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17-9-22 16:00:46

西南交17秋《结构抗震及高层建筑》在线作业12[资料]

西南交《结构抗震及高层建筑》在线作业一
一、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扭转偏心矩。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整体剪力墙就是剪力墙上没有洞口的剪力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考虑地震作用参加内力组合时,材料强度应予降级使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7、8度时的大跨结构和长悬臂结构及8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竖向荷载产生的梁弯矩应先进行调幅,再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求出各控制截面的最大最小弯矩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抗震概念设计是基于害经验建立的抗震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抗震设防烈度等于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剪力墙腹板中存在竖向及水平分布钢筋,二者都可阻止斜裂缝展开,维持混凝土抗剪压的面积,从而改善沿斜裂缝剪切破坏的脆性性质。它们各自所起作用的大小与剪跨比、斜裂缝斜度有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底部剪力法适用于结构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高度不超过40m,并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结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选题:【25道,总分:50分】

1.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    )。          (满分:2)
    A. 下部剪切型,上部弯曲型
    B. 下部弯曲型,上部剪切型
    C. 剪切型变形#弯曲型变形
2.抗震设计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中所谓小震的50年超越概率为(    )。          (满分:2)
    A. 63
    B. 36 %
    C. 10 %
    D. 2~3 %
3.抗震设计的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小震的50年超越概率为(    )。          (满分:2)
    A. 63.2%
    B. 36%
    C. 10%
    D. 2-3%
4.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一般只在(    )地震设防时考虑。          (满分:2)
    A. 6度
    B. 7度
    C. 8度
    D. 9度
5.随高度增加,多、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侧移增加较内力增加(    )。          (满分:2)
    A. 一样
    B. 更慢
    C. 更快
    D. 无规律
6.8度抗震设防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          (满分:2)
    A. 2
    B. 3
    C. 4
    D. 5
7.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有(    )。①沙土的组成;②地震烈度及持续时间;③土层的埋深;④地下水位          (满分:2)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如果结构的刚度中心和侧向力作用线不重合,结构就产生(    )。          (满分:2)
    A. 竖向位移
    B. 水平位移
    C. 弯曲变形
    D. 扭转变形
9.地震力计算中为考虑小塔楼的不利影响,通常将小塔楼的等效地震力增大(    )。          (满分:2)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10.当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相等或接近时,建筑物的震害有(    )的趋势。          (满分:2)
    A. 减轻
    B. 加重
    C. 无规律
11.一级抗震框架梁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要求(    )。          (满分:2)
    A. <=0.25
    B. <=0.35
    C. <=0.54#<=0.61
12.下列哪一种地段属于对建筑抗震的不利地段?          (满分:2)
    A. 稳定岩石地基的地段
    B. 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
    C. 中密的乐砂、粗砂地段
    D. 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段
13.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随上层层高的增大而(    )。          (满分:2)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不确定
14.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比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          (满分:2)
    A. 相同
    B. 不同
    C. 较大
    D. 较小
15.地震动的三要素是指(    )。          (满分:2)
    A. 强度、频谱、场地
    B. 强度、原因、频谱
    C. 强度、频谱、持时
    D. 位置、深度、距离
16.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侧向变形为(    )。          (满分:2)
    A. 弯曲型变形
    B. 剪切型变形
    C. 弯剪型变形
    D. 剪弯型变形
17.下列条件中,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          (满分:2)
    A. 结构有较多错层
    B. 质量分布不均匀
    C. 抗扭刚度低
    D. 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
18.地震系数是(    )。          (满分:2)
    A. 地面运动最大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B. 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C. 单质点最大加速度与地面最大速度之比
    D.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19.当剪力墙墙肢不变,而连梁尺寸减小时,墙肢中(    )。          (满分:2)
    A. 轴力减小而弯矩加大
    B. 轴力加大而弯矩减小
    C. 轴力和弯矩加大
    D. 轴力和弯矩减小
