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17秋《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12答案100分参考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40道,总分:100分】
1.制定各种控制规程(即OSL协议)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 (满分:2.5)
A. INTEL B. IBM
C. ARPA D. ISO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 )。 (满分:2.5)
A. 实现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B. 实现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中的传输
C. 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D. 实现模拟信号在数字信道中的传输
3.如果一个100Mbps的10个端口的集线器,相当于每个端口的速率为 (满分:2.5)
A. 100 Mbps B. 10 Mbps
C. 1000 Mbps D. 64 Mbps
4.所有E-mail地址的通用格式是( )。 (满分:2.5)
A. 主机域名@用户名
B. 用户名@主机域名
C. 用户名&主机域名
D. 主机域名&用户名
5.ATM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技术的优点。 (满分:2.5)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
D.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6.下列最好地描述了循环冗余检验的特征的是( )。 (满分:2.5)
A. 逐个地检查每一个字符
B. 查出99%以上的差错
C. 查不出有偶数个数出错的差错
D. 不如纵向冗余检查可靠
7.HDLC规程中其监控帧(S帧)是用于( )。 (满分:2.5)
A. 校验
B. 差错控制
C. 流量控制
D. 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8.使用DHCP服务,下面哪种情况不会发生( )。 (满分:2.5)
A. IP地址冲突
B. 计算机名冲突
C. 机器的IP地址经常变化
D. 计算机无法启动
9.( )信号的电平是连续变化的。 (满分:2.5)
A. 数字
B. 模拟
C. 脉冲
D. 二进制
10.SNMP调用的下层协议是( )。 (满分:2.5)
A. TCP
B. UDP
C. TCP或UDPD
D. TCP与UDP
11.下面哪种通信方式数据全双工通信( )。 (满分:2.5)
A. 电话
B. 对讲机
C. 电视
D. 无线电广播
12.用户在利用客户端邮件应用程序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时通常使用的协议是 ( ) (满分:2.5)
A. FTP
B. POP3
C. HTTP
D. SMTP
13.下面哪一个是有效的IP地址( )。 (满分:2.5)
A. 202.280.130.45
B. 130.192.290.45
C. 192.202.130.45
D. 280.192.33.45
14.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局域网是Ethernet网。Ethernet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 ( )。 (满分:2.5)
A. Token Ring
B. Token Bus
C. CSMA/CD
D. FDDI
15.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窗口大小为8)中,ACK3意味着接收方期待的下一帧是( )号帧。 (满分:2.5)
A. 2
B. 3
C. 4
D. 8
16.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 )。 (满分:2.5)
A. 交互管理
B. 透明传输
C. 死锁处理
D. 文本压缩
17.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称为( )。 (满分:2.5)
A. 比特
B. 字节
C. 帧
D. 分组
18.网桥是在( )实现局域网互连。 (满分:2.5)
A. LLC子层
B. MAC子层
C. 物理层
D. 网络层
19.令牌总线(Token Bus)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由( )描述。 (满分:2.5)
A. IEEE802.2
B. IEEE802.3
C. IEEE802.4
D. IEEE802.5
20.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满分:2.5)
A. 双绞线
B. 无线信道
C. 同轴电缆
D. 光纤
21.HUB上的主要接口是( )。 (满分:2.5)
A. RJ45接口
B. BNC接口
C. AUI接口
D. LPT接口
22.DNS的中文含义是 (满分:2.5)
A. 邮件系统
B. 地名系统
C. 服务器系统
D. 域名服务系统
23.实现通信协议的软件一般固化在( )的ROM中。 (满分:2.5)
A. 微机主板
B. IDE卡
C. 网卡
D. MODEM卡
24.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 (满分:2.5)
A. 为全0
B. 为全1
C. 相同
D. 不同
25.如果网络的传输速度为28.8Kpbs,要传输2M字节的数据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 (满分:2.5)
A. 10分钟
B. 1分钟
C. 1小时10分钟
D. 30分钟
26.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协议和IP协议分别为哪两层协议( )。 (满分:2.5)
A.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B. 运输层和网络层
C. 运输层和应用层
D. 网络层和运输层
27.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 (满分:2.5)
A. ISP/SPX
B. PPP
C. TCP/IP
D. SLIP
2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 (满分:2.5)
A. 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 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 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 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29.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二进制代码的( )数。 (满分:2.5)
A. 帧
B. 信元
C. 伏特
D. 位
30.Internet最早起源于 (满分:2.5)
A. ARPAnet
B. MILnet
C. NSFnet
D. ANSnet
31.在100BaseT的以太网中,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大的网段长度是( )。 (满分:2.5)
A. 2000m
B. 500m
C. 185m
D. 100m
32.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 )。 (满分:2.5)
A. 频带传输
B. 基带传输
C. 异步传输
D. 同步传输
33.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满分:2.5)
A. 工作站
B. 网卡
C. 网络服务器
D. 网络互连设备
34.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 (满分:2.5)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35.在Windows98/2000/XP的TCP/IP网络中,对IP地址可以( ) (满分:2.5)
A. 通过DHCP和DNS设定
B. 通过DHCP和人工设定
C. 通过子网掩码
D. 默认网关设定
36.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满分:2.5)
A.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 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 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
D. 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37.下列关于TCP和UDP的描述正确的是( )。 (满分:2.5)
A. TCP和UDP均是面向连接的
B. TCP和UDP均是无连接的
C. 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无连接的
D. UDP是面向连接的,TCP是无连接的
