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7-10-9 12:43:20

北交17秋《员工关系管理》在线作业12题目

北交《员工关系管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    )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举出证据。          (满分:2)
    A. 举证时限
    B. 证据交换
    C. 被告的答辩义务
    D. 界定了非法取证的范围
2.社会统合模式的特征不包括(    )。          (满分:2)
    A. 劳资双方的关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
    B. 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具有很强大的力量
    C. 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存在于社会阶层
    D. 劳资关系主要发生在企业层级
3.(    )认为管理者把纪律管理视为增强行为的一种要求,认为员工之所以顺从劳动纪律,是因为他们惧怕强制措施或处罚办法,而不是因为他们能够自我约束。          (满分:2)
    A. 消极的X理论
    B. 积极的Y理论
    C. 行为调适理论
    D. 内外控制理论
4.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中,(    )要求劳资双方以平等的地位进行谈判和对话。          (满分:2)
    A. 合法原则
    B. 合作原则
    C. 兼顾双方合法权益原则
    D. 平等原则
5.(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书面形式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终止条件的劳动合同。          (满分:2)
    A. 有固定期限
    B. 无固定期限
    C.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D. 法定期限
6.集体协议由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方式签订。关于谈判代表,我国法律规定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    )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满分:2)
    A. 1
    B. 2
    C. 3
    D. 4
7.(    )特点:可随时解除合同;无经济补偿;不提前通知;不受不得解除合同限制。          (满分:2)
    A. 过失性解除合同
    B. 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关系
    C. 经济性裁员
    D. 非经济性裁员
8.在法律上是通过劳动契约的形式表现。这是员工关系中的(    )特点。          (满分:2)
    A. 经济性
    B. 法律性
    C. 社会性
    D. 隶属性
9.(    )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员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它由民主选举的员工代表组成。          (满分:2)
    A. 质量圈
    B. 共同协商
    C. 工人董事
    D. 职工代表大会
10.冲突的表现形式不包括(    )。          (满分:2)
    A. 高效率
    B. 低效率
    C. 怠工
    D. 非法罢工
11.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和准则不包括(    )。          (满分:2)
    A. 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B. 确保规章制度的经济性
    C. 规章制度的实用性和具有可操作性
    D. 注意制定一些强行性的规章制度
12.(    )即,被告不答辩,不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将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满分:2)
    A. 举证时限
    B. 证据交换
    C. 被告的答辩义务
    D. 界定了非法取证的范围
1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培训费用,使劳动者接受(    )个月以上脱产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以及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该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满分:2)
    A. 3
    B. 4
    C. 5
    D. 6
14.(    )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外在刺激的影响而改变。正面影响的刺激,如奖赏制度,将会使管理者所希望的行为不断地重复出现。相反,负面影响的刺激,如惩罚制度,会使管理者所不希望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减少。因此,管理者可以透过奖惩制度的设计,来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使其产生管理者所预期的行为,以提高工作绩效。          (满分:2)
    A. 消极的X理论
    B. 积极的Y理论
    C. 行为调适理论
    D. 内外控制理论
15.时效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劳动争议当事人不行使申诉权,申诉权因期满而归于消灭的制度。法律为行使申诉权规定了时间界限。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天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满分:2)
    A. 30
    B. 40
    C. 50
    D. 60
16.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    )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满分:2)
    A. 1
    B. 2
    C. 3
    D. 4
17.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年。          (满分:2)
    A. 1
    B. 2
    C. 3
    D. 4
18.(    )是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          (满分:2)
    A. 质量圈
    B. 共同协商
    C. 工人董事
    D. 职工代表大会
19.用人单位承担全部举证责任的情形不包括(    )。          (满分:2)
    A. 开除
    B. 降职
    C. 除名
    D. 辞退
20.员工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从工作中获得作为人所拥有的体面、尊严、归属感、成就感和满足。这是员工关系中的(    )特点。          (满分:2)
    A. 经济性
    B. 法律性
    C. 社会性
    D. 隶属性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处理员工申诉,不管企业内部是否有工会组织,其主要程序可以归为(    )阶段。          (满分:4)
    A. 受理员工申诉
    B. 查明事实
    C. 解决问题
    D. 申请仲裁
2.劳动合同无效情况包括(    ).          (满分:4)
    A.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
    B.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
    C.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中的一方或者双方不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定资格的
    D.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
