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老师 发表于 2017-10-20 17:18:58

东财17秋《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123参考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    )是指社会成员在各阶层、职业间的流动不受制度性限制的流动模式。          (满分:4)
    A. 水平式流动    B. 开放式流动
    C. 封闭式流动    D. 混合式流动
2.从空间性上看,大学属于(    )。          (满分:4)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专能社区
    D. 精神社区
3.在我国,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机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由于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对农村青年不利的社会化机制,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    )。          (满分:4)
    A.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B.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C. 代差问题
    D. 社会发展迅速
4.“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的(    )特点。          (满分:4)
    A.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B. 成员之间难以替代
    C.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D. 整合程度较高
5.(    )对社会越轨进行控制的最有效途径。          (满分:4)
    A. 内在控制
    B. 外在控制
    C. 正式控制
    D. 非正式控制
6.“近水楼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相互交往过程中(    )的必要性。          (满分:4)
    A. 活动空间接近
    B. 群体成员间的接触时间长
    C. 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D. 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7.(    )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为了社会正常运行,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公平是必要的,分层在维持社会方面具有某种有益的功能。          (满分:4)
    A. 社会功能论
    B. 冲突论
    C. 社会进化论
    D. 平衡论
8.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社会成员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发挥着不同的职能。这是社会分化中的(    )分化。          (满分:4)
    A. 水平
    B. 垂直
    C. 横向
    D. 纵向
9.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满分:4)
    A.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 内群体和外群体
    C.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0.(    )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环节。          (满分:4)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目标的确定
    C. 政策方案的评估
    D. 社会政策执行
二、多选题:【15道,总分:60分】

1.影响人们获得职业地位的个人条件有:(    )。          (满分:4)
    A. 性别
    B. 就业制度
    C. 文化程度
    D. 亲属关系
2.初级群体的功能有(    )。          (满分:4)
    A. 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
    B. 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C. 维护社会秩序
    D. 压抑个性的形成
    E. 可能干扰正式组织的关系
3.从社会角度,劳动就业的社会经济意义包括:(    )。          (满分:4)
    A. 创造社会财富
    B. 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C. 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D.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4.下列哪几项属于评比性文化(    )。          (满分:4)
    A. 自强
    B. 自立
    C. 庆典方式
    D. 礼仪
    E. 姿态
    F. 无忧答案网
5.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    )。          (满分:4)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6.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有(    )。          (满分:4)
    A. 家庭原有的生产功能
    B. 教育功能日趋社会化
    C. 赡养功能日趋社会化
    D. 邻里等的名存实亡
7.从社会变迁方式角度划分,社会变迁可分为(    )。          (满分:4)
    A. 整体变迁
    B. 局部变迁
    C. 渐进的社会变迁
    D. 激进的社会变迁
8.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有(    )。          (满分:4)
    A. 美国芝加哥学派
    B. 人类学
    C. “完形主义心理学”
    D. 社会戏剧论
9.下列行为哪些是社会互动行为(    )。          (满分:4)
    A. 通信
    B. 工作往来
    C. 上网聊天
    D. 回答问题
    E. 朋友见面相互打招呼
10.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包括(    )。          (满分:4)
    A. 家庭
    B. 学校
    C. 同龄群体
    D. 工作单位
    E. 大众传播媒介
11.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正确的论述是(    )。          (满分:4)
    A.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B.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C. 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结果之一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
    D.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趋于大龄化
12.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    )。          (满分:4)
    A. 遗传性
    B. 复合性
    C. 超个人性
    D. 象征性
    E. 传递性
    F. 变迁性
13.家庭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满分:4)
    A. 原始蒙昧时期
    B. 血缘家庭
    C. 普那路亚家庭
    D. 对偶家庭
    E. 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F.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14.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          (满分:4)
    A. 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 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
