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10-16 20:31:37

《刑法学》东师17秋在线作业123题目


刑法学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20道,总分:50分】

1.决水罪的危害结果为:          (满分:2.5)
    A. 造成水患
    B. 造成水患,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C. 没有造成水患
    D. 使用的方法是危险方法
2.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满分:2.5)
    A.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 3000 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 100 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3.某甲为了防止他人偷瓜 ,自设电网,没有任何标志,乙夜间行走,不慎触电死亡。甲对乙的死亡主观上是          (满分:2.5)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4.下列罪名中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是:          (满分:2.5)
    A. 非法拘禁罪
    B. 强奸罪
    C. 拐卖妇女儿童罪
    D. 虐待被监管人罪
5.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构成   .          (满分:2.5)
    A. 故意伤害罪
    B. 非法拘禁罪
    C. 虐待罪
    D. 虐待被监管人罪
6.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理解错误的是    .          (满分:2.5)
    A. 不以犯罪论处
    B. 不以犯罪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7.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满分:2.5)
    A. 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
    B. 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C. 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
    D. 犯罪过程中
8.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满分:2.5)
    A.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B. 盗窃枪支、弹药罪
    C. 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
    D.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9.行为人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罪过形式是   :          (满分:2.5)
    A. 只能是故意
    B. 只能是过失
    C. 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 只能是间接故意
10.村民张某盗窃了国防通信线路销赃后得赃款5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5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满分:2.5)
    A. 盗窃罪
    B. 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 破坏军事通信罪
    D. 故意毁坏财物罪
11.某甲想杀害乙,以为树林中的黑影为乙,但实质上黑影是动物。甲的行为属于    .          (满分:2.5)
    A. 认识对象的错误
    B. 具体目标的错误
    C. 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
    D. 客体的错误
12.甲、乙二人出资2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8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XX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后甲、乙又合谋将上述2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 。甲 、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满分:2.5)
    A. 虚报注册资本罪
    B. 虚假出资罪
    C. 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
    D. 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
13.根据10题陈述,张某与闫某的行为:          (满分:2.5)
    A.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
    B. 不构成共同犯罪
    C. 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D. 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14.被判处“ 死缓 ”的犯罪分子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满分:2.5)
    A. 遵守监规监纪
    B. 积极参加劳动并有科技发明创造
    C. 没有故意犯罪
    D.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15.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内容的完整表述是          (满分:2.5)
    A. 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 刑罚应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C. 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 刑罚既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个人情况相适应
16.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 2 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          (满分:2.5)
    A. 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B. 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 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C. 2 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D. 2 年期满后减为 15 年以上 20 年以下有期徒刑
17.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满分:2.5)
    A. 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 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 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18.某镇医院医生贾某在为患者输血时不按规定从县血站提取,而是习惯于直接从献血者身上采血后输给患者。住院病人于某因输了贾某采集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血液发生不良反应死亡。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满分:2.5)
    A.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
    B. 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
    C. 医疗事故罪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19.王某参加境外的间谍组织,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 构成          (满分:2.5)
    A. 叛逃罪
    B. 故意泄漏军事机密罪
    C. 军人叛逃罪
    D. 间谍罪
2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          (满分:2.5)
    A. 1年以上5年以下
    B. 3年以上5年以下
    C. 3年以上10年以下
    D. 1年以上10年以下
二、多选题:【20道,总分:50分】

