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秋学期《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12资料
吉大17秋学期《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政府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 )。 (满分:4)
A. 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 B. 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
C. 调节社会分配状况 D. 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
2.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 (满分:4)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 纯粹追求商业利润
C. 满足官僚享受
D. 维护阶级统治
3.下列行为具有生产的外部经济性特征的是( ) (满分:4)
A. 注射传染病疫苗
B. 自家阳台上养花
C. 读书活动
D. 兴修水利
4.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 (满分:4)
A. 信息的不对称性
B. 交易信息的充分性
C. 市场的完整性
D. 收入公平分配
5.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中,政治家的行为主要是追求( ) (满分:4)
A. 追求选票数量的最大化
B. 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C. 追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D. 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6.最早研究外部效应的经济学家是( ) (满分:4)
A.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
B.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
C. 美国经济学家庇古
D.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
7.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这主要是指公共物品具有( ) (满分:4)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强制性
D. 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8.在政府经济活动领域,大部分的决策通过( )进行的。 (满分:4)
A. 价格机制
B. 市场机制
C. 政治程序
D. 法律程序
9.在多数裁定的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则选择的结果是由( )的偏好决定。 (满分:4)
A. 众数选民
B. 中位选民
C. 利益一致选民
D. 全部选民
10.一般来说,下列产品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 (满分:4)
A. 国防
B. 道路
C. 广播电视
D. 火车票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文化支出具体包括( ) (满分:4)
A. 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控制
B.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C. 加强文化市场调节
D. 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
2.下列税种中,属于价内税的有( ) (满分:4)
A. 消费税
B. 营业税
C. 关税
D. 增值税
3.财产税包括( ) (满分:4)
A. 房产税
B. 印花税
C. 契税
D. 遗产税
4.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是( ) (满分:4)
A. 税收制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宏观经济政策
D. 政府职责范围
5.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 (满分:4)
A. 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B. 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C.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
6.政府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 (满分:4)
A. 经济活动的地位不同
B. 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 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
D. 支出的目的不同
7.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全面调整的情况有( )。 (满分:4)
A.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预算支出科目之间,往往发生有的资金多余,有的资金不足
B. 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实行重大经济变革时
C. 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
D. 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
8.政府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 ) (满分:4)
A. 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 物价稳定
C. 充分就业
D. 国际收支平衡
9.组织政府收入应坚持( )原则 (满分:4)
A. 从发展经济入手
B. 利益兼顾
C. 合理负担
D. 公平与效率兼顾
10.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 ) (满分:4)
A. 政治性因素
B. 经济性因素
C. 社会性因素
D. 国际性因素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政府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具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总的说来,管制方法通过牺牲经济效益来实现环境目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在西方历来是议会的重要职权,也成为政党斗争的焦点之一。(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准公共物品,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只要选民存在多峰偏好,就有可能陷入“票决循环”而无法选出最佳方案。(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秋学期《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财政学家( )提出了著名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满分:4)
A. 凯恩斯
B. 罗斯托
C. 鲍莫尔
D. 布坎南
2.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不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的是( ) (满分:4)
A. 供电、水、电
B. 邮政通信
C. 移动通信
D. 微软的office系统
3.下列行为具有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是( ) (满分:4)
A. 发明创造
B. 安装路灯
C. 公共场所吸烟
D. 环保行动
4.社会保险不包括( ) (满分:4)
A. 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 医疗保险
D. 汽车保险
5.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 (满分:4)
A.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 纯粹追求商业利润
C. 满足官僚享受
D. 维护阶级统治
6.基础产业的特点不包括( ) (满分:4)
A. 公共产品特性
B. 自然垄断特性
C. 回收周期较长
D. 通常由私人投资进行
7.社会保险的特性包括( ) (满分:4)
A. 强制性
B. 盈利性
C. 自愿性
D. 支出额度取决于投保人交纳保费大小
8.西方财政学理论中著名的“灯塔理论”,主要讲述的是公共物品的( ) (满分:4)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 消费的强制性
9.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 (满分:4)
A. 信息的不对称性
B. 交易信息的充分性
C. 市场的完整性
D. 收入公平分配
10.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偏好如下:对A而言是高>中>低;对于B而言是低>高>中;对于C而言是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 ) (满分:4)
A. A
B. B
C. C
D. B和C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相似之处有( ) (满分:4)
A. 并不能换回任何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B. 所进行的支付都是无偿的
C. 都改善了接受者的经济状况
D. 对价格影响方式相同
2.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筹集方式有( ) (满分:4)
A. 社会保障税
B. 社会统筹
C. 政府预算拨付
D. 收入调节税
3.政府采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满分:4)
A. 竞争性原则
B. 公开性原则
C. 公平性原则
D. 盈利性原则
4.组织政府收入应坚持( )原则 (满分:4)
A. 从发展经济入手
B. 利益兼顾
C. 合理负担
D. 公平与效率兼顾
5.财政投融资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比,其特点有( ) (满分:4)
A.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B. 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C. 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D. 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单一性的特点
6.与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相比,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操作的缺陷有( )。 (满分:4)
A. 操作简单
B. 作用效果过于强烈
C. 带有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
D. 频繁的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
7.公共投资范围包括( ) (满分:4)
A. 基础产业投资
B. 农业投资
C. 职业教育投资
D. 科技开发投资
8.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 ) (满分:4)
A. 兴修水利
B. 治理环境污染
C. 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 安装路灯
9.在衡量政府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 (满分:4)
A. 政府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 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 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 机会成本
10.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 )。 (满分:4)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竞争性
D. 消费的排他性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从公共选择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发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没有很大的差别。(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英国是最早践行科斯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国家。(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福利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比市场方式即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只要选民存在多峰偏好,就有可能陷入“票决循环”而无法选出最佳方案。(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政府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具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