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10-9 17:30:33

北交17秋《运输经济学》在线作业12资料

北交《运输经济学》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    )包括提供客货运输服务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 输业者,在我国有部属运企业、地方国营运输企业、集体运输企业、外资运输企业、个体运输户等,有时供给方还包括运输业者的行业协会、公会或类似组织          (满分:3)
    A. 需求方    B. 供给方
    C. 中介方    D. 政府方
2.以下不属于从影响因素入手对运量进行预测的方法的是(    )          (满分:3)
    A. 随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B. 投入产出模型
    C. 产值系数法    D. 产销平衡法
3.下列哪项不属于当代铁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          (满分:3)
    A. 牵引动力电气、内燃化
    B. 铁路客运高速化
    C. 大宗散货运输重载化
    D. 旅游化
4.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运输市场的外部因素(    )          (满分:3)
    A. 自然地理条件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体制、政策和法律环境
    D. 市场竞争
5.(    )是按平均工资盈利率来确定盈利,即:运价=运输成本+运输业职工的工资×平均工资利润率          (满分:3)
    A. 工资型
    B. 成本型
    C. 资金型
    D. 复合型
6.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以下不属于外部因素的是(    )          (满分:3)
    A. 劳动力的迁移
    B. 资本的流动
    C. 技术知识的传播
    D. 区域的空间结构
7.以下哪项不是运输产品价格的特征(    )          (满分:3)
    A. 有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之分
    B. 运价与距离有密切的关系
    C. 运价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D. 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
8.(    )是运价的基本形式。          (满分:3)
    A. 普通运价
    B. 特定运价
    C. 优待运价
    D. 铁路运价
9.以下不属于定性预测方法的是(    )          (满分:3)
    A. 运输市场调查法
    B. 德尔菲法
    C. 类推法
    D. 指数平滑法
10.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的诞生地在(    )          (满分:3)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德国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哪些属于影响经济区位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因素(    )          (满分:4)
    A. 地质地形
    B.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C. 交通通讯条件
    D. 给排水设施
2.按照预测的内容不同,运量预测可分为(    )          (满分:4)
    A. 发送量预测
    B. 到达量预测
    C. 周转量预测
    D. 平均运程预测
3.不确定性分析是运输项目经济评价成本效益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          (满分:4)
    A. 盈亏平衡分析
    B. 敏感性分析
    C. 风险分析
    D. ABC分析
4.运输供给有如下一些独具的特性(    )          (满分:4)
    A. 运输业“有效”供给的范围较大
    B. 运输供给的短期价格弹性较小
    C. 运输供给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成本
    D. 运输供给水平受公共资本数量的限制
5.运输需求包括流量及以下哪些要素(    )          (满分:4)
    A. 流向
    B. 流程
    C. 流时
    D. 流速
6.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          (满分:4)
    A. 相关商品的价格
    B. 运输成本
    C. 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
    D. 考查时间的长短
7.按照预测的对象不同,运量预测可分为(    )          (满分:4)
    A. 货运预测
    B. 客运预测
    C. 发送量预测
    D. 到达量预测
8.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内容方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孤立地分别研究区位生产、价格和贸易的局面,而将整个区域的(    )融为一体;          (满分:4)
    A. 生产
    B. 交换
    C. 价格
    D. 贸易
9.以下哪些不属于从影响因素入手对运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          (满分:4)
    A. 回归预测
    B. 投入产出模型
    C. 德尔菲法
    D. 移动平均法
10.以下哪些属于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          (满分:4)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消费水平
    C. 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程度
    D. 运输服务的质量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交通运输一向是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但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空间距离对工业活动的作用起了很大变化,运输的区位影响也在变化,经历了由弱化到逐渐强化的过程。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是运输需求的两个必要条件。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集中性,城市是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集约人口、集约经济以及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在运输服务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在一般情况下, 如果运输服务的价格上涨,则需求者对运输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运输供给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成本。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旅客运输需求中生产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消费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产销联系的运输优化模型是在已知各产地总货物发送量和销地货物应到达总量的情况下,对产销地之间的运量进行规划分配, 以使总的运量最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运输需求包括流量(运输需求量)、流向、流程、流时和流速五个要素。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中观层次的运输结构是从国民经济整体考察运输业的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适应程度,以及为了建立适应性运输业而应有的生产和运输业产出比例。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运输经济学》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10道,总分:30分】

