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东师17秋在线作业123资料
学前儿童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两种注意之间转换规律的应用的原因不包括( )。 (满分:3)
A. 单纯依靠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
B. 紧张的意志努力,难保持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 有意注意促使幼儿把注意维持在活动对象上
D. 依靠无意注意,缺乏计划性
2.诺韦—科利尔首创用( )研究新生儿记忆和学习的方法。 (满分:3)
A. 习惯法
B. 操作性条件作用
C. 条件作用
D. 条件反射
3.口吃的矫治矫正主要应从消除导致口吃的( )因素开始。 (满分:3)
A. 心理社会
B. 心理
C. 社会
D. 生理
4.作为幼儿注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注意分配是有一定条件的。下列哪项不是注意分配的条件。 (满分:3)
A. 对注意对象非常熟悉
B. 需要意识控制
C. 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D. 无需意识控制
5.2 岁以后,婴儿进入了( )。这是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 (满分:3)
A. 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感知觉阶段
D. 注意阶段
6.( )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 (满分:3)
A. 思维的发生
B. 感知觉发展
C. 母婴交往
D. 依恋
7.记忆不包括( )环节。 (满分:3)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追忆
8.( )是 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满分:3)
A. 抽象逻辑思维
B. 意义性思维
C. 理解性思维
D. 具体形象思维
9.幼儿晚期的情绪开 始有( )的特点。 (满分:3)
A. 外显性
B. 内隐性
C. 不稳定
D. 夸张
10.( )的建立,被用作记忆发生的指标。 (满分:3)
A. 习惯化
B. 重学自省
C. 适应
D. 经典条件反射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幼儿情绪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 )。 (满分:3)
A.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B. 高级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C. 表情的社会化
D. 情绪中交往内容不断增加
2.幼儿后期抽象思维萌芽的表现是( )。 (满分:3)
A. 能够根据概念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B. 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C. 不再漫无目的的进行观察
D. 能借助图片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3.2—4岁儿童的社会性参与的方式主要有( ) (满分:3)
A. 无所用心的行为
B. 旁观者行为
C. 单独的游戏
D. 合作游戏
4.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 ) 特 征。 (满分:3)
A. 一般的
B. 本质的
C. 特定的
D. 典型的
5.幼儿有意记忆的特点主要包括( )。 (满分:3)
A. 需要成人的引导与教育
B. 受行为的动机影响;
C. 受自身记忆水平的影响
D. 受外界评价的影响。
6.影响婴儿每一个特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满分:3)
A. 检查和诊断错误的能力
B. 错误抑制能力
C. 行为的坚持性
D. 心理表征能力
7.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 )方面。 (满分:3)
A. 研究学前儿童个体心理的发生
B.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C. 学前期儿童的心理过程
D. 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
8.婴儿社会性微笑发展的特点 是 (满分:3)
A. 1个月左右时,婴儿对各种不同社会性的和非社会的刺激都产生微笑
B. 2个月的婴儿几乎对任何面孔都笑
C. 3个月以后婴儿看到成人的脸、听到声音,就会发出微笑
D. 4个月左右,对不同人的微笑开始出现差别
9.儿童的图片观察概括化可以分( )阶段。 (满分:3)
A.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B.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C. 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D.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10.幼 儿 对( )的恐惧是后天习得的。 (满分:3)
A. 黑暗
B. 陌生人
C. 环境
D. 动物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大小与颜色是干扰幼儿正确辨认图形的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母婴交往是婴儿语言发展的刺激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格塞尔认为在没有达到成熟水平之前,训练儿童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效果是不佳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艾宾浩斯曲线遗忘的进程总体上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幼儿后期,注意集中的时间可以保持在 10—15 分钟左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三岁后儿童思维所依靠的行为逐渐概括化,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具体行 为已被压缩或省略。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分离焦虑是婴儿时期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分离焦虑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婴儿智力活动的效率 , 甚至会影响他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幼儿知识经验储备较少,缺乏想象的材料与技巧,常常将现实与想象混淆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兴奋点之所在,使幼儿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这样会促使幼儿把注意放在教师强调的对象上。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部分记忆法则是在材料较小或较短时采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幼儿不能用内化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性行 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责任感是幼儿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的主要任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大脑发展的最高成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亲社会行为最多的幼儿来自未开化社会,而西方社会幼儿亲社会行为得分较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不完全遗忘是指只能回忆不能再认的情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当我们白天进入电影院时,刚进去的一段时间会觉得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是用不了多久,几秒钟之后 ,就会看清室内的景物了。