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17秋《教育学》作业_1234资料
17秋《教育学》作业_1第1题(单选题)人的发展指的是( )
A.思想发展
B.身体发展
C.智力发展
D.身心发展
第2题(单选题)形式型教学策略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 )三种类型
A.大班教学
B.小班教学
C.个别教学
D.分层次教学
第3题(单选题)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教育漫话》
第4题(单选题)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论语》
C.《大学》
D.《学记》
第5题(单选题)课程即全部的教学要素及其运动过程。这反映的课程定义为课程即( )
A.社会改造的过程
B.教学科目
C.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D.学习者的经验
第6题(单选题)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这使得美国朝野震惊。在进行了深刻反思后,美国于1958年颁布了( ),这被认为是揭开了世界规模的“教育竞争”、“教育改革”的序幕
A.《国防教育法》
B.《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C.《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
D.《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第7题(单选题)“七艺”是指( )
A.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B.文法、法律、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C.文法、修辞、演说术、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D.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第8题(单选题)美国教育史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人们将这一论点称为教育的( )
A.劳动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第9题(单选题)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
A.示范——模仿
B.情境——陶冶
C.传递——接受
D.引导——发现
第10题(单选题)教育的( )是指按办学形式划分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在全部教育中的比例关系
A.纵向结构
B.横向结构
C.形式结构
D.布局结构
第11题(单选题)智力测验属于( )
A.常模参照
B.成长参照
C.标准参照
D.能力参照
第12题(单选题)科学研究的( ),实质上是科学从业余变为职业的过程。学校为其提供了理想的母体
A.法制化
B.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第13题(单选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教学必须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第14题(单选题)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第15题(单选题)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
A.奥苏贝尔
B.罗杰斯
C.布鲁纳
D.赫尔巴特
第16题(多选题)影响人身心等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有( )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17题(多选题)教师职业的从业要求包括( )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具有规定的学历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D.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第18题(多选题)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 )
A.全面教育原则
B.全员激励原则
C.自主参与原则
D.心理相容原则
第19题(多选题)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舒尔茨
B.皮奥雷
C.伯格
D.多林格
第20题(多选题)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波拉德将中学女生分为三类:( )
A.娱乐型
B.好孩子型
C.玩笑者型
D.坏孩子型
第21题(判断题)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管理和服务能力( )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作为特殊的专业人员,一个教师的成长周期要比其他人才的成长周期都长( )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西周的选士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评价选拔人才的制度( )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学生评价即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过程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 )
A.正确
B.错误
17秋《教育学》作业_2
第1题(单选题)1904年美国心理学家( )发表了《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观点,为教育测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A.桑代克
B.高尔顿
C.冯特
D.泰勒
第2题(单选题)教育的( )是指教育的类别或专业划分的各类教育在教育总体系中的比例关系
A.纵向结构
B.横向结构
C.形式结构
D.布局结构
第3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
A.等级性
B.专制性
C.道统性
D.法制化
第4题(单选题)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要( )
A.抓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第5题(单选题)在我国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 )
A.建立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评价组织
B.确定评价目标和评价任务
C.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D.整理分析信息资料
第6题(单选题)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外部动力
D.内部动力
第7题(单选题)( )是我国教育民主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根本保障
A.发达的生产力
B.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第8题(单选题)教学管理首先是( )的管理
A.教学内容
B.教学思想
C.教学方法
D.教学原则
第9题(单选题)著名教育学者哈格里夫斯在《人际关系与教师》中将教师在教室中的角色分为三种类型,其中( )型教师喜欢“驱使”学生学习
A.驯狮
B.娱乐
C.浪漫
D.消耗
第10题(单选题)( )是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说明某一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将学生分类排队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标准化成绩测验
D.客观测验
第11题(单选题)从历史进程来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 )问题
A.民主
B.自由
C.平等
D.公平
第12题(单选题)( )的教育平等观把社会不平等归结为个体的竞争能力,因而学校教育的大众化可以为个体提供各种发展机会,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等
A.古代朴素
B.古典自由主义
C.“民主主义学派”
D.技术绩效主义
第13题(单选题)( )是科学界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和习惯为倾向性,是科学的人道本质所要求的价值理念、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A.科学知识
B.科学方法
C.科学教育
D.科学精神
第14题(单选题)( )是为世俗的封建主培养随从的教育,学习“七技”、诗歌等
A.行会学校
B.城市学校
C.骑士教育
D.大学
第15题(单选题)鉴于( )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育中也有一些与之相应的举措,如优生教育、潜能开发等
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学校教育
D.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16题(多选题)下列有关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B.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C.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D.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第17题(多选题)教学过程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由于它具有( )等特点
A.间接性
B.引导性
C.简捷性
D.规范性
第18题(多选题)根据知识类型划分,可将课程划分为( )
A.自然科学课程
B.社会科学课程
C.人文科学课课程
D.外围课程
第19题(多选题)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是指( )
A.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B.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C.教育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
D.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
第20题(多选题)泰勒指出,组织经验时必须符合三条原则( )
A.连续性
B.顺序性
C.一致性
D.整合性