1.非法拘禁罪的相关说法 ,正确的是          (满分:2.5)
    A. 主体为一般主体
    B. 主观为故意
    C. 客观表现为非法的拘禁他人
    D. 客体为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2.下列侵犯著作权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是          (满分:2.5)
    A.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C. 制作、出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D. 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3.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2.5)
    A. 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B. 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C. 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D. 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4.根据第5题的陈述,关于挪用公司 5 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满分:2.5)
    A. 甲唆使乙挪用公司 5 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B. 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 5 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C. 甲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D. 乙明知甲欲从事营利活动,却仍然挪用 5 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 3 个月也构成犯罪
5.擅离、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有          (满分:2.5)
    A. 一般军人
    B. 指挥人员
    C. 值班、执勤人员
    D. 武装警察
6.甲、乙二人住在山区,当地野猪危害庄稼的情况严重。听说邻县使用“电猫”,效果很好。就去观摩取经,并买回一台“电猫”。甲乙二人安装好电猫,并在野猪可能出没的山上拉上裸电线,距地面40厘米在裸线通过的路口上均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的时间为:晚7点开电,早6点收电。村民丙某盗伐林木,于早5点30分触电死亡。甲某的行为:          (满分:2.5)
    A. 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B.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7.拐卖妇女 、 儿童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5)
    A.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B. 客观表现为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
    C. 犯罪的客体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权
    D. 主观上出于故意
8.某甲小偷小摸行为,自己认为属于犯罪,到处躲藏 ,实质上          (满分:2.5)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犯罪
    C. 构成盗窃罪
    D. 是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9.下列犯罪中(    )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          (满分:2.5)
    A. 背叛国家罪
    B. 分裂国家罪
    C. 武装叛乱罪、暴乱罪
    D. 间谍罪
10.关于非法出版物问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2.5)
    A. 明知出版物中载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以煽动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
    B. 明知出版物中载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而予以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传播的,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C. 以牟利为目的,出版淫秽物品的,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D. 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11.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与          (满分:2.5)
    A. 犯罪客体
    B. 犯罪的客观方面
    C. 犯罪的主观方面
    D. 行为人的身份和地位
12.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          (满分:2.5)
    A. 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
    B. 甲、乙、丙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
    C. 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
    D. 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工对前来征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
13.罪状包括   :          (满分:2.5)
    A. 简单罪状
    B. 叙明罪状
    C. 引证罪状
    D. 空白罪状
1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    .          (满分:2.5)
    A. 组织卖淫
    B. 贩卖无忧答案网
    C. 强奸
    D. 放火
15.构成伪证罪的主体有   .          (满分:2.5)
    A. 证人
    B. 鉴定人
    C. 记录人
    D. 翻译人
16.甲晚上打猎,看树林中黑影,以为是动物,开枪,结果黑影是乙,甲的行为属于          (满分:2.5)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犯罪
    C. 意外事件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17.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包括          (满分:2.5)
    A. 客体的错误
    B. 对象的错误
    C. 工具的错误
    D. 因果关系的错误
18.紧急避险不适用 :          (满分:2.5)
    A. 职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B. 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C. 警察
    D. 未满18周岁的人
19.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   .          (满分:2.5)
    A. 接收不合格兵员罪
    B. 贪污罪
    C. 挪用公款罪
    D. 破坏交通工具罪
20.孙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 2 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在劳动时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          (满分:2.5)
    A. 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B. 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 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C. 2 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D. 2 年期满后减为 15 年以上 20 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学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20道,总分:50分】

1.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满分:2.5)
