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7秋《统计学》在线作业一二三
东财17秋《统计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7道,总分:68分】
1.人口自然死亡率按年龄的分布是( )。 (满分:4)
A. 正态分布
B. 左偏分布
C. 右偏分布
D. U型分布
2.某省2000年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达46.3%,这是( )。 (满分:4)
A. 总量指标
B. 时点指标
C. 时期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平均指标
3.当一个变量的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确定时,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 (满分:4)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完全相关
D. 不完全相关
4.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计算。 (满分:4)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序时平均数
5.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满分:4)
A. 数列发展水平之差
B. 数列发展水平之比
C. 绝对增长量和发展速度之比
D. 绝对增长量同基期水平之比
6.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把应该拒绝的原假设接受,这种错误称为( )。 (满分:4)
A. 第Ⅰ类错误
B. 第Ⅱ类错误
C. 弃真错误
D. .以上都不对
7.反映现象之间严格的确定的依存关系,对于自变量给定一个值,因变量就以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这种关系称为( )。 (满分:4)
A. 相关关系
B. 线性关系
C. 函数关系
D. 不确定
8.将现象按照品质标志分组时,就形成( )。 (满分:4)
A. 数量数列
B. 品质数列
C. 变量数列
D. 平均数列
9.用综合指数变形权数计算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是( )。 (满分:4)
A. ∑p0q0
B. p0q0
C. ∑p1q1
D. p1q1
10.下面哪一个是数量标志( )。 (满分:4)
A. 学校类型
B. 性别
C. 钢产量
D. 民族
11.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 (满分:4)
A. 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 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 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 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12.统计认识的对象为( )。 (满分:4)
A. 个体
B. 客体
C. 总体单位
D. 总体
13.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4)
A. 可以避免由于访员和问卷设计等问题造成的误差
B. 不会受到被观察者的回答意愿和回答能力等因素影响
C. 不会受到调查人员素质和经验的影响
D. 无法搜集到动机、态度、想法、情感等主观信息
14.用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总数,得到( )。 (满分:4)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
15.统计是( )的科学。 (满分:4)
A. 社会
B. 自然
C. 综合
D. 方法论
16.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 (满分:4)
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17.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 )。 (满分:4)
A. 显著性水平
B. 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
C. 取伪错误的概率
D. 以上都不对
二、多选题:【8道,总分:32分】
1.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满分:4)
A. 平衡作用
B. 同度量作用
C. 权数作用
D. 稳定作用
2.以下哪些方法适于调查敏感问题( )。 (满分:4)
A. 入户访谈
B. 电话调查
C. 邮件调查
D. 网络调查
3.当动态数列中的数值有一项为负数时,不宜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这是因为在数列中有负数出现,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数( )。 (满分:4)
A. 可能出现负数
B. 必定出现负数
C. 出现正数
D. 出现零
E. 可能出现虚数
4.消费痕迹观察法属于( )。 (满分:4)
A. 人员观察
B. 机器观察
C. 间接观察
D. 直接观察
5.以下属于不可加总体的是( )。 (满分:4)
A. 多种产品产量
B. 人口
C. 企业固定资产
D. 居民住房面积
6.统计指标和标志( )。 (满分:4)
A. 指标和标志都用数值表示
B.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特征
C. 指标值可从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D. 数量指标是根据数量标志得来的,质量指标是根据品质标志得来的
E. 指标与数量标志间存在转换关系,但与品质标志之间没有
7.关于组距式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对于给定的总体,组距与组数一般成正比关系
B. 如果分组标志是连续型变量,则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合
C. 组距式分组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
D. 如果各组数据在组内呈均匀分布,用组中值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
8.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这是指( )。 (满分:4)
A. 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互相对调
B. 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C. 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
D. 在任何情况下指标和标志都可以互相对调
东财《统计学》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17道,总分:68分】
1.某工厂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满分:4)
A. 25%
B. 2%
C. 75%
D. 20%
2.抽样调查按组织形式分,属于( )。 (满分:4)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专门调查
D. 一次性调查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满分:4)
A. 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B. 总体总量和时点指标
C. 标志总量和时期指标
D. 标志总量和时点指标
E.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 )。 (满分:4)
A. 增长速度
B. 环比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
D. 累计增长量
5.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 (满分:4)
A. 全国的人口数
B. 水塘养的鱼
C. 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
D. 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6.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也增加,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 (满分:4)
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7.统计调查时间是( )。 (满分:4)
A. 调查工作的时限
B.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 调查登记的时间
D. 调查期限
8.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品( )的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 (满分:4)
A. 生产性
B. 多样性
C. 同质性
D. 先进性
9.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则x与y之间存在着( )。 (满分:4)
A. 正相关关系
B. 负相关关系
C. 曲线相关关系
D. 直线相关关系
10.平均增长量等于( )。 (满分:4)
A. 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B.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C. 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 以上都不对