    C. 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
    D. 职业体系日趋开放
    E. 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日益扩大
15.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即(    )。          (满分:4)
    A. 失衡
    B. 失范
    C. 文化冲突
    D. 价值崩溃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三(随机)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    )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          (满分:4)
    A.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 夫妻关系
    C. 婆媳关系
    D. 祖孙关系
2.(    )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满分:4)
    A. 地缘关系
    B. 业缘关系
    C. 群体关系
    D. 个人关系
3.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满分:4)
    A. F·法林顿
    B. J·斯坦纳
    C. 桑德斯
    D. 波尔斯
4.20世纪50年代前,狭义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    )为研究对象。          (满分:4)
    A. 少年儿童
    B. 青年人
    C. 中年人
    D. 老年人
5.(    )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也是社会变迁的动力。          (满分:4)
    A. 环境变化因素
    B. 科技进步因素
    C. 社会价值观
    D. 生活方式变化
6.在(    )阶段,家庭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满分:4)
    A. 新家庭产生阶段
    B. 生育和抚养子女阶段
    C. 孩子陆续就业和结婚阶段
    D. 家庭收缩阶段
    E. 空巢阶段
    F. 家庭灭亡阶段
7.下列有关冲突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团体间的冲突有利于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
    B. 冲突不利于社会变迁
    C. 冲突对方所争夺的目标既可相同也可不同
    D.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败对方
8.拟剧论的倡导者是(    )。          (满分:4)
    A. 赫伯特·H·海曼
    B. 乔治·霍曼斯
    C. 埃里森
    D. 欧文·戈夫曼
9.(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满分:4)
    A. 社会
    B. 社会制度
    C. 社会关系
    D. 社会机制
10.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          (满分:4)
    A. 自然环境
    B. 社会文化环境
    C. 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目标
    D. 组织目标的参与者
二、多选题:【15道,总分:60分】

1.目前,在社区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    )。          (满分:4)
    A. 人类生态学方法
    B. 人类学方法
    C. 社会体系方法
    D. 人类系统学方法
2.下列观点哪些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          (满分:4)
    A. 在社会互动中起中介作用的是符号
    B.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C. 符号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D.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的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3.集合行为,也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的特征有(    )。          (满分:4)
    A. 人数众多
    B. 非组织性
    C. 行为者相互依赖
    D. 突发性
4.下列哪些属于狭义的社会组织(    )。          (满分:4)
    A. 氏族
    B. 家庭
    C. 企业
    D. 政府
    E. 学校
5.从近代家庭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来看,(    )比例在上升,世界多数国家的家庭呈现出小型化趋势。          (满分:4)
    A. 复合家庭
    B. 主干家庭
    C. 核心家庭
    D. 单亲家庭
    E. 单身家庭
6.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    )。          (满分:4)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7.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    )。          (满分:4)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8.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正确的论述是(    )。          (满分:4)
    A.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B.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C. 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结果之一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
    D.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趋于大龄化
9.人口老龄化的后果:(    )。          (满分:4)
    A. 它将带来老年人口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
    B. 增加劳动力人口的社会负担
    C. 将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
    D.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相伴随
10.失业的原因可能是:(    )。          (满分:4)
    A. 经济原因
    B. 社会原因
    C. 组织原因
    D. 劳动者自身原因
11.下列行为哪些是社会互动行为(    )。          (满分:4)
    A. 通信
    B. 工作往来
    C. 上网聊天
    D. 回答问题
    E. 朋友见面相互打招呼
12.从社会变迁方式角度划分,社会变迁可分为(    )。          (满分:4)
    A. 整体变迁
    B. 局部变迁
    C. 渐进的社会变迁
    D. 激进的社会变迁
13.为什么说改革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          (满分:4)
    A. 改革适应社会主义的历史要求
    B. 改革能主动、有成效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C. 改革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自我完善
    D. 改革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14.下列哪些是角色距离现象的具体表现(    )。          (满分:4)
    A. 军纪不严的士兵
    B. 衣冠不整的教授
    C. 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
    D. 退休后的老同志回到家中
15.从社会角度,劳动就业的社会经济意义包括:(    )。          (满分:4)
