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7秋《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一二三
东财《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税收是以( )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满分:4)
A. 公民
B. 国家
C. 企业
D. 社会
2.根据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和高压输电网是( ) (满分:4)
A. 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比较强的项目
B. 竞争性弱、排他性强的项目
C. 竞争性和排他性都弱的项目
D. 竞争性强排他性弱的项目
3.如果一种产品或劳务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但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则该种产品或劳务属于( ) (满分:4)
A. 私人产品
B. 纯公共产品
C. 公共资源
D. 俱乐部产品
4.总需求曲线的形状是与价格成( )的曲线 (满分:4)
A. 相同
B. 正比
C. 反比
D. 不存在任何关系
5.当一个企业家开拓了一个市场后,他可能寻求政府的干预来阻止其他企业加入竞争,以维护其独家垄断的地位,确保他创造的租不致扩散,这是( )行为 (满分:4)
A. 寻租
B. 寻利
C. 投机
D. 以上均不正确
6.“租”,或者叫“经济租”,在经济学里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 )的剩余。 (满分:4)
A. 平均成本
B. 变动成本
C. 边际成本
D. 机会成本
7.将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是以( )为标准的。 (满分:4)
A. 课税对象的性质
B. 税收负担是否转嫁
C. 计税依据
D.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8.一部分企业施展种种手段使政府以特殊政策对它们“优先照顾”,通过税收和补贴的办法,使社会的既得经济利益在企业间作重新分配,这是( )行为 (满分:4)
A. 寻租
B. 寻利
C. 投机
D. 以上均不正确
9.( )是社会保障的原始形式,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对没有劳动收入来源和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因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家庭提供的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 (满分:4)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10.在公共产品局部均衡中,公共产品的价格是个人需求曲线上价格的( ) (满分:4)
A. 加总之和
B. 相减之差
C. 相等
D. 没有关系
11.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的是 (满分:4)
A. 定额税
B. 比例税
C. 累进税
D. 以上均不正确
12.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满分:4)
A. 垂直相加
B. 水平相加
C. 算术平均
D. 加权平均
13.某些人虽然参与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却不愿意支付其生产成本的现象被称为( )。 (满分:4)
A. 垄断
B. 搭便车
C. 竞争
D. 排他行为
14.行政管理支出与通货膨胀水平成( )关系。 (满分:4)
A. 反比例
B. 正比例
C. 不确定
D. 以上均不正确
15.当正外部经济效果发生在一种产品的生产时( ) (满分:4)
A. 太多的资源被分配给该产品
B.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C.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
D.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税负转嫁的特征有( ) (满分:4)
A. 与商品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
B. 与税种有直接联系
C. 导致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
D. 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
2.我国的情况来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 )组成。 (满分:4)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3.社会保障的特点有( ) (满分:4)
A. 广泛性
B. 福利性
C. 互济性
D. 强制性
4.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有( ) (满分:4)
A. 属于管理性支出
B. 属于公共性支出
C. 支出具有刚性
D. 属于消耗性支出
5.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措施有( ) (满分:4)
A. 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
B. 改革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的财政制度
C. 改革事业单位的管理形式
D. 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
E. 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
6.凯恩斯学派对宏观调控方法的观点为( ) (满分:4)
A. 货币政策效果显著
B. 货币政策效率不高
C. 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
D. 财政政策很有效率
7.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具体包括( ) (满分:4)
A. 行政管理费
B. 公检法经费
