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17秋《写作概论》平时作业123参考
《写作概论》17秋平时作业1一、单选题:
1.从描写的风格看,描写可分为 (满分:5)
A.白描与细描
B.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主观描写与客观描写
D.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2.桌子有餐桌、收桌、办公桌,或木桌、石桌等,其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满分:5)
A.分解说明
B.举例说明
C.分类说明
D.诠释说明
3.文章运思中的理序指的是 (满分:5)
A.考虑文章体裁的具体类型和样式
B.设置线索、脉络,安排材料,使主题得到充分展开
C.确定主题的提炼方向和表达类型
D.根据主题类型和文体规格选择合乎要求的材料
二、多选题:
4.提炼主题选择独特的角度主要是指 (满分:5)
A.新的事实角度
B.新的人物角度
C.新的观察角度
D.新的说明角度
E.新的认识角度
5.杂文的写作方法有 (满分:5)
A.从实入手,就实论虚
B.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C.勾勒形象,托物寓理
D.多种运思,巧于谋篇
6.解说词扩引的内容有 (满分:5)
A.知识的扩引
B.画面的扩引
C.情理的扩引
D.事物的扩引
E.历史的扩引
7.消息的写作原则与要求主要有 (满分:5)
A.报道要迅速及时
B.内容要完全真实
C.内容要新鲜
D.结构独特,篇幅短小
E.以客观叙述为主
8.加强科学小品趣味性的方法有 (满分:5)
A.把科学知识编织成有情节的小故事
B.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内容,富于情趣
C.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知识内容
D.塑造感人的人物形象
E.标题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
9.文艺评论的写作要求是 (满分:5)
A.知人论世,精研作品
B.抓住特点,写出新意
C.重视优点,表扬为主
D.叙议结合,有理有据
E.“析”“赏”交融,文情并茂
10.怎样使语言生动 (满分:5)
A.要使用描绘性的词语和具体形象的写法
B.多用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格
C.采用提纯的口语
D.词语搭配要新颖
E.灌注情感
11.常见的记叙文开头方式有 (满分:5)
A.开门见山,提出基本观点
B.交代背景和事由
C.指明论述范围和对象
D.描绘场面
E.介绍人物
12.用数字说明,其主要功能是 (满分:5)
A.使引文大大简化
B.使表意更加清晰
C.使形式新颖别致
D.使版面有所变化
E.辅助文字说明使之形象化
13.科学论文的特点 (满分:5)
A.科学性
B.实用性
C.条理性
D.规范性
E.简洁性
14.杂文写作中常用的形象化说理手法有 (满分:5)
A.讲故事
B.打比方
C.“立此存照”
D.列数据
E.下定义
15.好的语感具体表现为 (满分:5)
A.对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特殊情味更感兴趣
B.阅读时善于追索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层意图
C.阅读时喜欢摘记文章的各种词语和句子
D.写作时善于寻找新鲜的词语和别致的句法
E.写作时尽量使用规范的缩略语和名人名句
16.议论的三要素是 (满分:5)
A.论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
17.间接抒情的方式主要有 (满分:5)
A.因人抒情
B.因事抒情
C.因物抒情
D.因景抒情
E.因言抒情
三、判断题:
18.提炼主题时,选取新颖、独特的角度主要包括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认识角度。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19.语言描写的基本要求是要个性化,口语化.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0.对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动作,不但要精心刻画,而且还可以让这种动作在作品中反复出现,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人物。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写作概论》17秋平时作业2
一、单选题:
1.写叙事性文章谋篇布局最根本的内在依据是 (满分:5)
A.文章体裁的特点
B.作者个性的风格
C.对象深层的联系
D.读者接受的心理
2.用于文章中的观念性材料,准确无误,经得起核实,并且用得恰当贴切,就是 (满分:5)
A.具体的材料
B.形象的材料
C.确凿的材料
D.典型的材料
3.文章写作中对于材料取舍起决定作用的是 (满分:5)
A.文章的表达方式
B.文章的体裁
C.文章的主题
D.文章的结构
二、多选题:
4.过渡的手段有 (满分:5)
A.小标题
B.过渡词
C.关联词
D.过渡句
E.空行
5.文艺评论的写作要求是 (满分:5)
A.知人论世,精研作品
B.抓住特点,写出新意
C.重视优点,表扬为主
D.叙议结合,有理有据
E.“析”“赏”交融,文情并茂
6.观察的基本要求是 (满分:5)
A.端正观察态度
B.选取多种途径
C.选好观察点
D.运用比较方法
E.加入理性思考
7.结构的完整性表现为 (满分:5)
A.构成文章的各个局部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
B.构成文章整体的各个局部要相对齐备,不可无故残缺
C.各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要适当
D.结构实质上是作者主观思路和事物客观逻辑性相结合的产物
E.结构一定要反映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和秩序,但又决不是对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始形态的照抄或简单复制