20.在地震区须设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房屋,缝宽均按(    )考虑。          (满分:2)
    A. 伸缩缝缝宽
    B. 沉降缝缝宽
    C. 防震缝缝宽
    D. 三者平均值
21.动力系数是(    )。          (满分:2)
    A. 地面运动最大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B. 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C. 单质点最大加速度与地面最大速度之比
    D.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2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    )为高层建筑。          (满分:2)
    A. 31m或8层以上的建筑
    B. 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物
    C. 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
    D. 100m以上的建筑物
23.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纵波和横波,它们的传播速度有下列规律(    )。          (满分:2)
    A. 面波传播速度 > 纵波传播速度 > 横波传播速度
    B. 纵波传播速度 > 横波传播速度 > 面波传播速度
    C. 横波传播速度 > 纵波传播速度 > 面波传播速度
    D. 纵波传播速度 > 面波传播速度 > 横波传播速度
24.在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    )。          (满分:2)
    A. 1/2
    B. 1/3
    C. 1/4
    D. 1/5
25.随高度增加,多、高层建筑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侧移增加较内力增加(    )。          (满分:2)
    A. 一样
    B. 更慢
    C. 更快
    D. 无规律
三、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当框架柱截面不能满足轴压比限制条件时,通常的解决办法有(    )。          (满分:2)
    A. 加大柱截面的尺寸
    B. 提高柱混凝土等级
    C. 提高纵向钢筋等级
    D. 提高纵向钢筋数量
2.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确定结构抗震等级的主要因素有(    )。          (满分:2)
    A. 结构高度
    B. 结构类型
    C. 设防烈度
    D. 场地类别
    E. 建筑类别
3.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两大步骤(    )          (满分:2)
    A. 初步判别
    B. 经验判别
    C.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D. 最终判别
4.影响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有(    )。          (满分:2)
    A. 梁柱线刚度
    B. 框架总层数
    C. 上、下层层高
    D. 柱的楼层位置
    E. 上、下层梁的线刚度
5.下面哪些可以作为抗液化的措施?(    )          (满分:2)
    A.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B. 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
    C.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D. 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
6.当框架为(    )框架时,其节点应进行抗剪验算,并按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设置箍筋。          (满分:2)
    A. 非抗震等级
    B. 一级抗震等级
    C. 二级抗震等级
    D. 三级抗震等级
    E. 四级抗震等级
7.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其主要缺点是(    )。          (满分:2)
    A. 剪力墙间距太小
    B. 平面布置不灵活
    C. 结构自重较大
    D. 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
8.当遇到(    )情况必须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          (满分:2)
    A. 高度超过40m的建筑
    B. 7-9度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
    C. 7-9度较高且刚度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高层
    D. 特别重要的建筑
9.风荷载作用的特点是(    )。          (满分:2)
    A. 与建筑外形有关
    B. 与周围环境有关
    C. 具有静、动力性
    D. 在建筑物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E. 较地震的出现机会多,持续时间长
10.进行抗震设计时,某些构件的截面承载力可以适当提高的原因有(    )。          (满分:2)
    A. 动力荷载下材料的强度比静荷载高
    B. 本地区今后不大可能发生地震
    C. 地震是偶然作用
    D. 偶然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可靠度比其他荷载作用的可靠度低; 为了节省材料
11.场地类别时根据(    )两个指标综合确定的。          (满分:2)
    A.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B. 场地覆盖层厚度
    C. 岩石阻抗比
    D. 场地的固有频率
12.影响液化的因素有(    )。          (满分:2)
    A. 土的组成
    B. 密实度
    C. 地下水位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D. 地震烈度
    E. 土层的地质年代
13.风荷载作用的特点是(    )。          (满分:2)
    A. 与建筑外形及周围环境有关
    B. 具有静、动力性
    C. 在建筑物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D. 较地震的出现机会多,持续时间长
14.反弯点法计算水平力下框架内力时,认为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是(    )。          (满分:2)
    A. 底层柱为距柱底2/3底层层高处
    B. 各层柱均位于该柱高中央
    C. 各层柱均位于距其柱底2/3层高处
    D. 底层外各层柱均位于该柱高中央
15.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其主要缺点是(    )。          (满分:2)
    A. 剪力墙间距太小
    B. 平面布置不灵活
    C. 结构侧移刚度过大
