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劳动经济学1164》17秋在线作业12题目
《劳动经济学1164》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
1.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满分:3)
A.正向 B.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2.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满分:3)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C.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不变
D.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3.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 (满分:3)
A.劳动数量的增加
B.劳动时间的延长
C.劳动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
D.劳动条件的改善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 ) (满分:3)
A.劳动供给增加
B.劳动供给减少
C.劳动需求增加
D.劳动需求减少
5.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 (满分:3)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6.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满分:3)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7.下列(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满分:3)
A.提高税率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扩大政府购买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8.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满分:3)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
9.大卫?李嘉图建立在( )基础上的分配论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高峰。 (满分:3)
A.市场法则论
B.劳动价值论
C.工资基金说
D.边际效用论
10.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 (满分:3)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不足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11.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 (满分:3)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12.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 (满分:3)
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
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消人力资本存量
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13.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 (满分:3)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14.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 (满分:3)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15.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所以总供给等于( ) (满分:3)
A.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总额
B.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储蓄总额
C.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减去储蓄的余额
D.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消费加上储蓄的总额
16.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 (满分:3)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7.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来支付。 (满分:3)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18.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 (满分:3)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
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19.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 (满分:3)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20.从总供给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成因的通货膨胀类型是( ) (满分:3)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调整型通货膨胀
D.惯性通货膨胀
二、多选题:
21.等成本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其斜率( ) (满分:4)
A.等于零
B.为正值
C.为负值
D.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E.取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
22.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 ) (满分:4)
A.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不动
C.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E.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
23.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降低雇用调整的成本,雇用调整对策的具体形式有( ) (满分:4)
A.存货调整
B.商品数量调整
C.商品价格调整
D.变更劳动关系调整
E.劳动投入量调整
24.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有( ) (满分:4)
A.信息障碍
B.成本障碍
C.体制障碍
D.市场缺陷
E.心理障碍
25.个人劳动力供给是指( ) (满分:4)
A.单个劳动者的工作决策
B.劳动者个人决定是否参加社会劳动
C.劳动者个人决定何时工作
D.劳动者个人决定准备工作多长时间
E.劳动者个人决定如何支配闲暇时间
三、判断题:
26.效率工资能促进员工努力工作,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工资制度。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7.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起相反作用。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8.其他生产要素供给弹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9.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小。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劳动经济学1164》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的。 (满分:3)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2.技术进步对( )的就业影响较大。 (满分:3)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3.下列(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满分:3)
A.提高税率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扩大政府购买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4.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 (满分:3)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5.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 (满分:3)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6.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 (满分:3)
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
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消人力资本存量
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7.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 (满分:3)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
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8.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满分:3)
A.正向
B.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9.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满分:3)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
10.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 (满分:3)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1.效率合约是指( ) (满分:3)
A.工会效率最大化
B.用人单位效率最大化
C.用人单位的等利润曲线与工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些点
D.工人效率最大化
12.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 (满分:3)
A.劳动数量的增加
B.劳动时间的延长
C.劳动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
D.劳动条件的改善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延期支付方式的是( ) (满分:3)
A.带薪休假
B.免费工作午餐
C.折价优惠商品
D.失业保险
14.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 (满分:3)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15.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满分:3)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C.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不变
D.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16.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满分:3)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17.大卫?李嘉图建立在( )基础上的分配论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高峰。 (满分:3)
A.市场法则论
B.劳动价值论
C.工资基金说
D.边际效用论
18.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 (满分:3)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19.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 (满分:3)
A.供给的增加
B.供给的下降
C.需求的增加
D.需求的下降
20.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为正值
二、多选题:
21.劳动经济学家把引起补偿性工资差别的非工资性因素归纳为( ) (满分:4)
A.恶劣的劳动条件与伤害危险
B.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评价
C.职业和收入的稳定性
D.劳动的时间长度
E.劳动的数量与质量
22.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有( ) (满分:4)
A.信息障碍
B.成本障碍
C.体制障碍
D.市场缺陷
E.心理障碍
23.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生产厂商能够确定( ) (满分:4)
A.本企业员工的工资率
B.雇佣多少雇员
C.生产多少产品
D.本企业产品的价格
E.本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24.年纪大的人更不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原因是( ) (满分:4)
A.投资的直接成本较大
B.投资后未来收益持续期相对较短
C.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大
D.投资后的收益增量规模较小E.老年人记忆力下降
25.等成本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其斜率( ) (满分:4)
A.等于零
B.为正值
C.为负值
D.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E.取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
三、判断题:
26.效率工资能促进员工努力工作,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工资制度。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7.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起相反作用。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8.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起相反作用。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9.女性工人进入就业越多,男性工人的就业机会就越少。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