    A. 14500元
    B. 12500元
    C. 9500元
    D. 4000元
2.我国刑法空间效力采取的是 :          (满分:2.5)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折中原则
3.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睡觉的乙,想实施奸淫,强脱其衣。乙惊醒,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          (满分:2.5)
    A. 属于强奸预备
    B. 属于强奸未遂
    C. 属于强奸中止
    D. 不构成强奸罪
4.甲与乙共媒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 ,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2.5)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5.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          (满分:2.5)
    A. 李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4年因盗窃金融机构被判处无期徒刑。
    B. 王某因过失导致某甲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C. 刘某因危害国家安全被判处拘役。在刑罚执行完毕10年以后,又犯间谍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D. 谢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刑罚执行5年后被假释,假释期满后第2年因为境外窃取国家情报,被判处拘役。
6.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          (满分:2.5)
    A. 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7.刑法解释 ,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 ,可以分为          (满分:2.5)
    A. 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B. 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C. 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
    D. 学理解释和文理解释
8.钱某持盗来的身份证及伪造的空头支票,骗取某音像中心VCD光盘4000张,票面金额3.5万元。物价部门进行赃物估价鉴定的结论为:“盗版光盘无价值”。对钱某骗取光盘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满分:2.5)
    A. 钱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 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C. 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未遂
    D. 钱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9.被告人王某,出租汽车司机为发泄对社会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轧死、撞伤数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          (满分:2.5)
    A. 交通肇事罪
    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重大责任事故罪
    D. 故意杀人罪
10.不论犯罪人属于哪国,也不论犯罪地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这种原则是    .          (满分:2.5)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通原则
11.某甲驾驶汽车因为超速行驶将某丙撞成重伤。坐在驾驶台副座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发现伤势很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丙某藏在草丛中。丙某在12 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死亡 。关于此案:          (满分:2.5)
    A. 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B. 甲某指使乙某逃逸致人死亡,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C. 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D. 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12.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以后的下列表现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是          (满分:2.5)
    A. 交代了自己所犯数罪中的次要罪行
    B. 共同犯罪的主犯交代了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
    C. 共同犯罪的从犯承认了共同犯罪其他共犯的全部罪行
    D. 如实供述了所犯之罪的主要情节和基本过程
13.组织 、领导 、参加恐怖组织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          (满分:2.5)
    A. 直接故意
    B. 过失
    C. 间接故意
    D. 意外
14.对下列哪种情形依法应当从重 处罚 :          (满分:2.5)
    A. 甲某在1988年5月3日因为犯诈骗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1995年9月15日被假释,1998年11月21日假释考验期满。2004年11月20日又犯奸淫幼女罪
    B. .甲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乙某吸食无忧答案网,构成教唆无忧答案网罪
    C. 甲某非法拘禁乙某并对其进行暴力殴打,造成乙某受轻微伤
    D. 甲某利用职务这便挪用价值1.5万元的救灾物品,构成挪用公款罪
15.对生产、销售劣药,危害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应          (满分:2.5)
    A. 追究刑事责任
    B. 给予行政处罚
    C. 赔偿损失
    D. 处以罚款
16.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有关单位通知拒不改正,造成火灾发生的 ,构成.          (满分:2.5)
    A. 失火罪
    B. 放火罪
    C. 重大责任事故罪
    D. 消防责任事故罪
17.强奸罪的本质特征是.          (满分:2.5)
    A. 使用暴力、胁迫手段
    B. 违背妇女意志
    C. 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
    D. 使用其他手段
18.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 :          (满分:2.5)
    A. 文理解释
    B. 扩张解释
    C. 类推解释
    D. 限制解释
19.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满分:2.5)
    A. 改造犯罪
    B. 惩罚犯罪
    C. 教育犯罪
    D. 预防犯罪
20.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          (满分:2.5)
    A. 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B.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 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
    D.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二、多选题:【20道,总分:50分】

1.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   :          (满分:2.5)
    A. 背叛国家罪
    B. 分裂国家罪
    C. 煽动分裂国家罪
    D. 扰乱市场秩序罪
2.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特征是:          (满分:2.5)
    A.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B. 侵犯的客体是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
