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东师17秋在线作业12参考
写作17秋在线作业1
一、多选题:【10道,总分:25分】
1.解说词写作述要有. (满分:2.5)
A. 词不达意,旨物模糊
B. 词随物移,循序进解
C. 词美意实,解畅得体
D. 词不离物,旨物契合
2.调查报告的材料符合以下要求 (满分:2.5)
A. 自己创造
B. 提供准确资料
C. 使用典型材料
D. 使用对比性材料
3.论证的一般要求有 (满分:2.5)
A. 论点要正确深刻
B. 论据要确凿有力
C. 以说理的走向为线索
D. 论证要严密
4.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有 (满分:2.5)
A. 检查主题
B. 增删材料
C. 调整结构
D. 推敲语言
5.说明文从反映对象的内容到形式都要做到以下哪些? (满分:2.5)
A. 判断准确
B. 界定到位
C. 划分明晰
D. 掌握要领
6.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有 (满分:2.5)
A. 思维是引起语义变化的直接动力之一
B. 思维是为创造话语而选择语言的动力
C. 思维是语言扩展的主要原因
D. 思维控制和制约着言语的建立与扩展
7.标题用语要求是 (满分:2.5)
A. 朴实
B. 简洁
C. 鲜明
D. 生动
8.属于艺术分析内容的是? (满分:2.5)
A. 艺术构思
B. 人物介绍
C. 直接叙述
D. 景物和环境的描写
9.语体可分为哪些种类 (满分:2.5)
A. 身体语体
B. 书面语语体
C. 口语语体
D. 情感语体
10.常见的过渡形式有 (满分:2.5)
A. 过渡段
B. 过渡句
C. 关联词语
D. 没有任何标示
二、判断题:【30道,总分:75分】
1.一个作品是孤立存在的,是网络中的一环,不可以伸展出去和许多其他文章连在一起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一个好的教案,总是会使人感到重点难点明确突出,轻重缓急安排适当。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设置段落是为了表示相对完整、单一的意义,并使读者在视觉上形成清晰的结构层次印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文本的原子形态,其传播受三维物理时空的限制,读者十分有限,并随着时间推移使用价值日益降低,甚至可能绝版。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电脑写作具有极高效率和很大灵活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教学论文的论题必须紧紧扣住教育教学上,可以是教育的某一环节,也可以是教学过程的某一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大多数应用文都有它自己的惯用的固定的格式,这是因为应用文使用得既经常又广泛,而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在诸多的特征中,情感性是应用文体的本质特征,其他特征乃情感性派生出来的,情感性是应用文和其他文体的本质区别。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对作家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寻找到作品艺术特征的总根源。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解说词往往受限制于所说明的具体事物或对象,解说对象的情景为解说词铺设了运行的轨道。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拟题准确就是要“题文相符”,在一定程度上概括文章基本内容、揭示文章的主题。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举例说明,用具体例子来说明事物特点、本质及其规律。所用例子必须有代表性、典型性,能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及说明的需求。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对文艺作品具体地说,主观方面要考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性、深广度,客观方面要探讨作家的创作实践和个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主题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文章结构的相应调整。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数字说明,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性质等。这种定量描述的方法,能使行文表述大大简化,从而使立意更加清晰。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描述性说明文即对事物或事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作出较为具体,头尾与始末完整的说明文。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文章可以把作者风格和文章风格割裂开来。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距写文章时间较远的称为现实材料,时间较近的称为历史材料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演讲稿是为直接面向听众的演说而写,就要更加突出强调“听众意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消息的标题是其“眼睛”,是其内容的主题,是全文的精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读后感以“感”为主,、可以“只言片语”,也可以“长篇大论”,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划分语体,最根本的还是要从语言这一符号的内部形态、本质属性着眼,即人们在运用它们时,究竟是把它当作怎样一种特定的符号来使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正确的观察态度是观察者必备的品质,而这种态度又须在多次的观察中逐渐培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重点调查是在一定的调查总体范围内,有重点地选择对象进行调查。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通讯要在“新”立意的前提下,写出“高”观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6.社论一种代表报社、杂志社的重要指导性言论,文字要严肃、正规、专业。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7.绝大多数写作材料是第一手材料,包括原始的文字材料。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8.对比式导语是指开始便得出结论,把事件的意义和结果揭示给读者,然后再叙述事实。接着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这一世人关注的事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9.对文艺作品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是一项科学活动,必须具有主观标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0.“论据”,是使论点成立的理由和根据。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写作17秋在线作业2
一、多选题:【10道,总分:25分】
1.通讯的特点有: (满分:2.5)
A. 新闻性
B. 形象性
C. 典型性
D. 完整性
2.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满分:2.5)
A. 记叙性文章以人物、事件等为线索
B. 抒情性文章也有线索。抒情总要附着在人、事和景之上
C. 议论性文章以说理的走向为线索
D. 说明性文章以解释的着眼点为线索
3.调查报告真实性需要划清哪三个界限 (满分:2.5)
A. 客观性和客观主义的区别
B. 主观性和主观主义的区别
C. 正确、必要的分析与主观成见的区别
D. 全面性和现象罗列的区别
4.读书笔记的种类有 (满分:2.5)
A. 摘录式
B. 解说式
C. 评注式
D. 新的体会式
5.结构的原则有哪些 . (满分:2.5)