3.劳动合同期限分为(    )。          (满分:4)
    A. 有固定期限
    B. 无固定期限
    C.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D. 法定期限
4.对离职后员工的管理,可以推行以下活动(    )。          (满分:4)
    A. 座谈会
    B. 恳谈会
    C. 茶话会
    D. 演讲会
5.激进派的主要观点(    ).          (满分:4)
    A. 主要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
    B. 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C. 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
    D. 只要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发生变化,工会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6.离职依组织是否可以避免为标准,区分为(    )。          (满分:4)
    A. 自动离职
    B. 非自动离职
    C. 可避免的离职
    D. 不可避免的离职
7.实施改进措施并不是员工满意度调查工作的终结,还要对改进措施进行两方面的效果评估(    )。          (满分:4)
    A. 经济性
    B. 实用性
    C. 社会性
    D. 时效性
8.员工关系的本质是双方(    )的相互交织。          (满分:4)
    A. 合作
    B. 冲突
    C. 力量
    D. 权力
9.离职费用管理的功能主要是(    )。          (满分:4)
    A. 明确责任归属
    B. 细化预算
    C. 监督管理
    D. 追究责任
10.实施参与管理的方法,就参与的成员而言,分为(    )。          (满分:4)
    A. 团体参与
    B. 个别参与
    C. 咨询监督
    D. 民主监督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劳动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主体不确定,形式多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嘉奖二次相当于记功一次,记功二次相当于记大功一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对等性义务:一方即使没有履行某一相对义务,他方仍不能免除履行另一义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员工援助计划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进行诊断和建议,并对员工及其家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和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现实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统合模式具体分为国家统合、社会统合和经营者统合三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企业实行分立、合并的,分立、合并后的企业和员工应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法人名称变更的,应变更劳动合同的企业法人名称。企业可以以员工不入股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或拒绝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单方变更或解除集体协议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与对方发生争议时,可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或人民法院判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劳资抗衡是指企业与劳工组织在一个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由国家决定。国家通过立法对企业的功能与活动范围予以界定、限制,命令或禁止。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国家统合模式以劳资对立抗衡为主轴,完全排除国家干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员工关系管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员工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从工作中获得作为人所拥有的体面、尊严、归属感、成就感和满足。这是员工关系中的(    )特点。          (满分:2)
    A. 经济性
    B. 法律性
    C. 社会性
    D. 隶属性
2.(    )即,被告不答辩,不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将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满分:2)
    A. 举证时限
    B. 证据交换
    C. 被告的答辩义务
    D. 界定了非法取证的范围
3.(    )即,以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满分:2)
    A. 举证时限
    B. 证据交换
    C. 被告的答辩义务
    D. 界定了非法取证的范围
4.(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满分:2)
    A. 有固定期限
    B. 无固定期限
    C.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D. 法定期限
5.(    )的基本假设是,员工会遵行他们已经明白且接受的目标和标准,并能够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指导,因此,它将纪律管理定义为训练员工使其自我控制,并使工作变得更有成效的程序。          (满分:2)
    A. 消极的X理论
    B. 积极的Y理论
    C. 行为调适理论
    D. 内外控制理论
6.集体协议由劳资双方通过集体谈判方式签订。关于谈判代表,我国法律规定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    )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满分:2)
    A. 1
    B. 2
    C. 3
    D. 4
7.(    )特点:可随时解除合同;无经济补偿;不提前通知;不受不得解除合同限制。          (满分:2)
    A. 过失性解除合同
    B. 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关系
    C. 经济性裁员
    D. 非经济性裁员
8.(    )是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          (满分:2)
    A. 质量圈
    B. 共同协商
    C. 工人董事
    D. 职工代表大会
9.员工通过提供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和福利,在员工关系中含有经济性要素。这是员工关系中的(    )特点。          (满分:2)
    A. 经济性
    B. 法律性
    C. 社会性
    D. 隶属性
10.(    )在仲裁前和审判之前,当事人要对证据进行交换,以便双方了解各自的证据。          (满分:2)
    A. 举证时限
    B. 证据交换
    C. 被告的答辩义务
    D. 界定了非法取证的范围
11.(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书面形式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终止条件的劳动合同。          (满分:2)
    A. 有固定期限
    B. 无固定期限
    C.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D. 法定期限
12.在法律上是通过劳动契约的形式表现。这是员工关系中的(    )特点。          (满分:2)
