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老师 发表于 2017-11-7 10:51:07

华师17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

华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取向。          (满分:2)
    A. 忠实取向    B. 相互适应取向
    C. 课程创生取向    D. 发展取向
2.(    )是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的评价,它注重课程实施前后学生或教师所产生的变化,至于课程运作的具体状况、变化产生的原因等则被置之度外。          (满分:2)
    A. 效果评价
    B. 内在评价
    C. 目标本位评价
    D. 外部人员评价
3.(    )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满分:2)
    A. 学科课程
    B. 经验课程
    C. 儿童课程
    D. 合成课程
4.教学方法受特定的(    )的制约          (满分:2)
    A. 教学特点和教学水平
    B. 教学要素和教学组织
    C. 教学时间和教学结构
    D. 教学价值观和教学内容
5.(    )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满分:2)
    A. 自主型教学方法
    B. 提示性教学方法
    C.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D. 课堂讨论
6.(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满分:2)
    A. 提示性教学方法
    B.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C. 教学对话
    D. 课堂讨论
7.(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满分:2)
    A. 表现性目标
    B. 教学性目标
    C. 生成性目标
    D. 行为性目标
8.学习层级理论的提出者是(    )          (满分:2)
    A. 加涅
    B. 布鲁纳
    C. 奥苏伯尔
    D. 赞可夫
9.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          (满分:2)
    A. 泰勒
    B. 斯腾豪斯
    C. 拉特克
    D. 夸美纽斯
10.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的课程是(    )。          (满分:2)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必修课程
11.(    )确立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满分:2)
    A. 夸美纽斯
    B. 拉特克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2.班级授课组织便于发挥(    )作用。          (满分:2)
    A. 教师的主导作用
    B. 学生的作用
    C. 学生的创造性
    D. 书本的作用
13.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    )          (满分:2)
    A. 夸美纽斯
    B. 拉特克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4.主体取向评价的核心是(    )。          (满分:2)
    A. 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
    B. 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与改进
    C. 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
    D. 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15.差别模式是由(    )于1969年提出的。          (满分:2)
    A. 斯太克
    B. 普罗沃斯
    C. 古巴
    D. 林肯
16.按照加涅的观点,学生的学习真正开始于(    )          (满分:2)
    A. 动机
    B. 习得
    C. 保持
    D. 领会
17.在课程研究史上,是(    )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          (满分:2)
    A. 斯腾豪斯
    B. 布鲁纳
    C. 瓦根舍
    D. 奥苏伯尔
18.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论是(    )          (满分:2)
    A. 量化研究
    B. 质的研究
    C. 量和质的研究
    D. 经验研究
19.(    )是卢梭的观点。          (满分:2)
    A. 教育即经验改组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生长
    D. 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20.(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          (满分:2)
    A. 相关课程
    B. 融合课程
    C. 广域课程
    D. 综合课程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情境教学的特征有(    )          (满分:2)
    A. 老师中心
    B. 学生中心
    C. 问题中心
    D. 情景中心
2.下列属于典型的学科课程的有(    )          (满分:2)
    A. 科目本位课程
    B. 学术中心课程
    C. 综合学科课程
    D. 活动课程
3.教学组织即比较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这可以区分为(    )          (满分:2)
    A. 同步学习
    B. 分组学习
    C. 个别学习
    D. 集体学习
4.课程的构成要素有(    ),这几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满分:2)
    A. 教师
    B. 学生
    C. 教材
    D. 环境
5.有关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了教学
    B.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
    C. 教学内在的整合了课程设计
    D. 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
6.下列属于按照评价的目的而进行分类的评价是(    )          (满分:2)
    A. 形成性评价
    B. 目标游离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7.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有(    )          (满分:2)
    A. 学术性
    B. 专门性
    C. 前瞻性
    D. 结构性
8.下面关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之中。
    B. 科学是知识的代表或典范,是“真知识”有价值的知识。
    C. 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
    D. 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的存在状态。
9.第三代评价的缺陷和问题有(    )          (满分:2)
    A. “管理主义的倾向”
    B. 忽视价值的多元性
    C. “过分依赖科学范式”
    D. 增加了目标的可操作性
10.以下命题属于杜威的教学理论的有(    )          (满分:2)
    A. 教育即经验改组
    B. 教育即生活
    C. 教育即生长
    D. 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展开
1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    )          (满分:2)
    A. 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B. 注重直觉思维
    C. 注重内部动机
    D. 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12.“泰勒原理”认为,课程研究要回答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    )          (满分:2)
    A. 确定教育目标
    B. 选择学习经验
    C. 组织学习经验
    D. 评价教育计划
13.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教育价值有(    )          (满分:2)
    A. 体现教育的民主性追求
    B.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D. 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14.主张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经验的代表人物有(    )          (满分:2)
    A. 奥苏伯尔
    B. 卢梭
    C. 杜威
    D. 罗杰斯
15.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          (满分:2)
    A. 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B. 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C. 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D. 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范例教学论认为,作为重点的知识内容就是范例。Y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自主型教学方法与课堂讨论基本属于同一种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创生课程的最佳途径是遵照学生的意愿去规定课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过程取向的评价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赞科夫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特殊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课程创生取向——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第四代评价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反对通过课程来控制教师与学生,他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获得了充分尊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等课程流派属于社会问题取向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于使计划或活动的安排具有针对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效果评价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而不涉及课程计划可能有的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卢梭认为教育应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的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7秋《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