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11-4 20:54:54

地大17秋《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12资料

地大《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在阶级划分过程中,赖特将____置于阶级划分的首要地位。          (满分:4)
    A.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B.资格认定性技能
    C.组织资产的能力    D.学历水平
2.____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形成的准备阶段。          (满分:4)
    A.原始蒙昧时期
    B.血缘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对偶家庭
3.____是群婚向个体婚的过渡阶段。          (满分:4)
    A.群婚制
    B.血缘婚制
    C.伙婚制
    D.对偶婚制
4.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____的过程。          (满分:4)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逆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对偶婚制是一种____的形式。          (满分:4)
    A.从妇居
    B.从夫居
    C.单居制
    D.核心制
6.乔治·米德被认为是____的开创者。          (满分:4)
    A.符号互动论
    B.角色理论
    C.参照群体理论
    D.戏剧理论
7.____以女子为主,存在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具有“母权制”的典型特征。          (满分:4)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8.____把角色定义为:角色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满分:4)
    A.拉尔夫·林顿
    B.弗洛伊德
    C.乔治·米德
    D.雅各布·莫雷诺
9.____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满分:4)
    A.内群体
    B.参照群体
    C.所属群体
    D.正式群体
10.按照联合国1960年的定义,____是指社区成员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状况,并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程序。          (满分:4)
    A.社区建设
    B.社区服务
    C.社区管理
    D.社区发展
11.____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满分:4)
    A.社会角色
    B.角色集
    C.规定性角色
    D.先赋角色
12.在现代社会,女性为了自我发展,努力地学习和改造自己,以尽可能取得社会对女性新的社会角色的认同。这是____的具体体现。          (满分:4)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逆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3.从获得角色的方式角度,可把社会角色分为____。          (满分:4)
    A.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B.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C.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D.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14.一位女工程师,在家里是丈夫的妻子,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在单位里是工程师,对老同学又是朋友,对客人又是主人......,由此形成了一个____。          (满分:4)
    A.社会角色
    B.角色集
    C.规定性角色
    D.自致角色
二、多选题:
15.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____。          (满分:4)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1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____。          (满分:4)
    A.整体变迁
    B.局部变迁
    C.自发的社会变迁
    D.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E.进步的社会变迁
    F.倒退的社会变迁
17.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____。          (满分:4)
    A.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B.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C.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
    D.社会制度的变迁
18.下列哪些不属于文化现象:____。          (满分:4)
    A.社会制度
    B.社会变迁
    C.法律
    D.道德
    E.地震
    F.海啸
19.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邓肯提出了“新生态学”,他认为应从____几个变量组成的生态复合体上加以研究。          (满分:4)
    A.人口
    B.组织
    C.环境
    D.技术
    E.法律
20.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观影响较大的有____。          (满分:4)
    A.社会唯名论
    B.社会经验论
    C.社会唯实论
    D.功能主义
21.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属于____。          (满分:4)
    A.渐进的社会变迁
    B.激进的社会变迁
    C.自发的社会变迁
    D.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E.进步的社会变迁
    F.倒退的社会变迁
22.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____。          (满分:4)
    A.遗传性
    B.复合性
    C.超个人性
    D.象征性
    E.传递性
    F.变迁性
23.一个群体能够自我维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____。          (满分:4)
    A.群体必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
    B.成员的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C.群体赋予其成员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D.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各种欲求
24.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概括为:____。          (满分:4)
    A.实体婚姻
    B.孩子
    C.生活共同体
    D.朋友
25.根据社会互动情境的不同划分方法,商品交易属于____。          (满分:4)
    A.熟悉情境
    B.工作情境
    C.工具关系
    D.混合关系
地大《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在阶级划分过程中,赖特将____置于阶级划分的首要地位。          (满分:4)
    A.是否占有生产资料
    B.资格认定性技能
    C.组织资产的能力
    D.学历水平
2.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____的过程。          (满分:4)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逆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3.按照联合国1960年的定义,____是指社区成员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状况,并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程序。          (满分:4)
    A.社区建设
    B.社区服务
    C.社区管理
    D.社区发展
4.从获得角色的方式角度,可把社会角色分为____。          (满分:4)
    A.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B.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C.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D.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5.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迅速,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不再为生活发愁,他们开始更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还经常会向自己的晚辈学习一些社会上的新兴事物,例如互联网。这种现象属于____。          (满分:4)
    A.初始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6.____一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H·海曼在1942提出。它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          (满分:4)
    A.社会群体
    B.参照群体
    C.角色集
    D.同龄群体
7.下列关于种姓制度说法错误的是:____。          (满分:4)
    A.种姓制度与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以及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紧密相连
    B.种姓制度实行族内婚
    C.种姓制度最高为刹帝利
    D.种姓制度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即确定的
8.我国目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同步现象,是____的现实体现。          (满分:4)
    A.文化边际
    B.文化堕距
    C.文化震惊
    D.文化变迁
9.____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满分:4)
    A.内群体
    B.参照群体
    C.所属群体
    D.正式群体
10.对偶婚制是一种____的形式。          (满分:4)
    A.从妇居
    B.从夫居
    C.单居制
    D.核心制
11.在社会学中,文化能够世代相传是指文化能够____。          (满分:4)
    A.纵向传递
    B.横向传递
    C.交互传递
    D.逆向传递
12.____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满分:4)
    A.主文化
    B.亚文化
    C.物质文化
    D.非物质文化
13.____是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互动和交换遵循公平原则。          (满分:4)
    A.二人关系
    B.工作情境
    C.社交情境
    D.工具关系
14.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____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满分:4)
    A.互动关系
    B.交换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15.____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满分:4)
    A.初始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逆向社会化
16.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干部、工人和农民三种职业群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的评价,是一种____。          (满分:4)
    A.种姓制度
    B.身份制度
    C.等级制度
    D.平等制度
17.依据群体中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把群体划分____。          (满分:4)
    A.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B.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C.内群体和外群体
    D.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二、多选题:
18.家庭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____。          (满分:4)
    A.原始蒙昧时期
    B.血缘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对偶家庭
    E.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F.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19.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____。          (满分:4)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人口分布
20.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属于____。          (满分:4)
    A.渐进的社会变迁
    B.激进的社会变迁
    C.自发的社会变迁
    D.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E.进步的社会变迁
    F.倒退的社会变迁
21.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概括为:____。          (满分:4)
    A.实体婚姻
    B.孩子
    C.生活共同体
    D.朋友
22.一个群体能够自我维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____。          (满分:4)
    A.群体必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
    B.成员的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C.群体赋予其成员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D.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各种欲求
23.婚姻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____。          (满分:4)
    A.群婚制
    B.血缘婚制
    C.伙婚制
    D.对偶婚制
    E.一夫一妻制
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____。          (满分:4)
    A.整体变迁
    B.局部变迁
    C.自发的社会变迁
    D.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E.进步的社会变迁
    F.倒退的社会变迁
25.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          (满分:4)
    A.F· H·吉丁斯
    B.乔治·齐美尔
    C.迪尔克姆
    D.G·塔尔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大17秋《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