38.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 )交换技术。 (满分:2.5)
A. 报文
B. 线路
C. 信元
D. 分组
39.( )是指将数字信号转变成可以在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的过程。 (满分:2.5)
A. 解调
B. 采样
C. 调制
D. 压缩
40.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满分:2.5)
A. 链路层服务和互连网层服务
B. 互连网层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
C.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 传输层服务和互连网层层服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40道,总分:100分】
1.能实现不同的网络层协议转换功能的互联设备是 (满分:2.5)
A. 集线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桥
2.电子商务基于( )工作模式是实现网上购物、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中新型商业模式。 (满分:2.5)
A. 浏览器/服务器
B. 对称处理机
C. 数字签名
D. 客户机/服务器
3.TELNET在客户机和远程登录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4.以下哪一个是正确的MAC地址? (满分:2.5)
A. 00-01-08-0A
B. 00-01-AA-08-0D-80
C. 8080
D. 192.168.0.1
5.帧中继的设计主要是以局域网互连为目标。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6.传输层的数据传输任务是在两个传输实体之间传输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一般地( )。 (满分:2.5)
A. 只采用全双工服务
B. 全双工服务,个别场合也可采用半双工服务
C. 只采用半双工服务
D. 以上都不正确
7.若子网掩码为255.255.0.0,下列哪个IP地址与其他地址不在同一网络中 (满分:2.5)
A. 172.25.15.200
B. 172.35.16.15
C. 172.25.25.200
D. 172.25.16.15
8.单项通信时只需要一条信道,而双向交替通信或双向同时通信都需要两条信道。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9.要解决死锁问题,必须使每一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10.允许用户远程登录计算机、使本地用户使用远程计算机资源的系统是( )。 (满分:2.5)
A. FTP
B. Gopher
C. Telnet
D. Newsgroups
11.当数字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中传输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需要( ) (满分:2.5)
A. 调制器和解调器
B. 解调器和调制器
C. 编码器和解码器
D. 解码器和编码器
12.局域网的安全措施首选防火墙技术。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13.通常收发电子邮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WWW方式在线收发mail,另一种方式是选择一种收发电子邮件的工具,以( )方式在本机将邮件收取下来。 (满分:2.5)
A. SMTP
B. POP
C. DNS
D. SNMP
14.ATM用( )复用信元。 (满分:2.5)
A. 同步FDM
B. 异步FDM
C. 同步TDM
D. 异步TDM
15.在电子邮件地址yjguo@mail.ccnu.edu.cn中,主机域名是( )。 (满分:2.5)
A. yjguo
B. mail.ccnu.edu.cn
C. yjguo@mail.ccnu.edu.cn
D. mail
16.区分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是以接入的计算机之间的距离来定义的。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17.Ethernet、Token Ring与FDDI是构成虚拟局域网的基础。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18.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信道传输一路模拟信号,这种技术是时分多路复用。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19.域名解析器是( )。 (满分:2.5)
A. DNS的客户端
B. DNS服务器
C. 主机
D. 根服务器
20.要确认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靠的是能唯一标志该计算机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21.TCP是互联网中的( )协议。 (满分:2.5)
A. 传输层
B. 网络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22.路由器是属于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23.已知Internet上某个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4.0,因而该B类子网最多可支持( )台主机。 (满分:2.5)
A. 509
B. 510
C. 511
D. 512
24.若子网掩码为0XFFFFFFE0,IP地址为 140.252.20.68, 则用十进制记法的子网号为 (满分:2.5)
A. 162
B. 60
C. 252
D. 4
25.高层互联是指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之间的互联。实现高层互联的设备是网关。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26.应用网关是在应用层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27.UDP提供面向( )的传输服务。 (满分:2.5)
A. 端口
B. 地址
C. 连接
D. 无连接
28.对计算机软件这种新形式的著作,( )年5月24日国务院第八十三常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满分:2.5)
A. 1997
B. 1991
C. 2001
D. 1999
29.Web使用( ) 进行信息传输。 (满分:2.5)
A. HTTP
B. HTML
C. FTP
D. TELNET
30.网间连接器网关运行在OSI模型的( )。 (满分:2.5)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最高层
D. 网络层
31.路由器技术规范属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协议。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32.WWW是internet上的一种( ) 。 (满分:2.5)
A. 浏览器
B. 协议
C. 协议集
D. 服务
33.Windows操作系统各种版本均适合作网络服务器的基本平台。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34.减少传输交换机的拥塞可通过( )来实现。 (满分:2.5)
A. 交换机使用不同输出端口的能力
B. 交换机使用不同输入端口的能力
C. 交换机使用纵横结构的能力
D. 交换机预约输出端口的能力
35.TCP/IP的传输层议不能提供无连接服务。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36.TCP 协议提供端口之间的( )报文传输服务,为了实现可靠的服务,采用超时重传、确认捎带技术。 (满分:2.5)
A.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B. 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
C. 可靠的无连接的
D. 不可靠的无连接的
37.通过ARP协议能获得同一局域网内另一主机的MAC地址。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38.TCP的确认是对接收到的数据的最高序列号表示确认,返回的确认序号是已收到的数据的最高序列号加1 。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39.路由选择可以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和动态路由选择算法,下列( )是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满分:2.5)
A. 热土豆算法
B. 随机路由算法
C. 泛射路由选择算法
D. 固定路由选择算法
40.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电路交换技术。 (满分:2.5)
A. 正确
B. 错误
页:
[1]