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秋学期《国际贸易》在线作业12题目
吉大17秋学期《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或企业哪种权利。( ) (满分:4)
A. 政治 B. 经济
C. 法律 D. 社会
2.国际贸易额又称世界贸易额,通常是指世界各国的( )。 (满分:4)
A. 对外贸易额之和 B. 出口额之和
C. 进口额之和 D. 贸易差额之和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属的国际贸易理论类型是:( ) (满分:4)
A. 动态
B. 静态
C. 动静态兼顾
D. 非动态,也非静态
4.中国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之一是在( )。 (满分:4)
A. 1948年1月1日
B. 1948年5月21日
C. 1950年5月21日
D. 1947年5月21日
5.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是在( )。 (满分:4)
A. 2001年11月10日
B. 2001年11月1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2002年1月1日
6.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在经济上强弱,都可以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确定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从中获益。这种观点来自于( )。 (满分:4)
A. 绝对利益说
B. 比较成本
C. 要素禀赋论
D. 里昂惕夫之谜
7.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贸易的流向的理论是( )。 (满分:4)
A. 绝对利益说
B. 比较成本论
C. 要素禀赋论
D. 相互需求原理
8.国际贸易产生于( ) (满分:4)
A. 原始社会初期
B.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
C.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
D.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9.成员国除了相互间完全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生产要素也可以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满分:4)
A. 优惠贸易安排
B. 自由贸易区
C. 关税同盟
D. 共同市场
10.比较成本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 )。 (满分:4)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李斯特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国际分工( )。 (满分:4)
A. 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
B. 从垂直型的分工日益走向水平型的分工
C. 从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
D. 从按照产品所进行的分工发展为按照生产要素所进行的分工
2.对外贸易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提高利润率( )。 (满分:4)
A.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国外获得廉价的原料和食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B. 对外贸易使现有的生产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C. 通过对外贸易,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可以取得超额利润
D.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协调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稳定地发展
3.进口许可证根据许可的程度可分为( )。 (满分:4)
A.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B. 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C. 公开一般许可证
D. 特种进口许可证
4.按贷款偿还期限的长短,出口信贷可分为( )。 (满分:4)
A. 短期出口信贷
B. 中期出口信贷
C. 长期出口信贷
D. 不定期出口信贷
5.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 (满分:4)
A. 保护贸易政策
B. 贸易自由化政策
C. 对面向出口的企业提供优惠
D. 给予进口替代工业优惠政策
6.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担保机构担保的项目主要有( )。 (满分:4)
A. 政治风险
B. 经济风险
C. 自然灾害
D. 意外事故
7.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包括( )。 (满分:4)
A. 自由港
B. 自由贸易区
C. 出口加工区
D. 对外贸易区
8.关于战后世界制成品贸易商品结构的突出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工程产品和化学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
B. 工程产品和化学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减少
C. 纺织品和服装等轻工产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
D. 纺织品和服装等轻工产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减少
9.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担保对象主要分为两种( )。 (满分:4)
A. 本国出口厂商
B. 外国进口厂商
C. 本国商业银行
D. 外国商业银行
10.世贸组织的宗旨包括( )。 (满分:4)
A.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B. 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C.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对世界贸易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
D. 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根据赫-俄模式,一国对外贸易的流向应是:出口的是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的是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最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协调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稳定地发展。(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一般而言,大国由于内部市场广阔,其在选择贸易发展战略时有较大的余地,而出口导向战略几乎是小国的唯一选择。(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很不平衡,总的变化趋势是西欧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地位不断提高,而美国和英国所占比重下降,地位衰落。(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国内制造业,以外国进口的制成品来代替国内生产的制成品。(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吉大17秋学期《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0道,总分:40分】
1.由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称为( )。 (满分:4)
A. 卖方信贷
B. 买方信贷
C. 商业信贷
D. 进口信贷
2.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是直接买卖货物,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对于第三国而言,是( )。 (满分:4)
A. 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
C. 转口贸易
D. 过境贸易
3.国家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国外倾销商品的措施称为( )。 (满分:4)
A. 财政倾销
B. 金融倾销
C. 外汇倾销
D. 商品倾销
4.对外贸易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一国的( )。 (满分:4)
A. 出口总额
B. 进口总额
C. 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
D. 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5.首先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命题的是( )。 (满分:4)
A. 哈罗德
B. 李斯特
C. 诺克斯
D. 罗伯特逊
6.中国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之一是在( )。 (满分:4)
A. 1948年1月1日
B. 1948年5月21日
C. 1950年5月21日
D. 1947年5月21日
7.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最基本的变化,是两大类商品贸易的变化,即( )。 (满分:4)
A. 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
B. 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上升
C. 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上升
D. 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
8.绝对优势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 (满分:4)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李斯特
9.规定国与国之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是( )。 (满分:4)
A. 支付协定
B. 贸易议定书
C. 通商航海条约
D. 贸易协定
10.采取鼓励措施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的贸易发展战略是( )。 (满分:4)
A. 初级产品出口
B. 出口信贷
C. 进口替代
D. 出口导向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海关税则根据关税税率栏目的多少,可分为( )。 (满分:4)
A. 单式税则
B. 复式税则
C. 国定税则
D. 协定税
2.世贸组织的宗旨包括( )。 (满分:4)
A.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B. 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C.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对世界贸易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
D. 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 (满分:4)
A. 国际贸易发展从低速走向高速
B.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
C. 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D. 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
4.下列属于外汇管制方式的是( )。 (满分:4)
A. 数量性外汇管制
B. 成本性外汇管制
C. 质量性外汇管制
D. 混合性外汇管制
5.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包括( )。 (满分:4)
A. 绝对利益说
B. 比较成本论
C. 要素禀赋论
D. 里昂惕夫之谜
6.进口配额制主要分为( )。 (满分:4)
A. 绝对配额
B. 全球配额
C. 国别配额
D. 关税配额
7.关于战后世界制成品贸易商品结构的突出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工程产品和化学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
B. 工程产品和化学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减少
C. 纺织品和服装等轻工产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
D. 纺织品和服装等轻工产品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减少
8.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 )。 (满分:4)
A.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刺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B.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
C.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设备
D. 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9.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满分:4)
A. 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
B.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
C. 战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D. 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10.要素禀赋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 (满分:4)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赫克歇尔
三、判断题:【5道,总分:20分】
1.战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初级产品(石油除外)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间接补贴,指出口某种商品时,由政府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国内制造业,以外国进口的制成品来代替国内生产的制成品。(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从职能上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者设立的共同机构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权力,它所通过的决议、政策和措施对每个成员国都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