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开放兼容--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心态(二)
第七讲开放兼容--人际沟通与合作的心态(二)【案例4】
1924年奥运会,当时英国派了一个代表团去参加,其中有一个叫立德尔的人跑步很厉害,他的强项是400米,是那一届奥运会的最有力的冠军争夺者。刚好跑200米的运动员因为脚受伤,于是就让立德尔去跑200米。没想到他200米拿了个冠军。400米比赛时间是星期天,他说不去参加,因为他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星期天他得去做礼拜。他说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放下,但一定要去做礼拜。当时的代表团的团长,包括温莎公爵都过来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为祖国争荣誉。思想工作怎么做都做不通,他星期天一定要去做礼拜,后来他还是真的去做礼拜了。
尊重一个人,最难的是尊重一个人的选择。后来更有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温莎公爵,也就是爱德华八世后来就为了一个乡村女人,就连王位都不当了,会不会是这件事情给他影响都很难说,有可能是他开始理解了一些东西。
所以,这个世界很多事情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尤其成年人看一个物体不要分好坏对错,好坏、对错都是基于某个情境、某个立场或者基于某个利益考虑来说的,但是从全局来说,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成年人要有这样的一个思维方式,否则你很容易被人利用。
3.移情沟通
移情沟通,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
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要用对方可以理解的语言。
【案例5】
有一次,我去浙江的灵栖度假酒店给浙大的EMBA做培训,这个酒店在一个风景区,我们到的那天晚上已经11点多了,我们开车到灵栖度假酒店的大门口。我们下车去敲门,出来一个老伯,他用本地话讲我们也听不太懂,我们就问他里面有没有酒店,灵栖度假酒店是不是在这里面。这个大伯一听酒店,然后说本地话,他大体的意思是说这里面没有酒店,酒店在外面。于是我们又开着车在外面兜了一圈,兜了一圈之后发现不对,应该就在这里面,我们又回来了,又敲敲大门。
大伯又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学聪明了,问里面有没有住的地方?大伯说有,一进去那个就是灵栖度假酒店。因为在大伯的观念当中,酒店是吃饭的地方,住宿的地方是旅馆。所以他认为里面没有酒店,只有住宿,只有旅馆。
所以,在沟通当中,要学会用对方、被沟通者能听得懂的语言跟他说话。很多领导或服务员就会说:“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就是听不懂。你怎么这么笨。”换一种方式,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别人为什么听得懂?因为你不会表达,不会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要学会去用对方的语言来跟他交流,因为最终沟通的结果是你要承担的,你对你的生活负全部责任。如果我再去兜几圈,不管我是不是回来再骂那个大伯,我还是得承担这个结果。
学会主动沟通
【案例6】
哈佛商学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教授,有一次他应邀到天体营讲课。天体营在国外很流行,就是啥也不穿的地方,男男女女纯裸体,甚至夫妻之间也这样。这个教授很为难,他不知道该穿衣服还是不穿衣服。这个教授想来想去,他想应该尊重大家,于是他从会场入口进来,啥也没穿,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的人都西装笔挺,他非常尴尬地站在那里讲了一天的课,第二天他想也没想就穿上了西装,当他穿着西装一进去,发现里面的人一个都没穿衣服。
