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17秋《文学概论》平时作业123
《文学概论》17秋平时作业1一、单选题:
1.“风格”一词最初所属的学科是 (满分:4)
A.法学 B.神学
C.哲学 D.修辞学
2.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 (满分:4)
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
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C.以雅文学为主导
D.以俗文学为主导
3.完美意象是以表达()_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满分:4)
A.哲理观念
B.哲学思想
C.内心情感
D.思想观念
4.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 文本。 (满分:4)
A.创意型
B.再现型
C.象征型
D.表现型
5.抒情话语是一种()话语. (满分:4)
A.表现性
B.表情性
C.抒情性
D.象征性
6.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顶峰人物是() (满分:4)
A.黑格尔
B.康德
C.费尔巴哈
D.谢林
7.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满分:4)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刘熙载
8.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 (满分:4)
A.哲理性
B.形象性
C.生动性
D.荒诞性
9.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把艺术生产的流程表述为 (满分:4)
A.物→心→乐
B.心→物→乐
C.物→乐→心
D.乐→心→物
10.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这是指 (满分:4)
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
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
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
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
二、多选题:
11.依据塑造艺术形象的不同方式来给文学作品进行类的划分,可将其区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满分:4)
A.叙事类文学
B.诗体类文学
C.抒情类文学
D.戏剧类文学
E.影视类文学
12.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满分:4)
A.抒情内容
B.抒情话语
C.抒情现实
D.抒情自我
13.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满分:4)
A.及时性
B.纪实性
C.文学性
D.真实性
14.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诗主要包括: (满分:4)
A.史诗
B.诗剧
C.田园诗
D.故事诗
E.咏史诗
15.下列与游戏说理论有关的人是 (满分:4)
A.德漠克利特
B.康德
C.歌德
D.席勒
三、判断题:
16.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要求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放到它产生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考察,而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地就作品而论作品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7.文学创造是指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其过程是十分单一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8.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关系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单项运动,而是主客体之间的双向运动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9.自20世纪初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0.艺术真实是主观真、诗意真实的统一.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1.抒情角色则是指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2.生活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3.文学批评是在专门文学阅读中伴随着欣赏而出现的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4.文学并不寻求直接实际利益的满足,具有审美超越性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5.经济、物质生产与文学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往往存在着不平衡关系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文学概论》17秋平时作业2
一、单选题:
1.“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满分:4)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2.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满分:4)
A.意象
B.意境
C.肌理
D.格调
3.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称() (满分:4)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延留
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满分:4)
A.八体
B.十体
C.十二体
D.二十四体
5.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满分:4)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刘熙载
6.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满分:4)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刘熙载
7.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满分:4)
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结构主义
8.在我国,“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中。 (满分:4)
A.《庄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论语》
9.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 (满分:4)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哲学
10.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_______效果 (满分:4)
A.领悟
B.延留
C.净化
D.共鸣
二、多选题:
11.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单就中国文学发展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主要经历了 (满分:4)
A.口语媒介
B.文字媒介
C.印刷媒介
D.大众媒介
E.网络媒介
12.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 (满分:4)
A.再现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逼真性
1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有() (满分:4)
A.文学艺术是历史的产物
B.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C.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
14.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满分:4)
A.真实性
B.革命性
C.情感性
D.倾向性
15.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表现在() (满分:4)
A.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B.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C.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艺术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D.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三、判断题:
16.陌生化就是在文学作品中为读者描写奇异的异域风光。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7.比喻是借他物(喻本)来表现某物(喻体)的修辞方式.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8.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即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产-文学消费过程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9.场景是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故事通过场景而显现为具体生动的形象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0.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它不具有意识形态性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1.灵感在艺术构思阶段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思维方式.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2.共鸣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或僻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的基础上的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3.从句法分析的角度不能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即叙述句来概括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4.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5.形象的变形是作家想象力对于现实的超越.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文学概论》17秋平时作业3
一、单选题:
1.“雅与俗”在文学领域被使用具有的含义 (满分:4)
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功利性与无功利性
C.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
D.创作与接受
2.托尔期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 (满分:4)
A.表现情感
B.宣泄情感
C.传达情感
D.投射情感
3.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的文学思潮是 (满分:4)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
4.“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 (满分:4)
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
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
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
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
5.文学接受理论中\\\填空\\\这一术语是由()提出来的。 (满分:4)
A.加达默尔
B.姚斯
C.伊瑟尔
D.英加登
6.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满分:4)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7.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与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二者在审美形态上的区别是 (满分:4)
A.前者突出个性刻画,后者突出共性特征
B.前者体现为类型性格,后者表现为个性典型
C.前者是一个符号式人物,后者是对生活的“镜子”式模仿
D.前者是某种观念的图解,后者是生活的复制
8.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满分:4)
A.语言表现
B.体裁类型
C.结构安排
D.形象创造
9.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 (满分:4)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康德
D.费尔巴哈
10.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是() (满分:4)
A.社会生活
B.精神生活
C.自然界
D.心理世界
二、多选题:
11.由于批评家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修养与理论背景,其思维更加 (满分:4)
A.科学化
B.客观化
C.规范化
D.理性化
1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和观众 (满分:4)
A.作品
B.艺术家
C.语言
D.情感
E.符号
13.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满分:4)
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
14.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是() (满分:4)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主义
15.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满分:4)
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
三、判断题:
16.文学不能反映丑的生活,丑的生活也不是文学的现实客体.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7.抒情性作品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的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8.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社会生活的某一特殊领域.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19.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美学的(审美的)和现实的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0.灵感在艺术构思阶段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思维方式.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1.文学理论侧重对文学作历史的研究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2.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著(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而来的,而且与它们始终不曾完全脱离关系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3.形象期待即读者由作品中的某种单一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4.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25.一般说来不同档次的文学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不同层次的文学读者在数量上呈现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 (满分:4)
A.错误
B.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