C. 武装警察部队经费
D. 对外援助支出
E. 外事外交支出
8.税收原则主要包括( ) (满分:4)
A. 效率原则
B. 公平原则
C. 稳定原则
D. 最大化原则
9.纳税人,又叫纳税主体,它可以是( ) (满分:4)
A. 自然人
B. 企业
C. 事业单位
D. 社会团体
10.公有企业具有( )性质。 (满分:4)
A. 排他性
B. 竞争性
C. 公共性
D. 企业性
东财《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税收的征税主体是( ) (满分:4)
A. 公民
B. 国家
C. 企业
D. 社会
2.如果一种产品或劳务同时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但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则该种产品或劳务属于( ) (满分:4)
A. 私人产品
B. 纯公共产品
C. 公共资源
D. 俱乐部产品
3.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满分:4)
A. 垂直相加
B. 水平相加
C. 算术平均
D. 加权平均
4.( )模式是一种现收现付方式,即当年筹集的保险资金只用于满足当年支出的需要,而不为以后年度的社会保险储备基金 (满分:4)
A. 基金制
B. 社会保险税模式
C. 混合制模式
D. 以上均不正确
5.当正外部经济效果发生在一种产品的生产时( ) (满分:4)
A. 太多的资源被分配给该产品
B.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
C. 社会边际收益小于私人边际收益
D.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
6.( )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有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共同筹资,在劳动者及其家属遭遇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时,为防止其收入中断、减少或损失而提供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制度。 (满分:4)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7.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 (满分:4)
A. 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 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 消费者都想搭便车
D. 以上情况都对
8.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是以( )为标准的。 (满分:4)
A. 课税对象的性质
B. 税收负担是否转嫁
C. 计税依据
D.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9.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以( )为标准的。 (满分:4)
A. 课税对象的性质
B. 税收负担是否转嫁
C. 计税依据
D.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10.发明创造和科技的进步属于( )。 (满分:4)
A. 生产的负外部性
B. 生产的正外部性
C. 消费的正外部性
D. 消费的负外部性
11.从政府支出的定义来看,政府支出实际上就是政府行为的( ) (满分:4)
A. 成本
B. 收益
C. 增加额
D. 补偿
12.一部分企业施展种种手段使政府以特殊政策对它们“优先照顾”,通过税收和补贴的办法,使社会的既得经济利益在企业间作重新分配,这是( )行为 (满分:4)
A. 寻租
B. 寻利
C. 投机
D. 以上均不正确
13.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 ) (满分:4)
A. 外部性
B. 内部性
C. 搭便车
D. 寻租
14.行政管理支出与通货膨胀水平成( )关系。 (满分:4)
A. 反比例
B. 正比例
C. 不确定
D. 以上均不正确
15.环境污染属于( ) (满分:4)
A. 公共负外部性
B. 公共正外部性
C. 私人正外部性
D. 私人负外部性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公有企业具有( )性质。 (满分:4)
A. 排他性
B. 竞争性
C. 公共性
D. 企业性
2.凯恩斯学派对宏观调控方法的观点为( ) (满分:4)
A. 货币政策效果显著
B. 货币政策效率不高
C. 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
D. 财政政策很有效率
3.亚当·斯密对政府职能作的限定为( )。 (满分:4)
A. 保护社会
B. 设立司法机关保护个人
C. 建设公共设施
D. 干预经济
4.( )构成了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三个基本法律。 (满分:4)
A. 谢尔曼法
B. 克莱顿法
C.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D. 罗宾逊-帕特曼法(价格歧视法)
5.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区分体现在( ) (满分:4)
A. 是否具有可分割性
B. 是否具有排他性
C. 是否能为人们带来效用满足
D. 是否具有竞争性
6.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有( ) (满分:4)
A. 属于管理性支出
B. 属于公共性支出
C. 支出具有刚性
D. 属于消耗性支出
7.多数投票规则的特点有( ) (满分:4)
A. 最终集体决策的结果属于非帕累托最优
B. 集体决策的方案具有内在强制性
C. 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具有可忽略性
D. 集体决策的成本较低
8.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标准是( ) (满分:4)
A. 可控性
B. 可测性
C. 宏观性
D. 相关性
9.私人产品的特征有( ) (满分:4)
A. 可分割性
B. 竞争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10.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 ) (满分:4)