    C. 主观上是过失
    D. 客观上表现为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
3.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满分:2.5)
    A.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4.虐待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5)
    A. 主体为特殊主体
    B. 主体为一般主体
    C. 主观方面为故意
    D. 客观表现为经常性的对被害人进行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5.下列那些掩饰、隐瞒走私、无忧答案网、黑社会、恐怖组织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行为属于洗钱罪的行为:          (满分:2.5)
    A. 提供资金帐户的;
    B. 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
    C. 通过转帐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D. 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6.药剂师某甲看错医生处方,而将一种副作用强烈的药物交给护士某乙。某乙以为是给患者某丙注射之用,并且没有与处方核对,就给某丙注射,致某丙死亡。          (满分:2.5)
    A. 甲、乙均构成医疗事故罪
    B. 甲构成医疗事故罪,乙不构成犯罪
    C. 乙构成医疗事故罪,甲不构成犯罪
    D. 甲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均有因果关系
7.某甲先后犯三罪:一罪判处拘役6个月;一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万元;一罪判处无期徒刑。对某甲实行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体现了          (满分:2.5)
    A. 限制加重原则
    B. 折中原则
    C. 并科原则
    D. 吸收原则
8.不属于刑法典明文规定的是.          (满分:2.5)
    A. 罪刑法定原则
    B.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9.共同犯罪的共同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包括          (满分:2.5)
    A. 共同的作为
    B. 共同的不作为
    C. 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D. 共同实施实行行为
10.下列侵犯著作权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是   :          (满分:2.5)
    A. 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 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C. 制作、出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D. 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11.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满分:2.5)
    A. 甲为杀人并李某委托购买毒药并告知其目的,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2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 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后见被害人可怜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 丙对仇人王某猛砍数刀后离开现场。数小时后,丙为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 丁为了杀害李而对其投毒,李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鉴定,即使不送到医院,李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12.根据16题陈述,叶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          (满分:2.5)
    A. 主犯
    B. 从犯
    C. 胁从犯
    D. 实行犯
13.关于牵连犯的说法 ,哪些是正确的 ?          (满分:2.5)
    A. 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 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 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D. 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14.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满分:2.5)
    A. 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B. 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 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D. 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
15.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不包括 .          (满分:2.5)
    A. 一般预防
    B. 特殊预防
    C. 教育守法公民
    D. 显示政府打击犯罪的决心
16.方某因伤害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之后第4年又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    )对方某不适用。          (满分:2.5)
    A. 假释
    B. 减刑
    C. 缓刑
    D. 暂予监外执行
17.选项所列行为中 ,哪些构成抗税罪?          (满分:2.5)
    A. 以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
    B. 以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
    C. 以暴力抗税致人重伤
    D. 以暴力抗税致人死亡
18.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害的对象是          (满分:2.5)
    A. 一般计算机信息系统
    B. 国家事务计算机信息系统
    C. 国防建没计算机信息系统
    D. 尖端技术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
19.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满分:2.5)
    A. 罪刑法定
    B. 罪责刑相适应
    C. 罪责自负
    D. 适用刑法平等
20.下列金融诈骗罪中,哪些可以判死刑.          (满分:2.5)
    A. 信用证诈骗罪
    B. 集资诈骗罪
    C. 贷款诈骗罪
    D. 票据诈骗罪
刑法学17秋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20道,总分:50分】

1.罪刑法定原则理解错误的是   .          (满分:2.5)
    A.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B.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C. 罪名法定,法定刑法定
    D. 定罪后处罚由法官自由裁量
2.从犯罪既遂的形式看,传授犯罪方法罪属于:          (满分:2.5)
    A. 举动犯
    B. 行为犯
    C. 危险犯
    D. 结果犯
3.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情况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满分:2.5)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 故意杀人罪
4.下列哪些情节属于法定可以免除处罚情节          (满分:2.5)
    A. 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B. 自首犯
    C.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D. 预备犯
5.紧急避险针对:          (满分:2.5)
    A. 客观实际存在的危险
    B. 可能发生的危险