从这个案例可以知道,在沟通当中,我们要会学会主动沟通。如果这个教授提前跟别人沟通,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因此一个人要主动跟别人沟通,不懂的尽早问,要养成习惯,最终还要确认一下,而不要把一个隐隐约约的事情想当然。很多时候,误会是会伤人的,尤其在家庭生活当中更伤人,如果在第一时间主动地去进行沟通,可以挽救很多家庭、很多婚姻、很多恋情、亲情。
【案例7】
有一个真实的的例子,有一个乡村长大的男人,在省城里读大学,毕业之后跟他们班上的班花结婚了,两人关系也特别好。他结婚不久,这个男的就向他的妻子提出这样的要求,说他小时候父亲很早就去世了,老母亲从小把他拉扯大,很不容易。所以他希望能把老母亲接到省城来。妻子也很体谅,说没问题。于是他把老母亲接到省城了。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大家过得很开心,但是慢慢地问题就产生了,因为他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所以这个老母亲跟媳妇之间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这个妻子总觉得这个老母亲不爱干净,碗洗得不干净,衣服也洗得不干净,因为农村妇女不是那么讲究,而这个老母亲就觉得这个妻子爱花钱,没事总是买一些陶陶罐罐、花花草草,就觉得好像没有用、不实在。最大的矛盾是他们这一家人早上的早餐是由丈夫做给全家人吃,这个老母亲心中就想不明白,一个大男人怎么可以做早饭给女人吃,太不像话了,她就觉得妻子太不像样了,应该尽自己做妻子的责任,应该起来做早餐给丈夫吃。
开始的时候,这个老母亲就表示抗议,每次吃早饭的时候,她就开始嗯嗯啊啊,拿筷子故意比较用力在碗上面适当地敲一下。丈夫还没有什么体会,妻子感觉到了,就觉得这饭吃得不舒服。慢慢地,她就不愿意在家里吃了,由老母亲给儿子做早餐,妻子直接在路边买一些油条豆浆吃。这样的日子不断持续下去,丈夫心中最难受,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是自己的妻子,卡在中间多不像样,很难受。有一天晚上他就跟妻子说:“明天早上在家里吃,就当是为我。”这句话很沉重,于是第二天妻子坐下来吃早饭,这个母亲很高兴,把稀饭做好了后拿过来。结果这个妻子吃了一口,正要吞下去的时候,觉得反胃,想吐。这时候她看着婆婆和丈夫都在跟前,她死命地想把它咽下去。但她越想咽下去的时候,就觉得很想吐的感觉,然后她马上就冲到厕所,稀里哗啦里地吐了一地。等她稍微缓过神来的时候,她就听到外面她的丈夫跟他的老母亲争吵。很简单,婆婆在说:“你这不嫌我脏吗,刚吃了一口你就跑厕所,你什么意思呀?”这个丈夫就低着头,被老母亲骂。妻子从厕所里走出来,丈夫跑过去,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老母亲说:“我不待你们这里了,我马上收拾东西走,回老家去,老娘不在这里了。”
等她收拾东西正要走的时候,丈夫当然心里很难受,就在后面跟着,老母亲走出门,往她所知道的车站那个方向去走。儿子越在后面追,她就越往前面跑。当她跑到一个拐弯口的时候,刚好一辆车冲过去,她倒在地上,血流不止。老母亲就这样没了。而妻子为什么会有吐的感觉呢?是因为她怀孕了,怀孕了想呕吐,那是正常的反应。
这个丈夫会原谅妻子吗?真的很难说。设身处地去思考,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好端端一个家庭,就这样变成这个样子。很多事情其实真的是误会,都是小问题,一开始说一下,稍微各自让一下,主动做一次早餐,就行了。我相信这个妻子一定会后悔的,但是结果已经很悲惨。因此,很多事情我们一定要清楚,主动表达、主动沟通,否则你会失去很多人,也许是你的家人、同事,也许是你商业伙伴、朋友等等。
学会呼应别人
呼应技巧是心理学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我本人是中国首批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当时我们在北师大上这个课程的时候,郭健峰教授就给我们说了这么一个概念,他说你一走进来,你们这些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我们当时都吓坏了,其实,心理问题跟精神病是截然不同的。
①心理问题的三个层面
心理问题有三个层面,第一叫心理紊乱,第二叫心理障碍,第三叫心理疾病边缘。心理紊乱又称为一般性心理问题。举个例子:
【案例8】
你在自己部门里面,你们的老板或你们领导带领你完成一个很重要的计划书,花了好多时间,你才完成了那个计划书。那天晚上11点多了,你回去的时候忘了把门关牢,结果第二天计划书不见了,以至给公司、团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老板、经理包括其他的组员对这个事情、对你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埋怨,你也觉得委屈,也很不舒服,这就是产生了心理问题。
