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成本会计1136》17秋在线作业12题目
《成本会计1136》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可能导致( )。 (满分:2.5)
A.月初在产品成本为负数 B.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负数
C.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为负数 D.月末在产品成本为负数
2.在下列各种分配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 (满分:2.5)
A.约当产量法
B.计划成本费配发
C.定额成本分配法
D.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3.下列各项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满分:2.5)
A.财务费用
B.燃料和动力
C.管理费用
D.修理费用
4.某产品4月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800元,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400元,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300元,回收废品残料的价值为100元。据此计算的该产品4月份废品净损失是( )元。 (满分:2.5)
A.1000
B.1100
C.1400
D.1500
5.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 (满分:2.5)
A.生产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6.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修理用备件,应记入的科目是( )。 (满分:2.5)
A.库存商品
B.原材料
C.修理用备件
D.自制半成品
7.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满分:2.5)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8.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 (满分:2.5)
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D.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9.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 (满分:2.5)
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
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
10.对成本差异控制的重点在于( )。 (满分:2.5)
A.可控差异
B.不可控差异
C.有利差异
D.不利差异
11.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包括( )。 (满分:2.5)
A.生产部门
B.销售部门
C.成本核算科
D.总务行政部门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 (满分:2.5)
A.原材料
B.外购材料
C.外购动力
D.折旧费用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 (满分:2.5)
A.按使用年限法计算的厂房折旧费
B.管理人员工资
C.生产工人计件工资
D.企业财产保险费
14.在大量大批管理上不要求计算步骤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企业里,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满分:2.5)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分步法
15.有自然灾害造成的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 )。 (满分:2.5)
A.营业外收入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16.期间费用月末转入()科目的借方。 (满分:2.5)
A.本年利润
B.利润
C.利润分配
D.主营业务收入
17.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实际成本与按计划成本分配额的差额应于期末记入( )。 (满分:2.5)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生产成本
18.下列各种分步法中,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的方法是( )。 (满分:2.5)
A.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B.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法
19.计算出来的废品净损失,应分配转由( )。 (满分:2.5)
A.本月的制造费用负担
B.本月管理费用负担
C.本月的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D.下月的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20.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若原材料不是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性投入的,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但在每道工序是一次投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第一道工序为30千克,第二道工序为60千克,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 (满分:2.5)
A.22%
B.67%
C.100%
D.97%
二、多选题:
21.成本核算的原则主要有( )。 (满分:2.5)
A.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成本分期原则
C.合法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D.一贯性原则
E.权责发生制原则
22.下列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中,属于企业制定的有( )。 (满分:2.5)
A.企业会计准则
B.企业会计制度
C.分行业会计制度
D.企业财务通则
E.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或办法
23.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是() (满分:2.5)
A.数字准确
B.文字整洁
C.内容完整
D.排列整齐
E.编报及时
24.采用定额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需要的指标有( )。 (满分:2.5)
A.定额成本
B.标准成本
C.脱离等额差异
D.定额变动差异
E.材料成本差异
25.分类法适用范围有( )。 (满分:2.5)
A.可将产品划分为一定类别的企业或企业的生产单位
B.企业联产品成本的计算
C.企业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D.企业等级品成本的计算
26.在下列情况中,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 (满分:2.5)
A.车间规模很大
B.车间只有这一种产品
C.制造费用很多
D.制造费用很少
E.车间不生产产品
27.下列方法中,属于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 (满分:2.5)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28.生产损失一般包括( )。 (满分:2.5)
A.废品损失
B.产品盘亏损失
C.停工损失
D.产品三包损失
E.车间材料损失
29.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有( )。 (满分:2.5)
A.生产费用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30.属于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是( ) (满分:2.5)
A.五五摊销法
B.一次摊销法
C.分次摊销法
D.报废一次摊销法
E.工作量法
三、判断题:
31.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2.本月发生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须从本月的收入中扣除。( )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3.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均应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进行核算。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4.工资总分类核算是依据“工资结算汇总表”进行的。。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5.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只能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6.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应定期进行,成本计算期与某批次或定单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应保持一致。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7.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分为车间、分厂和总厂若干层次的情况下,分厂发生的制造费用,应比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进行分配。( )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8.联产品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分类法。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9.联产品的成本应该包括其所应负担的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继续加工成本。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40.企业的生产按其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划分,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成本会计1136》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期间费用月末转入()科目的借方。 (满分:2.5)