    A. 经济性
    B. 法律性
    C. 社会性
    D. 隶属性
13.时效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劳动争议当事人不行使申诉权,申诉权因期满而归于消灭的制度。法律为行使申诉权规定了时间界限。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天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满分:2)
    A. 30
    B. 40
    C. 50
    D. 60
14.(    )是产业民主运动的一部分,其初衷是通过工人董事制度,使雇员代表能够更接近策略性政策的制定。          (满分:2)
    A. 质量圈
    B. 共同协商
    C. 工人董事
    D. 职工代表大会
15.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其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    )倍。          (满分:2)
    A. 1
    B. 2
    C. 3
    D. 5
16.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中,(    )要求劳资双方以平等的地位进行谈判和对话。          (满分:2)
    A. 合法原则
    B. 合作原则
    C. 兼顾双方合法权益原则
    D. 平等原则
17.以劳动换取报酬,处于从属地位提供职业性劳动,是员工的主要义务。在劳动过程中有服从管理方指示的义务。这是员工关系中的(    )特点。          (满分:2)
    A. 经济性
    B. 法律性
    C. 社会性
    D. 隶属性
18.用人单位承担全部举证责任的情形不包括(    )。          (满分:2)
    A. 开除
    B. 降职
    C. 除名
    D. 辞退
19.(    )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员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它由民主选举的员工代表组成。          (满分:2)
    A. 质量圈
    B. 共同协商
    C. 工人董事
    D. 职工代表大会
20.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中,(    )要求劳资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满分:2)
    A. 合法原则
    B. 合作原则
    C. 兼顾双方合法权益原则
    D. 平等原则
二、多选题:【10道,总分:40分】

1.质量圈讨论的问题包括(    )。          (满分:4)
    A. 工作设计
    B. 任务分配
    C. 工作进度
    D. 产品质量
2.离职费用管理的功能主要是(    )。          (满分:4)
    A. 明确责任归属
    B. 细化预算
    C. 监督管理
    D. 追究责任
3.劳动合同无效情况包括(    ).          (满分:4)
    A.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
    B.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
    C.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中的一方或者双方不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定资格的
    D.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
4.对劳动派遣的限制包括(    )。          (满分:4)
    A. 派遣单位资质限制
    B. 派遣期限的限制
    C. 劳动合同与派遣协议限制
    D. 派遣对象的限制
5.在参与者方面,员工参与管理要达到预期效果,须符合的条件(    )。          (满分:4)
    A. 参与讨论的主题须与工作或生活有关
    B. 参与讨论的有关问题对事不对人
    C. 参与的机会不要被少数人所独占
    D. 遵守合理的经济原则
6.冲突产生的外在根源(    ).          (满分:4)
    A. 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B. 劳动力市场状况
    C. 雇用关系的性质
    D. 客观利益差异
7.企业应从(    )方面给员工减压。          (满分:4)
    A. 设计合理的工作
    B. 建立公平的外部管理机制
    C. 重大机构变动期的及时处置
    D. 构建人性化管理机制
8.沟通具有的作用(    )。          (满分:4)
    A. 可以引发员工的意见、力量和奋发心,改善管理方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减少冲突。
    B. 是体现和实现员工参与的重要形式,有助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 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士气。
    D. 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9.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    ).          (满分:4)
    A. 诊断潜在问题
    B. 找出现存问题的症结
    C. 促进与员工间的沟通和交流
    D. 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10.奖惩事实,是指员工的哪种情形能够受到奖惩。通常可以从员工(    )等方面进行考量。          (满分:4)
    A. 性格
    B. 工作
    C. 品德
    D. 考勤
三、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人际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沟通与交流管理、民主参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管理。目前员工关系管理已成为企业主动倡导的工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在我国,与中央级别的工会组织的强势地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企业一级的工会组织地位却有日渐下降的趋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非对等性义务:是指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时,他方可以免除另一相对义务的履行。如提供劳动与支付劳动报酬之间具有对等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劳务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表现形式:直接实现劳动过程,间接实现劳动过程。大量的是直接形式,部分是间接形式,如劳务输出,借调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劳动者提起申诉的比例大,且胜诉率高。企业败诉比例居高不下,败诉之后对企业影响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用人单位承担部分举证责任的情形: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要求企业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嘉奖二次相当于记功一次,记功二次相当于记大功一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对等性义务:一方即使没有履行某一相对义务,他方仍不能免除履行另一义务。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国家统合模式以劳资对立抗衡为主轴,完全排除国家干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员工入股参与是员工物质参与满意的前提和保证,也是管理参与的物质基础。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交17秋《员工关系管理》在线作业12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