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议论领导的是非:承上启下
二、不议论领导的是非:承上启下(一)管住自己的嘴巴
“管住自己的嘴巴。”大家都知道这一句话,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我们工作当中,有的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有的时候就胡说八道,把一些不该讲的讲出来。这是不可以的,他是你的领导,你去谈论他生活中或者工作中的某一些事情,尤其是负面的事情,对你的发展很不好,而且非常不好,尤其是揭领导的短,更不好。传到领导的耳朵里面,你还想不想在公司做了。
不要议论领导的是非,尤其在中国,西方的企业可能还有一点不一样,在西方工作就是工作,人际化的因素还少一点,而中国的企业里面,人际化因素会非常多,在这样的状况下,你再去谈老板的是非、长短,那就很不合适。中层干部在组织机构里面是承上启下,只有做到不议论领导的是非,才能做到承上启下。如果你老是议论领导的是非,被你的下属听到了,下属也会议论你,对你可能会有一个判断,对高层领导也会有一个判断,接下来再想做到承上启下,就很不容易。
(二)承上启下与上传下达
在工作当中,应是干干净净的、和谐的、非常淡化的一种人际关系,大家一起做事情。承上启下跟上传下达是有区别的,很多中层干部仅仅满足于上传下达,而做不到承上启下。上传下达就是领导讲了,我再去跟下面的人讲,这就叫上传下达。事情就做完了,至于下面的人接下来采用什么行动,我不知道,也不用负责,这就叫上传下达。而承上启下是付诸行动、确保结果。
【案例3】
总经理把你叫过去:“王主任,去年我们邻居那个单位一场大火烧得光光。损失巨大,咱们单位不能失火。”你一听:“总经理。我知道了。”回到下面来:“各位,听清楚,总经理刚才讲了,去年邻居那个单位一场大火,损失很大,我们单位不能失火。”谁知道就在你讲完的两天以后,自己公司真的有一场大火,烧得光光,总经理气得把你找过来:“王主任,姓王的王八蛋,两天前我跟你讲,不要失火,要失火,两天的时间,你真的就把一场大火搞出来,你什么意思。”你一听很委屈:“总经理,你那天跟我讲不要失火,我马上就跟他们讲了,不相信你去调查,我跟张三讲了,跟李四讲了,跟王五讲了,跟赵六讲了,跟他们讲得很清楚不要失火,谁知道这帮王八蛋还要失火,我也没办法。”这就叫上传下达:我传达了,他们还要失火,关我屁事,这个事情跟我没关系。
而承上启下就不一样。
【案例4】
总经理说:“王主任,去年我们邻居一场大火损失很大,我们单位要吸取教训,不能失火。”你一听:“总经理,我知道了。”回到下面来:“张三,你去检查一下,我们的灭火器械是不是要更新。李四,你跟我们当地的消防官兵联系一下,是不是请他们今天晚上、明天晚上来做两场消防培训。赵六,据说市场上有一种新的电脑化喷水系统,是不是要买一套回来。小王,针对我们公司的现状,拿出一套火灾爆发的预案出来,你仔细看清楚,我们公司的火灾隐患在哪里,拿出一套预案,这套预案要立即启动。”这叫承上启下。
所以,承上启下跟上传下达的区别在于付诸行动、确保结果,这才叫执行力。仅仅是上传下达,那不叫执行力。
(三)排除非工作因素
中层干部夹在中间,免不了有的时候要受上下的挤压,受夹板气,有的人夹板气受多了以后,就开始明哲保身,有一些手段就违背了职场里面的一些职责,承上启下做不到了,上传下达做得也不理想,甚至于有的开始出现欺上瞒下或者欺下瞒上,出卖领导的状况都会发生。
【案例5】
假设你是一个车间主任赵主任,你的公司规定员工不允许在车间里抽烟,有一天公司总经理从你的车间门口经过,还是发现有个员工张三在车间里抽烟,总经理很生气,回到他的办公室,就把你找过去:“赵主任,公司三令五申,车间里不允许抽烟,但是三分钟前,我从你的车间门口经过,还是发现张三在里面抽烟,这样的事情怎么得了,屡禁不止、屡教不改,我的意见是让张三这样的员工,下午5点钟之前离开公司。杀一儆百、杀鸡骇猴,这种事情一定要采用高压政策,让大家明白在车间里面是不允许抽烟的,赵主任你看呢?”作为下属你一听,总经理希望下午5钟点之前让张三离开,那你也不好多讲:“总经理,好,我来办。”
离开总经理办公室后,你回到自己车间,把张三找过来:“张三,有个事情要跟你沟通一下,你在什么地方抽烟不行,非到车间里来抽烟,你什么时间抽烟不行,为什么要等总经理来的时候在车间里抽烟,总经理说叫你下午5点钟之前离开公司,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张三一听,恨不得拎着两把菜刀去找总经理拼命,这个总经理多坏,看到我抽一支烟就要把我干掉,车间里面抽烟的人多,为什么就要把我干掉。你作为车间主任还逍遥自在,张三你这次被干掉,是总经理把你干掉的,是你们之间的私人恩怨,菜刀不够,我这里还有,但是我不介入你们之间的纷争,这叫出卖领导。
【案例6】
你的部门有个员工叫李四,李四来找你这个王主任,说:“我李四大学毕业到公司来也三年了,人家都加工资了,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加工资,怎么回事。”你一听;“李四,这个事情我要帮你摆平,你听我的消息,我来帮你弄个水落石出。”,然后你跑到人力资源总监刘总的办公室:“刘总,我的部门有个员工李四,来了三年了,大学生,人家都加工资了,为什么他不加?”
人力资源总监把档案一翻,发现这个家伙三年以来,每个季度的考核排名都在倒数,上一次还出了一个事故,没找他算帐呢,据说这个人还经常在背后发牢骚、讲坏话,所以这样的人是不合适作为加薪水的对象的。你一听,明白了,下来以后找到李四:“李四来,兄弟这个事情,我已经帮你搞清楚了,为什么不能给你加薪水,三个原因。第一,你每个季度的考核排名都在倒数;第二,你上一次出了一个事故,还没找你算帐;第三,你经常在背后发牢骚、讲坏话,兄弟这个事情,我帮你只能帮到这里,你明白吗?这话是管人力资源的刘总讲的,所以我也帮不了你了。”李四一听,拿上两把菜刀就去找刘总。
像这样的消息,传达给当事人以后,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我是李四,可能就是两个抉择,一个抉择是抬腿走人,在公司里面看不到前途;第二个抉择,不离开,要留下来斗争,一个箭步冲到刘总的办公室,拍着刘总的办公桌:“姓刘的,你凭什么说,我每个季度的考核排名在倒数,你那个什么鸟考核,凭什么说我讲坏话,说我发牢骚?”搞得刘总莫名其妙。
作为优秀的中层干部、职业经理人,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希望的是承上启下,作为组织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成员,中层干部就做好承上启下就可以了,其他的非工作的因素少讲一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