这是“暗适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是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日常的声音,特别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母亲的话语,都可以使新生儿对外界环境产生兴趣。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幼儿想象力发展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的逐步提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学前儿童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 )是个体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满分:3)
A. 婴儿期
B. 幼儿早期
C. 幼儿中期
D. 幼儿晚期
2.( )的发展是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满分:3)
A. 比较
B. 分类
C. 判断
D. 理解
3.幼儿有意记忆的特点不包括( )。 (满分:3)
A. 需要成人的引导与教育
B. 受行为的动机影响
C. 受幼儿心理影响
D. 受外界评价的影响
4.感觉统合指将人体各部分的感觉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首先系统提出的。 (满分:3)
A. 斯金纳
B. 华生
C. 皮亚杰
D. 爱瑞斯
5.2 岁以后,婴儿进入了( )。这是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 (满分:3)
A. 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感知觉阶段
D. 注意阶段
6.( )是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的,需要中介实现的思维过程。 (满分:3)
A. 直接理解
B. 间接理解
C. 有意注意
D. 无意注意
7.当我们白天进入电影院时,刚进去的一小段时间会觉得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是用不了多久,几秒钟之后,就会看清室内的景物了。这是 (满分:3)
A. 暗适应
B. 交叉适应
C. 明适应
D. 心理适应
8.婴儿期,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会( )上。 (满分:3)
A. 独立行走
B. 搀扶行走
C. 随意独立行走
D. 奔跑
9.幼儿的耳朵可以同时听见很多种声音,为什么偏偏能在各种声音中辨别出妈妈的声音。这遵循了( )规律。 (满分:3)
A. 知觉选择性
B. 知觉理解性
C. 知觉感受性
D. 知觉恒常性
10.情绪激动阈限是指刚能引起情绪反应的( )刺激量。 (满分:3)
A. 适中
B. 持续
C. 最小
D. 最大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儿 童 有 意 想 象的发展表现在( )。 (满分:3)
A. 幼儿进行想象活动之前事先确立目标
B. 幼儿可以一直将某一主题的想象活动完成
C. 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围绕某一主题的想象活动
D. 幼儿主动克服一部分困难,保证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
2.幼儿的谦让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 (满分:3)
A. 行为的发出者应该是自愿的
B. 行为的结果是厚人薄己
C. 行为对象是幼儿自己所喜爱的物品
D. 行为的结果是厚己薄人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满分:3)
A. 从简单到复杂
B. 从具体到抽象
C. 从被动到主动
D. 从零乱到成体系
4.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都有( )的过程。 (满分:3)
A. 从低级到高级
B. 从简单到复杂
C. 从外表到本质
D. 从不稳定到稳定
5.儿童抽动症的原因包括( )。 (满分:3)
A. 药源性因素
B. 心理因素
C. 遗传因素
D. 生理因素
6.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和( )方面。 (满分:3)
A. 语言发展
B. 感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7.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 (满分:3)
A. 人际交往障碍
B. 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
C. 认知障碍
D. 感觉障碍和情绪问题
8.对儿童进行遗尿的矫 治,可以实施( )方式。 (满分:3)
A. 不要让幼儿憋尿
B. 缩短憋尿的时间
C. 延长憋尿的时间
D. 游戏分散注意
9.影响幼儿空间知觉的因素有. (满分:3)
A. 幼儿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
B. 幼儿动作的发展
C. 对空间概念词的掌握
D. 一定的经验储备和训练
10.注意的转移受( )影响。 (满分:3)
A. 前后两种注意对象性质对比
B. 外界事物的影响
C. 语言的手段
D. 幼儿的兴趣爱好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直接理解是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需要中介实现的思维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母 婴交往是婴儿语言发展的刺激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母—婴相互作用的质量影响着婴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婴儿早期的社会性交往中,与母亲的交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幼儿期的道德感是深刻的,因此他们可以自己进行道德判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分析器在不同强度刺激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比较的条件从泛化到集中化是幼儿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幼儿早期 ,当幼儿要进行讲述或倾听别人讲述时,需要借助具体活动或动作来完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运动疗法”并不直接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认知技能和社会活动技能的训练,而是提供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直接针对神经系统来改变脑的功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婴儿的心理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和大脑皮质分析综合机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意义记忆对幼儿保持记忆持久性是唯一的方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婴儿发展的特点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视觉敏度是指眼睛精确的辨别物体细致差别或近距离清晰观察到物体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幼儿想象力发展并不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的逐步提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在亲子交往中,婴儿是完全被动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大脑有明显实质性损害、低能儿童及精神病等均不属于多动症。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幼儿辨别颜色时发生错误或不能辨认代表着幼儿不具备辨别颜色的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狭义的学前期等同于幼儿期,指的是 3— 6 岁这一时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4 —5岁时是儿童视力发展的转折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学前儿童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幼儿判断的发展特点不包括( )。 (满分:3)