A.本年利润
B.利润
C.利润分配
D.主营业务收入
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费应借记( ) (满分:2.5)
A.“管理费用” 科目
B.“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
C.“制造费用” 科目
D.“车间经费” 科目
3.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时( )。 (满分:2.5)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分类法
4.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满分:2.5)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5.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 )指标的影响。 (满分:2.5)
A.产品总成本
B.产品产量
C.产品单位成本
D.产品总成本和产品产量
6.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满分:2.5)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7.存货盘亏损失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满分:2.5)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8.在标准成本法下,计算价格差异的基础是( )。 (满分:2.5)
A.标准价格
B.标准数量
C.实际价格
D.实际数量
9.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满分:2.5)
A.品种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
D.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10.下列属于在产品成本结算方法的是( )。 (满分:2.5)
A.分步法
B.直接分配法
C.约当产量法
D.顺序分配法
11.决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因素是生产特点和() (满分:2.5)
A.成本计算实体
B.成本计算时期
C.成本管理要求
D.成本计算方法
12.计算出来的废品净损失,应分配由( )。 (满分:2.5)
A.本月制造费用负担
B.本月的管理费用负担
C.本月的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D.下月的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13.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分配可采用( )。 (满分:2.5)
A.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B.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C.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D.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14.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 )。 (满分:2.5)
A.设置会计机构
B.配备会计人员
C.制定会计制度
D.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15.下列各种分步法中,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的方法是( )。 (满分:2.5)
A.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B.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法
16.计算出来的废品净损失应( )。 (满分:2.5)
A.分配列入当月同种合格品的成本中
B.分配列入当月各种合格品的成本中
C.直接列入当月的“制造费用”科目中
D.直接列入当月的“管理费用”科目中
17.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满分:2.5)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18.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若原材料不是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性投入的,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但在每道工序是一次投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第一道工序为30千克,第二道工序为60千克,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 (满分:2.5)
A.22%
B.67%
C.100%
D.97%
1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满分:2.5)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20.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 (满分:2.5)
A.生产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二、多选题:
21.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某批产品完工以前,成本计算单只需按月登记() (满分:2.5)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工时数
D.生产成本
E.制造费用
22.期间费用包括( )。 (满分:2.5)
A.制造费用
B.财务费用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E.辅助生产费用
23.下列各项中,不作为废品损失核算的有( )。 (满分:2.5)
A.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
B.产品入库后因保管不善造成的变质损失
C.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D.产品出售后发生的三包费用
24.下列各项中,应通过“财务费用”科目核算的有( )。 (满分:2.5)
A.金融机构手续费
B.一般借款发生的汇兑损失
C.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D.现金折扣
E.商业折扣
25.在下列情况中,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的是( )。 (满分:2.5)
A.车间规模很大
B.车间只有这一种产品
C.制造费用很多
D.制造费用很少
E.车间不生产产品
2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成本项目的是( )。 (满分:2.5)
A.外购材料
B.直接材料
C.燃料和动力
D.废品损失
E.直接人工
27.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满分:2.5)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成本计算特点
D.废品损失的计算
E.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28.计算废品净损失时,应考虑的内容有 ( )。 (满分:2.5)
A.废品的残值
B.废品的应收赔款
C.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D.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E.入库后发现的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9.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是() (满分:2.5)
A.数字准确
B.文字整洁
C.内容完整
D.排列整齐
E.编报及时
30.采用定额车根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 (满分:2.5)
A.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B.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E.产品产量较大
三、判断题:
31.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以实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 )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2.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应定期进行,成本计算期与某批次或定单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应保持一致。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3.分类法与产品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联系,只要产品种类繁多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4.季节性和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5.在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随产量减少而增加。( )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6.联产品的成本应该包括其所应负担的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继续加工成本。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7.标准成本差异是实际成本与计划产量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8.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39.本月发生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须从本月的收入中扣除。( )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40.所有的成本报表,不论对内、对外都要求计算上绝对准确。 (满分:2.5)
A.错误
B.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