    A. 创造社会财富
    B. 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C. 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D.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    )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环节。          (满分:4)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目标的确定
    C. 政策方案的评估
    D. 社会政策执行
2.在(    )阶段,家庭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满分:4)
    A. 新家庭产生阶段
    B. 生育和抚养子女阶段
    C. 孩子陆续就业和结婚阶段
    D. 家庭收缩阶段
    E. 空巢阶段
    F. 家庭灭亡阶段
3.下列有关冲突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团体间的冲突有利于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
    B. 冲突不利于社会变迁
    C. 冲突对方所争夺的目标既可相同也可不同
    D.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败对方
4.(    )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满分:4)
    A. 社会
    B. 社会制度
    C. 社会关系
    D. 社会机制
5.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的文化模式(    )。          (满分:4)
    A. 语言
    B. 艺术
    C. 京剧
    D. 习俗
    E. 科学
6.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    )的过程。          (满分:4)
    A. 预期社会化
    B. 发展社会化
    C. 逆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7.社会整合理论(Social Integration)是由法国社会学家(    )提出来的。          (满分:4)
    A. 帕森斯
    B. 奥格本
    C. 迪尔克姆
    D. 斯宾塞
8.在社会学中,文化能够世代相传是指文化能够(    )。          (满分:4)
    A. 纵向传递
    B. 横向传递
    C. 交互传递
    D. 逆向传递
9.(    )认为,近现代社会,权力在分层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争夺资源的过程中,拥有权力的人更具有竞争力,从而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满分:4)
    A. 格尔哈特·伦斯基
    B. 金斯利·戴维斯
    C. 威尔伯特·莫尔
    D. 米尔斯
10.(    )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满分:4)
    A. 社会变迁
    B. 社会现代化
    C. 社会转型
    D. 社会变革
二、多选题:【15道,总分:60分】

1.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    )。          (满分:4)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2.城市社区的特征包括:(    )。          (满分:4)
    A. 人口规模大
    B. 城市居民异质性高
    C. 社区居民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色彩薄弱
    D. 城市居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有较明显区分
3.失业的原因可能是:(    )。          (满分:4)
    A. 经济原因
    B. 社会原因
    C. 组织原因
    D. 劳动者自身原因
4.下列哪些属于硬控制(    )。          (满分:4)
    A. 风俗
    B. 习惯
    C. 政权
    D. 法律
    E. 纪律
    F. 伦理道德
5.初级群体的控制手段可以有(    )。          (满分:4)
    A. 习惯
    B. 风俗
    C. 伦理道德
    D. 群体意识
6.家庭具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功能:(    )。          (满分:4)
    A. 生育功能
    B. 生产功能
    C. 消费功能
    D. 教育和抚养功能
    E. 赡养功能
    F. 精神慰藉功能
7.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          (满分:4)
    A. 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 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
    C. 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
    D. 职业体系日趋开放
    E. 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日益扩大
8.下列哪些是角色距离现象的具体表现(    )。          (满分:4)
    A. 军纪不严的士兵
    B. 衣冠不整的教授
    C. 与儿童玩耍的成年人
    D. 退休后的老同志回到家中
9.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正确的论述是(    )。          (满分:4)
    A.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B.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C. 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结果之一是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提高
    D.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人口趋于大龄化
10.集合行为,也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的特征有(    )。          (满分:4)
    A. 人数众多
    B. 非组织性
    C. 行为者相互依赖
    D. 突发性
11.谋财害命属于哪种越轨行为(    )。          (满分:4)
    A. 正向越轨
    B. 负向越轨
    C. 违纪行为
    D. 犯罪行为
12.下列观点哪些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          (满分:4)
    A. 在社会互动中起中介作用的是符号
    B.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C. 符号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D.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的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13.从近代家庭结构总的变化趋势来看,(    )比例在上升,世界多数国家的家庭呈现出小型化趋势。          (满分:4)
    A. 复合家庭
    B. 主干家庭
    C. 核心家庭
    D. 单亲家庭
    E. 单身家庭
14.人类的依赖生活期大致要经历(    )。          (满分:4)
    A. 乳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15.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间的关系式的要点有(    )。          (满分:4)
    A.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B. 生命相关性
    C. 生命的时间安排
    D. 人的能动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财17秋《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123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