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秋《教学系统设计》在线作业
华师《教学系统设计》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 )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 (满分:2)
A. 总结性评价 B. 事后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2.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 )对知觉的研究。 (满分:2)
A. 加涅
B. 格雷戈克
C. 瑞格卢斯
D. 威特金
3.( )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采用电视图象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形声教材。 (满分:2)
A. 电视教材
B. 教学实况录象片
C. 多媒体教学软件
D. 网络课程
4.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性模式是( )。 (满分:2)
A. “肯普模式”
B. “史密斯-雷根式模式”
C. “九五矩阵”
D. “细化模式”
5.( )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运用的是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演绎和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满分:2)
A. 绝对评价
B. 相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6.( )在加涅理论基础上加以总结,构成了“九五矩阵”。 (满分:2)
A. 加涅
B. 梅瑞尔
C. 瑞格卢斯
D. 奥苏贝尔
7.( )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满分:2)
A. 电视教材
B. 教学实况录象片
C. 多媒体教学软件
D. 网络课程
8.按照( )的定义,认知结构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或者就教材而言, 指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满分:2)
A. 加涅
B. 梅瑞尔
C. 瑞格卢斯
D. 奥苏贝尔
9.情境——陶冶教学策略有时也称暗示教学策略,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 )首创,主要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满分:2)
A. 克内克
B. 格雷戈克
C. 罗扎诺夫
D. 威特金
10.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律,动机( )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 (满分:2)
A. 高等
B. 中等
C. 低等
D. 不同等级
11.加涅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提出了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满分:2)
A. 加涅
B. 梅瑞尔
C. 瑞格卢斯
D. 奥苏贝尔
12.( )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满分:2)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外部驱力
13.( )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提出了很多富有创见的观点: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教学科学”;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规定性的教学理论。 (满分:2)
A. 加涅
B. 梅瑞尔
C. 瑞格卢斯
D. 奥苏贝尔
14.( )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之外,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定其优劣。 (满分:2)
A. 绝对评价
B. 相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15.( )是指当前所学的内容(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不存在类属关系,也不存在总括关系,但却具有某种共同或相关属性的情况。 (满分:2)
A. 类属关系
B. 总括关系
C. 并列组合关系
D. 上下位关系
二、多选题:【20道,总分:40分】
1.美国学者马杰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要素,即( )等。 (满分:2)
A. 行为
B. 条件
C. 要素
D. 标准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把参照系数放在学习者(工作者)所在的环境即机构外部
B. 形成的差距突破的机构内部的要求
C. 不能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D. 对于社会需求的描述具有超前性和预测性
3.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上看,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可分为( )等几种。 (满分:2)
A.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B.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C. 网络教学模式
D.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4.“肯普模式”认为: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强制( )等基本要素。 (满分:2)
A. 教学目标
B. 学习者特征
C. 教学资源
D. 教学评价
5.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 )等类型。 (满分:2)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认知策略
D. 动作技能
E. 态度
6.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可以从( )三个内驱力来解释。 (满分:2)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外部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7.电视教材的教学特点包括( )等。 (满分:2)
A. 具有特定的教学对象
B. 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C. 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D. 具有模糊的教学目标
8.CSCL过程模型系统大致可分为( )等阶段。 (满分:2)
A. 学习者特征分析
B. 分组
C. 学习过程
D. 总结评价
9.基布勒等人于1981年提出应把动作技能分为( )等四类。 (满分:2)
A. 全身运动
B. 细微协调动作
C. 非言语性表达
D. 言语行为
E. 认知
10.巴纳西宏观系统设计的基本观点包括( )。 (满分:2)
A. 反复和螺旋式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快速原型
B. 教学系统设计分析与综合的动态特征
C. 存在于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多层次相互作用
D. 参与性设计
11.网络教学的评价过程包括( )等阶段。 (满分:2)
A. 准备阶段
B. 实施阶段
C. 处理阶段
D. 反馈阶段
12.设计活动的特征包括( )。 (满分:2)
A. 设计活动具有普遍性
B. 设计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后理性认识活动
C. 设计活动的主体是设计者
D. 设计活动主要是一种理论的应用活动
13.理论按性质,可以分为( )。 (满分:2)
A. 基础理论
B. 应用理论
C. 规定性理论
D. 描述性理论
14.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评价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重视对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及学习者的进步的评价
B. 强调基于真实任务的背景驱动的评价
C.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D. 重视高层次学习目标的评价
15.到目前为止,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归纳为( )三个层次。 (满分:2)
A.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B. 以“艺术”为中心的层次
C.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D.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16.示范——模仿教学策略也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策略,主要由( )等步骤组成。 (满分:2)
A. 动作定向
B. 参与性练习
C. 自主练习
D. 技能的迁移
17.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包括( )等。 (满分:2)
A. 视听结合,多维度呈现教学信息
B. 存储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
C. 传送方式多样化
D. 传送方式单一化
18.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是( )。 (满分:2)
A.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
B.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
C.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学科
D.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描述性学科
19.情境——陶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等步骤。 (满分:2)
A. 创设情境
B. 自主活动
C. 集体活动
D. 总结转化
20.按评价的功能不同,教学评价可以分为( )等。 (满分:2)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自我评价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不可逆性即指儿童无法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回到起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由于多媒体技术自身的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使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过程或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不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是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用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期望状态)与学习者的学习现状做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认知内驱力是指学习者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定量评价则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的是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习者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这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根据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电视教材的特点,电视教材的教学设计一般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电视教材是以文字说明为主呈现教学内容,声音解说、活动图象起辅助性作用的一种视听结合的教学媒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节点是存贮数据或信息的单元,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特定的主题,它的大小有严格的限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即学习倾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所谓渐进分化是指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应首先呈现,然后按细节和具体性逐渐分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亦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掌握学习教学策略由奥苏贝尔等人提出,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 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所教内容并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策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与方法, 适用于所有学科。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