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电大]17秋随学随考地域文化(本科)作业1题目
地域文化(本科)作业1一、单选题:
1. 摩崖石刻历史久远,距今约有1300年的历史。沟内有十多处岩画,勒巴沟岩画主要以佛像、菩萨、香客、瑞兽等为主,较为著名的有《藏王与公主礼佛图》《天龙八部图》。其中《藏王与公主礼佛图》,以铭记金城公主与赤代祖丹对弘扬佛法和促进唐蕃和好的功绩。此内容的摩崖石刻,全国有()处。 (满分:)
A1处
B3处
C2处
D4处
2. 汉代以前,青海基本上为()独居。 (满分:)
A土蕃
B藏人
C羌人
D蒙古人
3. 三江源地区先后有羌人、吐蕃活动,现居民以()为主。 (满分:)
A藏族
B汉族
C蒙古族
D撒拉族
4. 在西方,最先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英国的“文化人类学之父”() (满分:)
A爱德华.泰勒
B维廉.哈维兰
C哈拉尔德.普林斯
D邦尼.麦克布莱德
5. 藏戏起源于()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 (满分:)
A7
B8
C6
D9
6. 土族过端午节有家家户户()的习俗,因为土族先民认为这是人神交流的一种方式,缓解了人们祈求春雨润物的渴望之情。 (满分:)
A包粽子
B插柳
C登高
D祭祀
7. 齐家文化除铜器之外值得注意的又一文化元素是( )。 (满分:)
A彩陶文化
B青铜器文化
C玉文化
D建筑文化
8. ()获得1992年度全国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创作银奖、1995年文化部“文华奖”。 (满分:)
A《藏王的使者》
B《六月六》
C《热贡神韵》
D《彩虹飞落的地方》
9. “文”“化”二字的并连使用,最早见于( )。 (满分:)
A《左传》
B《尚书》
C《谷梁传》
D《周易.贲卦.彖传》
10. 两汉时期,( )是青海地区最有特色的文化。 (满分:)
A汉族文化
B藏族文化
C鲜卑人文化
D羌人文化
11. 青海许多寺院规定喇嘛“夏令安居”,据说六月中旬正是百虫生长盛期,外出行走“有伤上天好生之德”,半个月至两个月期满后才能到野外进行野宴。这就是()的由来。 (满分:)
A雪顿节
B沐佛节
C祈祷节
D藏历新年
12. () 水色十分清澈,每当晴空万里日,天上云彩,周围山岭,倒映水中,清晰可见,因此被称为“蓝色的长湖”。 (满分:)
A鄂陵湖
B扎陵湖
C青海湖
D星宿海
13. 在苯教生态教义影响下,藏族形成了人与自然界共生共存,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 (满分:)
A神灵
B动物
C植物
D人类
14. ( )接见了三罗喇嘛,赐寺匾额为“瞿昙寺”。 (满分:)
A朱元璋
B刘伯温
C常遇春
D徐达
15. ()是土族先民礼赞山川神祗的恩惠,歌颂先民的业绩,祝福乡土人民五谷丰登、牛羊肥壮的活动。 (满分:)
A划旱船
B轮子秋
C扭秧歌
D唱山歌
16. ( )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母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神圣的文化地位,是青海省要打造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满分:)
A昆仑
B黄河
C长江
D三江源
17. 昆仑山系支脉阿尼玛卿山的主峰阿尼玛卿峰,海拔()米,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西北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 (满分:)
A6621
B5826.8
C6282
D5548
18. 撒拉族主要从事( )。 (满分:)
A商业
B农业
C牧业
D园艺业
19. 经过十三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满分:)
A环湖赛
B电影节
C黄河极限挑战赛
D攀岩赛
20. ( )服饰在颜色的选择上,崇尚白、黑、蓝、灰而厌恶黄、红等色。所以,长期以来在服装色彩上给人以单一、沉闷的感觉。 (满分:)
A藏族
B回族
C撒拉族
D土族
21. 在青海汉传佛教中最有影响的是天台宗僧人心道及其弟子广闻所创立的( )。 (满分:)
A南山寺
B法幢寺
C普宁寺
D普济寺
22.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青海境内建立的( ),立国达350年之久,极大地促进了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 (满分:)
A前秦政权
B后凉政权
C南凉政权
D吐谷浑政权
