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7|回复: 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秋西电模拟题(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9 08: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三)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恋爱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答案:大学生在处理恋爱问题上应当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1)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同学们应该把爱情作为奋发学习的动力,同时还应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作为衡量这份爱情的价值的一个重要的、特殊的标准。(3分)(2)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恋爱中的双方不应把自己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脱离集体,疏远同学,会妨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1分)(3)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爱的情感丰富博大,不仅有恋人之爱,还有父母、兄弟、姊妹、同志和对社会、国家之爱。专注于恋爱而忽视对他人和社会的爱,自己的爱情也会显得很自私和庸俗,相反,对他人和社会具有爱心则会使爱情变得高尚和稳固。(3分)
2.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答案: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分)
第一、继往开来。一方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继承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使中国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进。另一方面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逐步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
第二、迎接挑战。一是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2分)
当代大学生应当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有志气、有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为国家、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2分)
3.如何理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答案:有三层意思:第一,在法律层面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在根本上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2分)第二,在道德层面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而且包括了现代道德,因此它丰富和发展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3分)第三,在信念层面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表明,祖国是我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所来之处,也是我们生命的所归之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3分)
4.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2分)
它的成立条件包括:(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3)防卫目的正当性;(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5)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失。(6分)

5.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答案: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2)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4分)
法的基本特征有:(1)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4)法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4分)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并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答案:(1)理想与现实之间具有对立性。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超越现实而幻想未来,它只能近似地反映现实发展的总趋势。理想是对现实的一种理性超越,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3分)(2)理想与现实又具有统一性。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不但包含着现实中应该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4分)
要把理想转为现实,最根本的途径是靠实践。(1)在实践中树立理想。第一,在实践中确立理想。第二,在实践中检验理想。第三,在实践中完善理想。(4分)(2)在实践中实现理想。第一,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第二,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为实现理想奠定思想基础。第三,树立坚定执著的信念,为实现理想创造必要的条件。第四,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第五,勇于实践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4分)
2.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答案:(1)道德与法律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①道德一般说来时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在人们交往行为过程中逐渐地、自发地形成的,也是人类维持社会秩序最基本的规范体系,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社会可以没有法律,但不能没有道德。②法律虽然也是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但其产生却是利益多元化与利益冲突地普遍化的产物,其形成必须借助国家这一中介环节,由国家特定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把统治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实现。(3分)
(2)道德与法律的表现方式不同。
①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无自己特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往往存在于一定的学说、舆论和人们的行为之中,并通过习惯、宗教规范、团体规则等作为具体载体得以实现。②法律通常有确定的明文规定,规范明确。(2分)
(3)道德与法律的规范性程度不同。
①法律的规范性程度强。法律规范在逻辑结构上是由条件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它以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确定的规范化的行为模式。②道德具有不确定性。道德往往只有对社会主体作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倾向性要求,而无确定的行为模式;在某些情形下,道德仅仅表现为对一定思想、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简单评判,而在更多的场合它往往靠社会主体自己去感受、体验和判断,这样就使道德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3分)
(4)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有所不同。
①道德的规范内容往往注重于个人对社会、对集体或团体、对他人应该履行的义务,道德权利往往是从道德义务的反推中得出来的,其遵循的是道德义务本位。②而法律的内容则注重于权利的赋予、享有与保障,法律义务往往是权利的推理中产生出来的,其遵循的是权利本位。(2分)
(5)道德与法律的调节方式不同。
①法律的实施依靠惩罚等强制性手段。②道德的实施则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也就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 (2分)
(6)道德与法律的调整范围有所不同。
①法所调整的范围是那些关系着社会的根本的与重要的并且需要国家权力干预和保障的社会关系,它并非对一切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②道德比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广度上更广泛,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道德的影响。
结论:法律与道德有密切的联系也有鲜明的区别。在培养法律意识方面需要注意:违反社会道德规范、个人道德品质恶劣,日积月累就有可能走上违反犯罪的道路。因此,培育法律意识应该首先注意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做一个有“德”的人。另外法律与道德有鲜明的区别,因此应该注意区分法律问题与道德问题,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要增强自己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也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好自己的权利。(3分)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 1
7月9日晚,一位老人站在兰州南滨河路金港城小区北门前的斑马线上,手中拿着砖块,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老人使会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记者随后问老人砸车的原因,老人告诉记者,他砸车是为教训那些无德司机。老人说,为了方便小区住户的出行,经过小区住户的申请,交警部门一年前在该 斑马线上安装了红绿灯,可是不少过往车辆司机无视行人的安全,红灯亮了依然通行。
        老人称,他已年过七旬,行动有些不便,在该斑马线上多次差点被车撞到,当日也险些发生意外。由于无法使司机做到文明驾驶,他气愤之极就用砖块砸闯红灯的车辆。
目击者称,老人从晚上 7 时就开始砸车。记者在现场的半个小时内看到,有 8 辆车被砸,虽然记者和众人也劝说老人不要砸车,但是老人还是坚持砸车,后来还有两三个老人也加入到砸车的队伍中来。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司机闯红灯经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每砸一辆车,人群中就会传来“砸得好”的声音,一名金港城的住户称,老人的做法很解气,狠狠地“教训”了那些无德司机。记者在金港城小区门口看到,门口信号灯张贴了写有“守护斑马线,保卫生命线”的标语,住户普遍认为司机在斑马线上闯红灯的行为非常普遍,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对此路段的红绿灯视若无睹,很多人为老人的“壮举”叫好。附近住户希望交警部门应在此路段安装电子眼,这样才能解决司机的不文明行为。
——摘自2009年7月10日大河网《兰州老人持砖连砸30辆闯红灯违章车》
材料 2
我们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包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推选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摘自胡锦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3
通过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尊严、权威……
——摘自 2008 年 2 月 28 日新华社《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
(1) 材料1中砸车老人的做法是否正确?谈一下对“为老人的‘壮举'叫好”现象的理解。
(2) 什么是法律权威? 怎样维护法律的权威?
答案:(1) 砸车老人的做法不正确,合情不合法。“为老人的‘壮举 '叫好”的现象反映出一些人法律思维方式的欠缺。(2分)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在于:
一是讲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但是,即使人们感觉到某些法律规定不合理、不合情,也不能漠视、违背或搁置法律。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由有关国家机关修改或废除该项法律规定,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
二是讲证据。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运用法律 。
三是讲程序。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
四是讲法理。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处。其一,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其三,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主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8分)
(2)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2分)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3分)
2. 材料 1
中国如果不稳定就是个国际问题,后果难以想象。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
——摘自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
材料 2
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 罪活动,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们要始终从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咯机遇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全面把握我国社会稳定大局,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
——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3
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这是民心所向,不可违逆。面对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为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律尊严,为人民的利益保持稳定维护大局,这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必须拥有的成熟。在答案、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和牢靠基础,我们一定能够经受住这场风雨考验,妥善应对改革发展征程上的任何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摘自 2009年 7月11日《人民日报》,《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
请回答 :
(1)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基本手段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答案:(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5分)
(2) 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5分)
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全部纳入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5分)



QQ|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无忧答案网 ( 冀ICP备18010495号-1 )

GMT+8, 2024-5-4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