A. 反映对象内在联系
B. 适应文章体裁特点
C. 考虑读者接受心理
D. 服从表现主题需要?
6.以下属于书信格式的是 (满分:2.5)
A. 问候
B. 信封
C. 日期
D. 署名
7.消息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哪些种类 (满分:2.5)
A. 动态消息
B. 述评消息
C. 综合消息
D. 典型报道
8.说明文从反映对象的内容到形式都要做到以下哪些? (满分:2.5)
A. 判断准确
B. 界定到位
C. 划分明晰
D. 掌握要领
9.运思的过程和内容是 (满分:2.5)
A. 定向
B. 择体
C. 理序
D. 选材
10.写作语言的书面语特征表现为 (满分:2.5)
A. 完整
B. 夸张
C. 精干
D. 确切
二、判断题:【30道,总分:75分】
1.选题一定是论文作者熟悉的领域和题目。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上古神农氏“结绳记事”,就说明了汉字的创造,首先是为了满足抒情的需求。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描述性说明文即对事物或事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作出较为具体,头尾与始末完整的说明文。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征引式导语是指消息开头即使用旁征博引的手法,特别是消息中主要人物精辟独特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兴趣。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选择多数人关心、寻求“答案”的题材,这是写好科普说明文的前提。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学术论文对教师职称提高晋级的没有根本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演讲稿作为由听觉来接受的文体,在结构上则要求清晰明确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比较说明就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抽象道理或复杂事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分类抽样调查是把总体按性质不同分为几类,每类中再选几个样本进行调查。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比起语境的规范作用,语境的辅佐作用常常显得不积极和活跃。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1.凡是与主题线索有关的材料,不分清主次、详略、轻重,也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照应、烘托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2.解说词的“词”不一定要始于被解说的对象之“物”。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3.动态消息要一事多报,抓住多件事,说明多个问题,求全求大,作详尽的叙述和描写。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4.艺术语体句段间联系紧密,逻辑关系明确,科学语体中却常有语句跳脱现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5.说明从逻辑学上说主要是用于揭示复合概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6.艺术语体使用词语基本用其原义,科学语体却常常使用词语的变义、喻义、象征义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7.教学论文的论题必须紧紧扣住教育教学上,可以是教育的某一环节,也可以是教学过程的某一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8.无独立结尾是在逐层论述之后戛然而止,简断干脆,自然老道。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9.教案中还要勇于吸收过去科学成果,使教案具有鲜明的文献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0.一篇文章中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但存在着主次之分的多重线索。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1.通过语境,可以使不带任何褒贬色彩的中性词语显示出感情色彩来,从而可以比较隐蔽、含蓄地表述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观念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2.标题可以暗示文章的体裁,引导读者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探索文章的内在主题。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3.体验者要想寻找、看见、扑捉、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仅仅沉在生活底层,和对象打成一片并获得某种思想或感情的认同就足够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4.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渠道,文章主题能凭空产生。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5.应用文的性质是由它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即写应用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它有具体、明确的实用目的和明确、固定的使用对象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6.语言精干指句段中多余、累赘的成分完全剔除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7.文章表达手法,是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定方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8.解说词是一个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有着明确的中心和基调。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9.文章可以把作者风格和文章风格割裂开来。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0.文章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就要深刻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