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 大工2011年2月份《大学语文》课程B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9 08: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08: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机  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2月份《大学语文》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C    3.D    4.A    5.C    6.B    7.B    8.A    9.C    10.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长生殿》:《长生殿》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题材,既颂扬了两人生死不渝的爱情,又批判了中国封建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表现出清醒的历史和政治意识。
2. 春秋笔法: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杜甫   
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5. 梅花  
7.《谏逐客书》
2.《乌栖曲》   
4.请何人来换取红颜知己,擦干英雄泪。   
6.《左传》

8. 在极高的山岗上整理衣服,抖落衣服的灰尘;又在长河中洗涤去脚上的污浊。形容一种放任自由的人生态度。

9. 借古讽今,抒发个人的愤懑之情
10.西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词运用了哪些典故?对塑造“老夫”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这首词用典较多。既有明典“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又有暗典:“左牵黄,右擎苍”。通过这些典故塑造了一个老当益壮,希望报效国家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
2.这两联都是出句(第一句)伤身世,对句(第二句)兼及身世与诗歌创作。它既是全诗感情内容的聚焦,也最能体现全诗的艺术特点,对仗工整,声韵凄清,运用比兴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暗示表达深沉的怨愁,哀艳凄断,感人心脾,千古不绝。
3. 反映了远古人民因自然环境的恶劣,与自然相抗争的艰苦生活。突出了人类始祖不辞艰险,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和光辉事业。故事奇瑰宏丽,反映了先民丰富的想象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白居易对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采用了讽喻和赞美两种不同的态度,总体而言是双重主题。既恨其误国,对李德耽乐失政有所讽刺谴责,又哀其不幸,对李、杨的生死相隔怀有怜悯同情,但后者为主,前者为辅。具体在情节发展、人物心理刻画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