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7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12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阶梯模式的学习过程不包括 (满分:2)
A. 选择阶段 B. 回忆阶段
C. 概括阶段 D. 分析阶段
2.教学的最基本方式是 (满分:2)
A. 阅读
B. 讲解
C. 讨论
D. 问答
3.在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中,相互作用阶段的结果是 (满分:2)
A. 扩大原有认知过程
B. 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C. 产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雏形
D. 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学习内容的过程
4.哪种教学模型有利于对学习者进行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满分:2)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5.以下哪项不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 (满分:2)
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与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分析与综合
6.( ) 数学能力可以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新成就。 (满分:2)
A. 创造性
B. 学习性
C. 再生性
D. 再造性
7.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方式 (满分:2)
A. 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价值的认识
B.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结果
C. 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D. 给学生以发展的机会
8.数学的( )具有一个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过程。 (满分:2)
A. 量力性
B. 严谨性
C. 概念性
D. 抽象性
9.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满分:2)
A. 强烈意志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外在激励
10.数学的抽象必须以具体的( )为基础 (满分:2)
A. 概念
B. 素材
C. 公理
D. 命题
11.数学教学中的( ),就是要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对教学步骤作出最佳设计方案。 (满分:2)
A. 定度控制
B. 定序控制
C. 定势控制
D. 定度控制
12.对教学方法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满分:2)
A. 一系列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B. 固定的方式或动作
C. 属于教学工具
D. 教学手段的总称
13.对于数学科学的理解,以下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数学是一门技术。
B. 数学是一种文化。
C. 数学是理性的艺术。
D. 数学的研究内容只是数量关系
14.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满分:2)
A. 间接性
B. 概括性
C. 直观性
D. 差异性
15.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1998)把( )作为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满分:2)
A. 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B. 具有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C. 具有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D. 具有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多选题:【15道,总分:45分】
1.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满分:3)
A. 提高教学中的有效知识的数量
B. 提高教师情感的感染力
C.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D.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2.归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有 (满分:3)
A. 归纳是揭示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
B. 归纳是由具体到抽象的手段
C. 归纳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D. 归纳启发人们用特殊方法解决一般问题
3.桑代克的试误说的主要内容有 (满分:3)
A. 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学习者对某个情境所作的反应
B. 学习是在尝试与错误中进行的,在重复的尝试中,错误反应逐渐摒除,正确反应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联结,获得成功。
C. 人类学习虽与动物的学习有别的,人类的学习在尝试过程中是有意识地分析与选择,
D. 学习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4.示范模仿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 (满分:3)
A. 动作定向
B. 模仿练习
C. 自主练习
D. 灵活迁移
5.数学教育学的特点有 (满分:3)
A. 综合性
B. 实践性
C. 科学性
D. 教育性
6.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满分:3)
A.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理想教育
B. 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与困难作斗争
C. 充分发挥班级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D. 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7.学习过程的网状模式包括 (满分:3)
A. 闻见、感知阶段
B. 理解、加工阶段
C. 熟练、巩固阶段
D. 应用、实践阶段
8.外部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哪些阶段 (满分:3)
A. 认知阶段
B. 分解阶段
C. 连锁阶段
D. 自动化阶段
9.自学辅导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 (满分:3)
A. 独立自学
B. 讨论交流
C. 启发指导
D. 练习总结
10.如何对学生启发引导,保持其思维的持续性? (满分:3)
A.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B. 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C. 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D.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11.一个严密的公理系统, 要求具备: (满分:3)
A. 无矛盾性
B. 独立性
C. 完备性
D. 确定性
12.教学模型的种类有哪些 (满分:3)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13.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有 (满分:3)
A. 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
C. 类比推理
D. 矛盾推理
14.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满分:3)
A. 输入阶段
B. 相互作用阶段
C. 操作阶段
D. 输出阶段
15.数学教学改革的特点包括 (满分:3)
A.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B. 充分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C. 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D. 注重计算器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5分】
1.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直线式的上升发展过程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数学抽象性的逐级抽象 , 导致了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和形式化。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两个互逆命题必然是逻辑无关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不完全归纳法不是严格的数学推理方法,因此不提倡使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演绎以归纳为基础,归纳为演绎准备条件; 归纳以演绎为指导, 演绎给归纳提供理论根据。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思维要依靠感性认识,因此思维具有直接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惟有给学生制造困难与障碍才能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说是将动物实验推及人类的,因此对当代学习理论没有任何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只有严格的逻辑思维对数学学习才有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 (满分:2)
A.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B.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说
C. 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D.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2.孔子主张学与习并重,提倡“学而时习之”,属于数学教学中的哪一个原则 (满分:2)
A.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
B.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原则
C.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的原则
D. 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3.对于数学科学的理解,以下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数学是一门技术。