A. 判断的形式由直接判断向间接判断发展
B. 判断的依据逐渐客观化
C. 判断的论据逐渐明确化
D. 判断发展的无目的性
2.幼儿识记的材料数量越大,所花费时间越长。原因是幼儿( )所造成的。 (满分:3)
A. 前摄抑制
B. 大脑皮质
C. 神经抑制
D. 神经元
3.婴儿最初的情感体验是 (满分:3)
A. 愤怒
B. 喜欢
C. 同情心
D. 焦虑
4.幼儿的长相、体质中等。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这类幼儿属于同伴交往 的( )型。 (满分:3)
A. 受欢迎
B. 被拒绝
C. 被忽视
D. 一般
5.儿童思维的真正发生是在( )左右。 (满分:3)
A. 2岁
B. 3岁
C. 4岁
D. 5岁
6.婴儿期的游戏主要是 (满分:3)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模仿性游戏
D. 表演性游戏
7.婴儿期的游戏主要是 . (满分:3)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模仿性游戏
D. 表演性游戏
8.( )是幼儿记忆的主要方式。 (满分:3)
A. 机械记忆
B. 意义记忆
C. 形象记忆
D. 语词记忆
9.两种注意之间转换规律的应用的原因不包括( )。 (满分:3)
A. 单纯依靠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
B. 紧张的意志努力,难保持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C. 有意注意促使幼儿把注意维持在活动对象上
D. 依靠无意注意,缺乏计划性
10.( )以后儿童思维所依靠的行为逐渐的概括化 ,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某些具体行为已被压缩或省略。 (满分:3)
A. 2岁
B. 3岁
C. 4岁
D. 5岁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和( )方面。 (满分:3)
A. 语言发展
B. 感知觉
C. 想象
D. 思维
2.通过间接故事法研究幼儿分享观念的结果表明( )。 (满分:3)
A. 幼儿时期对物品的分配上,均分观念已占主导地位
B. 供分享物品的多少影响幼儿的分享水平
C. 享物品的性质和用途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
D. 不同性别的幼儿其分享观念的发展相同
3.儿童多动症形成的原因有( )。 (满分:3)
A. 遗传及素质因素
B. 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C. 铅中毒及食品添加剂
D. 社会和家庭心理因素
4.婴儿期主要存在( )自我中心化现象。 (满分:3)
A. 感知运动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B. 注意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C. 前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D. 运算水平的自我中心化现象
5.儿 童 有 意 想 象的发展表现在( )。 (满分:3)
A. 幼儿进行想象活动之前事先确立目标
B. 幼儿可以一直将某一主题的想象活动完成
C. 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围绕某一主题的想象活动
D. 幼儿主动克服一部分困难,保证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
6.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 )反映。 (满分:3)
A. 概括的
B. 全面的
C. 间接的
D. 直接的
7.不自觉的“我向思维”包括 (满分:3)
A. 把世界同化于自我
B. 无确定或系统整体目标
C. 把自我同化于世界
D. 有确定或系统的整体目标
8.伊扎德认为,面部表情是通过( )联络机制而实现的。 (满分:3)
A. 机体内反馈机制的联络
B. 人际知觉(人与人之间的知觉)过程的社会性联络
C. 机体外反馈机制的联络
D. 人际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过程的社会性联络
9.影响婴儿每一个特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满分:3)
A. 检查和诊断错误的能力
B. 错误抑制能力
C. 行为的坚持性
D. 心理表征能力
10.多动症以( )为突出的表现。 (满分:3)
A. 智力低下
B. 注意障碍
C. 多动
D. 冲动性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感觉统合失调既不是智能发育问题也不是教育上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学前儿童的情绪过程,主要带有情绪的特点,逐渐出现情感的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儿童一出生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里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形成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所谓“危机”,往往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迅速,而导致心理发展上的不适应。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包括拟人性的发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不同性别的幼儿其分享观念的发展是相同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不会受情绪的影响,并且对违反逻辑或现实也无所谓。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学前儿童的情绪过程,主要带有情绪特点,逐渐出现情感的特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幼儿早期,当幼儿要进行讲述或倾听别人讲述时,需要借助具体活动或动作来完成。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5 — 6 岁的幼儿,幼儿开始有了性别意识,初步懂得男孩和女孩的区别。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直接理解是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需要中介实现的思维过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婴儿对陌生人的“格外小心”既说明了社会情感的发展,也表明了其长时记忆的扩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任何守恒实验必须按照四个步骤来进行,否则就不能了解儿童是否真正掌握了守恒。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婴儿一出生就已有了味觉,而且相当敏锐,对咸的东西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婴儿初生情绪反应随心理需要的出现而出现,并随其减弱、消失而停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与感情体验相联系的事件,对婴儿有独特的教育上的意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