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18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1234参考
18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1第1题(单选题)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迭相搭配以记日的方法始于
A.氏族公社初期
B.氏族公社中期
C.氏族公社末期
D.国家产生之后
第2题(单选题)《道德真经》指的是
A.《老子》
B.《庄子》
C.《列子》
D.《抱朴子》
第3题(单选题)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A.清朝康熙年代
B.明朝万历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明朝永乐年间
第4题(单选题)()长达2000万字,向世界生动翔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
A.《马可·波罗行纪》
B.《中国科学技术史》
C.《伟大的中国》
D.《中国札记》
第5题(单选题)托尔斯泰所奉行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受到中国()思想的影响。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第6题(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被称为\的国家和地区是
A.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
B.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
C.日本、韩国、台湾、香港
D.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
第7题(单选题)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A.寇谦之
B.丘处机
C.孙思邈
D.葛洪
第8题(单选题)“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阐述者是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第9题(单选题)科举制开始于
A.晋
B.唐
C.宋
D.元
第10题(单选题)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第11题(多选题)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正确的是无忧答案网整理发布
A.宫廷绘画
B.文人绘画
C.宗教绘画
D.市民绘画
第12题(多选题)青铜纹饰的两个明显现象是
A.饕餮纹
B.人兽共生
C.鱼纹
D.貔貅纹
第13题(多选题)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可分为下列几个文化类型
A.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东方定居渔业文化
C.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D.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第14题(多选题)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派别是
A.气本论
B.理本论
C.心本论
D.人本论
第15题(多选题)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谦和好礼
B.诚信知报
C.精忠爱国
D.克己奉公
第16题(判断题)托尔斯泰主义的“勿以暴力抗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聃“无为”思想的启迪。
A.对
B.错
第17题(判断题)中国传统社会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
A.对
B.错
第18题(判断题)唐代的学校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实科专门学校还没有出现。
A.对
B.错
第19题(判断题)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A.对
B.错
第20题(判断题)《救风尘》、《看财奴》在题材上属于公案剧。
A.对
B.错
第21题(判断题)李清照是宋代词人中不具备爱国精神的一位。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六朝时期出现的志怪小说,很多是为道教而作的。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与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无关。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周人最早生活在东北平原,有着悠久的农业生活传统。
A.对
B.错
18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2
第1题(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是
A.夏
B.秦
C.汉
D.唐
第2题(单选题)近代流行的旗袍、马褂是从()人那儿学来的服装样式
A.藏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苗族
第3题(单选题)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走私时,组织人员搜集有关英国的情报,并主持编译了
A.四洲志
B.地理大全
C.海国图志
D.康輶纪行
第4题(单选题)十进位值制首创于
A.阿拉伯
B.印度
C.中国
D.巴比伦
第5题(单选题)《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现的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的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刚健有为
D.贵和尚中
第6题(单选题)商鞅在秦国推行何种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
A.“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
B.“相地而衰征”
C.“初税亩”
D.“计口授田”
第7题(单选题)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是
A.《天体运行论》
B.《石氏星经》
C.《五星占》
D.《天官书》
第8题(单选题)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
A.王叔和
B.皇甫谧
C.孙思邈
D.李时珍
第9题(单选题)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段。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诸侯为
A.七庙
B.五庙
C.三庙
D.一庙
第10题(单选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采用的字体是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第11题(多选题)以下哪些民族性格与农业文化的影响有关
A.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B.永恒意识
C.民为邦本的思想
D.务实精神
第12题(多选题)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有
A.原始儒家
B.原始道家
C.中国佛学
D.宋明理学
第13题(多选题)14世纪中叶以前,影响最大、移民人数最多的南迁有
A.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
B.唐朝安史之乱后
C.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
D.清朝三藩之乱后
第14题(多选题)远古时代我国出现的原始宗教形式有
A.自然神崇拜
B.动物神崇拜
C.鬼魂崇拜
D.祖先崇拜
第15题(多选题)戊戌变法失败后,掀起了译介西方社会政治学术著作的热潮。以下哪些著作是这一时期翻译出版的
A.《海国图志》
B.《自由原理》
C.《路索民论》
D.《美国独立檄文》
第16题(判断题)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是在秦统一之后
A.对
B.错
第17题(判断题)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
A.对
B.错
第18题(判断题)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两晋。
A.对
B.错
第19题(判断题)原始儒学的基本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使命精神。
A.对
B.错
第20题(判断题)“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教学思想。
A.对
B.错
