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17-11-17 16:26:19

2017年12月份作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1次 )

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
A.
惠州起义

B.
黄花岗起义(备注:又称“广州起义”)

C.
护国战争

D.
护法战争

2. 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
A.
反蒋抗日

B.
拉蒋抗日

C.
逼蒋抗日

D.
联蒋抗日

3.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

C.
共产国际的大力援助

D.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努力

4. 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是在(  )。
A.
1853年

B.
1856年

C.
1864年

D.
1868年

5. 在中共八大上(  )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毛泽东

6. 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总理洋务的机关是(  )。
A.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外务部

D.
轮船招商局

7. 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8.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  )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A.
农业革命

B.
工业革命

C.
民主革命

D.
社会革命

9. 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瑗珲条约》
10. 1978年,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11.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B.
宁汉合流

C.
蒋桂战争结束

D.
东北易帜

12.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
A.


B.


C.


D.


13. 抗战初期敌后游击战争的作用有(  )。
A.
配合了正面作战

B.
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力

C.
对日军后方构成战略威胁

D.
彻底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14.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成果

B.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
“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5.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A.
争取民主

B.
农民运动

C.
武装斗争

D.
工人运动

16. 标志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是(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1980年邓小平所作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D.
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17. 中国收回澳门的时间是(  )。
A.
1997年7月1日

B.
1999年12月31日

C.
1999年1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18. 1978年12月,中共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19. 严复将英国人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章翻译为(  )。
A.
《天演论》

B.
《穆勒名学》

C.
《原富》

D.
《法意》

20. 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
A.
《中国丛报》

B.
《北华捷报》

C.
《字林西报》

D. 《万国公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选项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文件

B.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C.
未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未能冲破传统自然经济体制

2.
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机关的人员分配上(  )。

A.
共产党员占1/3

B.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

C.
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占1/3

D.
国民党员占1/3

3.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  )。

A.
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B.
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C.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

D.
工人与农民的联盟

4.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5.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出现了新兴阶级,它们是(  )。

A.
地主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工人阶级

D.
资产阶级

6.
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包括(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合众政府

D.
平均地权

7.
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
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

B.
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暗杀

C.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

D.
张勋复辟帝制

8.
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

A.
鞍山

B.
包头

C.
上海

D.
武汉

9.
1952年,私营工业产值的56%已属于(  )部分。

A.
加工

B.
订货

C.
统购

D.
包销

1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建国明确提出了(  )口号。

A.
和平

B.
进步

C.
民主

D.
团结

11.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有(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皖南事变

12.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
一切听从群众的

13.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

A.
深圳经济特区

B.
珠海经济特区

C.
汕头经济特区

D.
厦门经济特区

14.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  )。

A.
没有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
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
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两个阶段。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农民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

16.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B.
工人运动的发展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17.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80多年的时间里,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做的三件大事是(  )。

A.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B.
开始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E.
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18.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有(  )。

A.
瞎指挥

B.
浮夸风

C.
高指标

D.
勤俭风

E.
“共产风”

19.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强调,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  )方法去解决。

A.
民主的

B.
说服的

C.
教育的

D.
团结-批评-团结的

E.
解决敌我矛盾的

20.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  )。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5年

D.
1976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12月份作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