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7秋《基础医学各论(上)》在线作业
浙大《基础医学各论(上)》在线作业一、单选题:【40道,总分:80分】
1.不属于心力衰竭常见的并发症的是 (满分:2)
A. 洋地黄中毒 B. 肺炎
C. 褥疮 D. 窒息
2.二氧化碳在血液中运输的最主要形式是( )。 (满分:2)
A. 物理溶解
B. 形成碳酸
C. 形成碳酸氢盐
D. 形成氨基甲酸Hb
3.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指( )。 (满分:2)
A. 气道内气体流通受阻
B. 胸廓和肺的运动受到限制
C. 胸廓的运动障碍
D. 肺泡气体交换障碍
4.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肺气肿通常属于 (满分:2)
A. 代偿性肺气肿
B. 老年性肺气肿
C. 腺泡中央型肺气肿
D. 间质性肺气肿
5.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 (满分:2)
A. 烦躁不安
B. 脉搏细速
C. 血压明显下降
D. 面色苍白、少尿
6.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 (满分:2)
A. .动脉血
B. 静脉血
C. 毛细血管血液
D. 细胞内液
E. 组织液
7.炎症是机体的一种 (满分:2)
A. 免疫反应
B. 局部反应
C. 全身性反应
D. 防御性反应
8.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 (满分:2)
A. 微动脉收缩
B. 后微动脉收缩
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 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9.正常人无效腔气量约占潮气量的( ) (满分:2)
A. 5%
B. 10%
C. 20%
D. 30%
E. 50%
10.不符合血栓对机体影响的描述是 (满分:2)
A. 阻塞血管
B. 对机体有害无利
C. 引起栓塞
D. 引起心瓣膜变形
11.二氧化碳分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满分:2)
A. 组织液、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B. 组织液、肺泡气、静脉血、呼出气
C. 呼出气、肺泡气、组织液、静脉血
D. 呼出气、肺泡气、静脉血、组织液
E. 组织液、肺泡气、呼出气、静脉血
12.判断体腔积液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的主要依据是 (满分:2)
A. 积液量的多少
B. 积液的颜色
C. 积液的成分
D. 有无静脉回流受阻
13.生理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之差为( ) (满分:2)
A. 残气量
B. 功能残气量
C. 补吸气量
D. 功能无效腔气量
E. 肺泡无效腔气量
14.诱发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的最常见原因是 (满分:2)
A. 过度劳累
B. 补液过快
C. 呼吸道感染
D. 心律失常
15.淤血时扩张充盈的血管主要是 (满分:2)
A.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B.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C. 静脉
D. 动脉
16.一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气喘,胸透见双肺下叶散在边界不清的点状阴影,最可能是患 (满分:2)
A. 干酪样肺炎
B. 大叶性肺炎
C. 间质性肺炎
D. 小叶性肺炎
17.以下计算公式,错误的是( ) (满分:2)
A. (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
B. 潮气量×呼吸频率=肺通气量
C.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肺活量
D. 潮气量+补呼气量=用力肺活量
E. .肺泡通气量/肺血流量=通气/血流比值
18.血栓形成是指 (满分:2)
A. 血液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B. 在活体组织内血液发生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C. 心血管腔内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固体质块的过程
D.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9.下肢深静脉内延续性血栓的尾部是 (满分:2)
A. 透明血栓
B. 白色血栓
C. 混合性血栓
D. 红色血栓
20.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 (满分:2)
A. .动脉血
B. 静脉血
C. 毛细血管血液
D. 细胞内液
E. 组织液
21.左心衰竭的病因不包括 (满分:2)
A.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 原发性高血压
C. 冠心病
D.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2.下列哪项可致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大于0.8( )。 (满分:2)
A. 解剖分流
B. 功能性分流
C. 肺实变
D. 肺动脉栓塞
23.某患者血氧容量为20ml%,动脉血氧含量15 ml%,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 )。 (满分:2)
A. 低张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循环性缺氧
D. 组织性缺氧
24.体循环动脉栓子主要来自 (满分:2)
A. 右心
B. 左心
C. 主动脉
D. 大动脉
25.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心脑血液灌流状况是 (满分:2)
A. 心脑灌流量都明显增加
B. 心脑灌流量都明显减少
C. 心脑灌流量先减少后增加
D. 心灌流量增加,脑灌流量无明显改变
26.普萘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心绞痛,主要是由于两者( )。 (满分:2)
A. 明显扩张冠状血管
B. 明显减慢心率
C. 增加心室容量
D. 在降低心肌耗氧量方面有协同作用
27.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 (满分:2)