    C. 自己感觉存在的危险
    D. 潜在的危险
6.闫某是某国有企业的厂长,张某是闫某的秘书,在上任1年内,闫某先后接受送来的贿赂10万多元,其中有5万元是通过张某介绍来的人送的,闫某将其中2万元送给张某作酬劳费。张某后来赌钱欠别人一大笔赌债,于是找到闫某,说:“给我点钱花,否则我就告你。”闫某很害怕,于是给了张某1.5万元。但是事过不久,张某又找闫某要钱,闫某说手头没钱,张某要求其将工会活动的部分经费借给自己先用一用,1个月后保证偿还,闫某就把自己保管的工会活动经费1万元给了张某,1个月后,闫某被告发。闫某接受贿赂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满分:2.5)
    A. 受贿罪
    B. 职务侵占罪
    C. 单位受贿罪
    D. 贪污罪
7.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犯 A 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荆,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被告人犯 A 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          (满分:2.5)
    A. 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
    B. 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剂 1 年,缓期 2 年执行
    C. 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拘役 3 个月
    D. 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罚金 1000 元
8.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二年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满分:2.5)
    A. 没有故意犯罪
    B. 没有悔改表现
    C. 确有立功表现
    D.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9.甲男明知乙由只有 13 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          (满分:2.5)
    A. 幻觉犯,不构成奸淫幼女罪
    B. 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C. 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D. 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奸淫幼女罪
10.侮辱行为必须(    ),才构成犯罪。          (满分:2.5)
    A. 情节恶劣
    B. 情节严重
    C. 情节严重或恶劣
    D. 情节特别严重
11.甲欲杀害乙 ,对象认识错误杀害了丙,甲的行为属于          (满分:2.5)
    A. 故意杀人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
    C. 交通肇事罪
    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12.甲 15 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 1000 元钱和 4 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 heroin ‘及‘ 50g ‘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 4 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 :          (满分:2.5)
    A. 构成走私无忧答案网罪
    B. 构成非法持有无忧答案网罪
    C. 构成贩卖无忧答案网罪
    D. 构成走私、贩卖无忧答案网罪
13.张某从甲省拐骗17岁少女1人,欲卖至乙省。在拐卖途中,张某几次强行奸淫该女,并强迫其卖淫两次,则张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满分:2.5)
    A. 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B. 构成拐卖妇女罪与强迫卖淫罪,此两罪应实行数罪并罚,其强奸行为不宜单独定罪,而应作为强迫卖淫罪中“强奸后迫使卖淫的”这一从重处罚的条件
    C. 只构成强奸罪、强迫卖淫罪,因为其拐卖行为尚未完全实现
    D. 只构成拐卖妇女罪,其强奸行为、强迫卖淫的行为只作为法定的从重处罚条件,不宜单独定罪
14.李某多次尾随盗伐林木人员,将砍倒尚未运走的林木偷偷运走,此外,他还盗伐了他人种植的零星树木7个多立方米。对李某的上述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满分:2.5)
    A. 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B.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C. 以盗伐林木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 以盗伐林木罪、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15.我国刑法分则中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遗弃罪更高的法定刑,这体现了刑法的          (满分:2.5)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罪责自负原则
16.行为人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满分:2.5)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17.脚痛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          (满分:2.5)
    A. 过失
    B. 故意
    C. 直接故意
    D. 疏忽大意的过失
18.1998 年 11 月 4 日 ,甲到娱乐场所游玩时,将卖淫女乙( 1984 年 12 月 2 日 生)带到住所嫖宿。一星期后甲请乙吃饭时,乙告知了自己年龄,并让甲到时为自己过生日。饭后,甲又带乙到住处嫖宿 。甲的行为属于 :          (满分:2.5)
    A. 奸淫幼女罪
    B. 强奸罪
    C. 嫖宿幼女罪
    D. 应受治安处罚的嫖娼行为
19.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 、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满分:2.5)
    A. 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 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20.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   .          (满分:2.5)
    A. 犯罪主体有相同之处
    B. 主观方面相同
    C. 客观方面有相同之处
    D. 侵犯的客体相同
二、多选题:【20道,总分:50分】

1.我国刑法规定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          (满分:2.5)
    A. 判决宣告以后发现“漏罪”的并罚
    B.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C. 刑满释放以后又犯数罪的并罚
    D. 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
2.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中的“已着手” 。          (满分:2.5)
    A. 盗窃犯将手伸进乘客的口袋
    B. 将毒药放入饮用水中
    C. 提刀在电影院里寻找仇人
    D. 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3.某甲小偷小摸行为,自己认为属于犯罪,到处躲藏 ,实质上          (满分:2.5)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犯罪
    C. 构成盗窃罪
    D. 是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4.构成伪证罪的主体有   .          (满分:2.5)
    A. 证人
    B. 鉴定人
    C. 记录人
    D. 翻译人
5.商业秘密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满分:2.5)
    A. 是权利人自己发明或创造的
    B.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C. 不为公众知悉
    D. 具有实用性