23. 瞿昙寺壁画配合整体建筑的汉式( )风格,完整地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 (满分:)
A皇家
B农家
C藏家
D贵族
24. 明代屯军的江浙( )一带的能工巧匠,留居热贡一带,与当地人相互融合,艺术上相互吸收、取舍、创新,成就了“奇美天下”的堆绣艺术。 (满分:)
A中原
B江浙
C江淮
D北京
25. ( )恪守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和五项功课,严格遵守老教规 (满分:)
A遵经派
B阁的穆
C苏菲派
D伊合瓦尼派
26. 居住在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地区四十多个村庄的()群众 (满分:)
A回族
B满族
C藏族
D撒拉族
E土族
27. 藏族信奉的藏传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 )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文化。 (满分:)
A汉文化
B印度文化
C伊斯兰文化
D羌文化
E以上均不对
28. 南北朝时期青海地区形成了( )。 (满分:)
A西宁乐
B凉州乐
C湟中乐
D狄乐
E羌乐
29. 青海生态环境自然原始,历史遗迹悠久古老,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是一个旅游资源类型多、品质高雅、特色突出、结构有序,却尚未被人认识、开发力度小、潜在优势深厚的旅游富省,并表现出()“三神”特色。 (满分:)
A神秘
B神奇
C神
D神韵
E神异
30. 按民族划分,青海文化可以分为( )等多种类型。 (满分:)
A藏族文化
B回族文化
C汉族文化
D蒙古族文化
E撒拉族文化
31. 青海省境内的齐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 )最为密集。 (满分:)
A西宁
B民和
C乐都
D大通
E湟中
32. 塔尔寺大经堂中悬挂的( )两幅大型堆绣,是堆绣中的艺术珍品。 (满分:)
A《文成公主》
B《十万狮子吼》
C《十八罗汉》
D《八仙过海》
33. 青海游牧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 (满分:)
A民族的融合性
B民族的分裂性
C创造的多元性
D创造的单一性
34.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其中( )是本省的主要民族。 (满分:)
A汉族、蒙古族
B藏族
C回族
D土族
E撒拉族
35. 2007年5月,载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青海省委提出了( )的青海意识。 (满分:)
A自信
B开放
C创
D自强
36. 热贡艺术是中国汉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丽的明珠”。( ) (满分:)
37. 从韵母角度来说,循化话有30个韵母。() (满分:)
38. 青海藏族自称“安多哇”,其祖源属于古代游牧民族匈奴。( )。 (满分:)
39. 青海拥有许多旅游资源“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三江源、青海湖、鸟岛、昆仑山、唐古拉山、塔尔寺、气帘草原、原子城、可可西里、隆宝滩、柳湾古墓群、结古新寨嘛呢石城、万丈盐桥等均是垄断性旅游资源。() (满分:)
40. 青海藏族和蒙古族男士都特别善饮,他们在喝酒的时候都有一个习惯:在饮酒之前,首先要用右手无名指蘸取杯中美酒,对空弹三下,表示敬天、敬地、敬人,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崇敬。() (满分:)
41. 青海穆斯林由于受宗教的影响,他们商业经营项目具有一定选择性。( ) (满分:)
42. 长江是中国第一条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8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满分:)
43. 青海话中的一些地名词是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合璧而成,青海人形象地俗称其为“风搅雪”。( ) (满分:)
44. 藏族畜牧类型主要以繁殖绵羊为主,绵羊对高原寒冻、雪灾、大风等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这是藏族群众根据生态环境对牲畜进行选择的结果。() (满分:)
45. 撒拉语内部较复杂,方言区别很大。() (满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