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业 发表于 2017-10-9 12:18:21

北交17秋《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12资料

北交《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下列各项中,(    )不是战略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满分:2)
    A.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进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防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2.(    )被称为“投公众所好的意识”,是公关意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意识。          (满分:2)
    A. 塑造形象的意识
    B. 尊重公众的意识
    C. 创新审美的意识
    D. 立足长远的意识
3.(    )也称为信息的完全度。          (满分:2)
    A. 信息密度
    B. 信息融度
    C. 信息宽度
    D. 信息真度
4.关于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公众利益优于组织利益的原则
    B. 总体形象高于特殊形象的原则
    C. 知晓度重于美誉度的原则
    D.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5.《有效公共关系》是(    )的著作。          (满分:2)
    A. 斯科特.卡特里普等人
    B. 爱德华.伯奈斯
    C. 乔治.里克尔
    D. 艾维.李
6.在CIS的构成要素中,(    )是“企业的脸”,是“企业的门面”。          (满分:2)
    A. 听觉识别系统
    B. 理念识别系统
    C. 视觉识别系统
    D. 行为识别系统
7.按照文献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文献资料可以分为三类,以下(    )不属于这种分类方式的结果。          (满分:2)
    A. 古典文献
    B. 书面文献
    C. 声像文献
    D. 电子文献
8.(    )是指把企划与公关相结合的一种工作模式,是一种新的思路,即从企业的现状和整体发展需要出发,激发创意、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系统的策略规划。          (满分:2)
    A. 社会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企划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2)
    A. 组织目标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动力
    B. 公众心理是公共关系策划的次战场
    C. 信息个性是公共关系策划打入市场的“金刚钻”
    D. 审美情趣是公共关系策划方案深入人心的“金钥匙”
10.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不包括(    )。          (满分:2)
    A. 以消费者为核心
    B. 以“多元声音”为内在支持点
    C. 以资料库为基础
    D. 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持点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从众定势形成的途径是“儿童在走向成年过程中接受的权威教育”
    B. 要想突破经验定势,首先要摆正个体创新和群体稳定的关系
    C. 经验具有时空和主体的狭隘性
    D. 唯书本定势和经验定势是一回事
12.(    )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关活动模式,目的是通过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工作,了解社会舆论,为组织机构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谋,使组织行为尽可能地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民情、民意一致起来。          (满分:2)
    A. 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服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进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13.(    )在CIS的构成要素中,人称“企业的手”。          (满分:2)
    A. 行为识别系统
    B. 视觉识别系统
    C. 经验识别系统
    D. 历史识别系统
14.(    )是指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及辅助工具,观察和记录调查对象表现,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          (满分:2)
    A. 访谈法
    B. 文献调查法
    C. 实地调查法
    D. 异地调查法
15.阿伦.森特是(    )的代表人物。          (满分:2)
    A. 单向吹嘘式公共关系
    B. 双向对称式公共关系
    C. 双向沟通式公共关系
    D. 单向传播式公共关系
二、多选题:【15道,总分:60分】

