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17秋《社会医学》平时作业123资料
《社会医学》17秋平时作业1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所具有的特征: (满分:5)
A.综合考察处于某种状态的人的行为能力
B.忽视了生理状况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C.注重自我评价的结果
D.多采用主观指标
E.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即其瞬时性
2.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满分:5)
A.1980 B.1981
C.1982 D.1985
E.1991
3.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 (满分:5)
A.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病人
B.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病人
C.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病人
D.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病人。
4.封闭式问卷的缺点是 (满分:5)
A.。不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者
B.问卷回收率低
C.容易发生笔误
D.回答问卷中的问题可能占用较多的时间
E.拒答率高
5.测量卫生服务利用的常用指标有: (满分:5)
A.两周患病率
B.慢性病患病率
C.两周患者就诊率
D.两周患病天数
6.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满分:5)
A.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自身免疫
B.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和劳动卫生
C.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和公共场所
D.公共场所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劳动卫生
E.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7.关于利益相关集团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满分:5)
A.利益相关集团是指某些人、团体或者机构,他们能够改变某个政策目标,影响目标实现
B.利益相关集团分析主要分析各个集团的利益以及他们所动用的资源
C.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时主要分析不同利益相关集团的可见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
D.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是卫生政策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
8.目前谈到的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指: (满分:5)
A.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
B.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
D.从机械论医学模式向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E.从社会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健康行为的必备条件为 (满分:5)
A.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行为必须具有一致性
B.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
C.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D.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10.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 (满分:5)
A.魏尔啸
B.诺尔曼
C.盖林
D.希波克拉底
E.恩格尔
二、多选题:
1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满分:5)
A.经济因素
B.生物遗传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E.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12.“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体目标是 (满分:5)
A.促进环境保护
B.增加期望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C.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改善健康的公平程度
D.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利用这一系统提供的服务
E.促进国际和平
13.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什么? (满分:5)
A.环境污染和破坏
B.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
C.心理健康问题
D.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E.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
14.生命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满分:5)
A.生理状态
B.心理状态
C.经济状况
D.社会功能状态
E.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15.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哪几类? (满分:5)
A.健康人群
B.亚健康人群
C.高危人群
D.重点保健人群
E.病人
16.社会病特点是 (满分:5)
A.广泛性
B.时代性
C.复杂性
D.危害性
E.社会性
三、判断题:
17.机械论医学模式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8.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为保障健康水平客观需要的卫生服务量。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9.社区诊断是研究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范围内人群中健康状况或疾病与有关变量的关系,如人群中的卫生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测量,某些重要因素,包括生物、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等因素,对疾病和健康影响的判断,对各类卫生问题的判断,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提供和利用及其趋势的评价和分析,对卫生政策的效果、效益评价,对卫生信息的分析等。通过社区诊断确定社区的卫生问题、主要卫生问题、优先考虑的问题、健康危险因素,合理分配、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群健康,为制定社区卫生规划、实施有效管理、进行科学评价提供依据。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0.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人群健康水平。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1.定性研究的重点是获得研究现象的数量指标。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社会医学》17秋平时作业2
一、单选题:
1.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顺序依次为: (满分:5)
A.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B.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C.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医疗卫生保健
D.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环境因素
E.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保健、生物遗传、环境因素
2.从文化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可以将文化分为 (满分:5)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B.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
C.智能文化、主文化、反文化
D.智能文化、思想文化、规范文化
3.社区卫生服务是指 (满分:5)
A.治疗小伤小病
B.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
C.负责特殊人群的基本医疗服务
D.环境卫生
E.以上都不对
4.社会制度的含义是 (满分:5)
A.社会政策和社会法律
B.社会形态和各种具体制度
C.社会经济形态和行为准则
D.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5.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重点应是 (满分:5)
A.治疗疾病
B.预防和促进健康
C.社区康复
D.计划生育
E.寻找各种致病因素
6.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满分:5)
A.增强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B.促进卫生技术的进步、提高服务质量
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
D.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E.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7.社区构成的五要素有 (满分:5)
A.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生活服务设施、文化背景、生活方式
B.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生活服务设施、文化背景、生活方式
C.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生活服务设施、文化背景、管理机构
D.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管理机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
8.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满分:5)
A.患者人群
B.全体居民
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
E.传染病人群
9.以下哪项内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满分:5)
A.社会卫生状况