第21题(判断题)斯金纳对黑猩猩的学习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提出了顿悟学习理论( )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只有在适宜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中介作用下,才能变为现实( )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英国的达尔文通过对个体差异的长期研究,于1869年发表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揭开了教育测量的序幕( )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博比特是目标模式的首创者( )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一般来说,教育级别较高,教育投资中的人员经费所占比重相对较多,基本建设费用和其他公用经费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
A.正确
B.错误
17秋《教育学》作业_3
第1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非正规教育的范畴 ( )
A.岗位培训
B.旅游
C.学校教育
D.看书读报
第2题(单选题)西方社会化理论要求着重培养和训练社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 )
A.能力
B.技术
C.知识
D.个性品质
第3题(单选题)( )的全面、合理与个性化导向,是研究教学效率问题的前提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育方针
第4题(单选题)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希腊
B.罗马
C.斯巴达
D.雅典
第5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的( )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第6题(单选题)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隐私权决定的
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荣誉权决定的
第7题(单选题)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中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第8题(单选题)“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社会性
B.顺序性
C.相似性
D.差异性
第9题(单选题)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反映的课程定义为课程即( )
A.社会改造的过程
B.教学科目
C.课程目标
D.学习者的经验
第10题(单选题)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发展水平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军事
第11题(单选题)“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遗传决定论
D.二因素论
第12题(单选题)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第13题(单选题)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初等义务教育到( )基本上得以普及
A.文艺复兴以后
B.18世纪
C.19世纪末
D.20世纪60年代
第14题(单选题)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第15题(单选题)“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A.教育
B.遗传素质
C.环境
D.个人主观努力
第16题(多选题)学科课程的优点包括( )
A.从易到难地排列教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
B.按照学科体系或自身逻辑组织课程,能够以最有逻辑、最经济、最实用、最真实也最容易消化的形式来阐述知识
C.过于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因而也过于专业化,造成了各学科之间的隔离
D.学科课程忽视了知识的实用价值
第17题(多选题)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 )
A.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经济体制制约着教育体制
D.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第18题(多选题)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是指( )
A.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B.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C.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D.教育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
第19题(多选题)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是指( )
A.学校通过培养创新型的高级人才而更新着文化
B.高等学校的学术科研是教育文化创新的直接表现
C.教育通过融合各种文化实现着文化创新的功能
D.学校向学生传授人类社会生产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
第20题(多选题)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有( )等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学策略
第21题(判断题)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 )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学生文化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多种影响的“合金”( )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教育民主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具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主教育( )
A.正确
B.错误
17秋《教育学》作业_4
第1题(单选题)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高,我们就可以说,该测验的( )较高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第2题(单选题)“文以载道”说明教学必须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第3题(单选题)“科学管理之父”是( )
A.泰罗
B.马斯洛
C.梅奥
D.韦伯
第4题(单选题)( )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第5题(单选题)“望梅止渴”反映的是( )的思想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强化理论
D.认知学习理论
第6题(单选题)( )总结出学习的三条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华生
第7题(单选题)最早使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美国的( )
A.舒尔茨
B.丹尼森
C.斯特鲁米林
D.鲍尔斯
第8题(单选题)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 )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
A.榜样
B.实践
C.训练
D.记忆
第9题(单选题)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第10题(单选题)( )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第11题(单选题)( )参照模式是一种比较以前的情况,学生本次表现所体现的是进步还是退步的模式
A.常模参照
B.成长参照
C.标准参照
D.能力参照
第12题(单选题)美国学者( )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施瓦布
D.泰勒
第13题(单选题)( )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潜在课程
第14题(单选题)( )创立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模式被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他也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科尔伯格
D.罗杰斯
第15题(单选题)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第16题(多选题)科学技术通过( )两个途径影响教育
A.行政手段
B.思想观念
C.技术手段
D.经济手段
第17题(多选题)教育的基本文化功能包括( )
A.文化的传承
B.文化的选择
C.文化批判
D.文化创新
第18题(多选题)学生学业评价包括( )等几种参照模式
A.常模参照
B.成长参照
C.标准参照
D.能力参照
第19题(多选题)下列有关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述正确的有( )
A.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B.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内容
C.文化影响着教育办学理念和风格
D.文化是介于政治、经济和教育之间的一个纽带,起着中介性的作用
第20题(多选题)我国法律规定,青少年应享有的权利有( )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受尊重的权利
D.安全的权利
第21题(判断题)神话起源论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
A.正确
B.错误
第22题(判断题)布莱特效应是指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 )
A.正确
B.错误
第23题(判断题)课程文化不是以学校中的某个群体为载体,而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
A.正确
B.错误
第24题(判断题)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以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等的制约( )
A.正确
B.错误
第25题(判断题)一般来说,科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投资中的人员经费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基本建设费用和其他公用经费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
A.正确
B.错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