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 发表于 2017-10-16 19:04:48

《中国古代史(下)》东师17秋在线作业12参考


中国古代史(下)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1683年,康熙帝派(    )率水军进攻台湾,一战而克,大获全胜。          (满分:3)
    A. 施琅
    B. 耿精忠
    C. 孔四贞
    D. 科隆多
2.宋代圩田进一步发展,太平州芜湖县的(    )有田12.7万亩,蔚为壮观。          (满分:3)
    A. 万春圩
    B. 芜湖圩
    C. 太平圩
    D. 永丰圩
3.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是袁枢的(    )。          (满分:3)
    A. 《资治通鉴》
    B. 《史记》
    C. 《通鉴纪事本末》
    D. 《三国志》
4.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          (满分:3)
    A. “分散事权”的政策
    B. “不抑兼并”的政策
    C. “守内虚外”的政策
    D. 养兵政策
5.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    )。          (满分:3)
    A. 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
    B. 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
    C. 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
    D. 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6.下列史实,最能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          (满分:3)
    A. 戚继光抗倭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D. 中央设立宣政院
7.按照“澶渊之盟”,宋方每年给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叫做(    )。          (满分:3)
    A. 岁贡
    B. 岁币
    C. 岁赐
    D. 朝贡
8.清初在云贵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即把永久世袭的土官改为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          (满分:3)
    A. 改土归流
    B. 氏族改革
    C. 宗教改革
    D. 土司制度
9.与唐朝时期相比,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其原因是(    )。          (满分:3)
    A. 封建生产方式向南方扩展
    B. 对外贸易以南方海路为主
    C. 南方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快
    D. 新兴手工业部门出现于南方
10.明末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的斗争口号,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          (满分:3)
    A. 均田
    B. 反帝
    C. 惩贪
    D. 民主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明末“三饷”包括(    )。          (满分:3)
    A. 辽饷
    B. 兵饷
    C. 练饷
    D. 关饷
2.下列历史事件,旨在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有(    )。          (满分:3)
    A. 台州战役
    B. “长庆会盟”
    C. 改土归流
    D.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3.万历年间的(    )和(    )散布于全国各地,在重要城镇、关隘征税,损害了工商业者和城镇居民的利益。          (满分:3)
    A. 东厂
    B. 税史
    C. 矿监
    D. 锦衣卫
4.关于“金瓶掣签”说明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西藏开始“改土归流”
    B. 西藏正式成为清朝的行政区划
    C. 是清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历史见证
    D. 是加强清政府对达赖和班禅转世监督和任授权力的见证
5.王安石进行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满分:3)
    A. 北宋统治的黑暗腐朽
    B. 财政危机的困扰
    C. 地方割据的威胁
    D. 阶级矛盾的突出
6.下列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直接有关的是(    )。          (满分:3)
    A. 商鞅变法
    B.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 两汉的丝绸之路
    D. 明朝的一条鞭法
7.元代官修史书包括(    )。          (满分:3)
    A. 《宋史》
    B. 《辽史》
    C. 《西夏史》
    D. 《金史》
8.“(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满分:3)
    A. 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 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9.下列北宋各级官员中,负责管理财政的是(    )。          (满分:3)
    A. 三司使
    B. 转运使
    C. 枢密使
    D. 节度使
10.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将军、办事大臣、盟旗等制度,其积极作用是(    )。          (满分:3)
    A.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 继承和推广了满洲的八旗制
    C. 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 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顺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公羊学沉沦千年之后,第一个重新发现并初步阐释其要旨的清代学者是庄存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泰州学派源于王学,又不同于王学宗旨,是一个具有异端思想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陈献章。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为了迎击明军,明末起义军13家72营的首领召开了山西大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用铜制造了人体模型,统一了人体穴位的医学家是王惟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金朝在女真族中实行的土地占有制度是牛头税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东林党的领导人事顾宪成、沈一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汤显祖在其代表作《牡丹亭》中,表达了其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对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考察记载很详细的是《天工开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有明一代,私家史著相当丰富,编年体明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是《国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张居正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他的治河办法影响深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乾隆年间的税种有地丁银和商品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契丹贵族耶律德光率兵逃到伊犁、锡尔两河流域间,凭借回纥力量,建立了国家。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北宋时期印书业的四大中心是开封、成都、杭州、温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野外考察记录和优秀地理著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棉纺织业在元代大放异彩,福建乌泥泾是当时棉纺织业的中心。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元代时,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斡脱。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绿营兵是清军入关后,收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南宋学者郑樵著有《通典》,是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与唐杜佑、元马端临的作品合称“三通”。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中国古代史(下)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明朝的户口册叫(    ),每十年更造一次。          (满分:3)
    A. 《鱼鳞图册》
    B. 《徭役图册》
    C. 《鱼鳞黄册》
    D. 《徭役黄册》
2.元代天文学的最高成就是(    )。          (满分:3)
    A. 郭守敬的《授时历》
    B. 郭守敬的《统天历》
    C. 苏颂的《新仪象法要》
    D. 韩公廉的《新仪象法要》
3.明朝曾发行(    ),准许宝钞和铜钱兼行通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满分:3)
    A. 会子
    B. 大明通行宝钞
    C. 交子
    D. 钱引
4.清朝大兴文字狱的首要目的在于(    )。          (满分:3)
    A. 树立清朝统治者的权威
    B. 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
    C. 巩固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D. 防范民主思想的发展
5.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的制度,主要是因为当时(    )。          (满分:3)
    A.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B. 民族习俗和心理不同
    C. 宗教信仰不同
    D. 民族矛盾激化
6.明末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的斗争口号,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          (满分:3)
    A. 均田
    B. 反帝
    C. 惩贪
    D. 民主
7.北宋时期,湖北鄂州出现了(    ),形如小船,农民骑在上面插秧,既省力又提高了效率。          (满分:3)
    A. 踏犁
    B. 秧马
    C. 龙骨车
    D. 铁塔
8.自(    )起,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领土。          (满分:3)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9.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是(    )。          (满分:3)
    A. 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D.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10.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 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指出当时经济突出特点是(    )。          (满分:3)
    A.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二、多选题:【10道,总分:30分】

