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 发表于 2017-11-4 13:00:07

华师17秋《比较文学》在线作业题目

华师《比较文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    )。它的出现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满分:3)
    A. 17世纪末    B. 18世纪末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末
2.(    )是一门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          (满分:3)
    A. 形象学
    B. 主题学
    C. 文类学
    D. 比较诗学
3.《管锥编》的作者是(    )。          (满分:3)
    A. 钱钟书
    B. 鲁迅
    C. 林纾
    D. 王国维
4.(    )是打破时空界限,比较研究没有关联的国家之间相同或相似的文学类型,以探寻文学发展的规律和各民族文学的特征。          (满分:3)
    A. 文类的空间比较
    B. 文类的缺类研究
    C. 文类的共时比较
    D. 文类的历时比较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          (满分:3)
    A. 曹丕
    B. 刘勰
    C. 钟嵘
    D. 司空图
6.对中西悲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西方的戏剧理论对悲剧和喜剧这两者样式有着严格的限定和区别。
    B. 中国一贯重视悲剧的喜剧因素和演出的喜剧效果,往往悲剧中混杂着喜剧因素,但又与悲剧基调浑然一体。
    C. 中国古典悲剧理论认为,悲剧中的人物必须出身于名门贵族,他们是神话、传说或者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不是普通人。
    D.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悲剧对悲剧人物的身份、地位、家庭,是否有历史依据等都没有严格的限制。
7.(    )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声誉、成就和影响,这种研究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的,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寻。          (满分:3)
    A. 流传学
    B. 渊源学
    C. 媒介学
    D. 主题学
8.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红楼梦》和《金瓶梅》的比较,都属于(    )的范围。          (满分:3)
    A. 民族文学
    B. 世界文学
    C. 总体文学
    D. 比较文学
9.“世界文学”大致有三种不尽相同的涵义。第一种涵义指全球文学。第二种涵义指“伟大的”、“经典的”作品,或者说世界公认的最好作品。第三种涵义即(    )所倡导的世界文学。          (满分:3)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歌德
    D. 康德
10.文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姻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即(    )。          (满分:3)
    A. 文艺心理学
    B. 比较心理文学
    C. 翻译学
    D.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以下对中国近代比较文学的先驱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所作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4)
    A. 严复、梁启超等人对西方文化、文学的翻译、提倡和对中外文化、文学的比较,可视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在现代中国的滥觞。
    B. 林纾不仅在翻译上开一代风气之先,而且在其译作序跋中,就中西小说的题材、结构、技巧和作家等方面作颇有深意的比较。
    C.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成为用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国传统文学的开山之作。
    D. 鲁迅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摩罗诗力说》就是希望通过传播西方诗人的伟力以振兴中国。
2.影响研究的局限是(    )。          (满分:4)
    A. 偏重于实证,注重来源与影响的研究,忽略了作品的整体性,妨碍了对作品的总体感悟,从而削弱了作品的魅力。
    B. 由于对事实的强调,研究的范围也受到限制。
    C. 研究对象的选择缺乏严格的限定,甚至有使其研究范围大得无法为一个学科所容纳的危机。
    D. 由于不同民族都存在着亚文化或者异质性文化的问题,往往使平行研究的结论缺乏周全和严密。
3.以下宗教对文学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宗教对作家的影响,如禅宗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B. 有些作家或诗人本身就是信奉宗教的虔诚信徒,宗教信仰与意识在他们的创作中会自然而然有所流露。
    C. 宗教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艺术表现技巧。
    D.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日益疏远,并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宗教倾向的文学作品。
4.以下采用“通感”的是(    )。          (满分:4)
    A.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的“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
    B. 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C. 圣?马丁的“看见发光的音调”。
    D. 贾岛《客思》中的“促织声尖尖似针”。
5.以下属于相似人物的比较研究的是(    )。          (满分:4)
    A. 《十日谈》“海盗与丈夫”中的女主人公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易卜生的娜拉三位女性形象的比较
    B.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俄罗斯作品中“多余人”形象的比较
    C. 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与我国宋元话本中的杜十娘形象的比较
    D. 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与鲁迅《伤逝》中的子君的比较
6.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          (满分:4)
    A.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传入以及它与儒道文化的冲突、渗透和交融。
    B. 元代以来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欧洲传教士来华,近代西方科学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化的冲突和交流。
    C.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所发生的广泛的中西文化的交流。
    D. 鸦片战争前的闭关锁国政策。
7.世界文学有哪几种涵义。(    )          (满分:4)
    A. 指全球文学,即通过对许多国家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的评述写出一部世界文学史。
    B. 指“伟大的”、“经典的”作品,或者说世界公认的最好作品。
    C. 歌德所倡导的世界文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D. 韦勒克所倡导的世界文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8.佛教对我国文学批评有很深的影响,表现在(    )。          (满分:4)
    A. 以禅理论诗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色之一。
    B. 韵味说。
    C. 妙悟说。
    D. 神韵说。
9.意境与典型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满分:4)
    A. 意境侧重于景物描绘。
    B. 典型侧重于人物塑造。
    C. 意境更偏重于主体情感的表现。
    D. 典型更注重客观形象的再现。
10.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是(    )。          (满分:4)
    A. 有助于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
    B. 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
    C. 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
    D. 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大体则有”是说各种文学类别都有自己的基本构成因素、特点和规律,它是人们在长期文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约定俗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离骚》和《神曲》的比较属于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中西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态度就不尽相同。西方诗人寄情于山水,往往托物吟志,赋予山水以自身的人格;而中国诗人在山水面前则往往有一种对立或征服的欲望。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文类的概念源于希腊。柏拉图在《诗学》中对文学类别提出了区分的原则。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文学理论批评对音乐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对色彩和空间意识的吸收上。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我国古代学者对“文学”一词的理解偏于狭窄,主要囿于诗文范围,其分类主要是“两分法”即韵文和散文两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通过翻译,作家从中获得有益的思想营养和写作技巧,周立波译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而创作《暴风骤雨》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在文学和绘画的关系中,文学对绘画的借鉴是明显的,绘画对文学的借鉴则几乎没有。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为我国第一部完整、严密的文学理论著作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受到的宗教影响是极为明显的。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阐发研究是一种研究文学理论批评在不同国度传播和流变的方法。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7秋《比较文学》在线作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