B. 数学是一种文化。
C. 数学是理性的艺术。
D. 数学的研究内容只是数量关系
4.对教学方法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满分:2)
A. 一系列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B. 固定的方式或动作
C. 属于教学工具
D. 教学手段的总称
5.( )是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内容和对数学的认识中锻炼上升的数学观点,它在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带有普遍指导意义。 (满分:2)
A. 数学思想
B. 数学方法
C. 数学概念
D. 数学推理
6.加强( )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满分:2)
A. 集中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分析思维
D. 逻辑思维
7.关于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满分:2)
A.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
B. 能力是指主观条件中的一种心理特征。
C. 能力总是和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并且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D. 能力与心理特征无关
8.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1998)把( )作为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满分:2)
A. 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B. 具有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C. 具有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D. 具有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9.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满分:2)
A. 强烈意志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外在激励
10.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满分:2)
A. 间接性
B. 概括性
C. 直观性
D. 差异性
11.传递接受教学模型的框架不包括 (满分:2)
A. 激发学习动机
B. 复习旧课
C. 讲授新课
D. 讨论交流
1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客观依据是 (满分:2)
A. 教学内容
B. 教学模型
C. 教学方法
D. 教学目标
13.数学的抽象必须以具体的( )为基础 (满分:2)
A. 概念
B. 素材
C. 公理
D. 命题
14.哪种教学模型有利于对学习者进行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满分:2)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15.以下哪项不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 (满分:2)
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与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分析与综合
二、多选题:【15道,总分:45分】
1.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满分:3)
A. 提高教学中的有效知识的数量
B. 提高教师情感的感染力
C.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D.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2.思维活动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满分:3)
A. 直观行动思维
B. 归纳推理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具体形象思维
3.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规定,通过义务教育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满分:3)
A.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B.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C.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D.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4.在具体运用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时,应注意的是 (满分:3)
A.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对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既要贯彻一般的教学原则,又要贯彻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特有的原则,而且各个原则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C. 所有教学原则都必须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加以贯彻,从确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直至实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得以体现。
D. 必须全面地辩证地贯彻各个原则,防止产生绝对化、片面性。
5.一个严密的公理系统, 要求具备: (满分:3)
A. 无矛盾性
B. 独立性
C. 完备性
D. 确定性
6.学习过程的网状模式包括 (满分:3)
A. 闻见、感知阶段
B. 理解、加工阶段
C. 熟练、巩固阶段
D. 应用、实践阶段
7.数学常用的证明方法有 (满分:3)
A. 综合法和分析法
B. 直接证法与间接证法
C. 类比法
D. 数学归纳法
8.教学模型的种类有哪些 (满分:3)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9.发散思维的特征有 (满分:3)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创性
D. 逻辑性
10.数学中常用的推理有 (满分:3)
A. 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
C. 类比推理
D. 矛盾推理
11.如何对学生启发引导,保持其思维的持续性? (满分:3)
A.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B. 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C. 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D.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12.桑代克的试误说的主要内容有 (满分:3)
A. 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学习者对某个情境所作的反应
B. 学习是在尝试与错误中进行的,在重复的尝试中,错误反应逐渐摒除,正确反应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联结,获得成功。
C. 人类学习虽与动物的学习有别的,人类的学习在尝试过程中是有意识地分析与选择,
D. 学习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13.发现法是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有 (满分:3)
A.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而获得的知识,记忆牢固,易于检索,运用灵活。
B. 发现法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在探索和发现过程中,学生必须有高级的心理活动介入。
C. 发现法要求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启示性材料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D. 根据分支式程序所提供的补充的材料,及时纠正错误。这样就有利于减少学习中的错误率,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14.数学教学改革的特点包括 (满分:3)
A.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B. 充分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C. 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D. 注重计算器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15.程序教学法是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教学方法,其原则是 (满分:3)
A. 小步子原则
B. 操作反应原则
C. 及时反馈原则
D. 自定步调原则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5分】
1.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能力可用如下的公式估计: 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两个互逆命题必然是逻辑无关的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培养运算能力主要靠代数教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要靠平面几何教学。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教育内容的数学可分为抽象的符号运算、图形分解与证明等方面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放性,是各国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特点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讲解教学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较多的信息。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在教学方法中,讨论、问答不属于探索活动。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矛盾律指出两个矛盾(对立)的判断是一真一假。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数学教育学的研究手段可以是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课堂活动、实验、定向观察等。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主导成分,直觉思维是数学发现中的关键因素,是逻辑的飞跃和升华。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