6.黄某(19 周岁 ) 和赵某(17 周岁 ) 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黄某听到王某的呛喝声,不顾等赵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根紧迫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2.5)
    A. 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 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
    C. 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 对赵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 包括          (满分:2.5)
    A. 走私罪
    B.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C. 放火罪
    D. 危害税收征管罪
8.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3年,再次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1年零八个月有期徒刑 。人民法院不能对王某适用下列哪些制度?          (满分:2.5)
    A. 减刑
    B. 缓刑
    C. 假释
    D. 保外就医
9.减刑不同于减轻处罚的地方有 :          (满分:2.5)
    A. 减刑根据的是犯罪人刑罚执行种的具体表现,减轻处罚根据的是法定或酌定的犯罪情节
    B. 减刑的对象是已决犯,减轻处罚的对象是未决犯
    C. 减刑是减轻原来的刑罚,减轻处罚是对犯罪人判处新的刑罚
    D. 减刑属于刑罚执行制度,减轻处罚则属于刑罚的裁量制度
1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原因包括          (满分:2.5)
    A. 超过追诉时效
    B. 经特赦免除刑罚
    C.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
    D. 犯罪人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被免除罚金的
11.某化妆品厂在所生产的婴儿护肤产品重增加添加剂。结果生产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劣质产品,销售金额达50万元。消费者使用后程度不同地引起过敏、脱皮等不良反应。在如何确定犯罪主体性质及定罪的罪名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满分:2.5)
    A.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
    C. 单位犯罪
    D. 自然人犯罪
12.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满分:2.5)
    A. 甲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甲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甲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甲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甲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B. 乙在大街上见赵某一边行走一边打手机,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将其手机抢走。但因用力过猛,致使赵某绊倒摔成重伤。乙同时构成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但不应数罪并罚
    C. 丙深夜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当丙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丙的脚,试图拉住他。但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丙构成抢劫罪
    D. 丁骑摩托车在大街上见妇女田某提着一个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拉皮包带,试图将皮包抢走。田某顿时警觉,拽住皮包带不放。丁见此情景,突然对摩托车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带,田某当即被摔成重伤。丁构成抢劫罪而不构成抢夺罪
13.属于实质上一罪的有    .          (满分:2.5)
    A. 牵连犯
    B. 想象竞合犯
    C. 结果加重犯
    D. 连续犯
14.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满分:2.5)
    A. 15 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 15 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 15 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 8000 克
    D. 15 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15.曹某为高某保管高偷来的阿2万元,数日后高某交给曹某无忧答案网 ,让曹保管 。曹某的行为触犯什么罪名?          (满分:2.5)
    A. 窝藏无忧答案网罪
    B. 非法持有无忧答案网罪
    C. 窝赃罪
    D. 包庇无忧答案网犯罪分子罪
16.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 ,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5)
    A. 对于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对于严重盗窃、故意重伤等犯罪分子,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C.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无权参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D.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如果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7.背叛国家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 是          (满分:2.5)
    A. 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B.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政权
    C. 主观上是故意
    D. 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勾结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危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安全
18.属于应当使用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的是   ?          (满分:2.5)
    A. 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B. 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 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
    D. 犯抢劫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19.甲某提议让乙某帮助杀死其养父丙某,并允诺事成后给1万元好处。期间甲乙二人多次预谋,甲某还带乙某到丙某家窥伺作案地点,辨认丙某。某日甲某与乙某电话联系,称当日下手机会最好,让乙某以找丙某买三轮车为由进入丙家,将丙某掐死。乙某按甲某授意,到丙某家,假意闲谈购买三轮车,伺机作案,后因不忍下手而离去。几天后,乙某因盗窃汽车案被审查期间,供述了上述事实。          (满分:2.5)
    A. 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B. 乙某没有犯甲某所教唆的罪,甲某属于教唆的未遂,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 甲某是教唆犯,在此案中应当作为主犯处罚
    D. 乙某属于犯罪中止,应当免除处罚。同时具有自首的法定情节
20.下列哪些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满分:2.5)
    A. 未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经营香烟的
    B. 未经国家盐业主管部门许可,经营食用盐的
    C. 对所经营的商品进行虚假宣传的
    D. 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刑法学》东师17秋在线作业123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