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社会与公共冲突管理》17秋在线作业12题目
《社会与公共冲突管理》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于哪一年: (满分:2)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的应急管理领域龙头法为: (满分:2)
A.《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突发事件应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3.在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进行的是: (满分:2)
A.初次报送
B.阶段报送
C.持续报送
D.总结报送
4.着眼于未来防灾减灾的需要的管理学术语是: (满分:2)
A.弹性
B.承受力
C.恢复力
D.影响力
5.强调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工作的理论是: (满分:2)
A.海恩法则
B.短板理论
C.蝴蝶效应
D.二八定律
6.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元大都遗址公园,建成于()年。 (满分:2)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7.按照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可分为几个等级? (满分:2)
A.6
B.3
C.5
D.4
8.灾害保险的优势不包括: (满分:2)
A.利于安全教育的传播
B.利于分担风险
C.扶植保险产业
D.集中财力办大事
9.调查评估流程首先是: (满分:2)
A.成立评估小组
B.制度评估方案
C.分析信息
D.报送评估结果
10.军事工业民为用称为: (满分:2)
A.平战结合
B.防务工业军民融合
C.国防动员
D.军国道路B
11.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全球扩散性,各国呼吁进行: (满分:2)
A.国际合作
B.共同发展
C.全球治理
D.平等协商
12.心理创收难以平复,被称为: (满分:2)
A.抑郁症
B.后危机综合征
C.癫痫
D.应激症
1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 (满分:2)
A.总结教训
B.避免二次灾害
C.恢复重建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D.为经济再发展创造机遇
14.应急管理的目标是: (满分:2)
A.有效地预防公共事件
B.消除隐患
C.安置人员
D.进行补偿
15.属于接警与初步研判的单位是: (满分:2)
A.公安部门
B.质检部门
C.民政部门
D.财政部门
16.《国家突发公共时间总体应急预案》发布于哪一年? (满分:2)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17.突发事件危险要素不包括: (满分:2)
A.自然灾害
B.慢性疾病
C.人为危险
D.技术危险
18.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预测预警措施是: (满分:2)
A.非盈利组织参与
B.企业参与
C.社区参与
D.政府主导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于: (满分:2)
A.1997年
B.2000年
C.2003年
D.2005年
20.预测预警活动中为采取响应措施赢得宝贵事件体现的是()原则。 (满分:2)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全面性
D.主导性
二、多选题:
21.恢复重建的原则包括: (满分:3)
A.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B..全面恢复,突出重点
C.公平公正,关注弱者
D.生产自救,多样补偿
22.平战结合的可能性包括: (满分:3)
A.军队对应急管理的参与
B.军队参加国际灾害救援
C.军队参与消防
D.军队参与维护大灾秩序
23.评估调查的流程包括: (满分:3)
A.缓解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
24.住房恢复重建的阶段: (满分:3)
A.应急住宅
B..临时住宅
C.临时住房
D.永久住房
25.我国社会动员的致命性问题包括 (满分:3)
A.重救灾轻防范
B.部门分割条块分割
C.动员范围小
D.公共安全教育匮乏
26.社会动员的原则有: (满分:3)
A.以人为本
B.依法动员
C.分级分类分阶段
D.合理补偿
27.一案三制的包涵: (满分:3)
A.预案
B.机制
C.法制
D.体制
28.重大突发事件国际合作的形式: (满分:3)
A.非政府组织合作
B.救援企业合作
C.政府合作
D.公民合作
29.调查评估的方法有: (满分:3)
A.3E法
B.4E评估法
C.层次分析法
D.关键事件法
30.预测预警的内涵包括: (满分:3)
A.预测功能
B.警示功能
C.消解功能
D.教育功能
31.预测预警系统要素包括: (满分:3)
A.风险知识
B.监测与报警服务
C.传播与沟通
D.响应能力
32.灾害损失补偿手段有: (满分:3)
A.政府补偿
B.生产自救
C.灾害保险
D.捐助
33.警报传递的特征: (满分:3)
A.多样性
B.针对性
C.全覆盖性
D.互动性
34.我国国防工业方针内容是: (满分:3)
A.军民结合
B.平战结合
C.军品优先
D.以民养军
35.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构建的原则有: (满分:3)
A.综合协调
B.预防为主
C.尊重科学
D.依靠法制
36.调查评估的基本原则有: (满分:3)
A.客观性
B.独立性
C.规范性
D.公众参与性
37.信息报送的原则: (满分:3)
A.及时报送
B.阶段报送
C.准确报送
D.持续报送
38.国际合作的原则: (满分:3)
A.预防为主
B.先发制人
C.体现国际公平正义
D.联盟主义
39.突发事件处置的环节包括: (满分:3)
A.启动应急预案
B.现场指挥
C.抢险救救灾
D.调查评估
40.我国应急队伍建设的原则: (满分:3)