8.“泰山之高,冠于群山,其实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海拔高度才1524米,在五岳中,只比1290米的南岳衡山高224米,比1997米的西岳华山,2017米的北岳恒山就低得多。”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满分:5)
A.分类说明
B.引用说明
C.比较说明
D.诠释说明
E..数字说明
9.议论的三要素是 (满分:5)
A.论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
10.划分段落的原则有 (满分:5)
A.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与\\\完整性\\\
B.段落要前后一致
C.段落要有内在的逻辑性
D.段落要匀称得当,长短适度
11.间接抒情的方式主要有 (满分:5)
A.因人抒情
B.因事抒情
C.因物抒情
D.因景抒情
E.因言抒情
12.杂文的特点有 (满分:5)
A.迅速针砭现实弊病
B.取材丰富多彩
C.议论形象化
D.短小犀利,幽默讽刺
E.语言丰富多彩
13.从风格来划分,描写可分为 (满分:5)
A.细描
B.直接描写
C.间接描写
D.白描
14.写作活动的基本特点有 (满分:5)
A.个体性
B.独创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15.用列条叙述法写作条例正文,须写出 (满分:5)
A.条规
B.措施
C.根据
D.实施说明
E.目的
16.过渡的具体方法 (满分:5)
A.过度词组
B.过渡段
C.过渡句
D.过度词
17.消息的种类主要有 (满分:5)
A.动态消息
B.综合消息
C.经验总结
D.述评消息
三、判断题:
18.指出对方论证的方法论存在着不合逻辑的错误称为归谬法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19.主题是从作家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的.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0.提炼主题时,选取新颖、独特的角度主要包括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认识角度。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写作概论》17秋平时作业3
一、单选题:
1.提炼主题时,着重披露其隐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这种方法适用于 (满分:5)
A.侧重叙事的文章
B.侧重状物的文章
C.侧重抒情的文章
D.侧重议论的文章
2.不仅是单纯的感官心理活动,还应加入理性思考的搜集材料的方法是 (满分:5)
A.调查
B.观察
C.体验
D.检索
3.鲁迅小说<祝福>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满分:5)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平叙
二、多选题:
4.观察的基本要求是 (满分:5)
A.端正观察态度
B.选取多种途径
C.选好观察点
D.运用比较方法
E.加入理性思考
5.科学语体的特点有 (满分:5)
A.具有逻辑性、严密性和准确性
B.多用口头词语、句式多变
C.句式相对复杂严谨
D.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形象性和鼓动性
E.很少使用夸张、双关等积极修辞格
6.下列各种资料,属于第二手的有 (满分:5)
A.会议记录
B.分类剪报
C.资料汇编
D.统计报表
E.读书笔记
7.消息的特点主要有 (满分:5)
A.形象生动
B.内容真实,用事实说话
C.迅速及时
D.简短精粹
8.议论类文章划分层次的常见方式 (满分:5)
A.并列式
B.递进式
C.总分式
D.分总式
9.开头的作用 (满分:5)
A.揭示文章的主要事实或主要意义
B.抒发感情和渲染氛围
C.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D.有利于表现主题和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路
E.能够吸引和引导读者阅读
10.议论的一般要求有 (满分:5)
A.论点要简明扼要
B.论点要正确深刻
C.论据要确凿有力
D.论据要丰富多彩
E.论证要严密有序
11.说明的要求有 (满分:5)
A.富于变化
B.表述明晰
C.态度客观
D.注重品位
E.内容科学
12.描写的一般要求有 (满分:5)
A.具体形象
B.交代清楚
C.特征鲜明
D.概念准确
E.形神兼备
13.环境描写主要包括 (满分:5)
A.社会环境描写
B.自然环境描写
C.景物描写
D.场面描写
14.使语言简洁的方式有 (满分:5)
A.多用短句
B.适当采用文言词语
C.讲究含蓄
D.避免堆砌
E.提纯口语
15.文章需要过渡的情况有 (满分:5)
A.文章由总到分、由分到总时
B.从叙述一件事到叙述另一件事时
C.修辞方式变换时
D.表达方式变换时
16.从描写对象的存在状态来划分,描写可分为 (满分:5)
A.行动描写
B.动态描写
C.静态描写
D.心理描写
17.由于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质,所以它的语言表达应以___、___、___为主 (满分:5)
A.精确
B.严密
C.庄重
D.生动
E.简明
三、判断题:
18.相对来说,消息篇幅长,通讯篇幅短.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19.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即直接刻画.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20.消息只能叙述,而通讯则在叙述的基础上,加以描写、抒情、议论,还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满分:5)
A.错误
B.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