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发表于 2018-4-21 11:33:48

天津大学18春《法理学》在线作业12资料

《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单选题)社会中有各种规范,包括道德、宗教、习惯、政策、法律等。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
    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亦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
    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具有可诉性,但它不是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的标志
    D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满分:)
    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
    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
    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法律事实是()。          (满分:)
    A法律活动中所有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B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C法律事件
    D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司法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以下属于司法的是:()          (满分:)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辖区内某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B司法局组织司法考试
    C检察院对某刑事案件依法提起公诉
    D公安部门依法将违法治安管理规定的公民拘留
    正确答案:————
5.(单选题)违法行为的发生不是由行为者自由的意志,而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而只能根据行为人行的环境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来确定法律责任的有无和重轻。此种观点属于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理论?()          (满分:)
    A规范责任论
    B历史责任论
    C环境责任论
    D社会责任论
    正确答案:————
6.(单选题)《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满分:)
    A该规定属于法律要素中的确定性法律规则
    B该规定对于具有物权孳息关系的当事人可以起到很明确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C该规定事实上允许法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习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D对“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重要法律概念含义的解释应该首先采用客观目的解释的方法
    正确答案:————
7.(单选题)以下关于法的一般分类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满分:)
    A以是否具有文字形式,可将法律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以法的效力等级为标准,可将法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
    C公法与私法的划分适用于世界所有国家;
    D实体法与程序法是基于它们规定的内容不同而划分的。
    正确答案:————
8.(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范?()          (满分:)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正确答案:————
9.(单选题)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满分:)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
    A法律行为具有社会性和法律性的特征
    B任何法律行为都存在着主观方面
    C根据法律行为主体性质和特点,可将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D根据法律行为的有效程度,可将法律行为分为完全行为和不完全行为
    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
11.(多选题)守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          (满分:)
    A守法的主体
    B守法的范围
    C守法的内容
    D守法的状态
    正确答案:————
12.(多选题)根据()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满分:)
    A功能
    B行为模式
    C内容的确定性程度
    D强制性程度
    正确答案:————
13.(多选题)对行政执法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
    A行政执法是执法的一种
    B行政执法是行政行为的一种
    C行政执法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D行政执法行为不是行政行为
    正确答案:————
14.(多选题)某人犯罪,被司法机关施与刑事制裁。该人刑满释放以后再未犯罪,并经常告诫邻人不要触犯法律。在此,法律责任的哪些功能实现了?()          (满分:)
    A惩罚功能
    B预防功能
    C威慑功能
    D指引功能
    正确答案:————
15.(多选题)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满分:)
    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公开的
    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正确答案:————
16.(多选题)法与国家的关系是()          (满分:)
    A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解释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B法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限,对国家领域内一切人或组织有效
    C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体现了每一个国民的意志
    正确答案:————
17.(多选题)法律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          (满分:)
    A法律何时公布
    B法律何时生效
    C法律何时终止效力
    D法律有无溯及力
    正确答案:————
18.(多选题)法的移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注意下列哪些方面?()          (满分:)
    A法律体系的系统性
    B适当的超前性
    C供体与受体之间存在共同性
    D时间的先后性
    正确答案:————
19.(多选题)当代中国的法律适用于()。          (满分:)
    A悬挂中国国旗停在纽约机场的飞机
    B公海
    C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D英国驻中国大使馆
    正确答案:————
20.(多选题)5.冯某用仿真手枪抢劫了某出租车司机的钱财。《刑法》第263条规定,持枪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理由,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官甲认为,持仿真手枪抢劫系本条款规定的持枪抢劫,而且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也应是这样。因为如果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不将仿真手枪包括在枪之内,就会在该条款作出例外规定。法官乙认为,持仿真手枪抢劫不是本条款规定的持枪抢劫,而且立法者的意图并不是法律本身的目的;刑法之所以将持枪抢劫规定为抢劫罪的加重事由,是因为这种抢劫可能造成他人伤亡因而其危害性大,而持仿真手枪抢劫不可能造成他人伤          (满分:)
