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秋《信息管理学基础》在线作业参考
华师《信息管理学基础》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都属于信息管理的( ) (满分:2)
A. 政策范畴
B. 法律范畴
C. 技术范畴
D. 人文范畴
2.研究者们将信息政策看做是与国家层面相关的一个问题,认为信息政策属于( ) (满分:2)
A. 社会政策范畴
B. 经济政策范畴
C. 科学技术政策范畴
D. 公共政策范畴
3.信息管理是一个新概念,它出现于( ) (满分:2)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4.信息化指标可以检验国家信息产业经济政策的( ) (满分:2)
A. 公平性和客观性
B. 有效性和便利性
C. 科学性和正确性
D. 及时性和稳定性
5.信息政策的目标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所实现的利益协调和( ) (满分:2)
A. 关系协调
B. 经济协调
C. 分配关系
D. 经济关系
6.信息由信息生产者直接流向信息利用者,称为信息传递的( ) (满分:2)
A. 正规渠道
B. 非正规渠道
C. 正式交流
D. 非正式交流
7.技术管理阶段发展起来的背景是( ) (满分:2)
A. 图书馆出现之后
B.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C. 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D. 在重视经济,社会人文因素的条件下
8.信息政策问题是指能够列入政策制定议程的( ) (满分:2)
A. 社会现实问题
B. 客观社会问题
C. 信息产业问题
D. 信息服务问题
9.我国国家信息政策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通用化以( ) (满分:2)
A. 实现公平
B. 实现效率
C. 保证安全
D. 科学管理
10.狭义的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 ) (满分:2)
A. 分类
B. 主题
C. 规划
D. 立法
11.信息管理的实质是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的( ) (满分:2)
A. 社会效用
B. 经济效用
C. 社会价值
D. 效用价值
12.MIS的诞生和发展出现在信息管理的( ) (满分:2)
A. 资源管理阶段
B. 技术管理阶段
C. 传统管理阶段
D. 知识管理阶段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CIO逐步向CKO转变。此处CKO是指( ) (满分:2)
A. 信息总监
B. 知识总监
C. 行政总监
D. 财政总监
14.广义信息管理涉及对信息活动各种要素进行组织和控制,这种要素中包括( ) (满分:2)
A. 计算机软件
B. 政府信息管理
C. 机构
D. 政府
15.信息管理的信息生产与开发分目标是指合理组织规划信息的生产和开发,确保( ) (满分:2)
A. 无用信息转化为有用信息
B. 分散信息转化为集中信息
C. 有害信息转化为无害信息
D. 潜在信息转化为现实信息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是( ) (满分:4)
A. 信息称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
B. 信息资源难于管理和控制
C. 纯粹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
D. 需要从经济的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E. 计算机提供了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
2.我国学术界认为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信息政策是国家发展与管理信息产业的( ) (满分:4)
A. 方针
B. 措施
C. 准则
D. 规范
E. 行动指南
3.信息管理的具体任务有( ) (满分:4)
A. 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广泛地搜集分布在各类信息资源和信息载体中的信息,解决“信息分布分散”与“用户利用信息要求合理集中”的矛盾
B. 按照信息内容或形式方面的联系,分门别类地将信息组成有机整体,解决“信息结构无序”与“用户利用信息要求系统化”的矛盾
C. 将有用的信息从大量的信息中提炼出来,并加以综合,形成综述类信息产品,解决“信息量大、质杂”与“用户利用信息要求浓缩、优质”的矛盾
D. 全方位、多途径地位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满足用户的特定的信息需求,解决“信息集中统一管理”与“用户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的矛盾
4.围绕信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学科,包括( ) (满分:4)
A. 信息组织
B. 信息检索
C. 信息系统
D. 信息用户
E. 信息市场
5.信息管理要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组织和控制,这些要素包括( ) (满分:4)
A. 文献
B. 信息
C. 人
D. 机器
E. 机构
6.信息管理的分目标包括( ) (满分:4)
A. 信息获取
B. 信息的生产与开发
C. 信息利用
D. 信息集成
E. 信息管理机制
7.人们在信息管理研究中创造的卓有成效的方法有( ) (满分:4)
A. 分类
B. 主题
C. 元数据
D. 搜索引擎
E. 各类信息系统
8.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总体特征有( ) (满分:4)
A. 政府部门所需信息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B. 政府部门要求信息新颖及时、准确可靠、精悍实用
C. 政府部门所需信息的形式主要是印刷型文件和档案/口头信息和电子型信息
9.以下有关信息流传递渠道的表述,正确的有( ) (满分:4)
A. 一般信息流的传递渠道包括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两条
B. 信息有生产者直接流向利用者称作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
C. 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利用者称作信息传递的非正规渠道
D. 在人类社会早期信息量较小,通过非正规渠道较容易获得所需信息
E.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日益关注
10.用户的信息需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出的一般规律有( ) (满分:4)
A. 递进性
B. 多重性
C. 阶段性
D. 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信息资源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用户的信息提问就是指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用语言或文字将自己的信息需求向信息提供者表述出来的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信息资源的科学功能是指信息资源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功能,也就是信息资源为知识的生产和发展服务的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信息管理是一个专门性很强的领域,其理论方法主要涉及信息与管理领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信宿是传送信息的介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实物型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是直观形象、真实可靠、不易失真,但传递和保存不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信息与狭义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文件组织的特点主要有数据共享性差、数据不一致性、数据独立性差、数据结构化程度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没有信息能力的个人或团体不可能成为信息用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信源的特征有发散性、多样性和互补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信息资源按其发生领域的不同,可分为物理信息资源、生物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从人文角度,广义的信息管理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的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数字和文本可以统称为文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国家信息政策不是一种单一领域、单一目标、体现单一价值的个别政策构成的缺乏关联的组合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从参与的要素来看,信息交流由信源、信宿、信道和信息符号四类要素组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