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1234(资料)
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1第1题(单选题)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走私时,组织人员搜集有关英国的情报,并主持编译了
A.四洲志
B.地理大全
C.海国图志
D.康輶纪行
第2题(单选题)秦可卿是下烈哪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A.《金瓶梅》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
第3题(单选题)胡适等人在近代文化论争中持
A.中体西用论
B.全盘西化论
C. 儒学复兴论
D.综合创新论
第4题(单选题)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建立于
A.南北朝
B.隋
C.唐
D.宋
第5题(单选题)托尔斯泰所奉行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受到中国()思想的影响。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第6题(单选题)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是中国古代创制的
A.浑天仪
B.简仪
C.六合仪
D.三辰仪
第7题(单选题)认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盗跖,其性一也”,道德与知识来源于后天环境的教育和积累,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曾参
第8题(单选题)“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这句话出自()的著述。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黄宗羲
第9题(单选题)下列哪部小说是由文人独立创作的
A.《水浒传》
B.《西游记》
C.《金瓶梅》
D.以上均是
第10题(单选题)五言诗和七言诗兴起于
A.秦
B.汉
C.隋
D.唐
第11题(单选题)中国古代音乐,可以独奏的乐器中,地位最为重要的是
A.琴
B.筝
C.笛
D.箫
第12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
A.商代初期
B.商代后期
C.西周
D.春秋
第13题(单选题)《老子》中\这一说法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模式
A.整体思维
B.抽象思维
C.类比思维
D.辩证思维
第14题(单选题)东汉七经较西汉五经多出哪两部书
A.《春秋》和《论语》
B.《孝经》和《论语》
C.《春秋》和《孝经》
D.《诗经》和《孝经》
第15题(单选题)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
A.尚书省
B.门下省
C.军机处
D.中书省
第16题(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古文经学的主张
A.讲文字训诂
B.明典章制度
C.讲微言大义
D.讲阴阳灾异
第17题(多选题)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是
A.崇德不崇力
B.惩恶扬善,善恶报应
C.重天命轻命运
D.英雄主义
第18题(多选题)下列画家中,擅长人物画的是
A.宗炳
B.王微
C.顾恺之
D.吴道子
第19题(多选题)以下哪些民族性格与农业文化的影响有关
A.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B.永恒意识
C.民为邦本的思想
D.务实精神
第20题(多选题)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有
A.大自然崇拜
B.鬼魂崇拜
C.图腾崇拜
D.灵物崇拜
第21题(判断题)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汉语的言文脱节体现在,汉语口语经过了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阶段,但是书面语在“五四运动”以前都是文言文。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文学的产生在文字之后。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雕版印刷。
A.对
B.错
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2
第1题(单选题)中国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见诸史籍记载的,是从()开始的。
A.周代
B.秦代
C.汉代
D.魏晋
第2题(单选题)共同语的口语在春秋、汉代、元代、明清、辛亥革命以后和现在分别称为
A.雅言——通语——天下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
B.通语——雅言——天下通语——国语——官话——普通话
C.雅言——通语——天下通语——国语——官话——普通话
D.通语——雅言——天下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
第3题(单选题)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形成于
A.旧石器石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第4题(单选题)()翻译出版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天演论》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冯桂芬
第5题(单选题)十进位值制首创于
A.阿拉伯
B.印度
C.中国
D.巴比伦
第6题(单选题)()在《中国民约精义》一书中广泛援引古代思想家的言论,阐发其中的民主因素,被誉为“东方卢梭”。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顾炎武
D.刘师培
第7题(单选题)被称为“佛画圣手”的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张萱
D.李思训
第8题(单选题)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秦
B.汉
C.隋
D.唐
第9题(单选题)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朝
第10题(单选题)中国历史上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第11题(单选题)语言的三要素的变化速度由慢到快排列为
A.语音——语法——词汇
B.语音——词汇——语法
C.语法——语音——词汇
D.语法——词汇——语音
第12题(单选题)商鞅在秦国推行何种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
A.“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
B.“相地而衰征”
C.“初税亩”
D.“计口授田”
第13题(单选题)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朱熹
B.王阳明
C.张载
D.陆象山
第14题(单选题)宋明之后的许多思想家把宋明理学的宗教色彩概括为
A.儒表道里
B.儒表佛里
C.儒佛合一
D.儒佛道合一
第15题(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是
A.夏
B.秦
C.汉
D.唐
第16题(多选题)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谦和好礼
B.诚信知报
C.精忠爱国
D.克己奉公
第17题(多选题)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可分为下列几个文化类型
A.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东方定居渔业文化
C.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D.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第18题(多选题)广义的文化包括
A.语言
B.信仰
C.日用器皿
D.生活习惯
第19题(多选题)“六家七宗”的三个主要派别是
A.心无
B.即色
C.无我
D.本无
第20题(多选题)远古时代我国出现的原始宗教形式有
A.自然神崇拜
B.动物神崇拜
C.鬼魂崇拜
D.祖先崇拜
第21题(判断题)“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教学思想。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九章算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的关于数学理论的著作。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道教所说的神仙,指的是灵魂常在,并非肉体永生。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是在秦统一之后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大教育观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A.对
B.错
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3
第1题(单选题)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孙中山
D.陈天华