    A法官甲对《刑法》第263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体系解释
    B法官乙对《刑法》第263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目的解释
    C法官对仿真手枪是不是枪的判断是一种纯粹的事实判断
    D法官的争议说明:法律条文中所规定的“词”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根据案件事实来确定其意义
    正确答案:————
《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单选题)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使用“人权”的是()          (满分:)
    A但丁
    B格老秀斯
    C马克思
    D阿奎那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满分:)
    A扩张解释
    B文法解释
    C目的解释
    D历史解释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          (满分:)
    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
    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表达这一点?()          (满分:)
    A法律是完善国家制度所必需的手段
    B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强制
    C法律的发展、变化受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D法律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国家的特征、形式、传统和职能等方面的影响
    正确答案:————
5.(单选题)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满分:)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正确答案:————
6.(单选题)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满分:)
    A法律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法律确认政治体制,反映政治要求,调整政治运行
    B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
    C政治可以影响法律的内容,政治也可以为法律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D政治对法律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政治状况的变化影响法律的发展变化
    正确答案:————
7.(单选题)“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满分:)
    A柏拉图
    B伯林
    C哈特
    D康德
    正确答案:————
8.(单选题)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院同学甲与乙对此有过讨论。甲认为:(1)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2)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依靠法官自由裁量的思维;(3)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思维中。乙则认为:(1)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进行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2)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下列何种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          (满分:)
    A甲的观点(1)和(2)
    B甲的观点(1)和乙的观点(2)
    C甲的观点(3)和乙的观点(1)
    D甲的观点(2)和乙的观点(2)
    正确答案:————
9.(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满分:)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          (满分:)
    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
11.(多选题)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          (满分:)
    A法律事件和行为
    B规范中的法律事实与判决中的法律事实
    C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D单一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正确答案:————
12.(多选题)马克思主义法学坚持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是()          (满分:)
    A法律离不开国家
    B国不能无法而治
    C法律是规范性国家意志的体现
    D法律是超国家的产物
    正确答案:————
13.(多选题)法的作用包括:()          (满分:)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作用
    正确答案:————
14.(多选题)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包括()          (满分:)
    A苦乐原则
    B利害原则
    C价值位阶原则
    D个案平衡原则
    正确答案:————
15.(多选题).学者们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满分:)
    A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
    B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
    C法律强调稳定性,避免灵活性;
    D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正确答案:————
16.(多选题)关于自由与秩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
    A自由与秩序相冲突时,任何条件下自由是第一位的
    B秩序总是优先于价值
    C维护社会秩序,不能以侵犯人的自由权利为代价
    D自由是最高位阶的法律价值
    正确答案:————
17.(多选题)“对于浪漫的武士而言,你承认他的淑女为一名美女并不够,如果你不承认她是上帝已造就的或将要造就的第一美人,你就要准备与他决斗。所有人心里都有一种对理论知识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无法用别的方法获得,就只好在醉梦中寻找。依愚之见,这种要求就存在于哲学家想证明真理为绝对的努力背后,存在于法律家对普遍有效的准则的追求背后,该普遍有效的准则名之为自然法。”对霍姆斯这段话的意思理解错误的是()          (满分:)
    A霍姆斯认为对法的本质属性进行追问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
    B霍姆斯认为应当去追问法律的本质问题,尤其是对自然法的探询是值得称道的。
    C霍姆斯对法律家追求普遍有效的准则是非常赞同的。
    D霍姆斯认为法律家就应当去追求绝对化的真理。
    正确答案:————
18.(多选题)法律权利的要素包括()。          (满分:)
    A利益
    B权能
    C意志
    D自由行为
    正确答案:————
19.(多选题)社会正义的含义是()。          (满分:)
    A社会体制正义
    B社会基本结构正义
    C分配制度正义
    D司法制度正义
    正确答案:————
20.(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律事实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满分:)
    A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B法律事实是规范性事实
    C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
    D法律事实是纯粹的描述性事实
    正确答案:————
转载请注明: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大学18春《法理学》在线作业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