    D. 结构自重较大
    E. 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
西南交《结构抗震及高层建筑》在线作业二
一、判断题:【10道,总分:20分】

1.一次地震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对各处影响程度不一样。随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烈度就有差异。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地基土的液化指数越大,液化等级越高,造成的危害越严重。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考虑地震作用参加内力组合时,材料强度应予降级使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竖向荷载产生的梁弯矩应先进行调幅,再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求出各控制截面的最大最小弯矩值。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整体剪力墙就是剪力墙上没有洞口的剪力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坚硬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比软弱场地土的卓越周期长。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应使结构的自振周期尽量接近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永久荷载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7、8度时的大跨结构和长悬臂结构及8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剪力墙腹板中存在竖向及水平分布钢筋,二者都可阻止斜裂缝展开,维持混凝土抗剪压的面积,从而改善沿斜裂缝剪切破坏的脆性性质。它们各自所起作用的大小与剪跨比、斜裂缝斜度有关。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选题:【25道,总分:50分】

1.在框架结构布置中,梁中线与柱中线(    )。          (满分:2)
    A. 不宜重合
    B. 必须重合
    C. 偏心距不宜过小
    D. 偏心距不宜过大
2.框架结构是多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它适用于(    )。          (满分:2)
    A. 单层建筑
    B. 多层建筑
    C. 高层建筑
    D. 多层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
3.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随高度增加,水平荷载对结构的作用将(    )。          (满分:2)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变化
4.D值法计算框架时,某柱相邻上柱截面减小了,该层柱反弯点位置较标准位置(    )。          (满分:2)
    A. 不变
    B. 变化
    C. 上移
    D. 下移
5.一级抗震框架梁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要求(    )。          (满分:2)
    A. <=0.25
    B. <=0.35
    C. <=0.54#<=0.61
6.地震动的三要素是指(    )。          (满分:2)
    A. 强度、频谱、场地
    B. 强度、原因、频谱
    C. 强度、频谱、持时
    D. 位置、深度、距离
7.框架结构中,具有相同截面的边柱D值较中柱D值(    )。          (满分:2)
    A. 相等
    B. 不等
    C. 较小
    D. 较大
8.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其主要特点是(    )。          (满分:2)
    A. 平面布置灵活,刚度小侧移大
    B. 平面布置受限,刚度大侧移小
    C. 平面布置灵活,刚度大侧移小
    D. 平面布置受限,刚度小侧移大
9.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其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x应满足(    )要求。          (满分:2)
    A. ≤0
    B. ≤0
    C. ≤0
    D. ≤0
10.在地震区须设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房屋,缝宽均按(    )考虑。          (满分:2)
    A. 伸缩缝缝宽
    B. 沉降缝缝宽
    C. 防震缝缝宽
    D. 三者平均值
11.“强柱弱梁”是指(    )。          (满分:2)
    A. 柱的截面大于梁的截面
    B.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C. 柱抗弯强度大于梁抗弯强度
    D. 柱抗剪强度大于梁抗剪强度
12.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纵波和横波,它们的传播速度有下列规律(    )。          (满分:2)
    A. 面波传播速度 > 纵波传播速度 > 横波传播速度
    B. 纵波传播速度 > 横波传播速度 > 面波传播速度
    C. 横波传播速度 > 纵波传播速度 > 面波传播速度
    D. 纵波传播速度 > 面波传播速度 > 横波传播速度
13.地震动的三要素是指(    )。          (满分:2)
    A. 强度、频谱、场地
    B. 强度、原因、频谱
    C. 强度、频谱、持时
    D. 位置、深度、距离
14.动力系数是(    )。          (满分:2)
    A. 地面运动最大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B. 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C. 单质点最大加速度与地面最大速度之比
    D.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15.对于土质松软的场地,β谱曲线的主要峰点偏于(    )的周期。          (满分:2)
    A. 较短
    B. 较长
    C. 不确定
16.双肢剪力的墙整体系数的物理意义是连梁与墙肢的(    )。          (满分:2)
    A. 刚度比
    B. 弯矩比
    C. 剪力比
    D. 轴力比
17.在计算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应乘以大于1的风振系数的情况是(    )。          (满分:2)
    A. 高度大于50m,且高宽比大于1
    B. 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小于1
    C. 高度大于50m,且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
    D. 高度大于40m,且高宽比大于3的高层建筑
18.非抗震设计时,一般考虑(    )作用效应组合。          (满分:2)
    A. 竖向荷载与风荷载引起的
    B. 重力荷载与风荷载引起的