11.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 )。 (满分:4)
A. 组中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12.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量组成的数列是( )。 (满分:4)
A. 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既非时期数列也非时点数列
13.对水库中鱼的存量,往往采用( )获得数据。 (满分:4)
A. 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
14.各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之和就等于( )。 (满分:4)
A. 财政收入
B. 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总收入
D.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15.由个体标志综合得到的,总体的单位总数或其中各部分的单位数目的是( )。 (满分:4)
A. 标志总量
B. 总标志值
C. 总体数量
D. 总体单位数
16.如果需要展示可视资料,则不宜采用哪种调查方式( )。 (满分:4)
A. 入户访谈
B. 拦截式访谈
C. 电话访谈
D. 网络调查
17.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 )。 (满分:4)
A. 显著性水平
B. 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
C. 取伪错误的概率
D. 以上都不对
二、多选题:【8道,总分:32分】
1.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满分:4)
A. 平衡作用
B. 同度量作用
C. 权数作用
D. 稳定作用
2.根据资料是否分组,相关表可分为( ) 。 (满分:4)
A. 简单相关表
B. 分组相关表
C. 复相关表
D. 调查表
3.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将相关关系分为( )。 (满分:4)
A. 同向相关
B. 线性相关
C. 异向相关
D. 非线性相关
4.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包括( )。 (满分:4)
A. 市场调研
B. 金融保险
C. 公共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
5.统计工作阶段可分为( )。 (满分:4)
A. 统计规划
B. 统计调查
C. 统计预测
D. 统计整理
E. 统计分析
6.某地区零售物价(全部商品)2001年为2000年的115%,这是( )。 (满分:4)
A. 综合指数
B. 总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
D. 个体指数
7.统计分组的主要步骤是( )。 (满分:4)
A. 选择分组标志
B. 确定分组数目
C. 选择分组体系
D. 计算标志总量
8.在回归分析中,按研究中使用自变量个数的多少可分为( )。 (满分:4)
A. 一元回归
B. 多元回归
C. 复相关
D. 单相关
东财《统计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7道,总分:68分】
1.下列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 )。 (满分:4)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
2.某橡胶厂1997~2000年共实现利税10.16万元,上缴国家、企业留利和职工福利分别占84.3%、12.7%和3%。后三项指标是( )。 (满分:4)
A.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
3.要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 )。 (满分:4)
A. 雷达图
B. 茎叶图
C. 散点图
D. 环形图
4.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 (满分:4)
A. 7%
B. 10%
C. 7.1%
D. 15%
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 )。 (满分:4)
A. 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B. 标志值本身数值的大小
C. 权数是否相同
D.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6.商品价格属于( )。 (满分:4)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7.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满分:4)
A. 在0到1之间
B. 在-1到1之间
C. 在-1到0之间
D. 大于1而小于-1
8.中位数是( )。 (满分:4)
A. 数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B. 顺序大小排列位置在正中间的变量值
C. 抽样时中选的变量值
D. 用权数计算出的变量值
9.由个体标志综合得到的,总体的单位总数或其中各部分的单位数目的是( )。 (满分:4)
A. 标志总量
B. 总标志值
C. 总体数量
D. 总体单位数
10.从某城市所有居民家庭中抽取出500户居民家庭,构成( )。 (满分:4)
A. 总体
B. 个体
C. 样本
D. 样本单位
11.用抽样指标设计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其中,无偏性是指( )。 (满分:4)
A. 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B. 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C. 抽样平均数(或成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或成数)
D. 样本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12.结构相对指标用来反映总体内容的( )。 (满分:4)
A. 质量关系
B. 密度关系
C. 各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D. 计划关系
E. 互为因果关系
13.Spearman相关系数是由英国统计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在1904年提出的,适用于对( )之间相关性的一种度量方法。 (满分:4)
A. 定量数据
B. 定性数据
C. 顺序数据
D. 以上都不对
14.商品价格属于( )。 (满分:4)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15.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大,应该( )。 (满分:4)
A. 拒绝原假设
B. 接受原假设
C. 原假设为真
D. 原假设为假
16.使用组中值代表该组数列的假设前提条件是( )。 (满分:4)
A. 组中值是平均数
B. 组中值是中间值
C. 组内数值均匀变化
D. 组中值最有代表性
17.职工人数是( )。 (满分:4)
A. 时点指标,总量指标
B. 时点指标,平均指标
C. 时期指标,总量指标
D. 时期指标,平均指标
二、多选题:【8道,总分:32分】
1.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是( )。 (满分:4)
A. 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程度高低
B.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反比
C.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正比
D. 和估计标准误差没有什么关系
2.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 (满分:4)
A. 调查主体
B. 调查对象
C. 调查单位
D. 调查项目
E. 填报单位
3.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之间的关系是( )。 (满分:4)
A. 两者互为补充
B. 存在计算上的联系
C. 两者的目的不同
D. 在关心变量性质上存在不同
E. 使用范围不同
4.时间序列也称( )。 (满分:4)
A. 时间数列
B. 动态数列
C. 时期数列
D. 时点数列
5.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满分:4)
A. 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非全面统计报表
E. 统计报表
6.指数按照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 (满分:4)
A. 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
C. 总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7.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是( )。 (满分:4)
A. 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相同
B. 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
C. 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不同
D. 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者具有变形关系
8.数据搜集上来以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整理。以使得数据更加( )。 (满分:4)
A. 直观
B. 清晰
C. 易读
D. 增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