A. 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B.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 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D. 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28.血氧容量取决于 (满分:2)
A. 血氧分压
B. 血氧含量
C. 血氧饱和度
D. 血红蛋白
29.最能提示有心衰竭的体征 (满分:2)
A. 肝大
B. 水肿
C.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D. 交替脉
30.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引起 (满分:2)
A. 皮肤粘液性水肿
B. 眼睑水肿
C. 下肢象皮肿
D. 肺水肿
31.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等于( ) (满分:2)
A. 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B. 潮气量×呼吸频率
C. 残气量×呼吸频率
D. 功能残气量×呼吸频率
E. 肺活量×呼吸频率
32.目前认为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活性下降的重要原因是( )。 (满分:2)
A. V1型ATP酶↑
B. V2型ATP酶↑
C. V3型ATP酶↑
D. V3型ATP酶↓
33.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器官是 (满分:2)
A. 肝
B. 肺
C. 肾
D. 脑
34.普通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在于( )。 (满分:2)
A. 去极化速度快
B. 幅度大
C. 复极短暂
D. 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
35.可导致肺肉质变的肺部疾病是 (满分:2)
A. 慢性支气管炎
B. 病毒性肺炎
C. 小叶性肺炎
D. 大叶性肺炎
36.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 (满分:2)
A. 呼气全程
B. 吸气末期和呼气末期
C. 呼气末期和吸气中期
D. 吸气全程
37.休克时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 (满分:2)
A. 代谢性碱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38.下述何种状况与休克的病因无关 (满分:2)
A. 严重精神创伤
B. 产后大出血
C. 严重烧伤
D. 严重过敏反应
39.患者的动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增高表示( )。 (满分:2)
A. 左心功能不全
B. 全心功能不全
C. 右心功能不全
D. 重度静脉回流障碍
40.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B. 主动脉血压和左心室内压的变动幅度是相同的
C. 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使脉压增大
D. 男、女性的动脉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二、多选题:【10道,总分:20分】
1.关于肺扩张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是肺充气或扩张时兴奋吸气的反射
B. 感受器位于肺泡壁
C. 传入冲动经迷走粗纤维传入延髓
D. 有种属差异,兔的最强,人的最弱
E. 人的潮气量增到800ml以上时才出现
2.有关肺牵张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参与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的调节
B. 其感受器分布在肺泡壁
C. 反射的传入神经是迷走神经
D. 反射的效应呈浅快呼吸
E. 感受器的阈值低,适应慢
3.下列有关CO2对呼吸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因素
B. 一定范围内,吸入气CO2量与肺通气量呈正变
C. CO2兴奋呼吸是通过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D.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大于中枢化学感受器
E. 吸入气CO2量过高会出现CO2麻醉
4.关于呼吸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2)
A. 分布在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各级中枢部位
B. 节律性呼吸运动是由脊髓产生
C. 呼吸调整中枢位于脑桥上部,长吸中枢位于脑桥中下部
D. 大脑皮层可在一定限度内随意调节呼吸运动
E. 包钦格复合体是呼吸节律起源部位
5.关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2)
A. 存在于下丘脑
B. 对脑脊液中H+浓度变化敏感
C. 对血液中2,3-DPG敏感
D. 对血液中Po2变化敏感
E. 可稳定中枢神经系统pH的稳定
6.有关延髓呼吸中枢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基本呼吸节律的发生地
B. 背侧呼吸组和腹侧呼吸组是呼吸节律唯一发源地
C. 背侧呼吸组呼吸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孤束核的腹外侧部
D. 腹侧呼吸组只有吸气神经元
E. 背侧呼吸组主要含吸气神经元
7.下列哪些因素有助于组织获取较多的氧( ) (满分:2)
A. 组织Pco2升高
B. 组织Pco2降低
C. 组织pH降低
D. 组织PH升高
E. 组织温度降低
8.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 (满分:2)
A. 兴奋吸气切断机制
B. 兴奋呼吸调整中枢
C. 维持正常呼吸节律
D. 调节呼吸的强度
E. 呼吸肌负荷增大时其作用更大
9.关于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B. 分为头、中、尾三个区,三个区都有化学感受性
C. 对血液中H+浓度变化非常敏感
D. 对脑脊液中O2分压的变化敏感
E. 不能维持对呼吸的驱动
10.关于颈动脉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含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
B. Ⅱ型细胞数量较多,有大量囊泡
C. 可感受动脉血中Po2、Pco2或H+浓度的变化
D. 主要调节呼吸
E. 主要调节循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