但是可能有一些人一两周就过去了,有一些人会把这个问题放大,就变成心理障碍了。这个时间持续了一年,甚至两年以上,你总觉得出门之后房门没关,窗户本来已经关好了,突然间你出去下雨了,你就觉得窗户没关。你开车,车门已经锁好了,你就觉得没锁。内容开始泛化了。不仅仅是当时那个办公室的门,家里的门,车门等等所有的门都没关好,再泛化到你总觉得自己手都没洗干净,就开始有点强迫症倾向,有心理障碍了,而且有点影响到你的生活。
一般通常情况下,这个事情都可以达到五年甚至五年以上时间,慢慢开始泛化到突然有一天晚上,你怎么也睡不着,一醒来,发现旁边坐了一个人,就是那天骂你的那个领导,但是你还知道这个是假的。平时在工作的时候,你也总感觉好像有人在对你指指点点,有人眼神一看你,就觉得他好像对你有意见,产生这些感觉叫心理疾病边缘。再严重就是神经病。
神经病就是当你看到幻觉的时候,你坚信那是真的,而且你真的相信它是真的,无论谁跟你说,都无法再跟你沟通,你的主观世界跟客观世界完全紊乱。这个时候你已经进入极乐世界,已经不知道痛苦,这称为叫精神病或神经病。
目前中国重症精神病患者有1600万,澳大利亚人口才2500万,加拿大才3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人都进入极乐世界,进入天堂,而且更大的影响是并不是这1600万人本身,他们的家人、身边的朋友才是最大的影响。
②及时疏导心理障碍
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心里已经到达心理疾病边缘,一定要去看看心理医生,一定要疏导一下,不要让自己进入极乐世界,现在还不是我们进入那个世界的时候。平时有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的时候,要么自己要疏导,如果自己实在不能疏导,就跟自己信任的朋友去沟通这些事情。如果信任的朋友还不能给你解答,你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沟通,这是有必要的。不要怕被别人知道你有病,前面不叫神经病,后面那个才叫神经病。有些人一开始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很怕跟别人说,怕别人说自己有神经病,其实那只是心理问题,到后面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才叫真的有神经病。
③沟通的最高境界
以上提到的精神病院的故事,其实是沟通的一个最高境界。
【案例9】
当时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弗洛伊德学有所成之后,他就到一个精神病院去工作。刚去时,那些老教授们、老一辈们让他拿一盘吃的东西送到某病房去,那个病房住的是一个得了臆想症的病人,这个病人认为自己是某一样东西,而且坚信这一点,比如他自认为自己是一只猩猩,而且坚信这一点。当弗洛伊德拿着东西进去之后,那些老学究们在后面跟着看,怕他进去被打。弗洛伊德很聪明,他进入房间之后,立马把吃的东西放在旁边,把自己衣服一撕。那家伙一看更厉害的猩猩来了,他就跑,弗洛伊德在后面追,越追越跑,最后跑累了,那家伙就坐下来,弗洛伊德就用手拿一块面包咬了一口,那个家伙也拿了一块面包咬了一口。两人相安无事,弗洛伊德就走出去了。
这就是沟通的最高境界。
同样一个精神病院,有一个家伙没事总站在窗口看着窗外,他一看就能看一个多小时。我们怎么去跟他沟通呢?你也要站在窗口!人家站一小时,你也看着窗口站两小时,但你得有动作,你可以在口袋里面摸啊摸,摸出一根烟,然后再摸,表示要摸火柴或者打火机,摸不到就问旁边这个人:“哥们儿,有火吗?”这个人会这样反应:“这里不能抽烟。”在沟通中最高的境界,心理学里面叫呼应,或者是先引后导。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跟下属很难沟通,跟自己的孩子很难沟通,跟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很难沟通,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因为一个人觉得大家根本不是同类人,一个是猩猩,一个是人,没法沟通。大家不是同样的群体的人,来自同样利益群体,不是同样角色的人,所以没法沟通。很多孩子说:“妈妈你说的那些我知道,但你不懂,你不理解。”你的孩子很喜欢李宇春,或者很喜欢一些特殊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开始抨击他,说这个东西怎么能喜欢,那个不男不女的,你这样说的时候,人家心目中就觉得跟你说不到一块。其实你会发现他还是人,你变成猩猩了。所以,沟通当中很重要的就是不要造成这种对立的局面,而是让他感觉到你们是一伙的、同类的,然后再去影响他。