    C. 重力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
    D. 风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的
19.抗震设计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中所谓小震的50年超越概率为(    )。          (满分:2)
    A. 63
    B. 36 %
    C. 10 %
    D. 2~3 %
20.在地震区须设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房屋,缝宽均按(    )考虑。          (满分:2)
    A. 伸缩缝缝宽
    B. 沉降缝缝宽
    C. 防震缝缝宽
    D. 三者平均值
21.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侧向变形为(    )。          (满分:2)
    A. 弯曲型变形
    B. 剪切型变形
    C. 弯剪型变形
    D. 剪弯型变形
22.抗震框架梁端截面必须配置受压筋形成双筋截面,其中三级框架梁端截面受压筋与受拉筋之比应(    )。          (满分:2)
    A. >=0.3
    B. >=0.5
    C. <=0.3
    D. <=0.5
23.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有(    )。①沙土的组成;②地震烈度及持续时间;③土层的埋深;④地下水位          (满分:2)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4.钢筋砼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考虑(    )。          (满分:2)
    A. 房屋高度
    B. 高宽比
    C. 房屋层数
    D. 地基土类别
25.地震系数是(    )。          (满分:2)
    A. 地面运动最大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B. 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之比
    C. 单质点最大加速度与地面最大速度之比
    D.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三、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反弯点法计算水平力下框架内力时,认为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是(    )。          (满分:2)
    A. 底层柱为距柱底2/3底层层高处
    B. 各层柱均位于该柱高中央
    C. 各层柱均位于距其柱底2/3层高处
    D. 底层外各层柱均位于该柱高中央
2.风荷载作用的特点是(    )。          (满分:2)
    A. 与建筑外形有关
    B. 与周围环境有关
    C. 具有静、动力性
    D. 在建筑物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E. 较地震的出现机会多,持续时间长
3.当框架柱截面不能满足轴压比限制条件时,通常的解决办法有(    )。          (满分:2)
    A. 加大柱截面的尺寸
    B. 提高柱混凝土等级
    C. 提高纵向钢筋等级
    D. 提高纵向钢筋数量
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包括的内容有(    )。          (满分:2)
    A. 概念设计
    B. 地震区划
    C. 抗震计算
    D. 构造措施
5.下面哪些可以作为抗液化的措施?(    )          (满分:2)
    A.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B. 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
    C.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D. 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
6.风荷载作用的特点是(    )。          (满分:2)
    A. 与建筑外形及周围环境有关
    B. 具有静、动力性
    C. 在建筑物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D. 较地震的出现机会多,持续时间长
7.设计延性框架时所采用的各种措施的原则是(    )。          (满分:2)
    A. 强柱弱梁
    B. 强梁弱柱
    C. 强剪弱弯
    D. 强弯弱剪
    E. 强节点强锚固
8.高层钢结构具有下列主要优点(    )。          (满分:2)
    A. 自重轻
    B. 强度高
    C. 抗震性能好
    D. 施工方便
9.当遇到(    )情况必须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          (满分:2)
    A. 高度超过40m的建筑
    B. 7-9度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
    C. 7-9度较高且刚度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高层
    D. 特别重要的建筑
10.影响液化的因素有(    )。          (满分:2)
    A. 土的组成
    B. 密实度
    C. 地下水位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D. 地震烈度
    E. 土层的地质年代
11.建筑抗震设计的内容包括(    )。          (满分:2)
    A. 概念设计
    B. 地震区划
    C. 抗震计算
    D. 确定设防烈度
    E. 构造措施
12.进行抗震设计时,某些构件的截面承载力可以适当提高的原因有(    )。          (满分:2)
    A. 动力荷载下材料的强度比静荷载高
    B. 本地区今后不大可能发生地震
    C. 地震是偶然作用
    D. 偶然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可靠度比其他荷载作用的可靠度低; 为了节省材料
13.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竖向荷载下的内力时,可采用(    )措施来提高计算精度。          (满分:2)
    A. 取0.9系数修正上层各柱线刚度
    B. 取上层各柱传递系数为1/3
    C. 结点不平衡弯矩再进行分配
    D. 取各柱传递系数为1/3
14.框架结构设计中限制结构水平变形的主要原因有(    )。          (满分:2)
    A. 防止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
    B. 保证正常使用
    C. 防止填充装饰的开裂或损坏
    D. 防止结构的开裂或损坏
    E. 防止结构的整体倾覆
15.当剪力墙截面剪力过大,不能满足剪压比要求时,可以(    )。          (满分:2)
    A. 加大截面尺寸
    B. 提高混凝土等级
    C. 增加截面抗剪配筋
    D. 提高抗剪钢筋等级
    E. 设置斜向抗剪钢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交17秋《结构抗震及高层建筑》在线作业12[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