1.确立公共关系目标的重要性(    )。          (满分:4)
    A. 是公共关系策划的依据
    B. 是协调公共关系工作的依据
    C. 为评价公共关系效果提供了标准
    D. 是实现公共关系活动价值的保障
2.(    )是组织的内部信息。          (满分:4)
    A. 政治环境
    B. 组织的历史
    C. 组织的目标
    D. 公众需求
3.互联网的特点包括(    )。          (满分:4)
    A. 范围广泛
    B. 超越时空
    C. 高度开放
    D. 个性化
4.关于双向沟通式公共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其产生于公共关系从艺术走向科学的时期
    B. 主导思想是投公众之所好
    C. 代表人物是艾维.李
    D. 其主导思想是“双向沟通,双向平衡”
5.企业文化的要素包括(    )。          (满分:4)
    A. 企业环境建设
    B. 价值观建设
    C. 企业精神的提炼与表达
    D. 英模人物与榜样的培养
6.从过程上分类,公共关系目标可以分为(    )。          (满分:4)
    A. 满意目标
    B. 有效目标
    C. 备用目标
    D. 追踪目标
7.观察法的优点有(    )。          (满分:4)
    A. 直观性和可靠性
    B. 间接性和可靠性
    C. 简便灵活
    D. 繁杂真实
8.以下关于单向传播式公共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其主导思想是组织对公众必须坦率和公开
    B. 艾维.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C. 爱德华.伯奈斯为这一时期作出杰出贡献
    D. 这一时期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
9.创造一般包括哪些层次?(    )          (满分:4)
    A. 扩展层次的创造
    B. 转换层次的创造
    C. 创新层次的创造
    D. 改革层次的创造
10.危机处理的原则包括(    )。          (满分:4)
    A. 及时、诚恳
    B. 准确、专门化
    C. 消极应对
    D. 善于抓住根本
11.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4)
    A. 以美誉为目标
    B. 以互惠为原则
    C. 以公众为对象
    D. 以沟通为手段
12.排列法可以分为(    )。          (满分:4)
    A. 优点排列法
    B. 希望点排列法
    C. 缺点排列法
    D. 特性排列法
13.维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可以分为(    )。          (满分:4)
    A. 软维系
    B. 弱化维系
    C. 硬维系
    D. 强化维系
14.(    )属于组织的公众信息。          (满分:4)
    A. 组织的经营情况
    B. 社会环境
    C. 公众态度
    D. 意见领袖
15.(    )不是公共关系人员具备的的知识素质。          (满分:4)
    A. 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知识
    B. 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
    C. 与公共关系无关的学科知识
    D. 与对象无关的特定的公共关系知识
三、判断题:【10道,总分:10分】

1.深度访谈法是一种有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谈法。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公关策划是一门软科学,不仅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靠人的智慧。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3.公共关系传播要素的三个特征中不包括以组织目标为主导这一特征。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4.信息融度也称信息的融合度。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5.在决定是否举办发布会之前至少要确定以下两点:一、确定新闻价值;二、确定最佳时机。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6.古罗马的凯撒创办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报——《高卢战记》。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7.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包括良好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8.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心为本,人智为本,人和为本”。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9.与新闻界合作应以“真诚、主动”四字为方针,切不可因为自己的组织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声誉就趾高气扬,认为记者会有求于己了。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0.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不包括正确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北交《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15道,总分:30分】

1.(    )也称为信息的完全度。          (满分:2)
    A. 信息密度
    B. 信息融度
    C. 信息宽度
    D. 信息真度
2.企业精神传播的具体方法不包括(    )。          (满分:2)
    A. 条例法
    B. 群众法
    C. 标语法
    D. 广告法
3.(    )不是设计调查问卷的要则。          (满分:2)
    A. 问题要具体
    B. 问题要复杂
    C. 用词要简洁
    D. 要客观中立
4.(    )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公关活动模式,目的是通过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工作,了解社会舆论,为组织机构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谋,使组织行为尽可能地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民情、民意一致起来。          (满分:2)
    A. 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服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进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5.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是(    )          (满分:2)
    A. 公众
    B. 传播
    C. 组织形象
    D. 社会组织
6.关于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公众利益优于组织利益的原则
    B. 总体形象高于特殊形象的原则
    C. 知晓度重于美誉度的原则
    D.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7.集体访谈法的优点不包括(    )。          (满分:2)
    A. 人多见识广
    B. 简便易行
    C. 询问表回收率高
    D. 了解情况快
8.下列各项中,(    )不是战略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满分:2)
    A. 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进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防御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9.按照一定时期内经营业务量的大小来确定预算的方法是(    )。          (满分:2)
    A. 量入为出法
    B. 投资报酬法
    C. 竞争对垒法
    D. 固定比率法
10.(    )表现为一个人或一事物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很深刻、很强烈的影响。          (满分:2)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2)
    A. 组织目标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动力
    B. 公众心理是公共关系策划的次战场
    C. 信息个性是公共关系策划打入市场的“金刚钻”
    D. 审美情趣是公共关系策划方案深入人心的“金钥匙”
12.(    )是指把企划与公关相结合的一种工作模式,是一种新的思路,即从企业的现状和整体发展需要出发,激发创意、制定目标、解决问题的系统的策略规划。          (满分:2)
    A. 社会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B. 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C. 企划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D. 宣传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13.(    )指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时效性。          (满分:2)
    A. 信息响度
    B. 信息密度
    C. 信息真度
    D. 信息速度
14.(    )不属于全员公共关系意识的作用。          (满分:2)
    A.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B. 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组织形象
    C. 有利于普及公关知识
    D. 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15.(    )亦称理念统一化,有人将其形象的表述为“企业的心”。          (满分:2)
    A. 行为识别系统
    B. 理想识别系统
    C. 理念识别系统
    D. 视觉识别系统
二、多选题:【15道,总分:60分】

