;(22)降低(或减小);(23)同离子效应
8. (24)紫红色褪去,溶液变为绿色;
(25) ; I-
9. (26)酸碱指示剂;(27)pH试纸法;(28)酸度计法
10. (29)出现白色沉淀;(30)AgCl;(31)白色沉淀溶解;(32)+
四、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1. 答:2Ba2+ + Cr2O72- + H2O = 2BaCrO4↓+ 2H+
2. 答:
3. 答:
4. 答:
5. 答:
6. 答:
五、 简答题
1. 答:沸点由低到高:HCl < HBr < HI < HF
原因:由HCl到HI,随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因而沸点升高;而HF因存在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最高。
2. 答:Kθ= K稳 (+) ·Ksp (AgCl) = 1.12107 × 1.5610-10 = 1.75×10-3
Gθ>0,∴反应逆向进行。
3. 答:在HAc-NaAc体系中:HAc = H+ + Ac-,加入H+ 时,平衡左移;加入OH- 时,平衡右移。因HAc和Ac-大量存在,因而当达到新的解离平衡时,溶液中H+ 浓度变化不大。
4. 答:NH3为三角锥型结构,中心原子N采取sp3不等性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含孤对电子,不参加成键;BF3为平面三角形结构,中心原子B采取sp2等性杂化。
5. 答:PCl3< PCl5 <FeCl3< FeCl2
Fe3+极化力比Fe2+强,其键的共价性更明显,所以FeCl3的熔点较FeCl2低;PCl5比PCl3分子量大,因而熔点较高。而同属过渡型晶体的FeCl2和FeCl3显然比分子晶体的PCl5和PCl3熔点高。
6. 答:溶度积规则:Q > Ksp,生成沉淀;
Q < Ksp,沉淀溶解;
Q = Ksp,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六、计算题
1. 解:(1)
设反应达平衡时, ,则:。
则:
解得:
∴反应达到新平衡时: [ ]
[ ]
[ ]
(2)CO的起始浓度:0.8+1.2=2.0
2. 解:设所需氨的起始浓度为x mol·dm-3
AgCl(s)+ 2NH3 =++Cl-
x-2×0.1 0.1 0.1
K= K稳(+)·Ksp (AgCl)
= 1.12107 × 1.5610 –10 = 1.7510-3
∴0.1×0.1÷(x-0.2)2 = 1.7510-3
得:x ≈ 2.6 mol·dm-3
3. 解:∵(3)=-[(1) + (2)×2]
∴
4. 解:∵等体积混合,各物质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 。
,
设 浓度为x,则:
平衡: 0.10-x 1.0+x x
∵存在同离子效应,可作近似计算:
,
∴,∴
∴
∵,∴有 沉淀产生。
5. 解: P
2s s
6. 解:混合后:
7. 解:AgCl(s)+ 2NH3 = ++Cl-
6.0-2x x x
K= x2/(6.0-2x) 2 = K稳(+)·Ksp (AgCl)
=1.1210 7 1.5610 –10 =1.75×10-3
∴ x ≈ 0.23 (mol·dm-3)
8. 解:(1)(+)=,
(-)=
=
=0.7996-(-0.1853)=0.9849V
(2)电池反应:Pb + 2Ag+ = Pb2+ + 2Ag
-2×96485×0.9849 = -190.06
(3)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