学会引导他人
呼应别人之后再去引导他,如果你不能呼应他,你会发现你们两个就对立了,没法沟通,没法沟通就不会带来任何结果。如果你呼应的时候无效,别人还是反抗,再次呼应,学会先引后导,让他感觉你跟他是一样的,然后继续再引导他。找准关键人的需求,找准关键人他的期望,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修炼二:求同存异,团队合作
(一)可治疗症状
此项修炼可以帮助治疗以下典型症状:
第一,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好争辩,难沟通;
第二,无法容忍不同的观点,难以形成共识;
第三,成员间各自为政,难以形成高效的合作。
(二)实践修炼要点
有三个要点:第一,站在他人的立场;第二,读懂对方的心理;第三,促进组织价值观跟个人价值观的统一。
1.站在他人立场
沟通障碍产生原因
现在沟通的障碍很大的程度上是基于信息不对称,有的人看到这个,有的人看到那个;我以为这样,你以为那样;我认为这个好,你认为那个好。其实都没什么不好的,宇宙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但是人总是倾向于这样。这个市场、这个社会很多规则、很多游戏规则都是这样制定的,高智慧的人站在上面看着笑话,芸芸众生在其中摸索。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你,人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我们读初中高中的时候,极力地抨击这句话是唯心,其实管它唯心唯物,有道理就行,白猫黑猫有什么关系,只要抓到老鼠就是猫。对于知识的理解,不要倾向于某个胡同,这句话对于你而言,事物本身而言,并不影响你,人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当你认为它是方形的时候,管它有没有圆形,它就是方形。
【案例10】
2008年南方发生雪灾,杭州当时有这么一个新闻报道,说有一对山东夫妇在火车站已经呆了好几天,他们希望赶快买到火车票赶回山东,结果买不到票。当记者去采访的时候,那个男的就语无伦次,眼泪都下来了,就有点精神崩溃的感觉。当时我旁边有人说:“这个人怎么回事,一个大男人,回不了家就回不了家,至于这样吗?”你可能马上会有这样的感觉。接下来记者继续追问的时候,他的妻子说了一句话,让我们觉得不该这么看他,因为他的父亲病危,这几天随时都有可能死掉,所以他要回家看他最后一面。中国人强调百善孝为先,所以这样的人绝对好人。
当你看到前面时,你并不知道后面有这段事情,你就认为他这个人有病,但是后面这段事情如果他不说,等于不存在,但事实上它存在,但是你就对他有另外的看法。人际当中很多时候是这样的,看到一面就妄自菲薄。有句名言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沟通当中,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适用的。只在特殊情境下,在你坚定要去做一个选择,而别人都不认同的时候,这句话就可以适当地用一下。但在大多数沟通的情况下是不适用的。你可以什么都不穿走在大街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但你能这样吗?你马上就进入极乐世界了,你都不用修炼了。
让关键人看到你做事情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你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有些事情你不仅仅要做得好,而且还要让你的关键人看到。职场当中的人要特别注意。职场当中的价值是你买家来看的,自身价值固然重要,买家的认同更重要。所以在工作当中你要做得漂亮,还要让你的领导,让你的客户看到。虽然它存在,但是他看不到,等于没有这个事情,所以本来他应该给你附加值的时候,他就不给你了。当然,如何呈现给领导看,是很有智慧的,做得不能太暴露、太做作,你故意呈现给他看,他就觉得你有目的性了。所以这里面是需要智慧的,需要一个度自己好好把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