1.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满分:3)
    A. 苏轼
    B. 陆游
    C. 王安石
    D. 曾巩
2.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理的措施包括(    )。          (满分:3)
    A. 设置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
    B. 设置驻藏大臣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掌握宗教首领的册封权
3.清廷入关后实现的政策措施中错误的有(    )。          (满分:3)
    A. 薙发令
    B. 圈地
    C. 强迫汉人“投充”
    D. 颁布“逃人法”
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满分:3)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C. 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 海外贸易不断扩大
5.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          (满分:3)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
    C. 有利于农业商品化
    D. 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
6.明末“三饷”包括(    )。          (满分:3)
    A. 辽饷
    B. 兵饷
    C. 练饷
    D. 关饷
7.《尼布楚条约》用下列(    )文字写成。          (满分:3)
    A. 满文
    B. 汉文
    C. 俄文
    D. 拉丁文
8.下列对元朝历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满分:3)
    A. 成吉思汗建立
    B. 中书省是最高的行省机构
    C. 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大统一朝代
    D. 创立了行省制度
9.明清时期,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受到威胁,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满分:3)
    A. 封建贵族割据势力的叛乱
    B. 外国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
    C. 国家实力的日趋衰落
    D. 民族矛盾的激化
10.以下与澶渊之盟性质相似的是(    )。          (满分:3)
    A. 葵丘会盟
    B. 绍兴和议
    C. 唐蕃会盟
    D. 宋夏和议
三、判断题:【20道,总分:40分】

1.努尔哈赤建国后建立了八大和硕贝勒共议国政的制度,其中掌握大权的四大贝勒是多尔衮、代善、皇太极、阿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元代时,广州已成为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洪升的《长生殿》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万历年间,货币地租的获得使得佃农与地主之间只存在单纯的经济强制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吴自牧在《梦粱录》里描写了当时临安的繁荣情况。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顺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海运航线的开辟是元代的创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印行的封建法规是《开皇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明朝推行一条鞭法中“一”的内容是指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雍正时,把丁银全部摊入田赋之中,叫摊丁入亩。自此,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元代,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纷纷东来,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散处各地,被元人称为回回。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等贵贱,均贫富”,对于发动饥民,扩大农民队伍,起了很大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宋在金的压力下,不得不杀了降宋的原辽将张觉,以其首献于金朝,这对于原辽降于宋朝的将领产生了消极影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整顿吏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康熙二十三年,正式批准台湾设置地方军政机构,下辖三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6.宋代的广州、杭州、泉州、福州设立了市舶司。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7.扈伦四部是建州、长白、东海、扈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8.明朝前期,西藏喇嘛教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教派,俗名“黄教”,又称格鲁派。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9.元代全真教教主丘处机曾应成吉思汗之召到过中亚等地,其弟子李志常据实写了一部《真人游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0.李贽严厉抨击程朱理学的虚伪和晚明政治的黑暗,被统治者视为“异端”,终被迫害致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史(下)》东师17秋在线作业12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