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10-9 14:14:39

北交17秋《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12

北交《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满分:2)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          (满分:2)
    A. 无限责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 合伙制企业
3.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满分:2)
    A. 培育市场体系
    B. 转变政府职能
    C. 价格体系改革
    D. 国有企业改革
4.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满分:2)
    A. 价值如何增殖
    B.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 剩余价值的实现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5.供求机制是通过(    )          (满分:2)
    A. 竞争关系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B. 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C. 商品生产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D. 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而起作用的
6.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满分:2)
    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7.股票的价格与股息(    )          (满分:2)
    A. 相等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不成比例
8.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          (满分:2)
    A. 不应当多样化
    B. 只能是单一的
    C. 可以也应当多样化
    D. 完全是自由的
9.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满分:2)
    A. 抽象劳动
    B. 具体劳动
    C. 脑力劳动
    D. 体力劳动
10.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满分:2)
    A. 先进的机器设备
    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          (满分:2)
    A.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 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 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12.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满分:2)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13.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          (满分:2)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1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满分:2)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满分:2)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二、多选题:【15道,总分:45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          (满分:3)
    A. 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B. 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C. 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
    D.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实现
2.如果剩余价值率不变,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          (满分:3)
    A. 不变资本的数量
    B. 可变资本的数量
    C. 不变资本的周转速度
    D. 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
    E.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自觉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价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这一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满分:3)
    A. 企业是价格形成的主体
    B. 竞争是价格形成的条件
    C. 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市场供求
    D. 价格形成的基本形式是企业定价
    E. 价格的运行不受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4.下列经济成分中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有          (满分:3)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
5.下列选项中属于国有经济范围的是          (满分:3)
    A. 矿藏、河流和国有土地、森林、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
    B. 国有的工厂、农场、铁路、公路、邮电、银行等企业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 股份合作制企业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          (满分:3)
    A. 资源配置市场化
    B. 企业行为自主化
    C. 市场竞争公平化
    D. 宏观调控直接化
    E. 市场行为法制化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满分:3)
    A. 合作制
    B. 股份制
    C. 股份合作制
    D. 承包制和租赁制
8.在商品价值量决定方面,正确的命题有          (满分:3)
    A. 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相关
    D.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E.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          (满分:3)
    A. 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
    B.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D. 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E. 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10.价格体系的内容包括          (满分:3)
    A. 不同商品的比价关系
    B. 批零差价关系
    C. 统一定价与分散定价的关系
    D. 地区差价关系
    E. 季节差价关系
11.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3)
    A. 以房产、设备存在的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B. 不变资本都属于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都属于流动资本
    D. 流动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的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E. 以原料、燃料、辅料、工资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流动资本
12.一些企业过去发生问题“不找市场找市长”,现在则是“不找市长找市场”。这一变化说明          (满分:3)
    A. 企业和市长已不发生关系
    B. 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经营活动
    C.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增强
    D. 企业有了依法自主经营的权利
13.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满分:3)
    A. 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 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 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D.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E. 贸易自由化取代了贸易保护主义
1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满分:3)
    A. 消费市场
    B. 技术市场
    C. 资本市场
    D. 劳动力市场
    E. 房地产市场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它的特征有          (满分:3)
    A. 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B. 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C. 企业必须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D. 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5分】

1.市场利息率的变动是有界限的。其上限是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下限是不能为零。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股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银行利润主要是贷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扣除银行经营管理费用以后的余额。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          (满分:2)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C. 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 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2.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分别是(    )          (满分:2)
    A. 80万,100%
    B. 40万,400%
    C. 40万,100%
    D. 80万,400%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          (满分:2)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 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D. 可保障社会公平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满分:2)
    A. Ⅰ(v+m)=Ⅱc
    B. Ⅰ(v+m)>Ⅱc
    C. Ⅰ(v+m)<Ⅱc
    D. Ⅰ(c+v)=Ⅱm
5.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满分:2)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满分:2)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个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外资经济
7.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满分:2)
    A. 先进的机器设备
    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8.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的本质是(    )          (满分:2)
    A. 通过G——G′形式从流通中产生
    B.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C. 使用借货资本支付的报酬
    D. 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满分:2)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1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    )          (满分:2)
    A.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 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 周转速度的不同
11.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          (满分:2)
    A. 股份制
    B. 股份合作制
    C. 合伙制
    D. 公司制
12.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满分:2)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业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          (满分:2)
    A.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B.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C. 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14.股票的价格与股息(    )          (满分:2)
    A. 相等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不成比例
1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满分:2)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多选题:【15道,总分:45分】

1.社会主义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          (满分:3)
    A. 价格
    B. 税收
    C. 利率
    D. 汇率
    E. 法令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一般特征是          (满分:3)
    A. 市场竞争公平化
    B. 市场行为法制化
    C. 宏观调控间接化
    D. 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
3.如果剩余价值率不变,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          (满分:3)
    A. 不变资本的数量
    B. 可变资本的数量
    C. 不变资本的周转速度
    D. 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
    E.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4.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表明          (满分:3)
    A.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 计划和市场可以共存,具有互补性
    D. 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我国现阶段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满分:3)
    A. 个人业主制
    B. 合伙制企业
    C. 股份有限公司
    D. 有限责任公司
6.我国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的形式有          (满分:3)
    A. 国外的直接投资
    B. 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贷款
    C. 发行国际债券
    D.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E. 购买外资企业股票
7.下列经济成分中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有          (满分:3)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个体经济
    D. 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
8.单纯市场机制调节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表现在          (满分:3)
    A. 它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B. 无法解决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合理的问题
    C. .无法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D. 无法从总体上保证资源合理配置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          (满分:3)
    A. 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B. 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C. 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
    D.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实现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国有经济范围的是          (满分:3)
    A. 矿藏、河流和国有土地、森林、草原、滩涂等自然资源
    B. 国有的工厂、农场、铁路、公路、邮电、银行等企业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 股份合作制企业
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它的特征有          (满分:3)
    A. 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B. 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C. 企业必须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D. 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12.一些企业过去发生问题“不找市场找市长”,现在则是“不找市长找市场”。这一变化说明          (满分:3)
    A. 企业和市长已不发生关系
    B. 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经营活动
    C. 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增强
    D. 企业有了依法自主经营的权利
13.产业资本循环不断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满分:3)
    A. 货币资本循环
    B. 生产资本循环
    C. 商品资本循环
    D. 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E. 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依次继起
14.垄断利润的来源有          (满分:3)
    A. 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 通过垄断高价出售消费品,把消费者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垄断利润
    C. 通过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占有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D. 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E. 通过对外扩张、不等价交换等形式,占有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满分:3)
    A. 合作制
    B. 股份制
    C. 股份合作制
    D. 承包制和租赁制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5分】

1.经济规律和研究经济规律都具有阶级性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2.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保障社会公平。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4.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是多样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能是公有独资企业。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7.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8.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价值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9.商业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10.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和利润量都有下降的趋势          (满分:2.5)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交17秋《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线作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