1.公众的特征包括(    )          (满分:4)
    A. 宏观渐变,微观恒定
    B. 利益冲突,欲求一致
    C. 群体概念,个体显现
    D. 利益一致,欲求冲突
2.选择传播媒介的基本原则有(    )。          (满分:4)
    A. 根据公关工作的目标要求来选择
    B. 根据不同的对象来选择
    C. 根据传播内容来选择
    D. 根据经济条件来选择
3.根据层次,访谈法可以分为(    )。          (满分:4)
    A. 集体访谈法
    B. 当面访谈法
    C. 常规访谈法
    D. 深度访谈法
4.确立公共关系目标的重要性(    )。          (满分:4)
    A. 是公共关系策划的依据
    B. 是协调公共关系工作的依据
    C. 为评价公共关系效果提供了标准
    D. 是实现公共关系活动价值的保障
5.以下关于单向传播式公共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其主导思想是组织对公众必须坦率和公开
    B. 艾维.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C. 爱德华.伯奈斯为这一时期作出杰出贡献
    D. 这一时期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
6.自身传播的特点有(    )。          (满分:4)
    A. 传播量大
    B. 内在形式
    C. 交流基础
    D. 使用广泛、频繁
7.维系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可以分为(    )。          (满分:4)
    A. 软维系
    B. 弱化维系
    C. 硬维系
    D. 强化维系
8.下列哪些属于公共关系的职能(    )          (满分:4)
    A. 社会交往,组建网络
    B. 教育引导,培育市场
    C. 平衡利益,协调关系
    D. 采集信息,监测环境
9.企业文化的要素包括(    )。          (满分:4)
    A. 企业环境建设
    B. 价值观建设
    C. 企业精神的提炼与表达
    D. 英模人物与榜样的培养
10.从目的上分类,可以将公共关系目标分为(    )。          (满分:4)
    A. 项目目标
    B. 联络感情目标
    C. 微观目标
    D. 改变态度目标
11.采用调查方法的取舍原则包括(    )。          (满分:4)
    A. 针对性原则
    B. 可行性原则
    C. 节约性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12.企业文化的更新步骤包括(    )。          (满分:4)
    A. 发动群众,政府管理
    B. 审时度势,适时更新
    C. 发动群众,更新共识
    D. 反复探索,构筑新模式
13.关于交际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说法正确的有(    )。          (满分:4)
    A. 它是公关活动中应用最多、较为有效的公关模式
    B. 其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进行感情上的联络,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有利于组织发展的人际环境
    C. 其目的是以实际行动来获取社会公众的了解和好评,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D. 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途径
14.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满分:4)
    A. 以美誉为目标
    B. 以互惠为原则
    C. 以公众为对象
    D. 以沟通为手段
15.品牌战略包括(    )。          (满分:4)
    A. 一元化品牌战略
    B. 大品牌小品牌战略
    C. 多元化品牌战略
    D. 商标化品牌战略
三、判断题:【10道,总分:10分】

1.公共关系传播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象。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目标包括了开拓思维的尝试。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3.名牌评定的方式是品质和价值。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4.信息采集的渠道不包括合作调查和组网。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5.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包括良好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6.三名五度战略中的三名指的是名人、名品、名门的策划。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7.公共关系传播要素的三个特征中不包括以组织目标为主导这一特征。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8.信息融度也称信息的融合度。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9.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素质不包括正确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0.公众第一次承认公共关系是1899年。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交17秋《公共关系学》在线作业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