1.影响运输供给弹性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    )          (满分:3)
    A. 运输成本
    B. 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
    C. 考查时间的长短
    D. 相关产品的价格
2.(    )是按平均工资盈利率来确定盈利,即:运价=运输成本+运输业职工的工资×平均工资利润率          (满分:3)
    A. 工资型
    B. 成本型
    C. 资金型
    D. 复合型
3.运输业的产品是(    )          (满分:3)
    A. 人公里
    B. 吨公里
    C. 空间位移
    D. 运量
4.(    )包括提供客货运输服务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 输业者,在我国有部属运企业、地方国营运输企业、集体运输企业、外资运输企业、个体运输户等,有时供给方还包括运输业者的行业协会、公会或类似组织          (满分:3)
    A. 需求方
    B. 供给方
    C. 中介方
    D. 政府方
5.以下哪项不是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          (满分:3)
    A. 机动灵活
    B. 能耗和运输成本较高
    C.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D. 不适应运输大宗而长距离的货物
6.(    )的出现和世界范围内货物运输的集装化,是运输一体化的标志和主要实现方式。          (满分:3)
    A. 铁路运输
    B. 集装箱运输
    C. 运输代理制
    D. 公路运输
7.以下不属于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的是(    )          (满分:3)
    A. 经济发展水平
    B. 消费水平
    C. 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程度
    D. 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
8.(    )也称专家调查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          (满分:3)
    A. 运输市场调查法
    B. 德尔菲法
    C. 类推法
    D. 指数平滑法
9.以下不属于影响货物输需求的主要因素的是(    )          (满分:3)
    A. 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
    B. 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
    C. 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程度
    D. 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0.(    )的区位理论也被称作“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满分:3)
    A. 韦伯
    B. 杜能
    C. 胡佛
    D. 埃萨德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按照预测的对象不同,运量预测可分为(    )          (满分:4)
    A. 货运预测
    B. 客运预测
    C. 发送量预测
    D. 到达量预测
2.以下哪些是从影响因素入手对运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          (满分:4)
    A. 回归预测
    B. 投入产出模型
    C. 乘车系数法
    D. 指数平滑法
3.以下哪些属于运输需求的特征(    )          (满分:4)
    A. 广泛性
    B. 多样性
    C. 派生性
    D. 部分可替代性
4.不确定性分析是运输项目经济评价成本效益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          (满分:4)
    A. 盈亏平衡分析
    B. 敏感性分析
    C. 风险分析
    D. ABC分析
5.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内容方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孤立地分别研究区位生产、价格和贸易的局面,而将整个区域的(    )融为一体;          (满分:4)
    A. 生产
    B. 交换
    C. 价格
    D. 贸易
6.运输供给有如下一些独具的特性(    )          (满分:4)
    A. 运输业“有效”供给的范围较大
    B. 运输供给的短期价格弹性较小
    C. 运输供给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成本
    D. 运输供给水平受公共资本数量的限制
7.以下哪些不属于从影响因素入手对运量进行预测的方法(    )          (满分:4)
    A. 回归预测
    B. 投入产出模型
    C. 德尔菲法
    D. 移动平均法
8.运输化过程可以分为(    )          (满分:4)
    A. 前运输化
    B. 运输化
    C. 后运输化
    D. 完善运输化
9.以下属于传统预测方法的是(    )          (满分:4)
    A. 乘车系数法
    B. 产值系数法
    C. 产运系数法
    D. 产销平衡法
10.运输项目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满分:4)
    A. 促进国民经济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B. 节省和降低运输费用
    C. 节省运输时间的效益
    D. 其他效益
三、判断题:【10道,总分:30分】

1.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2.运输业的产品是人和货物的空间位移。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3.“需求”与“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运输需要是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4.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是运输需求的两个必要条件。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5.可以从生产要素是否具有流动性而把一个区位的供给与需求划分为地区性的和外部的,其中,外部供给是指该区位上不易转移的生产要素的供给。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6.运输需求具有完全可替代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7.产销联系的运输优化模型是在已知各产地总货物发送量和销地货物应到达总量的情况下,对产销地之间的运量进行规划分配, 以使总的运量最大。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8.旅客运输需求中生产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消费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9.从空间结构变化看,工业化是按照点一轴一集聚带的顺序逐渐演进的,即大工业首先聚集在个别城市,然后沿交通干线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轴线发展,继而向周围地区放射扩散。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10.运输供给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成本。          (满分:3)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交17秋《运输经济学》在线作业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