第21题(判断题)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影响至深至巨。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中国先秦即已产生的“民本主义”与西方“人本主义”一脉相承。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雕版印刷。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人”的发现,对鬼神敬而远之,因此,可以说,孔子的思想不具有任何宗教色彩。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中西文化的差异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A.对
B.错
18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3
第1题(单选题)()将自然状态理想化,反对以人文创造去破坏自然环境。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第2题(单选题)“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出自
A.蔡邕《笔记》
B.卫夫人《笔阵图》
C.张怀瓘《书断》
D.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第3题(单选题)《汉书 五行记》:“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最早记载
A.太阳黑子
B.彗星
C.日食
D.月食
第4题(单选题)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是中国古代创制的
A.浑仪
B.简仪
C.六合仪
D.三辰仪
第5题(单选题)哪种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第6题(单选题)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的佛学宗派是()。
A.净土宗
B.天台宗
C.华严宗
D.禅宗
第7题(单选题)宋明之后的许多思想家把宋明理学的宗教色彩概括为
A.儒表道里
B.儒表佛里
C.儒佛合一
D.儒佛道合一
第8题(单选题)历朝的“起居注”和“实录”属于
A.编年体史书
B.纪传体史书
C.纪事本末体史书
D.国别体史书
第9题(单选题)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部落的代兴
B.部族的代兴
C.族群的代兴
D.方国的代兴
第10题(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A.因材施教
B.教学相长
C.启发诱导
D.温故知新
第11题(多选题)下列人物出自于《赵氏孤儿》的有
A.赵盼儿
B.程婴
C.屠岸贾
D.赵玉娘
第12题(多选题)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提出了()的口号。
A.个性主义
B.科学
C.民主
D.自由
第13题(多选题)下列唐代诗人,哪几位属于边塞诗派
A.高适
B.王维
C.孟浩然
D.岑参
第14题(多选题)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
A.物态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第15题(多选题)下列属于中国古代雕塑四大集群的有
A.陵墓集群
B.宗庙集群
C.建筑装饰
D.民间手工
第16题(判断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是不被允许的。
A.对
B.错
第17题(判断题)道教所说的神仙,指的是灵魂常在,并非肉体永生。
A.对
B.错
第18题(判断题)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殷商的甲骨文。
A.对
B.错
第19题(判断题)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A.对
B.错
第20题(判断题)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汉民族的迁徙,汉字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
A.对
B.错
第21题(判断题)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文人绘画指的是小说戏曲读本中的插图。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最集中体现和概括。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推进的原因是由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的。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汉语的言文脱节体现在,汉语口语经过了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阶段,但是书面语在“五四运动”以前都是文言文。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A.对
B.错
18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4
第1题(单选题)以“仁”为学说核心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第2题(单选题)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A.东汉魏晋时期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第3题(单选题)真正的文学创作始于
A.诗经
B.楚辞
C.甲骨卜辞
D.魏晋小说
第4题(单选题)空前提高文章的价值和功用,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的是
A.孔子
B.曹丕
C.韩愈
D.朱熹
第5题(单选题)秦可卿是下烈哪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A.《金瓶梅》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第6题(单选题)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
A.尚书省
B.门下省
C.军机处
D.中书省
第7题(单选题)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建立于
A.南北朝
B.隋
C.唐
D.宋
第8题(单选题)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A.北京话
B.北方话
C.南方话
D.官话
第9题(单选题)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A.《礼论》
B.《正论》
C.《天论》
D.《乐论》
第10题(单选题)楷书成熟于
A.魏晋
B.隋唐
C.明初
D.清末
第11题(多选题)下面几种语言中,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汉语
B.德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第12题(多选题)继林则徐之后,编写世界地理历史及中外关系著作的有
A.姚莹
B.梁廷楠
C.徐继畬
D.魏源
第13题(多选题)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包括
A.中国古代的鬼神崇拜
B.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
C.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D.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
第14题(多选题)以下哪些品质体现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A.持续性
B.积极进取
C.兼容并蓄
D.凝重性
第15题(多选题)古代中国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的标志包括
A.文字
B.典籍
C.青铜器
D.殷都
第16题(判断题)清代的“乾嘉学风”,标志着理学文化重新崛起并占领政治舞台。
A.对
B.错
第17题(判断题)佛教传入中国大概是在隋唐时期。
A.对
B.错
第18题(判断题)2000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A.对
B.错
第19题(判断题)元杂剧是融合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
A.对
B.错
第20题(判断题)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
A.对
B.错
第21题(判断题)隋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三个不同的省份。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出自孟子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A.对
B.错
更多资料登录www.ap5u.com
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18-4-24 00:53
18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1
第1题(单选题)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迭相搭配以记日的方法始于
找到了。太不容易了。 好难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