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eng 发表于 2017-11-3 19:55:20

华师17秋《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参考

华师《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什么学说呢?          (满分:2)
    A. 递层演进说    B. 历史进化说
    C. 帝皇演进说    D. 传位演进说
2.元大都和以下哪个都城比较相像?          (满分:2)
    A. 紫禁城
    B. 西安古都
    C. 明中都
    D. 南京故都
3.中国早期农业的主要作物是?          (满分:2)
    A. 小米
    B. 小麦
    C. 水稻
    D. 玉米
4.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          (满分:2)
    A. 赣语
    B. 湘语
    C. 粤语
    D. 闽语
5.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          (满分:2)
    A. 清朝
    B. 唐朝
    C. 宋朝
    D. 秦朝
6.北京元明清时期作为首都的一个弊端是?          (满分:2)
    A. 物资不足
    B. 没有农作物
    C. 政权分散
    D. 地理位置差
7.曾被我们称作为“救荒作物”的是?          (满分:2)
    A. 玉米
    B. 紫薯
    C. 白薯
    D. 红薯
8.从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可以看出,中国各个地区的房屋结构基本都以哪种形式为主?          (满分:2)
    A. 土楼
    B. 四合院
    C. 碉楼
    D. 一颗印
9.北方菜偏重于以下哪种口味?          (满分:2)
    A. 咸
    B. 甜
    C. 辣
    D. 酸
10.人类最初开始选择的定居地是在?          (满分:2)
    A. 平原之下
    B. 森林中
    C. 山洞之中
    D. 湖泊岸边
11.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          (满分:2)
    A. 小米生长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
    B. 山坡
    C. 河流边
    D. 平原
12.汉语属于哪个语系?          (满分:2)
    A. 阿拉伯语系
    B. 印欧语系
    C. 汉藏语系
    D. 阿尔泰语系
13.中国房子的高度与宽度主要取决于?          (满分:2)
    A. 统治阶级的要求
    B. 气候的影响
    C. 木材的长度
    D. 地理原因
14.东部菜偏重于一下哪种口味?          (满分:2)
    A. 咸
    B. 甜
    C. 辣
    D. 酸
15.我国哪一地区首先出现的文字?          (满分:2)
    A. 西部地区
    B. 东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南部地区
16.元明清的首都是在?          (满分:2)
    A. 洛阳
    B. 杭州
    C. 开封
    D. 北京
17.秦、汉、唐的首都都设立在?          (满分:2)
    A. 西安
    B. 杭州
    C. 北京
    D. 南京
18.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          (满分:2)
    A. 公元前1500年
    B. 公元前1600年
    C. 公元前400年
    D. 公元前2000年
19.我们所说的“吃”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分为几个阶段呢?          (满分:2)
    A. 四个
    B. 一个
    C. 两个
    D. 三个
20.南派始创的浓密墨点法,又称?          (满分:2)
    A. 落茄点
    B. 落叶点
    C. 落点
    D. 花落点
二、多选题:【10道,总分:20分】

1.关于越剧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越剧曲腔刚劲
    B. 越剧发源于绍兴附近
    C. 越剧后来发展成都是女子来承担角色
    D. 越剧是京剧的前身
2.以下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人们发现甲骨文是在清朝
    B.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
    C. 甲骨文刻在龟甲上
    D. 目前人们已经完全“破译”了甲骨文
3.以下属于丝绸之路中所运送的商品的是?          (满分:2)
    A. 马匹
    B. 丝绸
    C. 茶叶
    D. 陶瓷
4.西安是以下哪个朝代的首都?          (满分:2)
    A. 春秋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5.我国首都的区位,按时代来分,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          (满分:2)
    A. 第五个阶段宋是个转折时期,由西安转开封、洛阳,再到杭州。
    B. 第一阶段是夏、商、周,距今三千年左右
    C. 第二阶段是秦、汉、唐经宋至元、明、清。
    D. 第四个阶段的元、明、清是在北京。这个阶段自公元前二百年至今
6.关于中国南北经济的转换,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在宋朝以前,黄河的下游支流都是在偏北的地区
    B. 宋朝时,为了防止金兵的入侵,将黄河进行改道,所有的支流都在开封的附近
    C. 宋朝时期,金朝侵入中原之后,也不对黄河进行治理,最终导致了黄河支流地区的经济衰落
    D. 宋朝时,因为北方的农业基础的垮台,导致了手工业的发展也开始南迁
7.中国早期主要的农作物是?          (满分:2)
    A. 小米
    B. 小麦
    C. 水稻
    D. 玉米
8.吃的几个阶段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满分:2)
    A. 温饱问题
    B. 大锅饭问题
    C. 打牙祭问题
    D. 品味问题
9.顾恺之被称为三绝指的是?          (满分:2)
    A. 画绝
    B. 唱绝
    C. 文绝
    D. 痴绝
10.关于晋商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晋商在明王朝经营边境贸易之时,不仅与当地的官员发生联系,同时,也和边境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发生联系。
    B. 晋商是十大商帮之首
    C. 清政府国力日危,无法偿还从晋商的票号中借取的钱财,极大的影响了晋商的经济。
    D. 在钱的转换中,晋商通过对当铺和钱庄的改进,形成了票号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南宋的首都是在杭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丝绸之路的第一次中断是在唐朝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山水画南北宗之分是以艺术思想和审美思想来分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气势磅礴是苏州园林的特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原因主要与政治集权有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我国在清朝末年兴起了白话文运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文明的四大标志是城市、青铜器、文字和国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三皇指的是天皇、帝皇、人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中国早期农业主要作物只是水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丝绸之路中丝绸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君臣时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反应北宋时期风俗的画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北宋的首都是在洛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饮食酸菜可以减少高血压病情的出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我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唐宋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曾有一段时间被称为“救荒作物”的是白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元明清的首都是在北京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人类最初开始选择的定居地是在山洞之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相比较而言,粤语是我国方言中最为复杂的语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和亲政策实施后,新疆各国和中原地区的交往十分的频繁,汉朝政府总会给予当地国家以一些物资的帮助,而当地的国家在朝贡的时候,沿途各地都会给予访亲队伍很大的便利,对于所带物品都不收取关税,因此访亲队伍也会带些商品进行买卖,这个就是朝贡贸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7秋《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