B.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C.疾病的发生原因
D.社会卫生策略
E.卫生服务状况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0.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A.是一种医学观
B.是指生物医学模式
C.是以医学为对象的方法论
D.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二、多选题:
11.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满分:5)
A.缴纳税收
B.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
C.养育子女
D.生产和消费
E.赡养老人
12.健康危险因素个体评价的优缺点是什么? (满分:5)
A.优点在于:非常直观,能够给被评价对象一个明确的概念
B.缺点在于:通过行为改变,彻底消除危险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因为很多行为是集体发生的,个人不能选择。
C.缺点在于:非常抽象,不能给被评价对象一个明确的概念
D.优点在于:健康危险因素的个体评价较多地考虑到到危险因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E.缺点在于:健康危险因素的个体评价较多地考虑到到危险因素对人生命的量的方面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13.人口发展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满分:5)
A.人口越多社会越贫穷
B.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要素
C.人口流动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D.人口数量过多将会加重社会负担
E.人口越少生产越落后
14.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 (满分:5)
A.无形性
B.本源性
C.软约束
D.稳定性
15.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什么? (满分:5)
A.环境污染和破坏
B.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
C.心理健康问题
D.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E.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
16.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动因是什么? (满分:5)
A.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B.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的深化
C.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D.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
E.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三、判断题:
17.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是用生活质量来调整期望寿命或生存年数而得到的一个新指标。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8.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人群健康水平。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9.“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身体已经发生了可以检查出的病变的一种生理状态。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0.社会卫生状况是指影响人群健康的诸社会因素的状况。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1.卫生服务需要是人们根据主观判断提出的对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社会医学》17秋平时作业3
一、单选题:
1.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包括: (满分:5)
A.健康人群
B.亚健康人群
C.高危人群
D.病人
E.以上都是
2.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 (满分:5)
A.社会公益性事业
B.社会福利性事业
C.公益性福利事业
D.福利性公益事业
E.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3.关于概率抽样方法的误差大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满分:5)
A.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B.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4.调查研究往往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满分:5)
A.单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E.定额抽样
5.下列答案哪一项不是反映医疗需要量的指标: (满分:5)
A.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
B.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C.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人数
D.两周每千人就诊次数
E.每人每年休工日数
6.思想文化主要是通过影响( )作用于人群健康 (满分:5)
A.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B.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
C.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
D.行为和生活方式
E.科学技术和生活知识
7.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自评自己的生命质量,应选用的量表 (满分:5)
A.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
B.普适性量表
C.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
D.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
E.疾病影响量表
8.下列哪一项正确 (满分:5)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死亡概率可能高于当地同性别年龄组的平均水平。
B.健康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C.自创性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而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E.一般性危险型实际年龄接近于评价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9.社会医学创立于 (满分:5)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E.20世纪
10.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是 (满分:5)
A.实用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B.实用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保密原则
C.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D.保密原则,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二、多选题:
11.关于卫生政策的描述,哪些是对的? (满分:5)
A.对人群健康水平影响不明显
B.包括卫生领域内的措施,如医疗卫生技术、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全球卫生策略。
C.卫生政策指由政府或权威机构以社会健康为根本利益依据,制定并实施的关于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的总称。
D.是由企业制订的
E.包括卫生相关领域的措施,即与人群健康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措施。
12.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包括哪几类? (满分:5)
A.健康人群
B.亚健康人群
C.高危人群
D.重点保健人群
E.病人
13.社会病特点是 (满分:5)
A.广泛性
B.时代性
C.复杂性
D.危害性
E.社会性
14.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满分:5)
A.缴纳税收
B.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
C.养育子女
D.生产和消费
E.赡养老人
15.冒险行为的特征有 (满分:5)
A.不是人类群体或个体所必需的
B.这些行为是否导致损失主要是由机会决定的
C.主题清楚地知道这些行为对自身造成损失的机会比较大
D.冒险过程本身和冒险的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冒险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E.以上答案都正确
16.初级卫生保健是 (满分:5)
A.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
B.依靠切实可行、技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会和国家能够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
C.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中心和活动的焦点
D.高水平的医疗技术
E.是社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判断题:
17.健康危险因素是指在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慢性病发生、发展及死亡有关的诱发因素。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8.心身疾病是指那些主要地或完全地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而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9.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以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0.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人群健康水平。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1.机械论医学模式把人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而疾病是机器出现故障和失灵,因此需要修补与完善。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