A.综合应急
B.军民结合
C.分工合作
D.社会参与
《社会与公共冲突管理》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元大都遗址公园,建成于()年。 (满分:2)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于: (满分:2)
A.1997年
B.2000年
C.2003年
D.2005年
3.按照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可分为几个等级? (满分:2)
A.6
B.3
C.5
D.4
4.需要采取强制隔离措施的是: (满分:2)
A.社会安全事件
B.偷盗事件
C.自然灾害
D.事故灾难
5.以下属于信息收集与评估的活动是: (满分:2)
A.经创设临时团队
B.社区恢复
C.确定灾害援助的水平与类型
D.制定恢复房屋计划
6.“非典”的社会动员属于: (满分:2)
A.局部动员
B.整体动员
C.部分动员
D.个别动员
7.突发事件危险要素不包括: (满分:2)
A.自然灾害
B.慢性疾病
C.人为危险
D.技术危险
8.中国的国际应急管理合作始于: (满分:2)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1世纪初
D.2008年
9.动员一词最早用于: (满分:2)
A.农业
B.工业
C.军事
D.商业
10.国际合作的形式不包括: (满分:2)
A.公民援助
B.非政府组织合作
C.救援企业合
D.政府合作
11.常规决策不具有哪种特征? (满分:2)
A.时间充裕
B.不确定性
C.人员齐全
D.技术成熟
12.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的信息报送渠道是: (满分:2)
A.新闻媒体
B.政府渠道
C.信息报告员
D.公众参与
13.9.11影响美国的世界投资“安全岛”形象,体现突发事件的: (满分:2)
A.经济影响
B.环境影响
C.社会影响
D.心理影响
14.强调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工作的理论是: (满分:2)
A.海恩法则
B.短板理论
C.蝴蝶效应
D.二八定律
15.信息报送的主体不包括: (满分:2)
A.精神病患者
B.政府
C.企事业单位
D.公民
16.4E评估法不包括: (满分:2)
A.经济
B.时间
C.效果
D.公平
17.灾害保险的优势不包括: (满分:2)
A.利于安全教育的传播
B.利于分担风险
C.扶植保险产业
D.集中财力办大事
18.预测预警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除了: (满分:2)
A.恢复
B.监测
C.预警
D.响应
1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 (满分:2)
A.总结教训
B.避免二次灾害
C.恢复重建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
D.为经济再发展创造机遇
20.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预测预警措施是: (满分:2)
A.非盈利组织参与
B.企业参与
C.社区参与
D.政府主导
二、多选题:
21.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满分:3)
A.突发性和紧迫性
B.社会性
C.不确定性
D.危害性
22.公共安全教育的必要性表现为: (满分:3)
A.增强忧患意识
B.提升风险认知能力
C.提高自救与互救技能
D.增强公众批判力
23.下列哪些情形职工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存储余额: (满分:3)
A.购买自住住房
B.出境定居
C.偿还房贷
D.退休
24.评估调查的流程包括: (满分:3)
A.缓解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
25.应急决策者素质包括: (满分:3)
A.决断与创新能力
B.前瞻与推断能力
C.灵活应变能力
D.吃苦耐劳能力
26.应急管理调查评估内容包括: (满分:3)
A.风险调查评估
B.应急基础能力调查评估
C.应急处置调查评估
D.事件影响调查评估
27.应急管理几个阶段为: (满分:3)
A.减缓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28.突发事件处置的环节包括: (满分:3)
A.启动应急预案
B.现场指挥
C.抢险救救灾
D.调查评估
29.我国社会动员的致命性问题包括 (满分:3)
A.重救灾轻防范
B.部门分割条块分割
C.动员范围小
D.公共安全教育匮乏
30.预测预警系统要素包括: (满分:3)
A.风险知识
B.监测与报警服务
C.传播与沟通
D.响应能力
31.重大突发事件国际合作的形式: (满分:3)
A.非政府组织合作
B.救援企业合作
C.政府合作
D.公民合作
32.住房恢复重建的阶段: (满分:3)
A.应急住宅
B..临时住宅
C.临时住房
D.永久住房
33.平战结合的可能性包括: (满分:3)
A.军队对应急管理的参与
B.军队参加国际灾害救援
C.军队参与消防
D.军队参与维护大灾秩序
34.信息报送的原则: (满分:3)
A.及时报送
B.阶段报送
C.准确报送
D.持续报送
35.突发事件信息沟通可以分为哪几类: (满分:3)
A.外向报送
B.信息上报
C.信息交流
D.信息通报
36.突发事件处置原则包括: (满分:3)
A.以人为本
B.统一领导
C.社会动员
D.依靠科技
37.恢复重建的原则包括: (满分:3)
A.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B..全面恢复,突出重点
C.公平公正,关注弱者
D.生产自救,多样补偿
38.下列是预测预警活动的有: (满分:3)
A.科学监测
B.上报信息
C.传播警报
D.促使公众响应
39.我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问题: (满分:3)
A.部门各自为政
B.社会动员能力弱
C.重救轻防
D.应对合作性差
40.从动员的时序看,应急社会动员分为: (满分:3)
A.软动员
B.前期动员
C.中期动员
D.后期动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