A. 保障及补偿功能
B. 社会稳定功能
C. 调节功能
D. 收入再分配功能
东财《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60分】
1.根据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基础设施中的现代大中城市市内道路是( ) (满分:4)
A. 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比较强的项目
B. 竞争性弱、排他性强的项目
C. 竞争性和排他性都弱的项目
D. 竞争性强排他性弱的项目
2.根据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基础设施中的城市环卫、交通标志和农村道路是( ) (满分:4)
A. 竞争性和排他性都比较强的项目
B. 竞争性弱、排他性强的项目
C. 竞争性和排他性都弱的项目
D. 竞争性强排他性弱的项目
3.总需求曲线的形状是与价格成( )的曲线 (满分:4)
A. 相同
B. 正比
C. 反比
D. 不存在任何关系
4.80年代以后西方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指导是( ) (满分:4)
A. 市场失灵论
B. 政府干预论
C. 政府失败论
D. 市场万能论
5.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满分:4)
A. 垂直相加
B. 水平相加
C. 算术平均
D. 加权平均
6.纳税人与负税人相一致发生在( ) (满分:4)
A. 双方同时承担时
B. 税收负担能转嫁
C. 税收负担不能转嫁
D. 以上均不正确
7.将税收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是以( )为标准的。 (满分:4)
A. 课税对象的性质
B. 税收负担是否转嫁
C. 计税依据
D.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8.( )市场上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相关替代品。 (满分:4)
A. 完全竞争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9.投票悖论发生在( )方式下。 (满分:4)
A. 一致同意规则
B. 简单多数规则
C. 加权投票规则
D. 否决投票规则
10.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的是 (满分:4)
A. 定额税
B. 比例税
C. 累进税
D. 以上均不正确
11.( )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有较强的激励功能。 (满分:4)
A. 基金制
B. 社会保险税模式
C. 混合制模式
D. 以上均不正确
12.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以( )为标准的。 (满分:4)
A. 课税对象的性质
B. 税收负担是否转嫁
C. 计税依据
D.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13.纳税人缴纳税款之后,税负在国民收入的增量中自行消化是( ) (满分:4)
A. 前转
B. 后转
C. 消转
D. 不确定
14.( )是采用预筹积累方式来筹集资金,在若干年里,按规定的一定比例逐年逐月缴纳以积累形成社会保障基金。 (满分:4)
A. 基金制
B. 社会保险税模式
C. 混合制模式
D. 以上均不正确
15.按照科斯定理,分配私人产权( ) (满分:4)
A. 意味着产权不能交易
B. 赋予的是责任不是权利
C. 确保决策者考虑社会收益和成本
D. 确保获得利润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公有企业可以在( )领域设立以弥补市场失灵。 (满分:4)
A. 传统产业
B. 基础设施
C. 新技术开发、引进过程中风险较大的产业
D. 公共设施和容易产生负外部性的领域
2.公有企业设立的原因包括( )。 (满分:4)
A. 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
B. 关系国计民生
C. 为了确保财政收入
D. 个人无法承办
3.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 ) (满分:4)
A. 保障及补偿功能
B. 社会稳定功能
C. 调节功能
D. 收入再分配功能
4.税收原则主要包括( ) (满分:4)
A. 效率原则
B. 公平原则
C. 稳定原则
D. 最大化原则
5.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看,大多数国家实行由( )三方负担的办法 (满分:4)
A. 国家
B. 企业
C. 社会
D. 个人
6.下列( )属于公共产品。 (满分:4)
A. 国防
B. 住房
C. 环境
D. 食品
7.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措施有( ) (满分:4)
A. 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
B. 改革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的财政制度
C. 改革事业单位的管理形式
D. 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
E. 多种形式发展事业,多渠道筹集资金
8.公共产品的特征有( ) (满分:4)
A.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 消费的竞争性
C. 受益的非排他性
D. 消费的非竞争性
9.完全垄断市场的结构特征包括( ) (满分:4)
A. 市场上只有唯一的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厂商就是行业
B. 唯一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没有相似的替代品
C. 存在进入障碍,使得潜在竞争者不能进入市场
D. 厂商独立定价,是价格的制定者
10.国防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有( ) (满分:4)
A. 科技进步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国家管辖范围
D. 国际环境及国际形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