第2题(单选题)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
A.资源环境
B.经济环境
C.科技环境
D.政治环境
第3题(单选题)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的阶段大约在
A.隋唐时期
B.秦汉时期
C.汉唐时期
D.宋明时期
第4题(单选题)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陆九渊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第5题(单选题)“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阐述者是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第6题(单选题)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A.《礼论》
B.《正论》
C.《天论》
D.《乐论》
第7题(单选题)“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教是谁的学说
A.陆九渊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第8题(单选题)《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和哪部书并称为“中医学四大经典”
A.《本草纲目》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针灸甲乙经》
第9题(单选题)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迭相搭配以记日的方法始于
A.氏族公社初期
B.氏族公社中期
C.氏族公社末期
D.国家产生之后
第10题(单选题)()长达2000万字,向世界生动翔实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伟大创造。
A.《马可·波罗行纪》
B.《中国科学技术史》
C.《伟大的中国》
D.《中国札记》
第11题(单选题)《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第12题(单选题)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是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守旧派
第13题(单选题)()将自然状态理想化,反对以人文创造去破坏自然环境。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第14题(单选题)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创制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第15题(单选题)太学开始于
A.东汉
B.西汉
C.魏晋
D.南北朝
第16题(多选题)中国古代建筑大体的类型有
A.宫廷
B.陵墓
C.寺庙
D.园林
第17题(多选题)以下对中国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实际求稳定
B.神学独断
C.重人伦轻自然
D.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第18题(多选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体现在
A.胡服骑射
B.万里长城
C.百家姓
D.丝绸之路
第19题(多选题)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是
A.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B.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C.闭关锁国,西方资本主义思想难以在中国传播
D.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第20题(多选题)以下哪些品质体现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A.持续性
B.积极进取
C.兼容并蓄
D.凝重性
第21题(判断题)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最集中体现和概括。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人”的发现,对鬼神敬而远之,因此,可以说,孔子的思想不具有任何宗教色彩。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道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对偶这种修辞手法,要求两个句子平仄相反。
A.对
B.错
17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_4
第1题(单选题)“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这段话表现了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A.伦理性
B.包容性
C.多样性
D.延续力
第2题(单选题)在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崇沿功利的原则,而所谓“利”,往往被还原为感性要求的满足:“衣食者,人之生利也。”“利,所得而喜也。”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第3题(单选题)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产生于
A.隋朝
B.初盛唐
C.晚唐五代
D.宋朝
第4题(单选题)乾隆时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把史书分为多少类
A.12
B.13
C.15
D.18
第5题(单选题)我国第一部专记历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是
A.《通典》
B.《通志》
C.《史通》
D.《文献通考》
第6题(单选题)《资治通鉴》属于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第7题(单选题)中国寺庙最早见于记载的是
A.苏州寒山寺
B.登封少林寺
C.洛阳白马寺
D.开封相国寺
第8题(单选题)()的思想超越了宗法关系,体现的人道原则具有更普遍的内涵。
A.仁
B.兼爱
C.人和
D.人本
第9题(单选题)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蓝田猿人
B.北京猿人
C.元谋猿人
D.山顶洞人
第10题(单选题)()思想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名与利交至,民之性。”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第11题(单选题)汉赋的主流是
A.抒情述志的短赋
B.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
C.以议论为主的短赋
D.以说明为主的大赋
第12题(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的教育方法是
A.因材施教
B.教学相长
C.启发诱导
D.温故知新
第13题(单选题)“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孔子
B.王夫之
C.庄子
D.张载
第14题(单选题)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于
A.刚果人种
B.蒙古人种
C.高加索人种
D.澳大利亚人种
第15题(单选题)“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出自
A.蔡邕《笔记》
B.卫夫人《笔阵图》
C.张怀瓘《书断》
D.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第16题(多选题)下面几种语言中,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A.汉语
B.德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第17题(多选题)14世纪中叶以前,影响最大、移民人数最多的南迁有
A.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
B.唐朝安史之乱后
C.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
D.清朝三藩之乱后
第18题(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A.邹衍
B.管仲
C.墨翟
D.子产
第19题(多选题)除汉族以外,曾经统治过整个中国的民族有
A.满族
B.契丹
C.女真
D.蒙古族
第20题(多选题)文化讨论中的不协调音调有
A.全盘西化论
B.彻底重建论
C.复兴儒学论
D.新启蒙论
第21题(判断题)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文人绘画指的是小说戏曲读本中的插图。
A.对
B.错
第22题(判断题)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两晋。
A.对
B.错
第23题(判断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与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无关。
A.对
B.错
第24题(判断题)李清照是宋代词人中不具备爱国精神的一位。
A.对
B.错
第25题(判断题)高、大、深、庄是中国古宫殿的四大特色。
A.对
B.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